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遗传算法是基于自然选择规律的一种优化方法,算法能成功地解决无功变量中的离散问题,避免常规数学优化方法的局部最优现象。本文阐述了遗传算法的特点以及遗传算法与其它算法相结合的算法在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动态多目标无功/电压规划问题是一个复杂的多目标非线性优化问题。广泛使用的先评价方法通常只能得到这一问题的单一解,并且在确定各目标间的权重关系时难以给出统一的标准,因而不利于作为实际控制的参考。该文通过创建该问题的多目标数学模型,将动作次数限制归纳为优化目标之一,并应用改进的非支配遗传算法(NSGA-II),实现了动态多目标无功优化问题的Pareto近似最优集的求解。通过IEEE14、30节点电网模型及实际电网模型的计算,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了一种应用新的粒子群优化(NPSO)算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新方法。给出了适合无功优化问题的具体实现方法以及应用NPSO算法求解电力系统无功优化的步骤。对IEEE30节点测试系统进行了无功优化计算。并与粒子群优化(PSO)算法的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仿真结果表明,与PSO算法相比,应用NPSO算法求解无功优化问题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提出了一种两阶段无功综合优化模型。第一阶段用无功经济调度的经典法快速求得,只计及无功平衡方程和无功源无功的最优解;第二阶段建立基于敏感度的线性增量模型,用线性规划校正越界的状态变量,使第一阶段所得的最优解逐步过渡到最优可行解。并用算例与有关文献的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铁合金厂家实地调查,发现其所进行的无功补偿没有真正起到对整个系统的补偿,针对此情况进行了无功补偿方案的探讨,并且对并联电容器无功补偿中设备的选取和参数的选择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对铁合金厂家在进行无功补偿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前,许多地方电力系统的稳定电压调节依然采用传统的调节方式,不能实现有效的电压调节或无功补偿,严重制约电力系统的稳定和电能质量的提高.因此,本文作者从自身从事多年10KV及以下配电工程设计工作经验出发,探讨通过无功补偿以保证电力系统电压的连续稳定性,优化配网电能质量、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连续可调无功补偿装置的核心,是通过对电抗器的连续调整,达到对补偿电容器的连续调整。该装置在无功补偿方面提出了一些独有的新理论,在供电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应用于低电压领域,属国内外首创,在技术上处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8.
根据静止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和应用现状,对其特点和功能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分类,从多方面叙述了它的先进性,最后介绍了静止无功补偿装置在国内外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无功优化是电力系统电压稳定及电压质量的核心问题之一,同时,对减少网损也有重要作用。本文简要介绍了无功优化意义、控制方式、常用算法、电力市场对无功优化的影响、并行无功优化以及无功优化的发展展望。  相似文献   

10.
动态无功补偿技术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成熟的节电技术,在企业的节能技术改造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介绍了动态无功补偿技术的作用和动态跟踪式无功功率自动补偿装置的工作原理、优点及在实际项目中的使用效果,以供企业选用节电技术时做参考。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一种无功线性规划模型与安全校正相结合的无功优化方法。在校正过程中,用准状态变量违界约束搜索控制变量的方法以优化可行控制域。  相似文献   

12.
在分析抑制谐波方法的基础上,提出用于大容量谐波抑制和无功补偿的并联混合型有源电力滤波器结构,并采用Matlab软件中的电力系统工具箱对算法完成仿真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实现高效的高次谐波检测,消除谐波分量,并进行无功功率补偿.  相似文献   

13.
根据直接功率控制原理,分析了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对于三相PWM控制系统的作用,并根据坐标变换理论得到了瞬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另外,为了减少误差,在瞬时有功功率分析中引入了电流补偿.最后根据传统的开关表对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进一步说明了所用方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高压电击损害案件在我国城乡频繁发生,严重损害和威胁着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我国现行有关电击损害赔偿责任的法律规定缺乏明确性,司法实践中仅以电力设施产权为标准确定责任人的做法不合理。因此,有必要认定电力高度危险作业的标准和划分供电企业与高压电用户各自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范围和理由。供电企业和电力用户在"中间区域"应实行共管和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净现值估价理论,为我国征地补偿标准的确定设计了一个估算模型,认为依据土地年产值的一定倍数估算征地补偿是科学的,但补偿倍数应根据土地的投入产出比、年产值增长率和失地农民使用征地补偿款能够获得的年收益率等指标进行测算。运用近9年实际资料估算,我国征地补偿标准应为土地年产值的24.28倍左右,现行"30倍"的最低补偿标准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护总体上是充分的。当前,失地农民实际补偿不足的根源,一是法定最低补偿标准没有得到执行,二是征地补偿款被乡村截留,分配不合理。维护失地农民的利益关键在于严格征地补偿估算方法,理顺征地补偿款的分配,使法定的征地补偿能真正足额地落到失地农民的手中。  相似文献   

16.
对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的具体标准,《国家赔偿法》并未作出规定。国家精神损害赔偿数额可通过国家精神损害赔偿三原则、两区分、四酌定因素的量化原则和方法得以确定。三原则为国家精神损害赔偿原则上不低于民事精神损害赔偿原则、数额适当限制原则、法官酌定原则。两区分是区分不同损害的赔偿和区分人身物质性损害赔偿和精神损害赔偿并参照我国人身物质性损害赔偿标准设定具有适度比例和弹性空间的精神赔偿限度。赔偿限度由立法解释规定较为适当。法官在赔偿限度内斟酌四方面的因素确定精神损害赔偿的数额。酌定因素的量化由司法解释规定比较适当。  相似文献   

17.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制度借助私法领域常用之平等协商方式实现环境公共治理过程的行权方式创新,为政府环境保护行政管理职能的履行提供了引入契约式公私合作的转型契机.主流学说对赔偿磋商属于纯粹的私法民事行为抑或涉及公法元素的特殊私法民事行为的性质误读源自于手段论者和主体论者对磋商目的与手段关系、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处分边界的认知偏差,准确把握行政民主化改革潮流下的合作治理范式转换背景并对赔偿磋商本身作三阶段划分有助于更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赔偿磋商所蕴含的公权行政属性.依托行政契约理论对作为赔偿磋商成果形式的磋商协议作映射关系检验为辨析赔偿磋商的行政行为性质开辟了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18.
从异化翻译的积极意义和局限性出发,探索异化策略在跨文化翻译中的应用范围和优化方法。认为在现阶段的英汉互译中,语言层面以归化策略处理为宜,而文化层面则应用异化策略。进一步通过提出零补偿,文中补偿,注释补偿和转换补偿等各种异化补偿手段,构建了跨文化翻译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19.
关于高管薪酬激励机制的研究,学术界逐渐形成了"锦标赛理论"和"行为理论"两种思想流派,综观现有文献,不同组织如何根据薪酬影响因素并结合高管类型选择适合的薪酬理论,并没有得到深入的研究。对此进行了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发现,在影响薪酬的因素中,能够用业绩直接或者间接衡量的因素——绩效、相对行业业绩、相对市场业绩和企业成长潜力宜采用锦标赛理论,不能用业绩直接或者间接衡量的因素——行业、企业性质和企业规模宜采用行为理论;公司高管类型中,能够用业绩直接衡量工作成果的市场型高管和项目型高管宜采用锦标赛理论,不能用业绩直接衡量工作成果的其它类型高管宜采用行为理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