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确定了我国进入新世纪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大方针原则,展示了我国新世纪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是指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的伟大纲领。目前,全国各地正在掀起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的热潮。本文拟从这个角度谈点认识体会,  相似文献   

2.
《学术研究》2001,(7):5-11
从新世纪开始 ,我国进入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发展阶段 ,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将进入一个全面繁荣发展的新时期。哲学社会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完善自身的强大思想武器 ,是推动历史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根据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和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精神和要求 ,制定《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 0 0 1— 2 0 0 5年…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 ,在我国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筹划和制定我国在新世纪发展战略的决策会议 ,是号召和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进行新世纪伟大进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现代化伟大目标的动员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站在历史的新高度 ,把握时代的大趋势 ,规划中国的新发展 ,绘制了我国在 2 1世纪初叶的宏伟建设蓝图 ,展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雄心壮志。这是指导我们在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纲领。江泽民总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 ,高屋建瓴 ,…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强调以发展为主题。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全面推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五句话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清晰地勾画出新世纪之初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目标,战略布局和重点任务,是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重要方针。笔者认为,发展固然重要,但稳定也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5.
历史著作《当代中国的江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再现了1949年至1985年,我省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光辉历程。 从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和胜利实现第一个五年计划,到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调整国民经济,从“文化大革命”的破坏和江西人民的斗争,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和第六个五年计划的提前完成,当代江西虽历经曲折,但社会主义事业犹如滚滚洪流,奔腾向前。三十六个春秋里,创业  相似文献   

6.
罗曼 《学术研究》2001,(1):55-56
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建议》把信息化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指出“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 ,是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 ;并在《建议》中专章论述了信息化 ,其它部分也多次提到信息产业。这充分说明 ,在新世纪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信息化被赋予了历史性重任 ,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强调信息化 ,有利于实现我国信息产业的跨越式发展“九五”期间 ,我国信息产业以高出国民经济年增长速度 2 5个百分点以…  相似文献   

7.
朱总理在《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报告》中强调,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十五期间要把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为此他提出了引导乡镇企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体制创新;发展小城镇,繁荣小城镇经济,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等一系列措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则就发展小城镇、推进城镇化明确提  相似文献   

8.
<正>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引下,中国的改革事业,整整走过了十五个年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召开,使我们改革进入了第二个高潮。1994年是我国第八个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的第四年,不论从实现三步战略目标说,还是从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模式而言,都是关键的一年。国家将在诸多方面整体推进改革,说明我国的改革事业已经进入攻坚碰硬,用新体制取代旧体制的关键时期。为适应全国加快经济发展,加快改革开放“双加快”的大好形势,青海这样的偏远民族地区的改革应大胆积极地整体推进,力争在某些关键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9.
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呈现着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宏伟的第三个五年计划今年开始执行,整个国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胜利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将为我国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打下更强固的基础,为彻底粉碎美帝国主义的侵略提供更强大的物质保证。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光荣任务。我们必须更高地举起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于一九八六年九月二十八日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是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纲领性文献.我们要适应新的形势,进一步明确这一指导方针,以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顺利发展.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已经进入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为了胜利实现“七五”计划的各项任务以及到本世纪末的奋斗目标,我们必须继续按照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主义的总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决议》精神,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经验,在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建设、奋斗目标等方面,都为我们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在经济建设的战略布局上,第一次把  相似文献   

12.
新中国现代化奋斗目标的提出与实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中国成立以来,围绕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主题,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先后提出了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和富强民主文明三个奋斗目标,形成了三套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发展战略。它们共同反映了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曲折而又辉煌的发展历程。进入新世纪,要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全面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在于加强党的建设,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  相似文献   

13.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我国各族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崭新局面,胜利完成了第六、七两个五年计划,提前完成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社会事业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国家综合实力大大增强,十一亿人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正在向小康生活迈进。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所取得的成就是举世公认,有目共睹的、所有这些历史性深刻变化,为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发展问题,也即象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这一问题涉及到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如何进行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实现的现代化建设;另一方面是这样的现代化建设如何在社会主义体制而不是在资本主义体制的条件下实现。邓小平的发展思想对此作了创造性的探索,它的思路可以概括为四个基本方面。  相似文献   

15.
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江泽民同志在大会上作的报告高屋建瓴,总揽全局,科学地总结了13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进一步确定了我国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前20年的发展战略、目标和任务。指出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性任务。要完成本世纪头20年经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对兵团来说又是一次机遇和挑战。在机遇和挑战前面,兵团提出了实现五年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基本思路,勾画了兵团本世纪末和下世纪初再现兵团辉煌的蓝图。如何实现宏伟的目标,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17.
1992年,党的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997年,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指出:“从现在起到下世纪的前十年,是我国实现第二步战略目标、向第三步战略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在这个时期,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是必须解决好的两大课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不断完善,进入90年代后期,广播的外部环境发生了许多根本性的变化:①新闻媒体发…  相似文献   

18.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即将在全面完成和超额完成第六个五年计划的基础上,进入一九八六至一九九○年的第七个五年计划时期。“七五”计划时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对于我国经济的振兴和繁荣,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怎样才能搞好“七五”计划期间的经济工作?整个经济工作的全部关键又在哪里呢?“关键有两条:大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积极增强出口创汇能力。”(赵紫阳《关于制定“七五”计划建议的说明》)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使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富裕,是我们党和国家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部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因此,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条件下,深刻认识和正确贯彻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  相似文献   

20.
经济体制:1956-1976年毛泽东的构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夏煜煊 《天府新论》1994,(1):106-106
经济体制:1956-1976年毛泽东的构思夏煜煊中国最初建立的经济体制.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与调整.特别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与工业化建设,参照苏联经验而逐步构造起来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它对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