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今年五月四日,是五四运动六十周年纪念日。五四运动“是在当时世界革命号召之下,是在俄国革命号召之下,是在列宁号召之下发生的。”它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这就是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国主义和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封建主义”。它是当时无产阶级世界革命的一部分,是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时期进入新民主主义时期的分界线。湖北、武汉人民在伟大的五四运动中,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和高君宇是山西省立一中同年级的同学.我俩还是相邻两县的老乡,(他是静乐县现改为娄烦县,我是崞县现改为原平县)在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态度上,我俩是相互支持的.我家是有名的反袁、反阎、反蒋派,续相溪、续范亭、续式甫都是我的本家.高君宇当时也是不满意阎锡山的统治,所以我俩相处得很好. 我和君宇是1913年1月23日考入一中的.省立一中是太原首屈一指的学校.它原名太原模范中学校.校址北邻文瀛湖,南靠城墙,是前清贡院旧址举行乡试的地方.我们班是春季始业,二月一日开学,学校共招新生三个班.我俩都分在第八班,是班里年纪最小的.他比我大两岁,所以他把我当小  相似文献   

3.
刘达成 《学术探索》2009,(4):97-102
90年前的“五四”运动,在云南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1919年6月4日,各族各界在“金碧公园”召开了支援北京学生爱国行动的“国民大会”。大会一致表示,坚决和全国人民一道把“除奸、废约、反日、救国”的斗争进行到底。6月8日“云南学生爱国会”宣告成立。接着,大理、腾冲、思茅、蒙自、昭通等地相继成立分会。各地学生联合会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反帝(抵制日货)反封(提倡新文化运动)的宣传,对促进云南人民的思想解放、传播马列主义和倡导新文化运动,起了很大的鼓舞和推动作用。1920年10月,孙中山先生特意接见了云南派出的代表,并给予很大的鼓励。以宣传和倡导科学和民主的五四新文化运动,继续鼓舞云南各族青年反帝反封,追求真理。相继创办了《爱国日报》、《滇潮》、《新滇社》、《曙滇》等四十多种报刊,对针贬时弊、批判旧思想、倡导新文化起了很大作用。一部分《新滇社》成员,陆续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参加在北京反对日本炮击大沽口炮台和围攻执政府的革命运动。  相似文献   

4.
"中国的命运"或"中国向何处去"是现代中国的一个基本的时代课题.这个问题是与"儒学的命运"密切相关、不可分割的,且集中突出地体现在它与五四运动的深刻的内在关联之中.没有中国的崛起就没有儒学的复兴,这意味着五四运动的"反传统"在特定层面上、比如在制度层面上是合理的;同时,没有儒学的复兴就没有中国的崛起,这意味着五四运动的某些"全盘"反传统、反儒学是偏激的、错误的.儒学的复兴是必然、应然而实然的,因为这是"现代性诉求的民族性表达"的内在要求;不过.复兴的儒学并不一定成为一种刚性的政治化的国家意识形态,但却可以成为一种柔性的社会化的国家意识形态、而对前者发挥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5.
五四前后两个七十年的经验证明:没有马克思主义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胜利和发展;没有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也就没有五四运动。今天纪念五四运动,继承五四光荣传统,就应当联系实际,一丝不苟地重新学习马克思主义,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百折不挠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在学习、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进程中,应着重从解放思想、进入新境界出发,反思现实。我认为,当前应  相似文献   

6.
新儒学派认为五四运动是一个历史的错误,我不以为然。五四应该全盘肯定。五四确实遗留下许多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思想启蒙方面遗留的问题更大。正因为如此,五四的现实意义更大。全盘反传统不是一种科学态度。五四反传统的过激,是封建传统极为强大情况下产生的特殊的必要的行为;如在今天仍然强调这点,只能成为一场历史闹剧。  相似文献   

7.
董德福 《学术研究》2006,5(2):96-102
孙中山与五四运动的关系充满着矛盾性和多向性。五四运动初发时,孙中山忙于理论创造,无暇发表政论,是五四运动的旁观者而非领导者,使得一些青年大失所望。五四运动爆发后,孙中山认识上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同情、支持、指导学生运动,对新文化运动的宣传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而对反传统、张个性自由的新文化运动总体上则持反思和批判的态度,强调民族主义的重要性和中华道德的普遍价值。孙中山对五四运动的态度,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五四运动的后续发展,而且会影响到中国现代政治理论的构建和政治的走向。  相似文献   

8.
留日学生首先提出了五四运动的两大中心口号和斗争目标——“外争国权”、“内惩国贼”,对发动五四运动的决策及其实施起了关键性作用,留日学生实为五四运动爆发之一重要动因。“东京的五四运动”有力地推动了国内五四运动的发展。留日学生特别积极地投身五四运动,有其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前,崛起于中国大地的“五四”运动,是向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争取国家独立和人民民主的爱国民主运动。以“五四”为界碑,划分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两个历史阶段。它擂响了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战鼓,它是时代的曙光,希望的号角。在那风云突变的年代里,同全国各地一样,广西地区的各族人民勇敢地投入这场伟大的民族民主革命斗争。“五四”运动广阔而又丰富的历史内容,在祖国南疆的广西产生了巨烈的社会震荡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1919年北京五四运动爆发后,全国各地纷起响应,江西人民的爱国热情也迅速进发出来,一场以青年学生打先锋、工商绅各界作后盾、以南昌和九江为重点、其它各县响应的反帝爱国运动,在落后闭塞的江西轰轰烈烈地展开了。它不仅拥有全国爱国运动的共同内容,而且具有本省特点,其持续时间之长久,发动面之广泛,斗争内容之深刻,社会影响之深远,为江西以往的爱国运动所未有。一、江西五四运动的经过鸦片战争以后,江西人民深受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压迫与剥削。但是,随着江西近代工业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江西产业工人主要集中在南昌、九江、萍乡、景德镇、赣州、丰城等地,1913年,包括资产阶级性质的手工工场、作坊在内,拥有职工五万余人,其中九江工人阶级在五四前已达一万余人,“约占同期九江城市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工人阶级在城市中的作用和地位越来越重要。与此同时,随着新式学校的逐步兴办,在江西出  相似文献   

11.
五四运动的爆发地、中心地在北京,但追根溯源,这一运动的兴起,无论是思想酝酿,人才准备,还是抗议方式的形成,都与上海有重要的关系。时人谓上海、北京为新旧两大鸿炉,入其中者莫不被其熔化,斯诚精确之语。北京勿论矣,请言上海。自甲午后,有志之士咸集于上海一隅...  相似文献   

12.
梁启超与五四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对整个五四运动都起了巨大而全面的作用:梁启超直接点燃了五四运动的导火索;北京大学是五四运动的策源地,而北京大学是由康有为、梁启超所办强学会官书局演变而来;以《新青年》为标识的一代新知识分子是五四运动的领导者,他们都曾不同程度地受到梁启超的影响;五四运动的两大旗帜是“民主”与“科学”,而作为“新思想界勇士”的梁启超正是这方面的先驱;梁启超领导的政治派别研究系也与五四人建立了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七十年前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历来被认为是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推动和领导的、彻底的反帝反封建伟大革命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这种历史评说似乎早成定论,毋容疑义。然而,当我们今天对社会进行全面改革的时候,却发现中国社会现状与那场运动有着不可分割的历史联系。许多疑团油然而生:“彻底的反封建”,为什么几十年来中国社会封建意识如此浓烈?“科学与民主”为什么至今还不能树起“权威”?今天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什么许多内容竟是七十年前的旧话重提?对封建意识的批判,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对社会全方位现代化的建设,都不禁使人们联系起五四运动及其历史评说。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五四运动进行重新审视,实事求是地评价它的历史地位与作用。这不仅是我国当前民主政治建设和文化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对五四运动的最好纪念。  相似文献   

14.
唐山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城市。“五四”运动中,这里的工人、学生以及各界群众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是极为迅猛的,在中国革命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 “五四”运动在北京爆发的消息传到唐山以后,唐山工业专门学校(已迁四川,更名西方交通大学,以下简称工专)首先沸腾起来。学生们奔走呼号,要求组织起来,响应北京学生的斗争。他们举行集会、成立救国团。派出学生代表分赴天津、北京等地,参加那里的学生会议。并通电全国:要求吾国和议代表退出巴黎和会;要求政府与日本政府严正交涉,释放被拘的我国留日学生;要求政府严惩国贼;提倡抵制日货。学生们还发表宣言,严正斥责了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山东半岛的侵犯和卖国贼的无耻行径,号召大家团结起来,“拿出严厉的手段,给这些内妖外仇一个厉害”。他们还组织了讲演团,满怀爱国激情,控诉日本帝国主义拒不交还我山东权利的强盗行为,揭露了“二十二条”的不平等实质。讲演团也进行了抵制日货的宣传,提出“用仇货可耻”的口号,要求人人相约不买日货。 学生自己办的白话报纸《救国报》也很快出版,笔锋犀利,通俗易懂,新发表的《废止“二十一条”宣言》,对于反帝爱国运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很受唐山群众和过往旅客的欢迎。工专学生经常  相似文献   

15.
一五四运动四十周年了。四十年来,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和毛主席领导下,克服了无数的艰难困苦,排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荆棘,终于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因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的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结合,使中国陷入黑暗痛苦的深渊,面临着这样强大的敌人,我国人民曾  相似文献   

16.
姜丽清 《兰州学刊》2013,(1):211-213
在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启蒙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因此对中国的启蒙追本溯源就变得十分重要.文章试图梳理欧洲启蒙主义在中国五四运动中发生的价值流变,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一、由人的解放的目标转变为立国的手段;二、在反封建的同时,由反教会转变到反对传统文化,改造国民性;三、由内在精神建构转变为实用主义;四、由重理论建树到重现实揭露;五、由运动发展转变为静止狭隘.在上述流变中,有限于中国国情的不得不然,也有对西方理论理解的肤浅与隔阂.只有对这一问题作了准确判断,才能对启蒙做出合理评价.  相似文献   

17.
胡绳同志的《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最近已由人民出版社出版。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多年来被人们习惯地称为中国近代史。但著者从为,按照社会性质来说,整个中国近代史应该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一九四九年蒋介石政权灭亡为止。这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  相似文献   

18.
五四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民主、科学和新文化及反对封建礼教,在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本文试图从价值关系的角度,谈应当如何正确对待五四精神,以利于当前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一、求民主与讲爱国五四运动中提出的“民主”口号,突出地表现为“爱国”;当时,离开了爱国,就无所谓民主。  相似文献   

19.
五四运动从宏观上考察,可以说是集爱国救亡、思想启蒙、文化革新于一体的伟大的民族觉醒运动。它高举起反帝反封建的旗帜和民主与科学的火炬,在中国人民革命史和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史上,谱写了划时代的篇章。五四时期,在中国的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一个空前活跃、壮观的中外文化交融的高潮。外来文化如滚滚浪潮.汹涌而入.中国的知识分子如饥似渴地吸收新思想.如痴如醉地迷恋  相似文献   

20.
五四运动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 五四运动打开了禁锢民主与科学的闸门,马克思主义思潮犹如洪水一般冲决了旧中国封建与专制的长堤,在中华大地迅速传播开来。其传播过程,就是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吸收、消化并使之中国化的过程,因而也就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产生过程。但我们并不能简单地由此得出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不过是“舶来品”,并无自己的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