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英国语言学家奥斯汀(John L.Austin,1911~1960)在他的言语行为理论中把施为句分成三种:以言指事、以言行事和以言成事。我们从奥斯汀的学说中受到启发:禁忌语之所以成为人们的禁忌,除了"言有所指"之外,"言有所为"也是一个重要原因。人们通过某种言语的使用而施行一种行为,这就是禁忌语"言有所为"的属性。  相似文献   

2.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加深了人们对语言的认识,特别是“言”与“行”、“说话”与“做事”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塞尔以言语行为为轴心,把语言、社会和心智三个方面融合在一起,在语言哲学、认知科学、语用学等领域产生了巨大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简要概述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二分说,即“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区分说,但是,由于他的“施事话语”概念本身的不严格以及他的兴趣的扩展,他后来感到很难坚持“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之间的严格区分,转而提出一个更为一般的理论即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并就奥斯汀先后提出的这两个理论的联系性和差异性.阐释了其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牛津哲学家奥斯汀(J.L.Austin)的言语行为为立足点,对话语意义进行深入分析。奥斯汀首次提出区别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著名论断的哲学语境。所谓言有所为的话语就是说话人在说话过程中实施的动作行为而不只是说的行为的话语。奥斯汀所说的言内行为,是指一个具有特定形式和一定意义的话语(话语标示)。不同句子的话语能够产生相同的话语标示的语符,换言之,不同的语境中所说出的一个相同的句子能产生不同话语的标示的语符。研究和分析言内行为能使我们的表达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5.
李元骏 《东南学术》2021,(2):199-204
对《齐物论》“夫道未始有封,言未始有常,为是而有畛也”,历来主要有两类解释.其一以“言”为世俗言语,认为此句意指言语导致了畛分的出现;其二以“言”为“至言”,将“为是”理解为“只因执了一个'是'字”云云.后一类解释对“为是”的理解,不符合先秦时的语词用法.且该句上承“一与言为二”之语,考察其语脉,应将此句之“言”理解为世俗言语,不宜将其视作“至言”.  相似文献   

6.
贾青  王媛 《理论界》2011,(6):82-84
言语行为理论认为"说话就是做事",要从行动理论的角度研究日常语句。而以言行事行为虽只是言语行为的一个构成要件,但塞尔却认为以言行事行为应该是言语行为理论的核心内容,因此,其在奥斯汀理论的基础上对以言行事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区分了以言行事行为的几种不同类型,并在以言行事行为形式化表示的基础上指出了语力因素对以言行事行为构建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语:一种古老的文类——以言类之语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俞志慧 《文史哲》2007,(1):5-22
“语”是一种古老的文类,是古人知识、经验的结晶和为人处事的准则,其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充满了先民的经验和智慧,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知识和共同的思想、话语资源。其体用特征是“明德”,这一体用特征是“语”区别于同期其他文类的身份证明。它大致可分为重在记言和重在叙事的两类,每类又表现为散见的或结集、成篇的两种。散见言类之“语”的文字标志是“语”、“言”、“谚”和部分“闻之”;结集成篇的言类之“语”则集中地保存在先秦迄两汉的文献中。探讨“语”这种文类的体用特征、存在形式、渊源与流变、思想史、学术史和文献学意义,藉此展现当时人们的一般知识和思想,尤其是春秋战国思想家的知识背景和思想平台,进而揭示在“语”的传播过程中若干文化现象的现代启示,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相似文献   

8.
指称在语篇分析中指一种照应关系。而隐喻指称是以一件事物或经验来指称并理解和经历另一件事物或经验。篇章中各语言形式相互联系从而构成语义粘连的语篇,隐喻指称是语篇中一个成分作为另一个成分参照点从而相互照应的一种情况。  相似文献   

9.
运用言语行为理论对批评语进行分析,认为批评语有显性施为句和隐性施为句之分,并讨论了批评语的三个次行为及应满足的四个条件,得出批评语属于表达类的以言行事行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简要概述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二分说,即"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的区分说,但是,由于他的"施事话语"概念本身的不严格以及他的兴趣的扩展,他后来感到很难坚持"施事话语"和"记述话语"之间的严格区分,转而提出一个更为一般的理论即言语行为三分说: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以言取效行为.并就奥斯汀先后提出的这两个理论的联系性和差异性,阐释了其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燕芬 《殷都学刊》2011,32(1):122-124
"猪"是两广地区主要的肉食来源,其身体部位名称中的猪舌头、猪肝和猪血都存在语言禁忌,这些禁忌相应的委婉语体现了避害的动机,更体现了趋利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行之有效的外语教育实际上都是社区语言教育;没有社区支撑的外语教育则事倍功半。如果从社区实践的条件来划分第二语言教育,只有两类目标语言:一类是社区语言,另一类是社区外语言。前者可以学以致用;后者只是为了教学的目的。语言战略的视角不允许我们浪费宝贵的语言习得资源。语言经济学的视角提示我们语言教育规划的成本收益分析。当前的最佳选择是:放弃外语教育,全面开展社区语言教育。  相似文献   

13.
认知语言学“语言·语义·语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语言学是现代语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它是认知科学同语言学研究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学思潮和流派。认知语言学家认为,现实决定认知,认知决定语言。语言反映认知,认知反映现实。认知语言学的三个基本哲学假设认为,语言不是人类大脑中独立的认知机制;语法是概念化;语言知识来自语言的使用。认知语言学具有三个基本特征:语言以使用为基础,语法产生于语言使用;语义具有中心地位,意义是体验的;所有符号单位都有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朱军  戴春蕾 《学术探索》2012,(5):150-155
本文通过一个多语体小型语料库,考察现代汉语有标并列短语的语体适应性,发现不同语体在有标并列短语的出现频率、标记类型、并列项类型及多项式选择等方面都有显著差异,得出一些具体结论:有标并列短语语体分布的优选序列为"口述体<对话体<操作体<新闻体<法规体",不同标记类型有所差别;并列项的优选序列为"数量短语/代词<形容词<异类<动词<名词",但口述体、对话体中异类词、代词更为优选;多项式优选序列为"口述体<对话体<新闻体<操作体/法规体"。本文的结论将为并列短语的自然语言识别和处理提供参考性帮助。  相似文献   

15.
湖南靖州西部山区与贵州接壤一带称作锹里地区,主要生活着苗族、侗族和苗化的汉人。“锹歌”为锹里各民族民歌的总称,其语言基础最初是苗语和侗语。清嘉庆以后借用汉语的酸汤话记录歌词,因此,锹歌逐渐汉化。锹歌在锹里地区有着超民族、超语言的沟通功能,体现苗、侗、汉三个民族文化的完美融合,也体现汉语在锹里各语言接触与竞争中为强势语言。锹歌歌词的创造以山林、田间生活为素材,,亍妙利用押韵、起兴、比喻、反复、夸张、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创造语言的形式美和意境美.凝聚锹里各族人民的勤劳和智慧。  相似文献   

16.
余贞皎 《殷都学刊》2002,(1):107-110
对诸家认定的各个形容词进行——考辨,分其为十大类,其中真正意义上的形容词只有三类,共有24个,其主要语法功能是作定语,其次是作状语和谓语,其中“宁、吉”后面还可跟一个名词性成分。语法研究应注重语言事实的充分观察,否则不足以提出科学的语法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丰富的量词是现代汉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它可以分类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也可分类为人称类量词和非人称类量词。汉语量词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分析汉语量词的类别及语用特征,探讨汉语量词的翻译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和后现代社会,对于哲学话语转型的探讨成为理论家们热衷的一个理论焦点。本文就康德语言哲学对文学研究的影响这一重大命题进行了研究和梳理,从后现代的角度探讨了传统哲学与现代哲学之间的关系,以及现代文学与语言文学的关系,从而得到以下结论:霍梅客提出的"语言的流变是话题转型的哲学基础"这一说法有不成熟的一面,语言学的发展促成了文学进步的说法是有失偏颇的。  相似文献   

19.
意义理论研究是现代欧美语言哲学兴起以来的一股思潮,这一过程中创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意义理论。此中,随着哲学家们对语言的认识不断深化而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颇具特色,其意义理论也独树一帜。它以实施一次言语行为规定为意义的基本单位;强调言者的意向性意义,而不仅仅是话语的字面意义;特别的它还强调语言的交际功能,深入到了语用学的范围,突破了先前意义学说的限制,形成了一种更好的解释语言现象的多视角、综合性的意义学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