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机智的广泛引进,使得社会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许多新问题也随之出现.面对新问题,传统德育还是过死地依托课本教材,过多注重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知识的教育.课堂上教师还是围绕着教学目的"讲道德",学生静坐"听道德","德"与"行"分离.这无疑是让学生在岸上练习游泳,一旦下水,结果可想而知.如果说德育生活化代表一种新的德育观的话,那么过去实施的学校德育则代表着传统的德育观.  相似文献   

2.
成飞 《科学咨询》2008,(14):13-13
小学德育课程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促进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学生为目标的综合课程.德育课程性质的具体体现、课程地位的落实、课程目标的实现,主要依靠有效的德育课程教学,而适度地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有效性,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德育课程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应有机地、科学地把握好一个度.  相似文献   

3.
马德芳 《经营管理者》2011,(1X):337-337
德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起着重要的教育地位,本文从以下三方面讨论了如何发挥德育课的作用,一是研究分析教材,挖掘德育因素,二是坚持学生主体,内化德育理论,三是发挥教师榜样作用,优化德育过程。笔者在阐述这几方面的同时讨论了情感教学的教学方法,将外化道德转化为内化道德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美术教育是艺术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艺术性和审美特性,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因素。美术作品是社会生活在人们头脑中反映的产物,美术形象必须反映社会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统一体。这就为在美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创造了条件。在教学实践中,结合审美教育,挖掘其德育内涵,对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他们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大有裨益,可以使美育和德育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学校道德教育过分强调道德对人,人与人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调节与控制,使道德成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而我们学校的道德教育真正缺的是对道德主体的塑造、对学生道德理念的培养与道德思维的训练.于是我们提出: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重建新的道德精神,努力生成新的道德主体,这既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学校道德教育解决现实道德困惑与冲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崇立 《科学咨询》2008,(16):88-88
传统的教学观是,老师为主体,学生总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所以,人们常说,政治,政治,死记硬背,只要学生记住书中的知识就能考出好成绩.新的课程改革使政治教学内容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学生需要用政治教材中的观点、理论自己去分析、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社会现象,从中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感观.这就迫切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7.
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是学生健康生长的条件和保证,是实现我国德育目标的基础和保障。同时,也是培养具有道德发展性的人的条件和保证。诚善中学德育课程改革,以"诚善"为学校文化核心,生成办学理念"诚善修身,自主立人"及校训"至诚至善,至真至美"。通过学生自主管理,自发组织诚善文化活动、开发诚善校本课程,在打造诚善学校文化的过程中,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幸福,为未来发展奠基,进而达到"立人"的目的,也是成才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在品德教学中,在学生初步理解道德知识的基础上,要多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回归儿童本真生活、唤起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积极体验生活,使其获得真实的道德感悟,促进知行的统一,无痕地化道德认知为道德行为,从而培育德性成长。  相似文献   

9.
德育不能安排生活,却能成就人的追求;德育不能左右生命,却能提高生命的质量;德育不能克隆美德,却能造就道德的成熟。一、什么是德育教育必定包含了使人为善的意图和努力;德育则代表了这种使人为善的意图;因此,德育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德育是目的,而不是工作,德育的目的就是使人向善。德育即育德,就是构建一种道德境界。育德的核心:  相似文献   

10.
殷雪萍 《科学咨询》2009,(15):79-79
随着网络时代发展的需要和信息技术课程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在日常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已是刻不容缓.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结合信息技术自身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内容,有意识地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良好的上机习惯、网络道德、合作精神、意志品质.  相似文献   

11.
王吉 《经营管理者》2013,(9X):257-257
高校德育教学向各学科渗透,是目前大学教学中的热门话题,英语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也不例外。本文从高尚的师德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善于挖掘教材潜在德育因素,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无痕迹渗透、立足于学生丰富的生活现实,努力实现道德的内化三个方面阐述了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现代德育理论认为,“德性,在广泛意义上就是指品德,是指受教育者通过社会生活实践及学习活动,掌握一定的社会思想、政治、法纪、道德、人生哲理等社会意识形态,形成稳固的心理倾向和行为特征,是人的社会本质的表现”。一个社会人的德性素质应具综合性、开放性,具有现代教育个体发展的全面性、整体性、和谐性。因此,现代人的德性素质就更具有时代性。按现代人德育观以及符合时代需要的现代人才结构素质的要求,我们认为一个社会人的德性素质系统要素具体包括“政治素质、思想素质、品德素质、法纪素质、心理素质”等,它与现代德育五要素内容协调一致,通过教育者--班主任的德性素质不断地对学生的德性素质施加影响,促进班主任与学生德性素质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道德示范教育的个体价值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通过道德榜样及其德育的双重作用共同实现的。本文认为道德示范教育的个体价值在于通过对受教育者的价值导向、目标激励、行为规范与创新等方面促进个体的德性发展,最终达到受教育者和道德榜样在道德品质上同化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已在北碚区展开六年,由最初的轰轰烈烈至今的扎扎实实。与新课程一起成长的我,心灵也得到洗礼。如今,新课程强调"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经验出发,教学要向儿童的生活世界回归。要在带领孩子走进新课程中,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欲立其业,先树其德.可见,德育对人的一生影响之大,不言而喻.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和意识.本文从教师自身德育水平的提高,在课堂上寻找德育闪光点等几方面,来谈谈信息技术教师如何更好地将德育渗透于信息技术教学中,从而达到既教书又育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耿杏 《科学咨询》2023,(10):242-244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工作深入开展,社会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教师可以加深学生对民族精神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满足学生的成长需求,丰富学生的人生阅历,培养学生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摒弃一些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发展的传统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生活经验的作用,使之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拓宽学生的视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鉴于此,笔者围绕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展开研究,结合三个“融合思想”,进一步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和情境教学、生活化教学及案例教学的融合策略,以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全面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7.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失效现象仍比较严重,急待解决.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借助于各种有效的渗透的方式完成,形成有特色的校园文化及德育文化环境,通过精雕细刻和符合道德成长规律的日常教育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相对稳定的道德文化氛围,在德育教育活动的,笔者尝试了用美丽的故事,去感动学生,让他们从中有所感悟,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18.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学校践行德育教育的重要课程,初中生由于社会阅历较浅,对道德和法治领域的认识不足,因此开展道德与法治教学十分重要。初中生正是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可塑极强,一方面学生容易受到外界不良诱惑,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教育教学上正确地引导,快速使其树立正确的道德和法治观念。为了提高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的效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篇文章将浅析如何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性,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启动,新的教学理念使得品德课教学开始逐步走上了"生活化、自主化、情感化"的道路,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它使课堂教学真正贴近生活、充满生命的活力。下面就如何上好小学思想品德课,谈谈个人体会。1提高认识,学校与家庭共同参与每个人的品性如何,不是先天带来的,这种品性主要是在家庭和社会的实践中培养与锻炼出来的,是在社会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20.
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远大的理想。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交际能力,生存能力,合作能力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课堂光靠书本是无法完成这一目的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带着生活的体验进入课堂,带着课堂的理念去生活中实践,变课堂为大社会,变大社会为课堂,形成"生活—课堂—生活"的链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