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汉语动词重叠主要有单纯动词重叠、VXVX、VVX等类型;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的核心是表量的增加,依据动词性质不同分为两类,动作行为动词重叠后主要表动作行为或状态的持续,是时量的增加,心理动词、能愿动词重叠后主要表程度加深;重叠手段、动词性质、语言系统性以及X的性质都是影响动词重叠的语法意义的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方言分布和类型学视角考察汉语动词重叠,可以看出,汉语动词重叠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动词重叠一样,表义丰富,重叠形式多样.其中大部分为摹状重叠,此类重叠可以用重叠的象似性动因来解释,这是汉语动词重叠表现出来的与世界上其他语言的共性特征;而汉语动词中的非摹状重叠,由于其来源是动量组合的语法化,与其他语言中基础生成的表示量少的动词重叠相比,语义不尽相同,此处则体现出汉语动词重叠的个性特征.  相似文献   

3.
重叠是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动词重叠亦然。动词重叠的主观性可以通过汉语中可重叠动词的自主性、可控性;重叠结构一般不与否定句共现以及该结构在祈使句中的超高使用;可重叠动词本身的【-贬义】特征和口语色彩以及涪陵和武汉等方言中的重叠例句等方面考察。普通话和方言的重叠实例表明动词重叠主观性明显,重叠的功能在于表达说话者或动作行为发出者的某种主观意愿、建议或态度。  相似文献   

4.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文章通过对古代、近代、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考察,对动词重叠的产生、发展繁荣、规范做了简单的论述.并就近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比较等问题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祈使句经常用动词重叠形式来表达某种祈使语气和意义.关于动词重叠传统上主要围绕其语法意义、功能、限制范围、形式等论述.把动词重叠式落实到具体的使用中,对祈使句中的动词重叠进行分析,以期得出具体使用的规律.具有重叠形式的祈使句多数表示建议或请求的意思,语气较缓和.语境决定了重叠动词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需要从具体的动词上面做更全面更细致的考察分析。对从现代汉语词典中截取的9个动词(含10个义项)仔细分析后得出了以下认识:动宾结构的离合动词更易重叠使用,部分重叠形式具有单音节动词重叠的特征;并列结构的动词因为表示的动作行为较为单纯而易于重叠使用;动词的概念意义对动词能否重叠起重要作用;动词的语体风格影响动词重叠的实现,口语词更易重叠使用;成词语素的主观尝试性的强弱影响着由它生出的新词的重叠状况。  相似文献   

7.
动词重叠研究50年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动词重叠一向是语法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近 2 0年来研究的方法、角度有所突破 ,研究的范围、视野进一步扩大 ,动词重叠的研究日益细致深入。从动词重叠的语法性质、语法意义、适用句式及功能、可重叠的范围等方面 ,勾勒出 50年来动词重叠研究的轮廓 ,旨在展示其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8.
《金瓶梅词话》的单音节动词重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考察《金瓶梅词话》中单音节动词的重叠现象 ,并就动词重叠的常见形式、语法意义、基本条件 ,以及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相互比较等问题作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型世言》的重叠动词进行考察 ,认为重叠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反复体 ,与宾语的有指性关系密切 ;重叠动词可以带结果补语与趋向补语 ,带结果补语时 ,动作的对象是定指的事物 ,但并不都表示将来未然的行为 ,可以表示过去已然的行为 ;重叠动词由于动态性强 ,作主语、宾语的频率都很低 ,且对谓语有特殊要求 ;重叠动词对时间副词“曾经”有明显的排斥倾向 ,带“了”或能嵌入“了”的重叠动词表示已然的动作行为 ,不带“了”也不能嵌入“了”的重叠动词表示未然的动作行为。  相似文献   

10.
一、说明 宁德市地处福建省东北部,是宁德地区行政公署所在地。宁德方言属闽语闽东方言区侯官片。宁德方言动词重叠现象相当普遍,本文研究动词重叠限于单音节动词(单音节动词记作v),对宁德方言中含有动词重叠的句子进行初步的描写与分析,从重叠方式、表义特点、对句式的要求等方面来揭示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式。 二、重叠方式与表义特点 宁德方言单音节动词的重叠形式多种多样,下面分别叙述主要的几种类型。 2.1 VV咧(VVV咧) 宁德方言单音节动词重叠为VV或VVV,加后附成分“咧[α]”(“咧”读轻声,相当于普通 2.1.1 关于B段  相似文献   

11.
从语法构造和语用心理看动词形容词的重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词、形容词的重叠既与内部语法构造有关 ,又受外部语用心理的制约。语素多少、语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和语素的搭配模式等影响着动词、形容词的重叠性。从心理感受出发 ,人们是否愿意接受动词、形容词所表示的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所愿意接受程度的强弱是衡量动词、形容词重叠与否或重叠性强弱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认知语言学理论框架下的心理扫描方式为揭示汉语中AABB和ABAB这两种动词重叠形式的差异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ABAB式动词重叠反映出一个完全动态的过程,而一些AABB式动词重叠表现出去动词化的趋势,体现出非时间范畴关系。人们通过序列扫描识解ABAB式动词重叠,动词的动态过程得到突显,而通过综合扫描识解的AABB式动词重叠,将相关事件或状态的整体性突显出来。  相似文献   

13.
现代汉语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需要从具体的动词上面作更全面细致的考察分析。文章通过对现代汉语词典中截取的30个动词(含43个义项)的详细分析,得出了以下认识:动词重叠表现的动作行为都具有反复进行的性质;动词重叠表现的动作行为基本是单纯的动作行为;动词重叠与动词的语体风格存在能否适配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双音节动词除了人们公认的 ABAB式重叠外 ,还有另一种重叠方式 :AABB式。此类动词 ,数量不算少 ,且在结构、语音、语法意义、语法功能等方面 ,与 ABAB式重叠的动词相比较 ,具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5.
关于现代汉语动词AABB重叠式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音节动词的AABB式是一种特殊重叠形式 ,本文拟就其重叠的情况、重叠的条件以及重叠后的语义、语用变化等进行探讨 ,并认为由于动词AABB重叠式与动词ABAB重叠式共同承担表示动作行为的“量”的变化的作用 ,有必要对其语法功能加以强调。  相似文献   

16.
语义、结构、语境影响和制约着动词的重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这是许多语法论著和讲语法的著作都谈到了的问题,不过大都语焉不详。我们对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动词用法词典》中所收集到的动词进行了考察。该词典共收动词1328个,除两个三音节动词外,能重叠的单音节、双音节动词有675个,占整个动词的50%多一点。其中单音节动词共有638个,能重叠的就有401个,占单音节动词的62%,双音节动词共有688个,能重叠的只有274个,占整个双音节动词的40%。但是象闪烁、加工、活跃、反复、吵闹、粉饰、盘问、开导、晃荡、安顿、敷衍、颤抖、哆嗦、唠叨、享受、试探、错落、挑剔、摆弄、思索、勾搭、抽咽、拉拢、挤搡、缝补、较量、开刀、嘟  相似文献   

17.
动词重叠是汉语中的常见现象,其在英语中无对等形式,给汉英翻译造成潜在困难.基于600万字/词的TED英汉平行口语语料库及2亿字的原生汉语口语语料库,从平行语料库中的汉语译文入手,对翻译汉语和原生汉语中的典型动词重叠现象进行句法语义对比,并与平行语料库中动词重叠对应的英文原文对照,认为动词重叠更偏向于口语化体裁,尝试采用英汉口语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动词重叠翻译研究.  相似文献   

18.
汉日语动词在应用方面各自有着许多独特之处。本文只就汉日语动词在重叠使用以及与数量词连用时的特点进行比较。在动词重叠的比较中,就双方动词重叠使用的规律、表义及日汉对译问题进行了说明。在动词与数量词连用时特点的比较中,概述了汉日语数量词的位置、量词单独使用的情况、带"一"的量词所指的含义及数量词在句中的语法作用等方面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关于现代汉语动词重叠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但纵观各种研究论述,都只是从以下方面,如动词重叠形式和限制性条件,动词重叠的形态意义等进行的,很少有人把传统的音节分析法和配价语法结合起来对其进行研究。本文借此思路,通过对应分类的方法研究了现代汉语中动词重叠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0.
试论汉语双音动词AABB重叠形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汉语里,词的重叠是表达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能够重叠的几类词中,动词的重叠占有重要地位。 许多双音动词可以按照ABAB形式重叠,早已为大家公认。这种重叠“表示尝试态”,并且“尝试态有时引申出时间短暂的意味”。 很多语法著作把ABAB重叠形式作为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别之一。如湖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教研组编写的《汉语语法常识》(湖南人民出版社1973年9月)指出:双音动词是逐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