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社区与法     
被收养的子女对亲生父母的财产是否拥有继承权?山西省晋中地区一位读者来信咨询:我现在的父母是我的养父母,我的养父母与亲生父母是朋友关系,他们之间对我的收养已经办理过合法的收养手续。  相似文献   

2.
感恩的心     
李锐 《老友》2010,(3):26-26
在上高县学园路社区,只要提到黄米灵这个名字,街坊邻居们个个都会竖起大拇指说:"那可是个好闺女啊!"她原本不是这个不幸家庭的成员,19年前被亲生父母遗弃,养父母收留了她,养育了她。19年后,为了  相似文献   

3.
出生于1992年的扈晓静,是上海市市东医院营口分院的一名护士。她出生后8天被亲生父母遗弃。是后来和她相依为命的养母收养了她。使她从小有了温馨的母爱。不幸的是,养母在她9岁那年就身患重病卧床不起。从此。懂事孝顺的扈晓静,一边上学。一边用稚嫩的肩头挑起照料妈妈的重担。直到12年后妈妈辞世……  相似文献   

4.
1977年,家住河南省南阳市的一对夫妇收养了一个女弃婴,他们当作亲女儿百般呵护,并供她读了大学,直到参加工作。2001年,因为养父母对养女交男朋友一事有意见,导致双方关系逐渐破裂。2008年,养父母将养女告上法庭,请求法院判令养女交付抚养费……  相似文献   

5.
10年前,重庆夫妇兰友明和胡冬英.在亲生儿子勇救落水同学被大浪卷走牺牲后,放弃了生育的机会.从儿童福利院收养了一名8岁女孩。照着养女惠惠给这个一度沉寂的家庭带来越来越多的幸福和快乐,有过丧子之痛的兰友明夫妇却越发觉得惠惠的亲生父母一定在非常焦急、痛楚地寻找她。夫妇俩从此一次又一次轮流到重庆綦江和贵州周边为养女寻找亲生父母。惠惠得知此事后.一度曾误会他们是在嫌弃自己不是亲生的。尽管如此.他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努力.背着养女惠惠继续寻找着丢失女儿的人家。  相似文献   

6.
他是一个孤儿,曾经先后被三户人家收养。第一户人家从5岁到8岁共养了他3年,后来他们因为有了自己的儿子,便将他送了人。他不肯走,结果被养父母打得浑身是伤、实在挨不过了,痛不过了,才断了回去的念头。第二户人家养了他5年,到13岁那年,还是被狠心的养父母送了人,原因是他们收养了自己亲戚家的一个儿子,好过这个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他还是不想走,哭着喊着爸爸妈妈,  相似文献   

7.
正唐翼明和唐浩明是同胞兄弟,在文化界是一对奇人:唐翼明是文学评论家夏志清在哥伦比亚大学的关门弟子,博士论文《魏晋清谈》由史学家余英时先生作序,现为华中师大国学院院长;唐浩明是小说《曾国藩》的作者,现为湖南省作协主席。事实上,这对兄弟的成长过程是离开亲生父母的,而且唐浩明是送给邓姓人家养大的,养父母并不识字。为什么经历了这么艰难的成长岁月,这对兄弟最后都能成  相似文献   

8.
小女孩刚生下来就被遗弃在了草丛里.碰巧被单身农民余仕友碰到,因为怜惜一个小生命,就抱回了她。当时小家伙冻得奄奄一息,衣服里插着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10月20日晚上12点。——这是亲生父母唯一留给她的,  相似文献   

9.
陈墨 《百姓生活》2014,(4):40-41
6年多前,23岁的打工妹鄢晓菊被确诊为晚期子宫癌。医生断言她最多只能活两年。鄢晓菊没有因此被吓倒,她决心要在两年的最后时光里,让生命绽放出新的光彩。于是,她一边借钱治疗。一边创办家政公司挣钱自救。在她顽强拼搏下。家政公司越办越好,而她经过3年治疗后,体内的癌细胞奇迹般消失,现在。她的家政公司已拥有200余名员工。2013年7月,鄢晓菊入选“最美贵州女性”候选人。  相似文献   

10.
王瑶 《社区》2012,(6):61-61
周末,朋友打来电话,说她丈夫出差在外,两岁的女儿茵茵感冒发烧要去医院,她因焦虑声音变得沙哑了。我一边宽慰她别着急,一边迅速穿好衣服出了门,准备赶往住在城东的朋友家。  相似文献   

11.
夏日的一天,车水马龙的巴黎街头,一位步履匆匆的东方妇女横穿马路。刚走到一半时路灯闪了,本想疾走几步赶在双灯前过去,却不料膝盖的一阵剧痛使她猛然跪倒在地,低垂摇曳的宽摆长裙散落开来,像低悬的伞帐,像舒展的荷叶。所有的汽车都停了下来,热情浪漫的法国人一边耐心地、善意地等待她重新站起来,一边欣赏著她不经意中流露出的东方神韵。他们只知道她看上去端庄美丽,继柔典雅,却不知她本身就是美的使者——来自中国的著名画家,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副教授何韵兰。改革开放以来,惩十偶计的人走出了国门。有的马了学习深造,有的马…  相似文献   

12.
何嘉乐那么快乐 那天注意到她,完全是被她的神态吸引了。那个长着一张苹果脸的丫头,一边在模具上练习给头发打卷,一边自己乐个不停。  相似文献   

13.
王瑶 《社区》2012,(4):61
周末,朋友打来电话,说她丈夫出差在外,两岁的女儿茵茵感冒发烧要去医院,她因焦虑声音变得沙哑了。我一边宽慰她别着急,一边迅速穿好衣服出了门,准备赶往住在城东的朋友家。一出楼道,我才真正感觉到冰天雪地、滴水成冰的透心凉。路边站着三三两两挥臂等车的人,结果他们大多看着一辆一辆的出租车擦身而过,却只能望  相似文献   

14.
在我的印象里,我们家的人总是忙忙叨叨的。我不知道他们为什么要那么匆忙。每天早晨,妈妈总是一边忙着做早餐,一边抽空洗漱。忙完早餐,她又要忙其他家务。爸爸也总是匆匆忙忙的,吃完早餐,有时候连咖啡也不喝就抓起公文包,向门外冲去。姐姐艾玛天不亮就起来了,三口两口吞点儿东西下肚,就骑着自行车去参加课前游泳训练了。  相似文献   

15.
她,1949年出生于美国新泽西州的一个书香门第。父亲是一家制药公司的主管,喜欢弹钢琴,母亲是一名艺术家,喜欢演唱。在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从小就显露出强烈的表现欲和良好的艺术天赋。 中学毕业后,她以优异成绩考入耶鲁大学学习戏剧表演。大学期间,她一边刻苦学习专业知识,一边积极参加各类演出,尝试各种角色,这为她一生的演艺之路打下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有一个女孩,刚出生没多久就被亲生父母抛弃,先后辗转7个家庭,饱尝人间冷暖。在她小小的心中,曾有过怨恨和绝望,但她还是像蒲公英一样,以顽强的生命力挑战命运,从一个打工妹变成了一名成教大学生。生活的磨砺让她慢慢读懂了两个词:理解与感恩。  相似文献   

17.
这是一个延续60年的人间真情故事。60年前,生母惨死于日军枪下,母体上含着乳头啼哭不止的女婴被一名新四军战士救起。多年来,她受到养父养母的百般呵护和疼爱,直到结婚时养父母才向她吐出真情,她呼天唤地:“恩人,你在哪里?”60年后,她与救命恩人相遇时悲喜交加,泣不成声……  相似文献   

18.
我们读多了亲兄弟分家产分得头破血流的新闻,也读多了儿子不赡养亲生父母的故事,我们感叹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然而今天我们所说的这个妇女,与一个白血病孩子毫无关系,可她满腔热忱地帮助那个孩子,甚至为他跪地乞讨。我们不禁要问,这事是真的吗?最近,笔者赶赴湖南省株洲县,采访到了这个感人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她是我一个同事,工作积极上进,兢兢业业,曾经是一个先进工作者。爱情也很顺利,在23岁那年,一个帅气的大学毕业生对她穷追不舍,第二年她成为他美丽的新娘。我们当时都羡慕她,男才女貌,多般配的一对。结婚三年,他们恩恩爱爱,又有了一个聪明可爱的儿子。她堪称无可挑剔的贤妻良母。工作之余,一日三餐,照顾孩子,她尽力包揽所有的家务,  相似文献   

20.
Cherish 《女人世界》2008,(5):68-69
她13岁只身到新加坡留学,17岁时因为偶然读到了一本《亚洲企业家传奇》,立下了“成为华人史上最成功女企业家”的目标。之后,她一边读书一边打工实践,卖过花、开过饰品店,做过推销员、私人助理……直到一年春节,她通过橘子树的生意赚到了50万新币的第一桶金.开了自己的贸易公司。如今,年仅22岁的董思阳已是香港凤博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的董事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