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创新、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迫切要求我们每一个年鉴工作者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年鉴的改革创新之路,促进年鉴事业的更大发展。本文结合《曲靖年鉴》2003年卷、2004年卷的编撰实践,对年鉴改革创新谈点粗浅认识: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年鉴学术研究为推进年鉴事业的创新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新形势要求年鉴学术研究要进一步繁荣发展,为年鉴事业指明创新发展的方向,提供创新发展的动力,解决创新发展的疑难。年鉴界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围绕年鉴学科建设,明确发展思路,突出研究重点,采取有力措施,立足创新,大力提高研究质量,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精神的年鉴学学科体系,为年鉴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把握时代脉搏 体现地方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以“创新”为号召,努力促进年鉴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创新成为每个年鉴界同仁努力的目标和方向。“创新”就是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而年鉴的创新不仅是通过框架、内容、个性、特色上的创新,还有彩版征集方面思路、方向上的创新,更要通过出版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等方面的创新,以达到促进年鉴的生存和发展,拓展年  相似文献   

4.
求真务实是我们党新时期思想路线的核心内容,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兴旺发达,蕴含着实事求是、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精神实质,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年鉴工作要创新,就必须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求真务实之风,面向经济  相似文献   

5.
我国专业性年鉴历经"初创、缓慢、快速、持续"4个发展时期,如今已成为我国年鉴事业发展的一支生力军。21世纪,进入持续发展时期的专业性年鉴,必须树立全新发展理念,走可持续创新发展之路,才能更进一步地促进专业性年鉴的持续发展。 年鉴创新必须同时着眼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只有微观创新和宏观创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才能有整个年鉴事业的繁荣。因此,树立专业性年鉴可持续创新发展理念,应  相似文献   

6.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副会长孙关龙《加强改革创新力度 开创中国年鉴事业持续发展的新局面--在第九届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学术年会上的主题报告》一文论述了改革创新正在成为中国年鉴事业的主旋律、分析了我国年鉴事业当前由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转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强调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创新力度,以开创中国年鉴事业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年鉴编辑出版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末只有几种,发展到现在2000多种,已初步形成了地域分布比较广、专业门类比较全的年鉴系列。尤其是近几年来,行业年鉴、地方专业年鉴发展迅速,已成为年鉴系列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年鉴作为一种资料工具书,比较系统、真实地记载着地情和行业情况,肩负着“鉴往知来,服务现实,保存史料,惠及后人”的重要使命。我们应站在时代的潮头,树立科学发展观,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探索,不断创新,进一步努力把年鉴事业推向前进。一、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基本保证邓小…  相似文献   

8.
纵观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在短短20年间,年鉴出版约有千余种,并相应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年鉴体系和培养了一大批专业人才。目前,年鉴已成为当今市场经济社会受人们普遍欢迎的工具书,从而又进一步促使人们把编纂出版、发行利用年鉴作为一项专门事业来积极探索、研究,遂使各种类型年鉴的编辑、出版、使用、评价和发展成为  相似文献   

9.
原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光范《树立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把年鉴事业推向前进》一文强调指出,坚持科学发展观,是年鉴事业创新发展的基本保证,要抓好创新,努力提高年鉴的文化品味,要注重实用性,努力增加年鉴的有效信息容量,要注重实效性,缩短编纂周期,提高年鉴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改革与创新是中国年鉴界近些年来面临的艰巨任务。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在2001年时就以创新为号召,提出希望通过创新出版管理机制和经营机制,调整品种结构,增加特色品种,促进年鉴事业持续发展和繁荣。年鉴界不少有识之士在解析我国年鉴事业改革发展进程中的宏观布局和发展取向时,常常提及年鉴的“多样化”问题,认为“‘多样化’是年鉴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11.
年鉴作为信息产业,作为文化出版事业的一部分,要适应时代变革,为改革开放、经济建设和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创新是年鉴生存与发展的惟一出路。当然年鉴创新首先要建立在求真的基础上。因为年鉴是一种以年为期,逐年汇集记载年度政治、经济及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纵横比较、借鉴的系列性史册和资料性工具书。所以,真实性是年鉴的  相似文献   

12.
一、必须把强化服务功能作为年鉴创新发展的突破口 在新的历史时期,年鉴要创新发展,年鉴工作者必须要增强紧迫感,走改革创新之路,寻找年鉴工作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年鉴创新与发展的有效途径在哪里?笔者认为:要彻底改变出鉴理念,强化年鉴服务功能,这是年鉴未来创  相似文献   

13.
《上海文化年鉴》从诞生至今已有17年,伴随着上海大都市文化事业日新月异地发展,文化年鉴起到了展示上海文化事业成就、总结上海文化发展经验、探索上海文化发展规律的作用。但文化年鉴有没有创新的必要?理性地思考文化年鉴走过的路,答案应是明确的,文化年鉴一定要创新。其原因:一是上海正在构筑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文化的发展日益显现出  相似文献   

14.
地方年鉴,作为一地综合性百科全书,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由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得益于各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年鉴事业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全国地方性年鉴种类不断增多,期发总量不断增加,应用程度也越来越高。但在其充分发展的背后,也暴露出许多深层次的问题,主要是:年鉴管理机制僵化、编撰形式及经营方式落后,采编内容跟不上时代步伐,功能发挥明显不够等。如何与时俱进,大胆创新,促进年鉴事业的整体发展,成为我们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必须从创新入手,全方位、多层次打造精品年鉴。一…  相似文献   

15.
认为年鉴的创新,只是就年鉴的内容与形式而言,不是改变年鉴的性质与功能;年鉴创新的核心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年鉴创新的根本是走个性化之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镇江年鉴》努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志奋力中游突围,以跨入全国年鉴第一方阵为目标,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年鉴工作全局,记录历史,服务社会,传承文明,资政育人,年鉴事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4年以来,《镇江年鉴》分别获得中国年鉴奖、中国地方志年鉴特等奖、全国年鉴编纂出版质量评比综合一等奖;在2005年至2008年的全国年鉴编校质量检查评比中,获得两个特等奖、两个一等奖。《镇江年鉴》驶上了平稳发展、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7.
企业年鉴作为专业性年鉴家庭中的一支奇葩,正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蓬勃发展,成为社会各界了解企业的窗口。进入21世纪,企业年鉴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从思想、内容和形式上不断创新,才能保持企业年鉴持久的生命力。一、增强创新意识是企业年鉴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创新是年鉴事业  相似文献   

18.
创新,21世纪中国年鉴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进程中,年鉴要发展也必须转型,转型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我国年鉴发展的灵魂,是我国年鉴兴旺发达的动力。作者提出我国年鉴的创新应是全面的创新,进而结合我国年鉴事业的发展与现状,就品种创新、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机制创新和思想理论创新等五个方面,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论证.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版协年鉴研究会会长许家康《出版改革与年鉴创新》一文,围绕20世纪90年代以来年鉴界对年鉴创新的理性思考与实践探索,作了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强调指出,在新世纪新阶段,年鉴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将进一步凸现,出版改革和文化体制改革将进一步推动年鉴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20.
只有坚持生产力标准,才能真正解放思想,而只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敢于改革创新,强调年鉴工作者惟有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站在时代的高度,才能对年鉴的创新理论理解更深,从而增强创新的自觉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