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于19世纪60年代叱咤风云的捻军,半个世纪以来学者著作多有说它是太平天国的一部分,并说后期捻军诸王也受封于太平天国。江地说,捻军诸王是南京失守太平天国灭亡之后,"遵王赖文光仍在江北军中奉太平天国正朔,执行太平天国各项制度。封王之举,想系赖文光采取的权宜之计,代表太平天国当局赐爵"《捻军史研究与调查》,齐鲁书社1985年出版)。罗尔纲在《太平天国史》(中华书局1991年出版)卷八《后期王爵人物表》中,将之与英王陈玉成、忠王李秀成等同列的,也有后期捻军诸王鲁王、梁王、荆王、魏王和加入捻军诸王的太平军…  相似文献   

2.
钟文典先生著《太平天国开国史》,是《太平天国史从书》的一种。它的出版,是太平天国史学界的一件大事。在学术著作出版困难重重的时候,或者如某些同志所说的,在太平天国史研究处于“低谷”的时候,广西人民出版社的领导和编辑同志们出于对祖先的光荣斗争历史的尊重,为了繁荣学术研究,不借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太平天国史丛书》的出版。作为一名史学工作者,我不禁为之感动和欢欣鼓舞!处于“低谷”的太平天国史研究,其出路在什么地方呢?我个人认为,太平天国史研究要走出“低谷”,其出路正如《太平天国史从书》序言中所说的:我们的研究要“全一点,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以来,“中国当代戏剧史”成为文学研究中的一门新的学科,先后出版了《新中国话剧文学概观》(张炯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史》(高文升主编)、《中国当代戏剧文学研究》(高文升著)等专著。这些专著,为中国当代戏剧史研究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最近出版的《中国当代话剧论稿)}(倪宗武著,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是这一研究的又一新成果。《论稿》分上、下两编。上编重点探讨当代话剧发展的轨迹及特定阶段、特定题材的话剧创作;下编侧重研究建国以来重要作家作品及有争议的戏剧现象。它…  相似文献   

4.
马大正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中辛勤耕耘了数十年,陆续出版了5本成果的结集:《厄鲁特蒙古史论集》、《边疆与民族——历史断面研考》、《中国边疆研究论稿》、《跬步集――新疆史探微》、《国家利益高于一切——新疆稳定问题的观察与思  相似文献   

5.
赵莉 《西域研究》2003,(1):103-106
新近出版的《考证与辨析———西域佛教文化论稿》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 ,2 0 0 2年 7月 )收录了霍旭初先生继他的第一部论文集《龟兹艺术研究》 ( 1993年 )出版后的十七篇论文。论稿以龟兹佛教文化艺术研究为中心 ,也涉及了龟兹地区以外的西域佛教文化艺术。本书内容分为两个部分 :一是关于西域佛教文化艺术领域新课题的考证和研究 ;二是对一些文章论说和观点的辨析与争鸣。一近十年来 ,霍旭初先生对龟兹佛教文化和石窟艺术作了不少新的探索和考证 ,解决了有关佛教文化艺术研究领域存在的一些问题。关于鸠摩罗什和龟兹石窟艺术关系的研究前…  相似文献   

6.
建国以来,有关天津地方史的研究,虽然取得了不小的进展,但出版的专著为数寥寥。近二三年来局面大有改观,陆续出版了《天津史话》、《天津现代革命运动史》、《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天津工人运动纪事》、《天津港史》、《天津租界》、《天津近代史》等书,各从不同角度开拓了地方史研究的领域。此外,还出版了帝国主义侵略以及学运、妇运、工运等方面的资料书。但人们更期待着能有一部亘贯古今的天津通史.天津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几位同志编写的《天津简史》,缉缀有年,三易其稿,于最近出版,这实在是件十分可喜的事情。  相似文献   

7.
陈文新 《江汉论坛》2006,1(2):141-142
我手头的这部三十余万字的论著,既不以“中国文学论稿”为名,也不以“中国文学批评论稿”为名,而以“中国文学观念论稿”为名。王齐洲教授的这一选择,颇有深意。20世纪30年代初,郭绍虞先生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学术名著《中国文学批评史》第一册,其自序谈到他研究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动机时说:“我屡次想尝试编著一部中国文学史,……终于没有更大的勇气以从事于这巨大的工作。……所以缩小范围,权且写这一部《中国文学批评史》。我只想从文学批评史以印证文学史,以解决文学史上的许多问题。”这里,郭绍虞先生是把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  相似文献   

8.
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力作——评《高等教育工作论稿》薛焕玉继《创造教育学》、《高等教育学》两部论著之后,现任山东省委教育工委副书记的田建国同志,又出版了一部新作《高等教育工作论稿》(山东教育出版社出版)。全书分为发展篇、改革篇、管理篇、德育篇、智育...  相似文献   

9.
<正> 当前,在我国太平天国研究工作中,有关国外太平天国的史料相当缺乏,对国外太平天国研究的现状也了解不多。为弥补这方面的不足,给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和教学提供新的资料,北京太平天国史研究会编辑了《太平天国史译丛》,内容以外国人所写的有关太平  相似文献   

10.
著名历史学家、太平天国史研究专家。广西贵县(今贵港市)人。1925年考入上海浦东中学高中特另班,1923年就读于上海大学社会学系,1930年毕业于中国公学大学中文系,后在北京大学文科研究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研究所从事研究工作。曾兼任广西通志馆编纂太平天国史料工作,并负责太平天国纪念馆筹建。任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1954年调入近代史研究所工作,为一级研究员。先后完成并出版学术专著40多种,发表论文400多篇,研究涉及太平天国各个领域,重要著作有:《太平天国史纲》、《湘军兵志》、《李秀成自述原稿注》、《绿营兵志》、《晚清兵志》、《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金石萃编校补》、《太平天国史论文集》、(十集)、《太平天国史》等,观点独到,史料翔实,对太平天国研究起到开拓与奠基的作用,在史学界有重大影响。其治学方法是:“断不盲从,断不轻信,去伪存真,实事求是。”著名史学家刘大年先生评价《太平天国》时说:“它不止在著名的研究工作中是带总结性的,在新中国的太平天国史研究中也可以认为是带总结性的。”  相似文献   

11.
江地教授,原名李广澎,山西沁水人,1921年生,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捻军史专家,现任山西人大常委、山西大学硕士生导师、晋东南教育学院名誉教授、山西省历史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江地教授是一个没有学历的学者,仅在抗日战争前夕读到一年半初中,战争爆发后,学校关门,学业中辍,再没有机会深造,只好去当教员,教小学、中学、高中、大学,一边教书,一边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刻苦自学。1952年开始主攻清史,中国近现代史,并选择捻军史作为突破口。1953年他的处女作《皖北根据地失守与沃王张治行殉难》在《光明日报》发表,由此跨进了学术研究的殿堂。1956年他数年心血的结集《捻军史初探》(9万字)由三联书店出版,1959年三联又出版了他的另一部学术著作《初期捻军史论丛》(18万字),  相似文献   

12.
正一、新资料与新问题刘安志先生于2014年7月推出新著《新资料与中古文史论稿》(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论稿》),从书名、内容、研究思路及价值可以清楚看出利用新资料、做新学问的学术传统。《论稿》从资料上来讲,均以敦煌、吐鲁番出土文书或新出衣物疏、买地券、碑刻及其他传统中古典籍之外的资料为出发点和关键资料,有些篇章还利用了日本的古籍,体现出利用新资料研究新问题的敏锐意识。然而,仅以此观察《论稿》一书是不够的。恰如陈寅恪先生所言: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起义,从广西开始,波及大半个中国,震撼了清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写下了重重的一笔。太平天国起义后,在南京建立政权,维持十四年的政权,其政权的重要制度——职官的设置和具体情况,最早有清政府的御用文人张德坚的《贼情汇纂》,较系统地记述了太平天国前期职官的设置、官爵名称、人员的情况等。后来治太平天国史者一直是将其作为重要的史料。20世纪30年代以来经过太平天国史研究泰斗罗尔纲先生等几代学者的努力,先后出版的专著有郦纯的《太平天国制度初探》、简又文的《太平天国典制通考》等,此外,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萧一山的《清代  相似文献   

14.
由毕万忱、李淼著的《文心雕龙论稿》即将由齐鲁书社出版。该书是作者多年来研究《文心雕龙》的部分成果。全书十八万字。其中一部分论文对《文心雕龙》《原道》等篇文章的理论观点作了具体论析,另一部分论文则对《文心雕龙》的一些  相似文献   

15.
探索者的足迹——《高等教育工作论稿》读后侯书良在中国新时期高等教育学领域中,田建国是一位孜孜不倦的探索者。如果说《创造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的出版代表了田建国“第一次创业”的足迹,那么,可以说由山东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56万字《高等教育工作论稿》的...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史研究的又一佳作──评《广西抗日战争史稿》黄振南广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沈奕巨研究员所著的《广西抗日战争史稿》近日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随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纪念日的到来,各地有关抗日战争的著作接二连三出版。但这些著作...  相似文献   

17.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史研究所瞿林东教授所著《唐代史学论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以下简称《论稿》)是我国学术界第一部唐代史学研究论著,也是建国以来我国学术界第一部断代史学研究论著。该书分上下两编,共辑入23篇论文。上编是唐代史学通论,论述唐代史学发展大势或某一侧面的成就,凡7篇。下编是关于史家、史书和问题的分论,按时间顺序编次,凡16篇。《论稿》全书重点论述了唐代史学发展的大势,唐代史学的社会作用,唐代史学的突出特色,对唐代史学大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往深层挖掘出了一批不大为人们所关注的史学家。本文拟从这五个方面对《论稿》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8.
浙江是太平天国后期的重要根据地。太平军和会党起义军的足迹遍及全省各地,留下了大量的革命文物和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晚清文人多所记载。1903年,浙江留日学生创办的《浙江潮》第3期上就已刊载了肯定太平天国的文章。从20年代末起,一些浙江学者对太平天国史进行了研究,发表了论文。其中有陈训慈的《太平天国之宗教政治》(《史学杂志》1929年第2卷第11期)、夏鼐的《太平天国前后长江各省之田赋问题》(《清华学报》1935年第10卷第2期)、沈炼之的《太平天国革命前夕的土地问题》(中  相似文献   

19.
北京太平天国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副研究员王庆成,应广东太平天国研究会的邀请,在广州作题为《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过去和现状》的学术报告。王副会长在报告中对我国太平天国史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二十世纪初到二十年代为第一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尤其是辛亥革命前),当时的一些学者和革命家主要是利用太平天国历史来宣传他们政治上的理想和主张,因此,严格地说,还谈不上对太平天国史的研究。第二阶段从三十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这一阶段出现了很多有关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著作,同时对太平天国的性质问题出现了意见分歧。三十年代主要有以下四种看法;(1)是市民性的农民革命;(2)是农民性的市民革命;  相似文献   

20.
建国三十多年来出版的太平天国史研究著作,已不下百余种。这套最近问世、由苏双碧撰写的《太平天国人物评传丛书》却以它独到的见解和崭新的形式,特别引起人们的注意。该《丛书》充分发挥了中国传统史学的纪传体裁的长处,并将它同现代史学评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使历史人物传记别开生面。这些内容翔实的系列人物传记,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太平天国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而且以它史论结合的新的评传形式,使人们对历史人物所体现的历史客观规律与历史多样性、历史必然性与历史偶然性的辩证统一关系,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这套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丛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