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7 毫秒
1.
田野 《快乐青春》2014,(9):10-12
她是一位苦命的女孩儿,家住湖北省宜昌市溪塔街道廖家林村五组,母亲因车祸下肢瘫痪。在她出生4个多月后,父亲又悄然去世,在残疾母亲的呵护下,在众多亲友及好心人的帮助接济下,她慢慢长大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3岁时,她就能帮助母亲、照顾母亲,母亲常年瘫痪在床,不能走动,她便给母亲端茶倒水,端屎端尿。  相似文献   

2.
正母亲被骗了。早晨10点,她急急忙忙地回来拿钱包,直到午饭时,她还没有回来。我们边吃边等,终于,母亲神情恍惚地回来了,进门的第一句话是:"总算到家了。"原来,母亲早上锻炼时遇到了一位中年妇女主动与她拉家常。两人相谈甚欢时,来了另外一个中年妇女,自称会看相,说我家最近有血光之灾。母亲吓坏了,请她指点。她便说自己道行不够,要找"师父"。母亲回家拿钱,同时被她们叮嘱千万不要告诉家人,否则就不灵了。结果,她们开车把母亲拉到附近的一个小区,一人拿走她的钱与戒指,去跟"师父"商  相似文献   

3.
有个女生,跟家里处得不好,很少回家。有一次回家,她发现年老的母亲走路一跛一跛的,原来,是母亲的脚趾甲太长,长到肉里面,造成流血、流脓。这时,她认真地看着很久没有正眼看过的母亲,才意识到母亲已经年老,老到没有办法弯下身来剪脚趾甲了。她哭了! 此后,她每月回家,用一盆温水为母亲泡脚,泡软脚趾甲后,再帮母亲修剪。一直以为,父母应该跟我们一样,也能适应这个变  相似文献   

4.
把儿女们都养大成人之后,母亲已是满头霜花了。为了照顾她老人家的晚年生活,前不久我把母亲从乡下老家接到了我的小家里。 在我们兄弟姐妹的心目中,母亲是一个十分公平的人。她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儿女,都是同等的严厉与慈爱,不曾有过嫌谁爱谁的偏心。但自从住进我家之后,在我和妻子之间,她老人家手上的“那碗水”就  相似文献   

5.
正母亲一个人在老家生活,我平时用电话跟她联系。每天晚上给母亲打个电话,已经成为我的习惯。母亲最怕给我添麻烦,她最大的心愿是我能安心工作和学习。我每次跟母亲通电话都感觉得出她很开心,所以我尽可能地多跟母亲聊几句。母亲跟所有的父母一样,只报喜不报忧,每天都说过得很好,不用我担心。母亲他们这代人不善于表达感情,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妇女,因母亲病故伤感而突发胃病,住院后两次梦见母亲来看望她,站在房门口不愿走,她大哭着迎上去。醒后,这位妇女常常回忆梦中的情景,独自黯然泪下,认为母亲是来“接”她了,自己不久将随之而去。这个梦成为她的心病,心情长期抑郁,以至胃病越来越重。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遗物     
正我的一位朋友常念叨说,一个女孩最大的福分并不是出众的容貌或飞来的白马王子,而在于拥有一位慈爱的母亲。朋友家有3个千金,她们的母亲是个主治医生,她优雅纤弱,充满仁慈,她鼓励女儿大声说出自己的心愿;她在院子里栽了3棵树,以3个孩子的名字命名;在她们胆怯和孤独时她给她们唱歌。3个女儿无一例外都以为母亲最爱自己,就因为她的鼓励总是那么及时。  相似文献   

8.
正一位女性朋友的母亲有一只檀香木首饰盒,有很多次,她都想偷偷地打开那只檀香木首饰盒,那里面到底藏有什么宝贝?以至于母亲如此珍惜,如此爱护,如此看重?她一直没有敢轻举妄动的原因,是怕惹怒了母亲,那可不是什么好玩儿的事情。母亲一直像宝贝一样珍藏着这只首饰盒,把它藏在家里柜子的最底层,不轻易拿出来示人。从她记事  相似文献   

9.
钟点工黄阿姨这几周没空,她是我家楼下的邻居。看她搞的家庭卫生一尘不染,我就请她帮忙,每周日她都给我打扫家庭卫生。早几天,她终于回来了,说:“81岁的母亲心血管堵塞,到广州做心血管扩张手术,我去照顾了。”我问她:“你母亲去广州治病花了多少钱?”她就唠唠叨叨地说了一大堆——  相似文献   

10.
正一好多年前,我五六岁时,外婆来我家吃饭。看到母亲在厨房里忙碌,外婆想过去帮忙,但被母亲推了出来。母亲说:"吃了那么多年你做的饭,今天你就尝尝我的手艺吧。"于是,外婆就和我、我姐姐,在客厅里聊天。她摸摸我们的手,掀掀我们的衣襟,看我们穿得够不够暖和,还夸了我们不少话。她对我们的喜爱,酒香一样地弥漫开来。很快,她就把话题转到了她的女儿、我的母亲身上:"你们知道  相似文献   

11.
张淑珍传略     
张淑珍,一九三五年八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河北省盐山县帽圈乡.世代务农,由于生活所迫,父亲离开了她们四人和善良的母亲远走他乡谋生,兄长因眼病无钱医治而失去了光明.种种挫折给年幼的张淑珍心上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她挑起了全家的重担.她的母亲是一位思想积极进步的人,是村里的妇女主任,在母亲的教育和熏陶下,她很小就懂得了许多革命道理,并且帮助母亲从事革命工作,使她从小就养成了独立、坚强的性格.一九五四年,她担任了帽圈乡乡长,年仅十九岁.参加工作后,她响应国家的统购统销政策和积极参加合作社,为支援国家做出了贡献.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一九五六年,工作于盐山县商业局业务科,开始从事商业经营管理工作.一九五九年,调至太原市,先后在市商业局、市五交化公司广场商店、市五交化公司、太原化工原料批  相似文献   

12.
案例"我女儿今年考上大学了,我们全家人都很高兴。但是学校在外地,我们很不放心。"一位母亲跟心理医生说。"您不放心什么?还有什么让您担心的事情吗?"医生问。那位母亲沉吟片刻后说:"我最担心她谈恋爱。她就要一个人去外地上大学了,现在好多年轻人一谈恋爱就住在一起。要是不成,女孩子不就被白占便宜了吗?""看得出来,您是一位细心的母亲。您女儿对谈恋爱是什么态度?""她表示不会谈恋爱,但谁知道呢?她拍毕业照时,还和几个男生单独合影呢。  相似文献   

13.
静默相处     
正龙应台提到一个细节,我印象很深。她的母亲已经老年痴呆,去看望母亲时,她买了很多不同颜色的指甲油,专门用来跟母亲消磨卧房里的时光,因为母亲年轻时爱美。"把从新西兰带回来的绵羊油倒在手心上,轻轻揉搓这双曾经劳碌不堪、青筋暴露而今灯尽油枯的手……我认真而细致地‘摆布’她,她静静地任我‘摆布’。我们没法交谈,但是,我已经认识到,谁说交谈是唯一的相处方式呢?"  相似文献   

14.
<正>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丁玲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她将近60年的创作生涯,展现了新文学发展的轨迹。丁玲和其他无产阶级作家一样,有她逐步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丁玲从小生活在比较进步的环境里,父亲早逝,但她的母亲却“是一个伟大的母亲”,作为一个名门的年轻寡妇能够毅然冲破封建樊篱,入学读书,走向社会,振奋女子志气,要求男女平等,与进步女性向警予等人的交往,更增加了自身的勇气和力量,逐渐接受了解放工农、唯物史观等新理论。后来丁玲回忆说:“原来我母亲的许多行动就是以她(向警予)为  相似文献   

15.
正小燕是个拿高薪的女性经理人,负责跨国采购,好不容易有3天假期能回家休息。不过,'每次回家,她都伤痕累累。她的母亲看到女儿回来很高兴,很想多花一点时间陪她。不过,母亲的有些话会把小燕成长过程中的不愉快记忆勾出来。小燕很累,到附近做SPA按摩,痛得哇哇叫。母亲忽然进来,坐在她旁边,说:"唉,都是你自己活该,谁叫你要那么累,老是飞  相似文献   

16.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这个国际性的节日是怎样产生的呢?这里面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安娜于1864年诞生在美国西维吉尼亚州格雷佛登城。她的母亲是位教师,母亲以爱心诱导学生向上。一次,当向学生讲授应当如何孝敬父母时,希望他们当中有人能想出办法来纪念母亲的爱。 她的这番话深深印在女儿安娜的心上。在母亲的  相似文献   

17.
母亲病了.这次,她又不肯去医院.她说:“小病,没事.扛一扛就好了.万一去了医院,查出不好的病,怎么办?”不得不承认,母亲的担心有她的道理,她的一位同事在体检中查出了宫颈癌,一家人一下子陷入困境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一位母亲为她23岁的儿子伤透了心,她不得不去找教育专家。 专家问:“孩子第一次系鞋带的时候打了死结,你是不是不再给他买带鞋带的鞋子了?”母亲点了点头。  相似文献   

19.
有些是家庭的潜移默化 之所以敢言CuR有天赋,是因为从小她就会淘气地去把母亲的高级定制时装剪开.像每个小女孩都乐此不疲一样,给芭比娃娃做一系列小衣服,甚至开办了"芭比时装周".其中听来让人觉得最过分的一回,是她牺牲了妈妈的古董级丝绸和羽毛的Christian Dior裙子——不过这点也算是遗传,毕竟她的祖母和母亲也经常将复古的粗花呢、珠皮呢、雪尼尔和干鸟格的Chanel套装裁开,做成小短裙和外套打扮C.这大概是她一直对黑白和复古的事物相当有兴趣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0.
照料母亲     
照料母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从前的她是不需要你去照料的,她无时无刻地只想着照料你。而到了她真正需要你照料的这一天,你也已经不年轻了,你的孩子也许正面临高考冲刺,你在单位里也许正是顶梁柱忙得起早贪黑,你的身心疲惫别人尚看不出自己却感觉到了。母亲需要你的这一天偏偏就在此时到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