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近年某些有关辽史的专著和辞书,如《辽史稿》、《辽史简编》、《契丹政治史稿》、《中国通史》第六册以及《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历史大辞典》辽夏金元卷等无不把契丹改称大辽的时间定在大同元年(947).然而这种众口一词的观点并非没有值得商榷之处.至于改称大辽的原因,更无人涉及.现就这两个问题,略陈管见如下,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2.
《喀喇汗王朝史稿》再版《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一书,分八个部分整体呈现喀喇汗王朝全貌,是在国内外第一部研究喀喇汗王朝的专著《喀喇汗王朝史稿》的基础上的补充和完善。作者在史料上汇通中西,方法上基于传统历史学方法又不拘一格对于诸多争论做出判断和论证,使得喀喇汗王朝这一历史陈迹更加充实和鲜活。  相似文献   

3.
《先秦两汉文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是刘持生教授生前为西北大学中文系学生授课的讲义。这部讲义给各届学生留下难忘的印象,得到普遍的崇重与珍爱,应当说是“良有以也”。1991年初,西北大学出版社在刘先生作古8年之后将其正式出版,决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这位德高望重、为高校教育劳瘁一生的渊博学者,而是因为他们坚信,《史稿》是一块蕴含丰富的“和氏壁”,它对我国先秦两汉文学的研究具有弥足珍贵的借鉴价值。换言之,出版此书的着眼点,在于保存文学遗产,特别是保存对研究文学遗产独具真知灼见的遗产。《史稿》以先秦文学为主体而兼及两汉,又附录魏晋,形成一个似不周备、似不匀称的格局。这无疑是历史造成的一宗永久憾事。因为博大精深的刘师,“不轻著述”,生前无意将《史稿》付梓,而晋宋以  相似文献   

4.
开明出版社1993出版的何新文教授《中国赋论史稿》(以下简称《史稿》)一书,堪称中国赋论研究的拓荒之作.该书凡22万字,将中国赋论的发展历史划分为汉代赋论、魏晋南北朝赋论、唐宋赋论、金元明赋论、清及近代赋论、现当代赋论凡六个阶段,以翔实的资料、鲜明的观点、准确而流畅的语言系统梳理了中国赋论两千年的嬗变轨迹,对一些重要的赋论著作和赋论现象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观点.该书在出版后颇受好评,赋学前辈、中国赋学会前会长马积高先生认为:"本书是我国第一部较系统的赋论史,由于著者掌握的资料比较丰富,所论大都翔实切要,于推动辞赋的研究甚为有益.唐以后的赋论前人注意者少,著者努力搜剔整理,做出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尤为可贵."(《历代辞赋研究史料概述》,中华书局2001年版第238页)笔者在撰写《汉赋研究史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时,亦曾大量征引《史稿》的相关论点,或以该书为重要线索,进一步展开研究.《史稿》嘉惠学人,有功赋学,可谓有目共睹.  相似文献   

5.
土司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出现的,主要存在于民族地区的社会制度,它是汉民族的封建制度与苗、彝、布依等民族固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典章制度相结合的产物,关于贵州土司的研究,不仅是贵州地方史和贵州民族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我国历代封建王朝对民族地区的统治及华南、西南民族史不可缺少的部分。1986年,田玉隆同志经多年努力,在广泛搜集资料的基础上,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锲而不舍的求实精神,经过大量的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订(讠为)钻研,撰写成长达72万字的巨著——《贵州土司史稿》。这部巨著全面而系统的研究和阐述了贵州土司制度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历史,其学本意义和价值已得到有关专家的充分肯定。为大力支持思玉隆同志这一开拓性的研究,本刊将选择该书中部分重要章节予以发表。本文即《贵州土司史稿》第四章的第六节。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中的历史主义与“厚今薄古”是一致的。语言学的任务,归根结蒂,还是研究语言发展的内部规律。因此,对于汉语史的研究,是目前我国语言学的一项迫切的任务。王力先生的《汉语史稿》,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汉语史著作。客观上它是起了“开荒斩草”的作用:对《汉语史稿》的意义,是应当给予肯定的评价的。但是,正是因为《汉语史稿》具有“开荒”的性质,它就不可能不有些缺点。特别是《汉语史稿》下册,《汉语词汇的发展》的缺欠较为明显。其中有些问题不论是从教材或者是从科学著述角度看都是亟待改进的。在这里,我们仅就《汉语词汇的发展》,提出一些很不成熟的意见,供王力先生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艺研究》去年第4期发表了李一氓同志的《读<辽史>——兼论<四郎探母>》,这是近年来论述文艺创作(包括影剧等演出)中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的一篇好文章。该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民族观与文艺观,摆事实、讲道理,读了颇受启迪。现将该文摘要介绍如下。 文章针对京戏《四郎探母》主人公、辽驸马杨延辉所谓“叛国贪生,不爱国主义”这个有争论的问题,首先从疆域、政治、经济、文化和民族等方面,以凿凿有据  相似文献   

8.
由蔡美彪等五位同志著的《中国通史》①第六册(辽、夏、金部分),对辽、夏、金作了专题研究。但是这部书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写成的,有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讨,例如西夏有没有奴隶制?作者在《说明》里说:“本书认为:辽、夏和金朝,当他们开始建国时,都还是产生于氏族公社废墟上的奴隶主的国家”。“大致说来,辽朝  相似文献   

9.
济大新秀     
刘静女,1976年出生,山东平原人,古代文学专业博士,济南大学文学院讲师,中国李清照辛弃疾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古代文学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所教授的课程包括古代文学、古代文学专题、《唐宋词选释》经典阅读等本科生课程以及中国词史、唐宋词专题研究等研究生课程。科研方面,目前已在《浙江学刊》、《社会科学研究》、《求索》、《中南民族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工。余篇,合著《金元词研究史稿》(《历代词研究史稿》第四分册,齐鲁书社,2006年版)  相似文献   

10.
由王学启、杨树标、沈家善、姚鸿瑞编著的《中国社会主义时期史稿》第二卷,已由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史稿》第二卷全面系统地论述了我国1957年至1960年社会主义建设历史发展的曲折历程。全书33万字。有关这一时期历史专著在国内属第一部。  相似文献   

11.
金门在海峡两岸关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至今尚未有一部令人满意的史志著作。谢重光、杨彦杰、汪毅夫三位先生都以治福建历史文化见长,又都是在闽南成长的学者,适应时代的需要,经过三年的努力,终于完成了23.5万字的《金门史稿》,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金门史稿》的成功之处,首先是体例颇具特色。《金门史稿》不是志书,也不是一般专著,而是熔志书与专著的特点于一炉。全书共九章:引言、建制沿革、政治军事斗争、移民与开发、社会经济的发展、财政收支、科举和教育、语言和文学、民间信仰与民间习俗。从章节设置,可以看出有别…  相似文献   

12.
《中国历史·喀喇汗王朝史·西辽史》并不是对《喀喇汗王朝史稿》、《西辽史研究》和《西辽史纲》的简单再版合辑,较之前著在史料上的该书更加深入和丰富,方法上的博征中外学人,使原书观点更具说服力,内容更为全面。  相似文献   

13.
经传谈修辞     
在拙著《中国修辞学史稿》第二篇(中国修辞思想的萌芽期——先秦时代)的《楔子》里,我说“《诗·大雅·板》的‘辞之辑矣,民之治矣。’……等还只是不自觉地偶发的修辞意识。”可是在《中国修辞学史稿》的第十篇(结论)的第一节,我却又比较肯定地说:“这《诗·大雅·板》第二章下半章所说的,确是不折不扣的修辞意识,而且是中国最早的修辞意识。”  相似文献   

14.
一近代汉语是汉语发展的一个历史阶段。汉语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大体上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即古代汉语、近代汉语和现代汉语。近代汉语有个历史期限问题(起讫期),我国语言学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意见: ① 13世纪至19世纪(王力《汉语史稿》,1957)。  相似文献   

15.
辽承天太后是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妇女中的杰出代表.《辽史》说她:“明达治道,闻善必从”,又“习知军事”.这是有着卓越的政治才能和军事才能的历史人物,她的一生为辽的繁荣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辽承天太后生平辽承天太后,名肖绰,小字燕燕.统和元年(983),上尊号为承天皇太后.关于承天太后的生年和享年,《辽史》中没有记载,《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大中祥符二年十二月,“契丹国母肖氏卒,年五十七”.《契丹国志》和《东都事略》都记载承天太后年五十七.《辽史》记载,“统和二十七年,辛卯”,承天太后“崩于行宫”.  相似文献   

16.
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中国作家协会的领导与支持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史稿》(以下简称《史稿》)审稿会议于一九八四年八月廿三日至八月廿九日在北戴河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司顾问张红同志,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史稿》顾问玛拉沁夫同志,长江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和穆熙同志,中南民族学院《史稿》编写组主编李鸿然同志等。  相似文献   

17.
毛主席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一文中指出:“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我们认为,主席这个论断应当是研究一切历史科学,包活研究思想史、经济思想史、中国经济思想史的带根本性的指导思想。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来考察胡寄窗先生的《中国经济思想史》上、中册,我们认为有以下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李欣复的《形象思维史稿》(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年5月出版,以下简称《史稿》)对形象思维(广义)的起源、生成、演进和多元分化发展以及各个阶段的特点进行历史性的考察与阐述,是形象思维史研究领域的第一部学术专著。正如钱学森在其《代序言》中所说,对思维科...  相似文献   

19.
1 995年 ,李锦绣先生出版了《唐代财政史稿》(上卷 )一书 ,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好评。时隔 6年之后 ,作者又推出了洋洋百余万字的《唐代财政史稿》(下卷 ) [北京大学出版社2 0 0 1年 6月版 ] ,这实在是唐史研究领域可喜可贺的事。  《唐代财政史稿》(上卷 ) ,主要论述了唐前期财政机构的职能及收支细目 ;下卷 ,则主要探讨了唐后期财政机构的演变及收支体系与收支特色。所以 ,本书上、下卷是一个完整的、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全面系统地展示了有唐一代国家财政的概貌。  《唐代财政史稿》(下卷 )分为两编。第一编 ,主要探讨了唐后期财政机…  相似文献   

20.
神丰韵异的唐代诗歌,既继承前人创作经验,又融合时代风气,完成了中国古典诗艺的转型,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诗美类型,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诗人、诗作,并为人们不断研究,形成历史悠久的的唐诗研究史。然而,将唐诗作为专门之学来对待,还是在近几十年,尤其是新时期以来,唐诗研究明显加强,日渐引起学界关注。陈伯海先生主编的《唐诗学史稿》(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5月版,以下简称《史稿》)是近年来唐诗学史研究中颇富代表性的成果,它的出现弥补了唐诗学界的缺憾,对唐诗学史的体系建构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史稿》按历史的进程考察、记录和评析历代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