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鸿章,晚清重臣,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世人多尊称其为李中堂,或以其籍贯称李合肥。杂碎——动物的内脏,有时特指煮熟切碎的牛羊猪等家畜的内脏。怎么?这道菜是用李鸿章的内脏做成的吗?不是的,没有那么邪乎怪哉,这就是道菜肴,一道以人传名的大烩菜。一据传,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清政府派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李鸿章的到访,在美国引起了轰动。  相似文献   

2.
《中外书摘》2014,(3):75-78
轰动欧美的日记 1913年,一本洋洋17万字的英文版《李鸿章回忆录》在英国和美国同时出版,轰动欧美。  相似文献   

3.
1805年5月上旬,俄国庞大的访华使团终于分批陆续从圣彼得堡出发,经莫斯科、喀山,前往西伯利亚。经过长途跋涉,访华使团终于在1806年1月14日到达库伦。按照正常程序,一个月以后,使团就可以到达北京。然而,嘉庆皇帝忽然心血来潮,要求库伦办事大臣在库伦训练俄国使臣戈洛夫金践行三跪九拜的礼仪动作。俄国使臣坚决拒绝行礼。于是,俄国使臣与库伦办事大臣双方僵持不下。  相似文献   

4.
文坚 《老年人》2011,(6):24-26
在我国内蒙古北端与俄罗斯接壤的地方,有一条界河,名叫额尔古纳河。19世纪末,由于俄国国内动荡,大批俄罗斯人越过额尔古纳河涌人中国境内。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后,也有一些流亡的白俄贵族在这一带定居。不久,来自山东、河北和天津等省份的一些“闯关东”的人也汇聚到这里,加入到淘金和建设中东铁路的行歹Ⅱ中来。  相似文献   

5.
王龙 《中外书摘》2008,(11):59-60
19世纪,李鸿章与伊藤博文,一个是中国的首辅大臣,一个是日本的首任首相,地位相当,时代相同,风云际会,砥柱中流。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历史发令枪猛然打响,在中日近代化大比拼的赛道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同时起跑。怀着富国强兵的同样梦想,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一路追赶。  相似文献   

6.
陈星 《炎黄世界》2011,(6):71-73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国家。由于与俄罗斯欧洲部分相距遥远,加之清政府闭关锁国,19世纪的俄罗斯人民对中华民族和东方文化知之甚少。19世纪后半期,俄国国内鼓吹“东进”的沙文主义情绪甚嚣尘上,出现所谓的“东方派”——竭力宣传俄国人和亚洲人无论在血统上、思想上和文化上都有传统的亲密关系。  相似文献   

7.
长城 《老人世界》2014,(8):14-16
乐观坚强的外交官夫人 1905年,严幼韵出生在上海,父亲严信厚是晚清大臣李鸿章的幕僚,以盐业起家发了大财,创办了纱厂、面粉厂、药房、茶庄等,此外还在全国各地设有13个银楼分号,堪称富甲一方。  相似文献   

8.
周洁  白木 《公共关系》2001,(3):49-50
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1999年12月31日突然宣告引退,让整个世界大吃一惊。舆论评论:主政俄罗斯十几年屡出奇招的叶利钦选择以如此方式告别政坛,令人折服。有关总统在职时的内情,向来不为外人所知晓。去年10月7日,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短暂亮相,为自己的最新回忆录《午夜日记》做宣传。叶氏在其最新回忆录《午夜日记》中记录了他总统任期的最后几年和他那震惊全球的突然辞职的内幕,在全世界掀起了一股不大不小的旋风。下面谈谈他在书中披露的一些鲜为人知的内幕。  相似文献   

9.
《安东诺夫卡苹果》的作者是俄国著名作家布宁,他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是俄国重要的作家。在布宁的很多作品中,"庄园"这一文学形象随处可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庄园"形象是俄罗斯民族与作者自己的象征。  相似文献   

10.
美国的出发点主要是"拆俄罗斯的台",拉乌克兰"向西"目的是不让乌克兰这个东欧举足轻重的大国"向东",和同文同种的俄罗斯重新结合为亲密伙伴。至于"向西"是否会有副作用,这些副作用会造成怎样的代价,美国并不在乎,更不打算埋单。  相似文献   

11.
普希金所生活的时代,被称为是诗歌的黄金时代,他因为在诗歌上的伟大成就,而被称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同时,他是俄国重要的现实主义作家,在他的文学作品中,能够看出他对俄国社会与制度的关心与期望。他是一位热爱的自由的诗人,这从他的作品中就能够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蒋子龙 《伴侣(A版)》2008,(10):46-46
正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也曾扮演过"超级大国"的角色。可在俄国人的生活中,却有一些"小"现象,颇值得玩味。大房子,小电梯俄罗斯无论是住宅、办公室,或宾馆的房间,屋顶都建得很高,让住惯了矮房间的人看着眼晕。可楼里的电梯却非常小,空身站四五个人  相似文献   

13.
美国《新闻周刊》2005年1月17日发表评论,认为俄罗斯当前的东方战略处于一种忽左忽右的态度,并对中国与俄国能否建立新型的战略关系表示怀疑。长期以来,俄罗斯人一直带着几乎是仇外般的情绪注视着中国这个东方邻国。然而,当察觉到西方国家对乌克兰急切地想脱离莫斯科控制进行干预后,俄罗斯国防部长宣布将与中国进行史无前  相似文献   

14.
巴金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翻译家。他的一生翻译了不少作品,其中大部分为俄罗斯文学名著,而巴金本人对俄罗斯文学有着深厚的感情,他总是试图通过自己对俄罗斯文学的理解,来为那些受尽苦难、或是遭到不公平待遇的俄国作家们申冤。总之,巴金与俄罗斯文学之间有着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5.
陈世旭 《金色年华》2009,(11):61-61
上中学的时候,读过俄国诗人涅克拉索夫的长篇叙事诗《在俄罗斯谁能快乐而自由》,讲述的是七个农民漫游俄罗斯寻找快乐。诗人在诗里表现的是对社会的忧戚,主题很宏大,让人肃然起敬。  相似文献   

16.
李鸿章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他参与了晚清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诸多活动,在中国政治舞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他主持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也因此背负了不少骂名。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李鸿章具有卓越的才能,在戊戌洋务时期就有很明显的体现。事实上李鸿章的很多行为都是代表国家的,近两年史学界也在为他翻案和平反,因为李鸿章已经在尽最大的可能维护国家利益,我们对李鸿章的评价应该实事求是。  相似文献   

17.
《老年人》2014,(1)
正在翻译家王智量的家中,墙上挂着一副刻有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头像的版画,上面写着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王智量一生命蹇时乖,但却遇到了不少好人。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俄文,一生中翻译出像《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等不少俄罗斯文学名著,享誉中国和俄罗斯,而他人生的每一步,却充满了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18.
普希金是俄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家,同时他也是现实主义写作的第一人,因其诗歌方面的极高成就,被誉为"俄罗斯诗歌的太阳";阿赫玛托娃是俄罗斯文学史了不起的女性诗人,她因其优秀的诗歌创作,被认为是与普希金诗歌同起同坐之人,享有"俄罗斯诗歌的月亮"的美誉。  相似文献   

19.
鲁礼敏 《老年人》2014,(1):18-19
在翻译家王智量的家中,墙上挂着一副刻有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头像的版画,上面写着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你想要幸福吗?先得学会受苦。”王智量一生命蹇时乖,但却遇到了不少好人。他在大学里学的是俄文,一生中翻译出像《叶甫盖尼·奥涅金》、《安娜·卡列尼娜》等不少俄罗斯文学名著,享誉中国和俄罗斯,而他人生的每一步,却充满了艰辛和磨难。  相似文献   

20.
俄罗斯进行了十多年的土地改革,虽然至少从法律形.式上确立了私人土地所有权。然而,俄罗斯土地改革从总体上来讲是不成功的。本文就从俄国近代的土地制度发展变迁和现代改革的过程,从私有化的程度,社会阶层结构以及民族文化的角度来探讨俄罗斯土地改革所谓不成功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