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桃花源记并诗》与《瑞普·凡·温克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美两篇名著《桃花源记》与《瑞普·凡·温克尔》的异同点的分析,得出中美短篇小说的发源不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体裁与形式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两部小说创作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典型意义,两部作品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意义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吐温,这位在美国文学史上开一代创作先河的小说家,为后人留下了20多篇不朽佳作.其中,令人惊讶的是:在他全部作品中,两部描写少年历险故事的著作——《汤姆·索耶历险记》和《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始终处于最突出的位置,并一直被中外学者公推为其代表作.于是我们不得不深思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美国文坛杰出代表人物之一的马克·吐温为什么选择了儿童的角色,而又把他们塑造很空前成功?纵观文学界对马克·吐温作品及其人物形象的有关研究成果和论述,似乎都不能够圆满地答复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评伊迪丝·沃顿《伊坦·弗洛姆》的描写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背景、人物性格、性这三方面入手,分析了美国著名女作家伊迪丝·沃顿(Edith Wharton)的中篇小说《伊坦·弗洛姆》,展示了作品中富含的隐喻和象征描写手法及其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将《简·爱》与《傲慢与偏见》两部小说加以比较,指出两部作品的相似之处。其中包括女权主义在庄园生活中的体现和人物形象的刻画等,同时本文也指出了两部作品创作中的思想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仲康日食的文献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系列学术札记之一。文章依据《左传》所引《夏书》与《史记·夏本记》等可靠的传世文献对夏代仲康日食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文章认为《史记·夏本纪》所载仲康日食事当是本于《尚书·胤征》原文;本次日食出现于房宿,食分较大,见食地点应在今洛阳地区。  相似文献   

7.
英国作家威廉·戈尔丁的小说《金字塔》,采用隐喻与写实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构建了一个展现世态人情和人性善恶的真实世界。与作者的其他作品相比,《金字塔》风格独特,叙事新颖,具有不可忽视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8.
《瑞普·凡·温克尔》是美国文学早期著名作家华盛顿·欧文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 ,其主人公的名字瑞普在美国家喻户晓。本文从作家创造性地移植欧洲民间传说、成功的人物塑造以及浪漫的艺术手法三方面叙述了作品的魅力  相似文献   

9.
先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阶段,诸子百家的原创思想基本奠定了秦汉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学术格局。《庄子·天下篇》撰成于战国后期,《汉书·艺文志》问世于东汉前期,是现今所见总结评述先秦思想的两篇重要文献。但因二者的历史背景与学术话语的不同,评论诸子的学术视野与思想宗旨不同,故《天下篇》立足于“道术”以品骘诸子,而《艺文志》以“方术”胪列百家,以致形成二者迥然不同的学术分野,对两千多年以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透过考察周代东封的历史背景来训释《诗·小雅·大东》的疑难词句,可知"小东"与"大东"分别指周的"东国"与"北国"。"舟人"指"貉国"之人,"私人"则指燕国之人。此诗作于厉王之世,王室贪暴引起了周东封诸国的愤怒,对这些关键词句的理解直接涉及到对厉王失国史迹的研究。《诗·小雅·大东》绎释则从文本研究的角度逐字逐句贯通与深化了对此诗的新理解。  相似文献   

11.
司马迁是在历史著作中专章谈经济问题的第一人 ,从《史记·货殖列传》与《史记·平准书》中 ,我们可以读出司马迁在经济思想上的“一家之言”。在司马迁的经济思想体系中 ,其主要特点是反传统。他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旗帜鲜明地提出反传统的经济思想 ,重视商品经济发展是其经济思想体系中的重要内容。“重商论”也是司马迁反传统经济思想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2.
重读雪莉·杰克逊的短篇小说《彩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票》是美国小说家雪莉·杰克逊的代表作,这篇作品构思精巧,主题深邃,人物情节简单却发人深省,如同一篇现代寓言,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力。作者在小说进行仔细研究的基础上揭示了文中所蕴涵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3.
《文心雕龙·知音》篇与中国古典阐释学的发展历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关于阅读阅释思想的贡献与不足,从中可以略见中国古代关于阅读阅释思想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4.
《旧唐书·经籍志》经部脱漏书考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旧唐书·经籍志》著录书在长期的传抄刊刻过程中有一定的脱漏,统计结果表明,今本《旧唐志》经部各类脱漏六种。本文通过与《新唐书·艺文志》的对照,参考《隋书·经籍志》及其它目录学典籍进行分析考证,对今本《旧唐志》经部所脱漏的六种典籍作了初步考证。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由司马迁在《史记·屈原列传》中所说 :“余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悲其志”入手 ,对屈原和司马迁作了某些方面的对比性研究 ,从而阐明了司马迁在写作《史记·屈原列传》中的一些独特用心。  相似文献   

16.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法国中尉的女人》是20世纪最重要和最有趣的小说之一。约翰·福尔斯在此作品中运用了有限叙述角、戏仿、连续中断、对立、并置、极端六种具有后现代主义特色的写作技巧,令人拍案叫绝。  相似文献   

17.
分析了《管子·水地》中关于水为万物之本原的思想 ,认为对于管仲及《管子·水地》中水本原的思想在中国哲学史中的地位应予以重新评价 ,提出《管子·水地》中关于水为万物之本原的思想是我国古代哲学史上第一个较完整的朴素唯物主义一元论形态  相似文献   

18.
萨特悲剧《脏手》(1 947)中虚构的主人公与其回忆录《保尔·尼赞》(1 960 )中的现实人物保尔·尼赞有着相同的出身、相似的经历 ,并且都执著地追求人道主义理想。《脏手》与《保尔·尼赞》都是萨特为其朋友保尔·尼赞鸣冤而写的。但在 1 964年 ,萨特与卡鲁索谈话时 ,已超越了个人友情和纯人道主义理想 ,指出了雨果 (亦即保尔·尼赞 )的思想局限并从共产党“同路人”的高度予以了批评。这种转变是萨特思想不断探索、不断进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黄老之学与《汉志》小说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书·艺文志》(简称《汉志》)在"诸子略"著录小说家十五家,小说家既被列入诸子之一家,必有其共同的学术思想倾向。本文认为,《汉志》小说家与黄老之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从两个方面探讨了《汉志》小说家与黄老之学的关系:其一,在已被证明《汉志》小说家作品的主要部分是方士小说的基础上,从方士的思想倾向和活动方式入手,揭示《汉志》小说与黄老之学的联系;其二从《汉志》小说有关佚文资料的考订分析入手,证明《汉志》小说家与黄老之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 ,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 ,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 ;另一方面 ,人们渴望推倒“墙”以建立一种自由交往、种族平等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推倒“墙”的必要性的分析 ,揭示了诗人追求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和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