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股东治理是现代公司治理的主要特征。本文分析探讨了大股东的治理机制及其治理效应,并提出了优化大股东治理效应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2.
冉佳森  谢康  肖静华 《管理学报》2015,12(3):458-468
运用纵向案例研究,通过过程模型来解析基于契约和关系二元治理平衡的形成路径,打开信息技术与契约和关系的二元治理平衡之间的"黑箱"。研究发现,促进长期跨组织协同的关键在于实现基于关系和契约的治理机制平衡;信息技术能够在跨组织治理过程中实现治理机制的动态叠加,在治理机制不断优化的过程中实现治理机制之间的平衡。这一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跨组织治理理论,对中国企业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长期合作具有启发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4.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评价系统研究   总被引:65,自引:4,他引:65  
公司治理理论研究只有满足公司治理实务的需要才能丰富与完善。本文从公司治理实务需求的角度出发,追溯公司治理实务与理论研究发展历程,在此基础上对国际著名公司治理评价系统进行了比较,并提出了适合中国公司治理环境的公司治理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5.
国际经验与企业实践——制定适合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本文从公司治理这一国际性前沿课题的核心入手,论述了提高公司治理的有效性不仅要建立健全公司治理结构,更要培育科学运作的公司治理机制。面对各国、地区、组织制定公司治理原则的热潮,在分析世界各国、组织的公司治理原则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在我国企业进入公司治理改革新阶段的时候,良好的公司治理既需要国家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对治理结构进行规定,还需要制定与公司环境变化相适应的、具有指导性、非强制性和灵活性的公司治理原则的观点。文章最后分析了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并介绍了由南开大学“中国公司治理原则研究课题组”研究完成的《中国公司治理原则(草案)》的内容、特点和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6.
与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要求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相比,社会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还面临一些现实困境: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总体规划缺乏,整体推进进程较慢;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资源整合不力,"信息孤岛"问题突出;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专业人才不足,技术支撑相对薄弱;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机制建设滞后,治理效果有待提升。推动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应创新社会治理思维,做好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规划;整合社会治理资源,夯实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基础;创新社会治理技术,强化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支撑;优化社会治理机制,加强社会治理智能化发展保障。  相似文献   

7.
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及其转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传军 《管理科学》2003,16(1):29-32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制度安排,把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单边治理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转化,并认为任何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经济效率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了各种模式之间的转化,使企业所有权安排不断地趋向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8.
近代以来,民主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普世性政治价值。张康之教授却认为,民主存在着内在缺陷,特别是包含着霸权主义倾向,这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地得到实现。参与治理虽然在理论上推进了民主理想,使之具体化,而在社会治理实践中,依然是一个空想性的方案。因而,张康之教授在思考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问题时,提出了合作治理理论构想,试图用“合作治理”超越“民主治理”。当然,张康之教授也指出,合作治理才是真正实质民主的治理,是对近代以来形式民主的扬弃。合作治理能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对形式民主的替代,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证明的问题,不过,20世纪后期以来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似乎能够验证张康之教授的合作治理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民主是一个不容置疑的普世性政治价值。张康之教授却认为,民主存在着内在缺陷,特别是包含着霸权主义倾向,这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地得到实现。参与治理虽然在理论上推进了民主理想,使之具体化,而在社会治理实践中,依然是一个空想性的方案。因而,张康之教授在思考社会治理体系变革的问题时,提出了合作治理理论构想,试图用“合作治理”超越“民主治理”。当然,张康之教授也指出,合作治理才是真正实质民主的治理,是对近代以来形式民主的扬弃。合作治理能否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实现对形式民主的替代,这是一个需要进一步证明的问题,不过,20世纪后期以来社会治理中出现的许多新现象似乎能够验证张康之教授的合作治理理论构想。  相似文献   

10.
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让政府和企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变得更加复杂:纵向上体现为政府对企业的监管关系,横向上体现为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关系。且这种网状关系与公共领域中新出现的三类问题,即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不成熟造成的问题、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冲击了传统的社会形态而使传统社会向新时代过渡的过程中出现的结构性问题、由于人工智能的不当利用产生的问题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上市公司治理指数与治理绩效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76,自引:3,他引:76  
本文根据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环境 ,设置了公司治理状况评价指标体系 ,并建立公司治理指数评价模型。在对模型的稳定性与可靠性检验的基础上 ,对中国上市公司治理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是决定公司治理质量的关键因素 ,国有股一股独大不利于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良好的公司治理将使公司在未来具有较高的财务安全性、有利于公司盈利能力的提高 ,投资者愿意为治理状况好的公司支付溢价;控股股东的行为具有很强的负外部性;董事会治理状况尚有待改善 ,董事会参与战略决策的功能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监事会治理水平对公司治理绩效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经理层治理的总体水平较低 ,激励约束方面需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公司治理水平对信息披露质量产生了影响。  相似文献   

12.
公司治理的两种模式及其转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治理结构是一整套制度安排,把公司治理结构分为单边治理模式和共同治理模式,分析了各种模式的特点和相互之间的转化,并认为:任何类型的公司治理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经济效率和存在的客观必然性;市场机制的作用推动了各种模式之间的转化,使企业所有权安排不断地趋向最优状态.  相似文献   

13.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规模起点、治理边界及子公司治理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企业集团的公司治理研究已经成为一个国际性前沿课题,而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把公司治理的研究领域从目前只局限于单个企业的治理结构进一步拓展到复杂的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通过对子公司化规模起点的确定、公司治理边界的界定以及对子公司治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来构筑企业集团公司治理研究的基础框架。  相似文献   

14.
新媒体改变了乡村社会治理的传统环境,也使得乡村社会治理的主体参与、信息传递、社会监督等有了积极改观。但从治理主体、治理方式、治理过程层面来看,乡村治理创新还有诸多问题和困难亟须解决。为实现新媒体应用与乡村治理创新的有效契合,应加快新媒体环境下相关治理主体自身建设,促进新媒体环境下多元协同共治格局形成,推动新媒体环境下治理服务平台优化创新。  相似文献   

15.
<正>公共事务的复杂性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公共事务治理之道的变革,同时也向以国家为核心的公共事务治理体系提出了挑战。为了推动变革、回应挑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列为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本质就是要推动以国家为核心的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治理经历了3次理论与实践的跃迁,形成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在维护国家安定团结,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发挥重要作用,展现出制度优势。通过历史文献分析与政策体系研究,本文总结了中国社会治理体系发展进程和阶段特征,探讨了我国社会治理的思想内涵、理论演进和实践经验。本文认为,在党的政治领导和政府职能优化过程中引导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的核心机制。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民主协商共治、坚持法治德治结合、坚持治理重心下移,坚持科技赋能治理是中国社会治理思想与实践的主要特征与基本经验。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治理将在推动公共服务优质共享﹑基层治理体系现代化和治理数字化变革上持续发展完善。  相似文献   

17.
秦中春 《管理世界》2020,(2):1-6,16
乡村治理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领域。对治理问题的分析必须尊重治理规律。现阶段探讨我国的乡村治理问题有特定的背景。目前我国的乡村治理已进入历史新方位。乡村治理的关键是要解决人的精神思想问题、人的社会管理问题和人的公共服务问题等三大问题。做好乡村治理工作责任重大,它的紧迫任务是为乡村振兴提供重要保障,最终目标是要在乡村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在实践中,要应对城乡人口流动,扩大乡村治理主体的范围,实行共建共治共享,建立治理框架;加强村庄人员管理和服务,了解乡村居民现状,健全联系机制,完善登记制度;引导乡村居民的进步,改造人的精神思想,推动人的现代化,夯实善治之基;调控乡村居民的矛盾,重视改革"三有结合",完善治理体系,保证社会稳定;服务乡村居民的需求,强调分类分级施策,创新体制机制,有效解决问题;疏导乡村居民的转变,正确解释人的差异,支持社会流动,搭建转变阶梯。  相似文献   

18.
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评价与治理指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跃军 《管理科学》2005,18(4):14-21
利益相关者的相关问题已成为现行公司治理框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设置公司员工参与程度、公司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与公司监督管理部门的关系、公司诉讼与仲裁事项等利益相关者治理评价指标,考察中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参与公司治理和利益相关者权益的保护状况,并得出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研究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利益相关者治理指数较低、治理机制较为薄弱、治理机制在不同上市公司之间差异较大.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较好的上市公司只是少数,多数上市公司的利益相关者治理机制,特别是投资者关系管理制度有待加强.建议在公司治理中考虑利益相关者的权益,鼓励利益相关者适当而有效的参与公司治理和管理.  相似文献   

19.
演进中的中国公司治理:从行政型治理到经济型治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公司治理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通过对公司治理发展历程的梳理和回顾我们可以发现,从"行政型治理"向"经济型治理"的演进是一条鲜明的主线.  相似文献   

20.
社区治理问题日益成为当今国家治理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然而不能否认的是,目前的社区治理或者说是我国的社区治理仍是在国家的统治下开展的,那么,在国家统治下究竟需要构建怎么样的社区治理模式或者说如何协调好国家统治和社区治理的和谐发展,从而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