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汪金友 《中华魂》2013,(20):26-27
著名画家俞仲林举办了一次个人画展,展出的那幅《牡丹图》被人买走了。过了两天,俞先生接到了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那个人在电话里说:“前天,在您的画展上我买了一幅画,能不能退掉?”俞先生问:“哪一幅?”对方答:“就是那幅《牡丹图》。”接着他又说:“那图上有一朵牡丹花正好被画在边沿上,只有半朵。  相似文献   

2.
巧画牡丹     
牡丹花形硕大,雍容华贵,素有“国色天香”美称,深受人们喜爱。老年人学国画,往往喜欢画牡丹。我学画多年,总结出牡丹的一些画法,以供大家参考。画花形。小写意牡丹,画花头是作品的点睛之笔,具体操作上要求从整体出发,有明有暗,在调色时笔腹淡、笔尖浓。出笔要迅速,多运用浓淡干湿变化,围绕花蕊层层推出多变的扇形花瓣。花瓣一定要突出大小、方圆、浓淡干湿的变化和主次关系。然后遵循有尖、有齐、有方、有圆、有大、有小、外形破圆的原则细心下笔。半干时点上花蕊,这样一朵花头就成功了。若要画出婀娜多姿的花头,就得在变化形…  相似文献   

3.
碧芥 《社区》2012,(26):30-30
最近。妻子决定要绣一个十字绣的大件。即九尺的牡丹图。尽管我知道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她执意要绣,也只好随她。但她提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她绣时我得帮她把图案先画出来。无奈之下也只得答应了下来.在每天抽时间帮她画的过程中,我才深深地感悟到,原来人生也是一幅十字绣。  相似文献   

4.
阿谁 《北京纪事》2009,(10):95-96
画作背后的家国情怀 幼时的王志鸿是个冰雪聪明、多才多艺的孩子,但她最爱的还是站在桌旁仰着下巴颏看父亲作画。父亲画工笔画时,“勾、填、晕染下多彩多姿的画面”,给她插上了奇幻旅行的翅膀。父亲画写意画时,“工笔、没骨的功力又使那一点、一画、一皴、一擦,仿佛是跳跃的音符”,  相似文献   

5.
牡丹醉人生     
苏留英 《新天地》2016,(2):12-13
我自幼生长在汉魏故都许昌,与牡丹之乡洛阳为邻.由于地域文化独特的熏染和涵养,我与牡丹有着不解之缘,从小就喜欢牡丹,赏牡丹、画牡丹成了毕生追求. 牡丹象征着富贵吉祥,美满幸福,和谐繁荣,国运昌盛.“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几十年来,每逢花期,我风雨无阻,坚持到洛阳的各大公园写生.  相似文献   

6.
程梓晗,上海市卫生学校今年的准毕业生,也是一位年轻的“白衣天使”。今年6月,她参加了“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护理技能的比赛,凭借出色的发挥,获得了一等奖,为自己的学习生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如今她已踏上工作岗位,成为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心内科的一名护士。  相似文献   

7.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女皇帝,她一生度过了82个春秋,究其养生之道,赏花观草不失为怡养天年的一个主要方面。 武则天是个赏花入迷的人,她自称“督花大王”,尤爱牡丹。古典小说《镜花缘》中写道,武则天“因素喜  相似文献   

8.
照夜白     
刘墉 《社区》2012,(32):30-30
十五年前.她丈夫遽逝之后,每次朋友操心他们母子的生活,她都笑笑说:“还好我老公留下一卷名画,值不少钱,真急了,大不了卖掉。”她的儿子想必也知道,别人提到如果考不上公立大学,私立的学费不低,他也自信满满:“还好,我爸留下一卷好画,大不了卖了。”  相似文献   

9.
走进64岁的张伯伶老人的家,笔者顿时披满屋子的“油画”吸引住了。她说,那不是油画,而是她自己发明创造的“绒絮画”。张伯伶介绍说,她发明绒絮画纯属偶然。2001年,她经别人介绍到北京大学老干部活动站学习手绘。有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份贴画作业,张伯  相似文献   

10.
她是一个74岁的农村老太太,从未出过远门,三年前才客居城市。她一生不曾识字,也没有学过绘画,却一画惊人。网友们惊叹于她有着与梵高类似的天赋,称呼她为“梵高奶奶”。她的画带给人们惊喜,也点燃了所有都市人心中压抑的乡愁……  相似文献   

11.
记得一个美国人给我讲过这样一个笑话—— 一个幼儿园老师把一个学生的家长叫来谈话,非常严肃地说:“你孩子有问题。”接着她在纸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问小孩:“宝宝,这是什么呀?”  相似文献   

12.
1988年周玉琴来加拿大的时候已经60岁了。虽然创作热情高,每天只睡6个小时,连续作画十几个钟头。但是她的中国画没有人要,她的口袋一直是瘪瘪的。画了三年国画,喝了三年“西北风”。周玉琴收起了女人爱面子的架子,不在乎别人的眼神,不惧怕刮风下雨。她要走出一条养活自己的路来。她收起宣纸和油墨颜料,离开了国画店堂,走进了Sparks步行街,凭着一份独特的智慧和勇气,去发展洋人们所喜欢的重彩浓墨的中国“画中字”。用便宜的水彩颜料往便宜的白纸上涂,大红大绿,看上去有些俗气。有时候甚至连纸张都不需要,直接描在客户的手上…  相似文献   

13.
风筝     
天下的母亲都爱操心,我妈妈是天下母亲中最爱操心的.在她眼里,儿女全是还没孵出蛋壳的鸡,她必须永远孵着我们. 小时候,姐姐上小学了,她最惧怕的是毛毛虫和图画课.她画出的人全有着一副极可怕的嘴脸,图画老师只能摇头,叹息也叹息不出了.有一次,她有点不舒服,可是有一项家庭作业却没有完成.那是一幅画,要画一个苹果.她好为难,哭了.妈妈说:“我来帮你画.”吃过晚饭,妈妈拿来姐姐的蜡笔和画纸,在灯下铺张开来.  相似文献   

14.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使君王代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当年诗仙李白的这首《清平调》,将倾国倾城的杨贵妃比喻美丽的牡丹花,曾经获得唐玄宗的大加赞赏。同时也更加深了牡丹在人们心中雍容华贵、绚丽多姿的形象。要赞美牡丹,恐怕人人都能写出一大堆华丽的辞藻来。而《牡丹的拒绝》的作者张抗抗却没有像众多描写牡丹的作品那样一味赞美牡丹的外在美丽,  相似文献   

15.
中国画,是我国的民族绘画艺术中的精华,与西画相比,有其独特的个性,她是“诗、书、画、印”相结合的综合性绘画形式,正因为有了这一特性,才使她成为世界绘画艺术中的一枝奇葩,通过对“诗、书、画、印”四位一体的具体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本民族绘画的文化精神,也能更好地区分中西绘画的差异,读者能从中体味到形成这一独特绘画形式的根源: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6.
牡丹是中国的国花,是国家繁荣的象征,也是圆满生活的愿景。山东菏泽地区的牡丹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应用广泛。每年举办的一系列牡丹节会活动,极大地带动了城市产业发展和牡丹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以花为媒,推动牡丹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打造中华文化标识,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是新时代菏泽牡丹文化国际传播的内在要求。具体而言,应进一步讲好“国色天香”的中国故事,做好“花开盛世”的文化产业,提升“菏泽牡丹”的传播品牌。  相似文献   

17.
冰子 《新少年》2011,(11):17-17
春风吹来,百花园里争奇斗艳。牡丹、杜鹃、月季、玫瑰……万紫千红,香气四溢,得到了人们的称赞。 万花丛中,只有无花果不开花,当然,那也就听不到人们对她的赞美。蜜蜂、蝴蝶纷纷光顾大红大紫的花朵,冷冷地对无花果说:“你太可怜了,竞连一朵小花也没有,辜负了美好的春色!你瞧一瞧旁边的群花吧。”  相似文献   

18.
生了孩子后,母亲从老家过来照看。母亲63岁,常年的农活劳累使她显得比实际年龄苍老许多,背有些驼,耳朵有些背,牙齿也掉了多半。刚来的时候,对母亲的教育很是费了我一番脑筋。母亲在老家带过哥哥家的几个孩子,所以在带孩子的问题上颇有自己的一套,这反而更增加了我教导的难度,好比在一张画过野菊花的纸上再画牡丹,颠覆的难度可想而知。  相似文献   

19.
诗画交融现象在“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命题中得到了精到概括。“诗中画”的“诗”与“画中诗”的“画”,指的是作为物化形态的诗、画作品,可称为“外文本”。“诗中画”的“画”与“画中诗”的“诗”则是在主体头脑中形成的“画境”与“诗意”,是意识中未外化出的联想与想象出的“内文本”。“诗中画,画中诗”是体现在艺术创作和艺术接受两个环节中的审美心理现象,主要是由主体的感知、移情、记忆、想象、联想等心理机制协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一个偶然的机遇,一位出身中国、留学美国、周游世界的日本《读卖新闻》英美部记者,兼大阪府兵库县私立索爱大学东方艺术系主任森川康子小姐,看中了拙画,因工作之便,她于1984年、1986年,来桂林和拉萨采访,特地绕道合肥,屈趾寒舍,恳请我能去其校交流。还直率地要求我能即兴创作一幅现代抽象派或半抽象的无笔画,给她看一看。我毫不犹豫,迅速“甩出”一幅《孔雀开屏图》,顿使她喜上眉梢。她说:“我早在东京,就瞄准了先生的孔雀画。不知先生有否到过弗罗伦萨和巴黎?是否收藏一些西画原作?”我无可奉告。“那么你是在本土学习这些现代西方艺术技法的?”答曰:“受益于恩师林风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