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职业》2014,(13):6-6
2014年2月7日,美国国家工程学院官方网站公布了评选出的2014年院士名单,75岁的四川大学教授张兴栋因在"对肌肉骨骼的临床实验以及发展生物材料上的贡献"榜上有名。据了解,今年美国工程院评选出的11名外籍院士中,张兴栋是唯一一名中国人。  相似文献   

2.
"钱三强是我的老师,在他的学生中,我跟他关系最为密切。"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先生告诉记者。1948年,新中国还未成立,何祚庥还是清华物理系的一名学生,也是地下党的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3.
鲁礼敏 《老年人》2011,(4):18-19
白血病俗称"血癌",一度被人们视为"不治之症"。有位名叫王振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尝试运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显著成效,获得了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主席胡锦涛亲自为他颁奖。  相似文献   

4.
王建柱 《老年人》2010,(8):26-28
"雄伟、庄严、华美、大气,很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这是无数参观者对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的赞叹。作为中国馆的总设计师,中科院院士何镜堂却谦虚地说:"只要参观者感觉中国馆够‘中国',那就算可以了。"  相似文献   

5.
人物聚焦     
《职业》2011,(16):73-73
吴孟超:刀尖上的"肝胆"春秋 他是中国肝胆外科事业的创始人,中科院院士,我国医学界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第一人,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不知从啥时开始,"食物"和"致癌"两个词被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只要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食物"和"致癌"两个关键词,电脑屏幕上就会弹出成千上万个关于食物致癌的页面,可乐、方便面,甚至牛奶、豆浆,这些大家常吃的食物都被冠以"致癌"之名。对此,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陈君石,总结了最易被大家误解的几种致癌食物,并一一给出解读。  相似文献   

7.
曾禾 《老人天地》2014,(10):4-5
改革总体部署已全面展开,一批带有顶层设计性质的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出台,以破竹之势,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向纵深推进。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重点就是建立改革基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户籍制度改革、司法体制改革、院士制度改革、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半年多来改革"组合拳"涉及深层次利益调整,一些直接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8.
1920年生于河北省徐水县,1945年毕业于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获美国欧丹特大学冶金博士学位,1955年回国。他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冶金学家,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金属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相似文献   

9.
欣读《新天地》2008年第5期《黎介寿黎磊石:杰出的兄弟院士》一文对两位院士的报道,仿佛又见到两位院士和蔼可亲的容貌,也使我忆起18年前黎介寿院士给我这个危重肠瘘病人做手术的情景,其间还有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  相似文献   

10.
2014年12月底,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两院"院士增选新规,其中"处级以上干部不得成为候选人"是最大亮点。近年来,我国院士遴选存在不少非议与质疑。一则,院士中很多人是"院仕",即具有官衔的领导干部。2011年中科院145名新的院士候选人名单中,就有51名厅局级以上官员。这次评选被斥为"一场高官的盛宴"。二则,学术不端且丑闻  相似文献   

11.
两年前。作为《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一书的策划和责任编辑,方鸿辉,先生曾采访了两院院士严东生教授,并以《青春永驻——访严东生院士》为题。将采访录刊于我刊“科苑风流”专栏。两年转眼逝去,严院士近况如何。他又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12.
由563名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投票评选的2009年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1月20日下午在北京揭晓。以下是评选结果。  相似文献   

13.
钟南山院士自从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坚持真理,他的一言一行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前不久,钟院士的手提电脑被劫一事,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闻,当然,有关方面迅速成立了高级别的专案组,让钟院士的电脑很快失而复得,还“顺便”找回另外八十几台被劫电脑。但是,钟院士发出的恢复收容遣送制度的言论,更是使社会沸沸扬扬了好一阵。有媒体说,有60%的网友支持钟院士的观点,我是不相信的。因为各大论坛的跟帖中,批判、抗议或谩骂钟院士的言论明显占压倒优势。而更为“严肃”的纸媒体上,知名的不知名的人中,赞同钟院士的,除了乔新生教授和许向阳教授,…  相似文献   

14.
近百年来,湖南人才群起现象,举世瞩目,真可谓“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但在人们印象中,湖南人才群好像就是政治家、军事家,要不就是哲学、史学、文学和文化艺术方面的专家,几乎集中在社科学方面。其实,只要考察一下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选聘院士的情况,我们就会惊奇地发现:湖南院士人才辈出,群星灿烂,是又一个精英群体。院士制诞生于1666年法国皇家科学院。从那以来,能获得院士殊荣的人,都是科学金字塔尖上的人才。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中国科学院首次选聘学部委员,1994年改称院士;同年,中国工程院成立并选聘…  相似文献   

15.
吴家宏 《职业》2014,(29):4-6
"车间建在学校,课堂设到车间。"2007年,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横空出世,缔造了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绍兴模式"。"以无墙理念办有墙之学,建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2012年,绍兴市柯桥区职业教育中心厚积薄发,"把课堂设到酒店"的烹饪专业"现代学徒制"羽翼渐满,再度领航中职教育改革,成为施行"现代学徒制"的"领头军"。"教学做一体、产学研合一"2013年。  相似文献   

16.
中澜 《老人天地》2008,(5):10-11
黎介寿、黎磊石是同胞兄弟。哥哥黎介寿1924年生,是中国肠外瘘治疗的鼻祖、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弟弟黎磊石1926年生,是中国现代肾脏病学的开拓者、创始人,两人都是中国工程院院士,这对兄弟院士多次获得高等级科技成果奖。  相似文献   

17.
城市日记     
TUE 1月8日江西籍院士吴征镒获国家最高科技奖在今天召开的2007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胡锦涛主席向获得2007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闵恩泽院士和吴征镒院士颁发了奖励证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于2000年设立,获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人民币,每年授予人数不超过2名。  相似文献   

18.
2011年7月21日下午1时,"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王大珩因病逝世。王大珩,光学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现代光学技术及光学工程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1999年,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要技术,不要博士王大珩祖籍江苏吴县,1915年2月26日出生在日本东京。父亲王应伟是一位天文  相似文献   

19.
吴志菲 《老年人》2012,(6):22-23
2012年2月,我国著名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谢家麟被授予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回首一路艰辛,谢家麟院士深情地说:"母校燕京大学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当年体会不深,日后才逐  相似文献   

20.
钟南山院士自从2003年在抗击"非典"中坚持真理,他的一言一行就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前不久,钟院士的手提电脑被劫一事,成了备受关注的新闻,当然,有关方面迅速成立了高级别的专案组,让钟院士的电脑很快失而复得,还"顺便"找回另外八十几台被劫电脑.但是,钟院士发出的恢复收容遣送制度的言论,更是使社会沸沸扬扬了好一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