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蜀身毒道、麝香之路与丝绸之路,都是古代中国西部民族与世界民族交流的古道。在这些古道的一端是具有适合香料产生的湿热、高寒自然环境的中国西部地区,历史上,这些地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丰富多元,且瘟疫、瘴气等自然灾害多发,并关系国家疆域的安危;在这些古道的另一端,是同样适合香料、香药生产的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等异域国度的世界各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香文化在丝绸之路等古道上,与世界各个民族传统文化交融并生、和合共存。一直以来,香料、香药是丝绸之路等东西方交流古道上朝贡、商贸等活动中的重要物品,香被广泛的应用于古代中国的世俗生活和神圣世界,在民族传统文化交往、医疗卫生及文化精神生活等方面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香文化成为实现边疆社会稳定发展、维系丝绸之路等东西方民族交往古道兴衰的重要文化纽带。借助香及香文化,古代中国各民族与异域世界民族的传统文化不断交流、借鉴、融合创新、和合共存。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民族交流古道上丰富多元的香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有效构成。汉唐以来,香文化深刻的影响着古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多元构建。挖掘、整理香文化是共享丝绸之路精神、把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之宗教文化核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需要。  相似文献   

2.
丝绸之路是饮食文化交流之路。汉唐时期西域饮食文化交流具体体现在西域各民族饮食文化间的交融、西域与中原饮食文化的互动及西域与中亚、南亚等地饮食文化间的交流。探析汉唐时期西域饮食文化交流,有助于促进文化交流史、社会生活史乃至经济史的研究,并能促进对西域多元文化的认识,使我们更为立体地认识和理解丝绸之路文化,为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提供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3.
丝绸之路,某种程度上可看成是"绿洲之路"。在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下现代绿洲已成为参与东、西经贸,科技,文化等合作交往的主体之一。其主要结构与功能随之转变(发展):按绿洲特点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和通讯系统,促进交往;在发展持续高效绿洲农业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农业、工业、商贸等各产业生产力,建立新型产业经营体系,推进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为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物质生活需求及对外合作交流提供基础;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经济、文化发展及社会稳定,进一步增强现代绿洲功能;发展多元文化,丰富人们生活;迎接新形势所带来的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促进现代绿洲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琅琊,派干于县籍方士徐福从今天的连云港东渡为他寻找长生不老药,从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81年以后,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又开辟了横贯亚洲大陆,从而抵达地中海的陆上丝绸之路。海陆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古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和经济繁荣。两千年后的今天,沿着古代丝绸之路的走向,出现了一条横跨亚欧的现代丝绸之路,这便是联结中国连云港和荷兰鹿特丹的新亚欧大陆桥。  相似文献   

5.
作为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丝绸之路曾经发挥了持久而重要的桥梁作用。今天,国家关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重大战略构想的提出,为新时期亚欧各国进一步深化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为沿线各国、各地区实现新的发展提供了非常难得的机遇。在这一机遇面前,河南要适时抓住国家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一带一路"建设需求,合理开发河南特色旅游品牌,推进旅游资源在不同层面的协调配合,增强河南省历史文化走出去的主动意识。这样既可以使外国游客更加全面地了解丝路的历史,又能有效提升河南的文化知名度,同时还能够进一步推进新时期中原文化向省外乃至境外的传播。  相似文献   

6.
丝绸之路上的文化交流是人员的交流、物质的交流与信息的交流。物种的繁衍、栽培、移植与物品的交换、交易、交流频繁发生在丝绸之路上。石榴的生长与分布既受到物种自然进化的影响,又受到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丝绸之路上的石榴形象表征着丝路文化的交流、融通。石榴艺术显现了植物在跨文化旅行中多元的文化生命,体现了丝路沿线人们艺术观念与审美理想的融通和变化。  相似文献   

7.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内涵界定、合作内容及实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丝绸之路经济带连接东亚、中亚、西亚及海湾各国,辐射亚太、欧洲、非洲经济圈,涵盖政治、交通、能源、金融、电信、科技、农业、旅游等领域。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构建横贯东中西、连接南北方的经济走廊,是实现内陆地区同沿边通关协作一体化的有效途径,对于保障国家安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深化区域经济合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资源、技术、产业和交通等领域互补及其亚欧国家建设亚欧大陆桥达成的共识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合作的基础;能源与安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科技、文化与旅游等领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政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深以及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的提出,新疆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正焕发着新的生机。新疆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是联接中国和亚欧国家的重要枢纽,是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加强地区间合作交流的重要窗口。新疆拥有独特的资源和地缘优势,其对外发展尤其需要俄语翻译人才,特别是高层次的俄语口译人才。文章依据市场需求和人才培养之间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解目前新疆地区对俄语口译人才的需求状况,通过整理分析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人才培养建议,旨在为新疆高层次俄语口译人才的培养提供相关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9.
“一带一路”是在继承和发展古代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世界和平发展精神基础上所提出的重大战略构想,这一战略构想的提出伴随着西方将其视为美国马歇尔计划翻版的质疑与批评,回溯西方世界历史观念的形成与变迁以及古代丝绸之路的发展延异,古路新生的现实路径应该为打破工具理性的主客二元对立的认知模式,在信息技术与交往方式变革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我国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以“参与-共识”为特征的多元文化并存的话语构建与传播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0.
道教文化在古丝绸之路的传播除了陆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外,还有一条从四川经云南至缅甸、印度、中亚的西南丝绸之路,从秦汉至明清时期,这条道路成为道教文化向东南亚、南亚乃至中亚传播的重要路线。西南丝绸之路在中西文化的交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古老的道教文化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道教文化传播影响比较大的国家有柬埔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越南、缅甸、老挝、泰国等,在古代道教文化对外交流与传播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