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7 毫秒
1.
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一般人很容易想到以孔孟为代表的儒文化。但儒文化的源头何在,恐怕是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笔者认为,儒文化的母体应是我国人文始祖舜帝所创造的舜文化,换句话说,儒文化是从舜文化繁衍发展而来的。关于这一点,我认为至少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印证。(一)中国素称礼义之邦。作为道德规范总和及儒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礼古已有之。舜文化的一个核心范畴也是礼。虞舜极重礼,遵礼巡狩,修正吉、凶、宾、军、嘉五种礼仪,遵从三年丧期之礼,设立执掌五伦敦化的司徒和掌管祭祀礼仪的秩宗等。孔子《为政》曾说过“殷因于夏…  相似文献   

2.
舜帝形象历来较为复杂,从逻辑上讲,他至少具有三张面孔:一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二是神话传说中饱含幻想与想象的主人公;三是诸子百家所阐释的文化符号。自先秦以来,诸子百家对舜帝形象及舜帝事迹广有阐释.论及影响则以儒家为最。儒家的阐释呈现出以家为核、以孝为先、以和为贵、以礼为绳、以利为归等价值倾向。由于舜的传说广为流传,舜的事迹被反复阐释,舜的故事成了民间故事反文人创作的母题.舜的形象成了众多文学形象的范本,舜的文化性格影响了民族性格的形成,因此,深入推进舜文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关于赣文化研究的若干问题钟起煌江西省赣文化研究会成立,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赣文化研究会,是我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又一支重要队伍。它的成立,对于弘扬我们江西悠久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科学地认识和研究江西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促进我省两个文明建设,将起到...  相似文献   

4.
作为五帝时代舜帝认知行为的概括,舜文化已经成为我国自古以来一面有凤来仪的道德旗帜.舜文化的性质、价值和意义彰显了中华民族优秀文明传统,展现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今天,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需要继承和发扬舜文化的精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用濡染舜文化的社会主义棱心价值体系来引领社会思潮,并通过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实现整个社会的道德规范和优化.  相似文献   

5.
《史记》:“舜南巡狩,崩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九疑朝舜,便成为历代皇朝的重要祭祀被代代传递下来.虽然舜帝在九疑山生活了多久无法考证,但这里弥漫的浓郁的舜文化气息,是中国任何一个地方也不能比拟的.受舜帝及舜文化的强烈熏陶,九疑山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风,概括起来讲,主要有四个方面:逊让、仁孝、重教、笃祀.  相似文献   

6.
由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和广东老子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传统文化与商业文明研讨会暨 2 0 0 2年广东老子文化研究会学术年会”于 2 0 0 2年 1月 1 6日在广州举行 ,此次会议的宗旨在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把研究传统文化特别是老子文化与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结合 ,促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与会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围绕传统文化特别是老子文化与商业文明的关系 ,结合我党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理论与老子理念的一致性 ,各予己见 ,会议开得生动活泼 ,提出了许多具有重大价值和引人深思的观点。广东老子文化研究会会长罗尚贤说 :“现代人…  相似文献   

7.
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成立河南省中原姓氏历史文化研究会1995年8月24日在郑州正式成立,省政协主席林英海任会长,省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葛纪谦等13人任副会长。研究会将在组织开展对中原地区姓氏源流的学术研究和信息交流活动的同时,积极联络海内外华人...  相似文献   

8.
明清以降东北亚区域经济文化研究会在哈成立1994年1月13-14日,明清以降东北亚区域经济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学术研讨会在冰城哈尔滨飞龙宾馆召开。省内外学者40余人未加了大会。在大会的开幕式上.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刘重日先生代表中国明史学会对明清以...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股研究中华炎黄文化的学术文化热潮、自1991年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成立以来,已先后有河南、天津、湖北、福建等十九个省市和部分历史文化名城成立了同类型的学会或研究会。为了深入研究并弘扬民族优秀文化遗产,促进安徽的学术文化建设和现代化建设,经过较长时间的酝酿,1995年下半年,由郑锐和欧远方动议。,联合全省数十位专家学者共同发起,着手筹备成立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工作。经过近一年的精心准备,安徽省炎黄文化研究会于1996年7月23日召开了成立大会,一百多位专家学者以及热心弘扬民族优秀文化…  相似文献   

10.
舜帝--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儒家心目中 ,舜帝是一个完美的“圣人” ,“修齐治平”在舜帝身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舜帝成了儒家道德理想的人格化身。儒家通过这种“圣人”的再造 ,希图为后世塑造一个活生生的践履道德的楷模 ,树立一个可供后人效仿的践履道德之榜样。  相似文献   

11.
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之一,舜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它的产生和发展已绵延了四千多年。舜文化中的一些精神仍在历史长河中发扬光大,它哺育了一代代华夏儿女,积淀为一种民族心理。构成了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精神,同时,也为今天我们当代文化的构建提供了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王可 《学术研究》2000,(8):71-72
千禧年的初夏 ,岭南—珠江文化成了本地研究界的一个热门话题。经过一年多的筹备 ,先是粤澳学者 5月 2 0 -2 1日在中山联合召开了澳门回归以后第一次“岭南文化与澳门学术研讨会”。两地官员、学者和工作人员共 70余人与会 ,研讨论文 2 5篇 ,另有 8篇论文的作者未到会发言。本次会议是由广东炎黄文化研究会、澳门中华拉丁基金会和中山市社科联联合举办的。时隔月余 ( 6月 2 8日 ) ,省政府参事室在广东大厦又组织举行了经过近两年时间酝酿的“珠江文化研究会暨珠江文化特征研讨会” ,在宣布成立学会(黄伟宗任会长 )的同时 ,研讨了珠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3.
关于舜帝的出生地,历代主要有4种记载,6种解说。以往多数学者总是认为这些记载和解说互相矛盾,难以弄清楚,因此往往阙而不论。其实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有3种解说虽然异时而出,角度不同,但合而观之,殊途同归,条理一贯。将4种记载中所涉及的3个地名“冀州’、‘诸冯’,’姚墟’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一起,表明舜帝生于冀州(蒲坂)诸冯(里)之姚墟.从而证明4种记载似相歧异,实则相足,一脉相承。关键词:上古史;舜帝;出生地摘要:关于舜帝的出生地,历代主要有4种记载,6种解说。以往多数学者总是认为这些记载和解说互相矛盾,难以弄清楚,因此往往阙而不论。其实仔细考察,就会发现其中有3种解说虽然异时而出,角度不同,但合而观之,殊途同归,条理一贯。将4种记载中所涉及的3个地名“冀州’、‘诸冯’,’姚墟’自然而然地连接到一起,表明舜帝生于冀州(蒲坂)诸冯(里)之姚墟.从而证明4种记载似相歧异,实则相足,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4.
《新疆社科论坛》2011,(4):2-F0002
2011年7月6日,新疆屈原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在新疆大学召开,来自新疆各高校的专家学者及热衷屈原文化的研究人员60多人参加了大会。  相似文献   

15.
舜帝在“五帝”中以“孝德”著称。司马迁在《史记·五帝本纪》记载,舜帝的父亲瞽叟是个盲者。多年来,大多从此说。本文从四个侧面提出质疑,认为舜父瞽叟可能不是盲者,而是职掌祭祀的一位乐师。  相似文献   

16.
1998年10月9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了“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这是国内维吾尔历史、文化领域研究方面的一次盛会。参加这次研讨会的有来自北京、新疆、江苏地区从事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共76人,既有德高望重的老一辈专家学者,也有年富力强的后起之秀。会议收到论文50余篇。研讨会的开幕式由研究会副会长塔瓦库勒(国家民委国际司司长)同志主持,研究会会长王素甫·穆罕默德(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同志致开幕词,他对学会几年来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对今后工作提出了发展目标和要求。研究会…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12月26日,由河南省社科联主办,河南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中原文化与法治建设研究基地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中原法学与黄河法学建设"研讨会暨河南省法学会法律文化研究会2020年年会在郑州召开。河南省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河南省法学会兼职副会长、法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庚香出席会议并作主题报告,来自河南省社会科学院、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  相似文献   

18.
读《山海经校注》札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袁珂先生新著《山海经校注》,考证简洁,资料翔实,议论良多趣味。如对《海内经》“太皞爱过”四字不轻易放过,引出天梯的议论,读来畅快。翻阅时亦偶有所获,札记如下,以求大雅教正。一、沐浴风俗源流“大荒之中,有不庭之山,荣水穷焉。有人三身,帝俊妻娥皇,生此三身之国,姚姓,黍食,使四乌。有渊四方,四隅皆达,北属黑水,南属大荒,北旁名曰少和之渊,南旁名曰从渊,舜之所浴也。”(《大荒南经》) “舜之所浴”似乎不单纯如郭璞所说“言舜尝在此澡浴也”,而是一种宗教活动,此风俗在传说时代可能广泛存在过。  相似文献   

19.
潘雁飞 《云梦学刊》2012,33(5):31-33
《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近似古代类书,分论说、考据、记述三编,三编之下又分十四个子目,其体例不仅科学,而且选文精当、权威、周详。可谓一册在手,便可总揽百年来舜文化学术研究之概貌。由于其始终围绕舜帝这个核心选录文献,又由于其所选是以学术价值为标准,虽然类书是“非经非史,非子非集”性质,笔者更愿意套用古代文学选本的称呼,犹如《诗三百》为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一样,个人以为,《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实在也可以称得上是一部近现代百年来舜文化学术研究的“总集”。《虞舜大典》(近现代文献卷)煌煌八大册,由陈仲庚、王田葵、张京华、尤慎、蒋华、周亚平、吕芳文辑录整理,凡620余万字。岳麓书社2011年12月出版。举其大者,笔者以为有如下几个显著特色。  相似文献   

20.
五月二十日,在第三次吴文化学术座谈会期间,正式成立了“江苏省吴文化研究会"。一九八○年江苏省考古学会成立时,我省十三个文博单位联合倡议开展吴文化的研究,并建立了“吴文化研究会筹备组”。当时,考虑到这方面的研究还刚开始,因此在一九八一年省考古学会年会暨第一次吴文化学术讨论会时,先成立了“吴文化研究小组”。近三年来,“吴文化研究小组”在省考古学会和各文博单位的支持下,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团结了很多热心于吴文化研究的热心人士,包括从事文物、考古、历史的专业研究者,教育工作者和业余爱好者,基本上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的研究队伍;另方面积极开展学术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