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鉴于农业弱质性以及我国国民经济协同发展的考虑,客观上需要政府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加强对农业的扶持.近年来,中央与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加大对农业的财政投入,其中,一些是通过项目专项资金方式注入,但在实际实施过程中这些支农项目资金运行效果究竟如何,这个问题值得研究.本文选择专业合作社支农项目为案例,通过对其财政支农资金项目的运行情况综合评价,重点对我国支农项目资金运行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旨在为提高支农项目资金绩效提出具体指导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解决粮食安全问题,调动农民和地方政府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国家应运用财政、税收、金融等手段,扶持粮食主产区粮食加工企业,使粮食加工企业获得等于或高于社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鼓励粮食加工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让利于农民;通过宏观调控等综合措施来维护市场稳定和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2005年中部75个城市的财政与教育截面数据的定量分析,发现转移支付资金有部分被用到了教育中去,但影响系数并不大,同时它使得城市政府减少了本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即转移支付对城市教育经费投入产生了替代效应,但这种挤出效应也不明显。说明城市政府并不会将转移支付资金过多地投入到教育中去,而是会尽量用本级收入来维持基本的教育资金保障。所以,单纯依靠上级财政补助来实现教育的均等化可能是个难以实现的任务,而更需倚重地方政府的自身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4.
盛海辉 《源流》2012,(3):10-12
党中央、国务院对革命老区非常关心,中央财政一直十分重视对老区的支持与帮助。除通过统一的转移支付制度对革命老区所在省区加大支持外,还制定了专项支持政策。(1)设立革命老区专项转移支付。从2001年起,中央财政单独设立了土地革命时期老区转移支付,资金规  相似文献   

5.
粮食问题事关各国经济和民生,事关全球发展和安全。近年来,由于全球粮食价格暴涨,从而引发了一场世界粮食危机。中国政府一直把解决“三农”问题和粮食安全作为全国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出了五个一号文件,加大对农业和粮食生产的投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丰收,世界粮食危机未对我国粮食安全产生冲击。中国不仅解决了13亿人的吃饭问题,也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从长期看,我国粮食稳定发展的基础仍不牢靠,制约粮食生产的不利因素还很多,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仍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因此,必须坚决按照党中央和国务院的战略部署,采取措施强化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中国完全有能力充足国内生产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通过调查数据对粮食主产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粮食生产影响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袁明。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从短期看不会对农业及粮食生产产生不利影响,影响农户从事农业及粮食生产主要因素有农产品价格、政府补贴、农业生产成本和病虫害。最后提出稳定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粮食主产区的发展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区域平衡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有效的补偿机制能够协调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现实矛盾,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落实稳粮增收、提质增效、创新驱动的总要求,实现区域经济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建立适合粮食主产区发展的粮食利益补偿机制、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粮食生产发展保护补偿机制,“三位一体”的补偿机制尤为重要。通过运用系统动力学的仿真模拟对所构建的粮食主产区补偿机制进行模拟,对补偿机制的运行效果进行整体检验,全面论证所构建的补偿机制的合理性,并在此基础上,从健全保障补偿机制运行的法律法规、强化支农财政监督管理、拓展粮食补偿投融资渠道和完善配套支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经济人”假设下,农业转移人口依据主动市民化与被动市民化的预期收益之差选择市民化类型;引入社会民生函数,构建了农业转移人口、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三方优化博弈收益矩阵,得出并分析了6种三方博弈均衡.在此基础上,提出摒弃单纯经济指标,引进人文发展指标考核;保证地方政府在城镇化进程中获得利益,强调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的匹配;实现地区差异化的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三点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对中国1978-2008年粮食政策的阶段性演变及粮食总产量变化进行描述的基础上,利用灰色关联度分析了粮食购销体制、粮食价格、粮食投入、粮食生产技术等政策对全国粮食产量波动的影响.实证表明,影响中国粮食总产量波动以粮食生产投入政策为主,其均值达0.833 4,粮食生产技术政策次之,均值关联度为0.833 9;而从各项政策的关联度来看,财政支农、粮食收购量、粮食零售价格指数、农业科技三项费用与粮食产量波动关联度较大,其中财政支农投入关联度值达0.879 7.据此,提出应从财政支农、粮食科技投入、粮食价格支持体系、粮食购销体制改革等方面采取措施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从粮食供需两方面评估了我国欠发达粮食主销区的粮食安全状况,认为这些地区存在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粮食安全的市场风险加大,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低使科技技术难以推广,居民购买粮食的支付能力低等制约粮食安全的因素。探讨了确保欠发达粮食主销区粮食安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利用1978-2015年13个粮食主产区的省域面板数据,采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分析了中国农业劳动力与机械利用变迁对粮食生产的影响。并在测算出机械与劳动力替代弹性的基础上分析弹性变化的原因,论证农业机械对劳动投入与粮食生产的影响。研究表明:农业劳动力与农业机械均对粮食产量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两者对粮食产出的边际影响不显著。农业机械与劳动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替代关系,农机具购置补贴不仅使农业机械对劳动的替代作用变强,而且显著提高了农业机械化水平。1978-2015年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呈现出四个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并与中国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阶段性特征相一致。但粮食主产区域内农业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弹性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性。为适应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粮食主产区应采取差异化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将农业机械化支持政策偏向农机具购置补贴与农业机械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2.
2008年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问题是最大的民生问题,粮食安全关系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河南是全国第一粮食生产大省,肩负着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大责任.粮食生产成本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农业生产的效益,影响着广大农民的收入.为了解河南省粮食生产成本状况,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在全省范嗣内分别对夏、秋粮食生产成本进行了专项调查.  相似文献   

13.
基于我国农业补贴"三合一"背景下,结合农业生产多功能性理论,对粮食规模生产成本进行重新解构与科学界定,提出粮食规模经营完全成本概念,并从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和发展视角,对如何提高粮食规模种植补贴政策效率、效益与效能进行系统解析与路径分解。把规模经营成本按照成本性质和权责对等原则分为"公共成本"和"私人成本",并对不同成本最佳承担主体进行责任分解,更加明晰了政府与市场支农作用的边界。研究发现虽然"三合一"补贴基本能够做到政策目标清晰和补贴对象精准,但依然存在政策可及性低、执行成本高、过度路径依赖、激励不相容等问题。为了提高政策效能及其可及性,本研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方面提出了降成本、提质增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税费改革在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也使乡村两级可支配收入大幅度减少,导致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施、科技保障等攸关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的公共品供给短缺加剧。在目前中央及地方财力有限的情况下,要完全依靠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的大幅度增加或要求地方政府通过减少城市公共品的供给来解决这个问题均不太现实。解决之道就是要在提高供给效率的同时,通过制度创新,拓宽供给渠道。而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通过发行地方公债来筹措资金,用于增加农村公共品供给的条件业已成熟。  相似文献   

15.
分税制以后,中国基层政府的财政支出越来越依赖于上级政府的转移支付。通过构建一个综合的分析框架,可以同时测量上级转移支付对县级政府财政支出的"增长效应"和"均等效应"。运用该框架分析2007年四川省的县级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该省转移支付的县级分配在农林水事务、医疗卫生、教育、公共安全支出上表现出"均等-引致"效应;在一般公共服务、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交通运输支出上则表现出"均等-挤出"效应。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转移支付在该省改善的一个重点方向应当是提高社会保障和就业以及交通运输上的地方支出。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务院的规定,浙江省从2001年开始率先取消粮食定购,逐步实现粮食生产、收购、销售的市场化。这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又一深化,对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会产生深刻的影响,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新问题,需要我们作深入的调查研究。本文就近期粮食购销市场化问题进行调查所涉及到的几个问题作些探讨。一、如何运用市场机制确保粮食安全问题粮食事关国计民生,安全不容忽视。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后,对粮食安全会有什么影响,如何稳定粮食生产和供应呢?过去的思路是依靠政府计划为主,市场调节为辅。政府通过行政手段保证粮食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作为中国的农业大省,又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粮食供给充分,生产的粮食除满足自身需求外,主要承担了国家粮食安全储备、粮食的省际调拨等任务。近年来,黑龙江省正处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过渡阶段。因此,根据黑龙江省财政农业支出的分析,加大政府财政支农支出,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 2 0年来 ,我国南北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 ,促进了我国粮食生产的发展。面对干旱发展趋势和人口增长的压力 ,从我国未来对粮食需求的角度 ,审视了南北粮食生产格局变化的得失 ,提出调整南北农业结构和重新发挥我国南方粮食生产优势的认识 ,并就粮食面积、粮食安全、粮食加工、粮食进口等关乎农业二、三非农产业结构发展 ,农民收益增加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粮食储备补贴与我国民间粮食储备的有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给自足的粮食生产、农民收入渠道多元化和粮食银行的蓬勃发展,使我国民间囤积了巨大的粮食储备。由于缺乏有效机制,这些储备游离于政府掌控之外,处于分散、损耗严重的状态,难以对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积极作用。本文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合理运用粮食储备补贴,可以创建一套创新性民间粮食安全储备模式,有效保护民间粮食储备,增强政府对其调控能力,使其成为政府粮食储备的有力补充。  相似文献   

20.
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多项支持保护粮食生产经营的政策措施,同时又提出了要强化粮食的宏观调控,确保粮食安全。那么粮食支持保护与粮食宏观调控的关系是什么呢?有了粮食支持保护,还要不要宏观调控?有了宏观调控,还要不要粮食支持保护?其实,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在粮食流通体制引入市场机制后,为了矫正市场的缺陷,需要政府对粮食产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