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企业间的竞争也归根结底演变成人力资本上的竞争,谁拥有一批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队伍,谁就能够赢得竞争的优势。当前,我国一些企业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虽然已经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普遍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培育和发展人才及激励人才的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体系。本文首先界定了人力资本概念,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特征,并论述了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的重要意义,接着分析了企业进行人力资本投资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指出了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存在问题,并以实例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首席执行官即CEO,盛行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其主要职能是监督落实董事会通过的各项经营决策。在CEO之下,还有COO(首席运营官)、CTO(首席技术官)、CFO(首席财务官)等等,已逐渐成为国际上惯用的对企业高层人员的称谓。CEO在我国最早出现在一些网络企业中,但往往是自封的,曾有十六七岁的学生当上CEO的新闻。当时很少有人去研究这个称谓对企业意味着什么。但对于一个大型的传统企业来说,高层人员称谓的改变不是件小事,当然不是为了赶时髦。CEO在传统企业的出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种变化能为企业带来多少实质…  相似文献   

3.
赵海峰  何青  Edison TSE 《管理科学》2017,20(5):102-110
CEO关联是影响企业内部决策效率和企业绩效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大多集中于社会网络关系和人口统计特征相似性产生的关联,忽略了CEO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关联。此外,已有研究过度关注对CEO关联结果的探讨,而忽略了内外部环境要素对CEO关联结果的影响。 在此背景下,基于高层梯队理论、现代管家理论和代理理论,从管理者特质和权力的视角,探讨基于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CEO关联的差异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机理。以2009年至2014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研究样本,运用STATA 12.0和多元回归分析方法,系统分析并检验基于雇佣高管或建议提名董事产生的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考察企业内部治理对这种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关系的调节效应。 研究结果表明,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呈现显著的倒U形关系,即随着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关联的增强,企业业绩提升,但当CEO与高管之间的关联程度高于临界值0.400时,随着CEO与其他高管之间关联程度的增强,企业业绩开始下降;CEO与董事之间基于建议提名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股权集中度、董事会勤勉程度和监事会监督力度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对CEO和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民营控股上市企业中CEO和其他高管之间基于雇佣关系产生的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倒U形关系以及内部治理机制的正向调节作用均显著,而国有控股上市企业中CEO关联与企业绩效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研究结果对深入认识CEO关联的价值效应及形成的内在逻辑、防范上市企业治理风险提供了有益启示。建议上市公司适度给予CEO聘任高管的权力,且在公司治理实践中注意运用和平衡企业内部正式机制与非正式机制之间的潜在替代关系,保障差异化情景下企业潜在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张庆 《管理科学文摘》2009,(14):171-172
从分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入手,寻找企业人力资本与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契合点。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人力资本又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运用“帕雷托法则,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概念进行了划分和界定,提出了企业人力资本是一个动态变化的概念,通过对其有效的界定,有助于提高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谈判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所有者一样,应该分享企业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分享的范围和程度取决于特定契约条件下人力资本所有者的谈判力。而人力资本谈判力是人力资本因素、企业因素和外部环境因素三者相互影响和作用的结果。一般规律是,既稀缺又通用、投入过程难以监测、投入与产出结果之间的关系难以确定的人力资本,谈判力比较强;高知识企业的人力资本,掌握核心资源的人力资本,具有比较高的谈判力;不同生产要素的供求状况、物质资本的社会化程度、人力资本市场的完善程度,也影响人力资本的谈判力。  相似文献   

6.
《经理人》2007,(2):102-103
一个总裁的成功宝典 拥有企业的是老板,但掌管企业生死命脉的关键人物是企业的总裁CEO。并不是人人都能最终爬到CEO的位置,成为CEO是需要一些特质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人力资本这一概念被企业普遍接受,作为人力资本团队生产主要实现形式的企业,参与其所有权分配的要素中是否应该纳入人力资本这一要素的问题逐渐被人们提上了议事日程。本文主要研究了人力资本以及人力资本产权的特点,并通过分析人力资本所有者参与企业所有权分配的依据,最终尝试在考虑人力资本产权的情况下对企业所有权进行了重新安排。  相似文献   

8.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倚赖产权、制度等要素,充分尊重和发挥人力资本产权作用,逐渐成为许多企业发展战略的调整方向。我国烟草企业的激励机制已初步形成了体系,然而在人力资本产权的研究和应用还不是很普遍。本文从人力资本产权概念入手,分析烟草企业再造以人力资本产权为方向的激励机制的意义,并重点阐述了地级市烟草企业开展人力资本产权建设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9.
新兴技术企业人力资本挑战及其应对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新兴技术企业的高风险、高回报、依赖知识以及需要灵活性等特点,人力资本管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新兴技术企业的发展依赖于创新的环境与机制,人力资本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分析新兴技术企业人力资本的结构特征、产权特征和激励特征,提出人力资本管理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刘亚 《管理科学文摘》2009,(20):158-158
由于人力资本自身的特性,企业人力资本投资具有潜在的巨大风险,使得人力资本投资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有效识别和控制人力资本风险,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是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本文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本投资风险的内涵,分析其类别,提出了予以规避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性.加强了对员工培训和潜能的开发,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一套完善有效的员工绩效考核体系,未将绩效考核与人力资本开发紧密联系起来,使人力资本开发缺乏针对性。不少企业目前还停留在传统的人事管理阶段,对年终考核也只是停留在形式上。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是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结成的契约,其中人力资本在企业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人力资本可分为低层次人力资本和高层次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损耗在企业生产中直接体现为生理性人力资本损耗,这部分损耗在收入分配上体现为人力资本所有者的工资性收入,除此之外,人力资本还获得部分盈余收入.企业人力资本的增值可分为内生增值和外生增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人力资源管理和人力资本管理的区别,重点阐述了企业人力资本管理的重要意义,强调了在企业管理中必须充分认识并科学地利用人力资本,并就企业人力资本管理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欣 《管理与财富》2009,(6):174-175
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先机,高速公路企业必须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是迅速提升企业人力资本的重要途径。本文结合高速公路企业的特点,分析人力资本投资与企业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提出改善现状的方法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教育培训——企业人力资本投资的核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花费在在职人员身上的医疗、教育、培训等方面的开支所形成的资本就是企业的人力资本。企业人力资本不是单个个人人力资本的简单加总。企业作为一种社会有机组织实体,其人力资本水平和存量取决于组织整体协同的有效性和有机性。人力资本是凝结在人身上的知识和技能,其根本的功能规定性主要表现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所发挥的精神创造力。企业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形成,是企业运行和发展的战略层面和主轴基线。  相似文献   

16.
国企拒绝CEO     
<正> 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始于80年代的美国,90年代传入中国,称为“首席执行官”或“首席营运官”。CEO最早风行于网络企业中,后扩展到其他各类企业中,形成了一股CEO热,我国国有企业,如长虹、海尔等也都开始执行CEO制。CEO及其出现的背景 CEO主要职能是监督落实董事会通过的各项经营决策,它是企业新制度安排、权利再分配的结果,有董事长兼任CEO和总经理兼任CEO两种形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全球业务的拓展,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换日渐繁忙。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之间存在信息传递阻滞和沟通障碍,一些企业开始对传统的董事会—董事长—总经理式的公司治理结构进行改革,设置了统揽企业经营决策大权的CEO,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原董事会手中的一些权力过度到原有经营层手中,CEO的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企业走向国际化进程。面对复杂的国际环境,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本战略应立足于国际化背景进行相应的调整。企业拥有良好的人力资本并不意味着就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企业对其人力资本的高效管理是保证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关键。企业人力资源并不等于现实的生产力,人力资源只有转化为人力资本,才能创造出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分析企业如何有效地管理与运用人力资本以达到企业经营目标。  相似文献   

18.
一、引言 在知识资本的理论框架下,人力资本进一步区分为隐性人力资本和显性人力资本,极大地发展了人力资本理论,拓宽了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范围,也使人力资本理论进一步由宏观走向微观.企业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积累、作用发挥的程度则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拥有独特并富有活力的隐性人力资本的企业因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从而能形成更为持久的竞争优势.因此,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总要竭力促进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并使隐性人力资本和显性人力资本相匹配,使人力资本发挥更大的作用. 隐性人力资本由Morrison和Wilelm (2005)等提出,认为隐性人力资本是指不被编码或者在市场上交换的人力资本.隐性人力资本概念将存在于员工头脑中的技术、知识、能力、经验、创造力,以及组织关系中的企业文化、价值观、洞察力、感悟力等统一起来,指出其难以模仿、不容易编码等特点对于创造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价值创造的解释更具力量.  相似文献   

19.
在Mumcu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一个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与人力资本有关薪酬谈判的模型,即人力资本凭借其专用性使其投资重要性不断攀升,在与企业薪酬谈判中的话语权也不断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关键性的人力资本已不仅限于获取劳动市场上的均衡工资,更可以与企业分享其创造的价值。反观,当人力资本密集型企业生产对关键性人力资本的依赖性不断增强并且难以控制时,企业只有通过与其分享租金以协调人力资本与企业保持合作,实现共赢。  相似文献   

20.
汪中求 《经理人》2007,(3):32-36
下属反感的领导方式,对企业有哪些破坏力? 构建和谐领导关系的秘笈是什么? 面对独裁、骂娘的CEO,下属何去何从? 8大主流行业 3种类型企业 组织发展的4个阶段 打遍令下属反感的CEO领导方式给CEO以警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