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卡夫卡生前一直钟情于寓言艺术,其小说创作呈现出明显的寓言化特征。为了让小说回归其本来所具有的生活诗性,卡夫卡小说创作的寓言化特征也在不断地得到深化,乃至于其后来的小说均蕴含着一个拟寓言结构。卡夫卡小说的拟寓言结构,除了赤裸地袒呈自身外,似乎根本不指向其他任何特定的"意味",具有一种超寓言的审美功能,故而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无"意味的形式。  相似文献   

2.
寓言创作思维是人类思维进入成熟期的表现,它经历了一个从神话思维脱胎并逐步成熟的漫长过程;寓言创作思维具有主题先行、注重逻辑理性和哲理性、简单明了的特点和鲜明的审美特征;寓言创作思维对后世小说创作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推进小说创作的成熟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3.
寓言与寓言式作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寓意的作品即为寓言,一些作家如但丁、斯宾塞、卡夫卡被视为“寓言型作家”等提法是否妥当?要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首先明确判断寓言作品的标准是什么。只有那些短小轻快幽默、运用劝喻或讽刺、可以“合理地破译”的作品才可称之为寓言。而有寓意的作品虽具有寓意丰厚、并运用比喻、象征、投射等手法,创作由小见大、由具象到抽象的艺术“模型”等寓言化特征,只能说明其作品有寓言化倾向,可称为寓言式作品。这些创作寓言式作品的作家,因未创作真正意义上的寓言,并不能称为寓言型作家。  相似文献   

4.
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家,余华以其特殊的审美视角和写作风格给文坛带来一股强烈的冲击波。他的小说不以故事的曲折见长,而是以内蕴的丰厚别具一格。他的小说运用了寓言以此喻彼的思维模式和夸张、讽喻、变形、荒诞等寓言的写作手法,才使其能在先锋派诸多优秀作家中脱颖而出,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引起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在读者中也是好评如潮。从寓言化的角度来观照余华的小说创作,分析他的小说与寓言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此为突破口,找到一个新的理解余华小说的视域。  相似文献   

5.
庄子寓言的思维方式对新时期以来的小说创作有重要影响 ,并可以用寓言的眼光来品味审视这些作品。依据在于寓言的由“器”而入“道”的思维方式正与新时期以来部分有多重意味 ,有理性特色的小说的创作思维契合  相似文献   

6.
从叙事和文体角度讨论当前小说创作中的寓言化叙事倾向,选择具体文本作人物和结构模式的分析,力图对寓言体小说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根源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和小说观念的嬗变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庄子寓言的探讨,意在表明他在寓言创作方面的成就。庄子以幻想的形式创作寓言,用升天入地的奇妙想象代替了对现实社会的如实描写,大胆地把笔伸向鬼神的世界,创造出众多的千奇百怪的艺术形象,大大拓展了寓言的表现力,使庄子寓言呈现出一幅前所未有的崭新境界,令人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8.
《金楼子》运用寓言说理有三种情况。《金楼子》所创作的寓言,代表了六朝寓言创作的成就。它不仅继承先秦传统,数量比较多,而且借鉴了《圣经》中的寓言,在中外文化交流中起了轻骑作用。  相似文献   

9.
从叙事和文体角度讨论当前小说创作中的寓言化叙事倾向,选择具体文本作人物和结构模式的分析,力图对寓言体小说产生的社会意识形态根源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和小说观念的嬗变作出说明。  相似文献   

10.
香港是个地处"边缘"的欲望都市。李碧华的小说虽无很多香港背景与情节,但对"乱世"的钟情和以"乱世"指涉"当代"的目的,使她的小说成为香港的都市寓言。在与北平、上海、杭州等都市的比照中,她的小说投注于香港的意义和"映像",正是商业文化逻辑在小说艺术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品钦小说的"熵"定律视角和寓言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品钦的小说从"熵"定律视角说明了人类社会和人类认识都处于巨大的封闭体系里,从而无可挽回地走向衰竭。品钦的小说同时试图用寓言化叙事构建起新的意义文本,寓言化叙事也就成了品钦破解"熵"定律的文学艺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从“代后记”《融入野地》的独特文体与《九月寓言》的关系来看 ,这部长篇小说有两个叙述目标。两个叙述目标在小说文本中的不相容性 ,将本应属于该小说的思想主人公形象排挤成了一篇亦小说亦散文的“代后记” ,这就导致了它与小说的结构性变化———由小说的一部分变成对小说的一种解读。这一变化 ,一方面使小说的神话世界寓言化了 ,另一方面又保持了小说的神话性  相似文献   

13.
安部公房是日本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发表过一系列独具一格的寓言体小说。他创作的主要特色是运用离奇的寓意手法,象征性地揭露战后日本社会状况的不合理性,和人们对不合理现状的反抗和超越。本文试图从寓言理论的角度来解读他的代表作《砂女》。  相似文献   

14.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经典作家,寓言体叙事是其作品中的基本叙事模式,对人性善恶的思考是其作品持久关注的主题.霍桑的寓言体叙事模式与其创作思想十分契合,他在丰富创新寓言体叙事艺术的同时,不断发展其创作思想,由清教传统走向人文主义.霍桑的叙事艺术与其创作思想相辅相成,二者的发展共同推动霍桑的文学创作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5.
庄子对寓言艺术的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自民间的寓言,在春秋末期大量涌入了文人领域。而后,文人在借鉴、改造民间寓言的同时,自己也进行了大量创作,形成了战国时期寓言艺术的一个高峰。这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寓言的出现,才引起了寓言艺术的飞跃。如果我们将其置于先秦寓言发生、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予以考察,就可以清楚地发现庄子对寓言艺术的贡献了。  相似文献   

16.
纳撒尼尔·霍桑是美国经典作家,寓言体叙事是其作品中的基本叙事模式,对人性善恶的思考是其作品持久关注的主题。霍桑的寓言体叙事模式与其创作思想十分契合,他在丰富创新寓言体叙事艺术的同时,不断发展其创作思想,由清教传统走向人文主义。霍桑的叙事艺术与其创作思想相辅相成,二者的发展共同推动霍桑的文学创作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7.
春秋末年到战国初期是寓言文学的高潮的酝酿时期,战国中、后期是寓言文学发展的高潮时期。 但是,在当前的寓言研究中,有不少人却把春秋战国之际说成是寓言的产生时期,并且认为寓言一经产生,很快就进入自觉创作的高潮。关于中国寓言产生时代的这种论断是错误  相似文献   

18.
乔治·爱略特的小说由于对道德问题的特别关注而成为道德的寓言,也饱含着强烈的宗教情怀。这种对人类命运的普遍同情与关注之情流露在爱略特思想里,贯穿于爱略特的创作中。正是对真挚道德的呼唤与宗教伦理的关怀使爱略特跃居为维多利亚时代小说家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19.
纵观中国古代寓言的发展历史,从形式上讲,可以分为诗体寓言和散文寓言两大类。除《中国古代寓言大观》一书未收的诗体寓言外,散文体寓言又可以分为议论寓言、劝戒寓言、讽刺寓言(包括诙谐寓言)、小说寓言四个部类;而就其内容讲,不外乎议论说理,阐明作者的理论观点和暴露、讽刺社会丑恶现象两个方面。在议论寓言中,成就最大的首先是哲理寓言。这类寓言以先秦诸子散文中数量最多,艺术水平也最高。这类寓言多以生动活泼的故事、生动形象地说明某种哲理,使抽象的哲理更加明晰,更加容易使人接受,而且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智慧的启迪,从而形成中国古代寓言的一大特色。在哲学范畴内,可以说从意识与存在的关系到相对与绝对的对立统一、从本质与  相似文献   

20.
张炜的长篇小说《九月寓言》发表后,引起了不同的社会反响.有的认为这部小说远离现实,走向艰涩,是从《古船》后退了;有的认为《九月寓言》在艺术上是更臻于完善,表现手法也更加现代,在小说探索上是向前迈出可喜的一步.见解不一,固然与论者的文学观念及由此而形成的小说的理想模式不无关系,但也说明对象本身的复杂性、多面性,它给仁者、智者提供了“见仁”“见智”的弹力空间.尽管意见分歧,有一点倒是一致的.即《九月寓言》与《古船》不是一类,之间存在着地壳错位形成的断裂.《古船》与张炜的“秋天”系列作品是一脉相承的,可以划到同一个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