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论孔子德性幸福的三种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颜之乐"是儒家幸福的典范,但却不是孔子德性幸福的唯一形式.孔子的德性幸福观涵盖纯粹德性幸福、抽象德性幸福、现实德性幸福三种形态,始终坚持了德性至上的原则,纯粹德性幸福摒弃功利幸福,抽象德性幸福超越功利幸福,现实德性幸福把功利幸福作为德性完善的副产品.三种形态德性幸福的统一体就是孔子完整形态的德性幸福,既有作为理想追求的幸福境界,也有现实可及的幸福生活,从而奠定了儒家德性幸福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
在荀子"天人相分"的思想范型中,人间幸福逐步摆脱西周以来的神秘性天命的主宰,人类自身的主体地位被提升到"与天地参"的高度。由于更加重视作为主体的人在治理万物、实现幸福的过程中本质力量的发挥,荀子幸福观的内在性获得了更为具体和现实的展开。它不仅表现为"制天命"的人类主体精神,以及对功利幸福在宇宙论层面的论证,同时也表现为道德个体在德性完善和人格塑造中的意志、精神和力量。与孟子先验的性善论有所区别,荀子的德性幸福在"性恶"的理论基点上,经由礼乐、为学和"积善"等后天的教育修养,最终也实现了"与日月同光、与天地相参"的理想境界,从而延续甚至提升了儒家德性幸福的超越性境界。  相似文献   

3.
建设幸福青海,最大限度地提升人民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是新时期青海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大主题。为此,论文通过梳理中外有代表性的幸福观,剖析了"幸福青海"的价值基础,并结合青海省情,阐释了"幸福青海"的基本内涵;在借鉴其他地区和国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幸福青海"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设想,并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幸福青海"建设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略论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幸福是古希腊伦理学的重要范畴。古希腊伦理学家尽管对幸福是什么有不同理解,但大都认定幸福是人生追求的目的,并不同程度地表现了理性精神。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论与以感官快乐或以德性自身为幸福的思想学说不同,主张快乐与德性相结合,并相应地强调公民个体幸福与城邦幸福的一致性,其思想学说具有综合、整合的性质,因而具有更大的合理性。对于亚里士多德以及古希腊幸福论思想的历史考察是研究幸福问题的重要视域,对于建构当代幸福观具有借鉴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儒家伦理道德观念是对宗法制的继承和发展.建立"大同"社会是孔子的理想,他的言行目的只指向这一目标,加上春秋时家庭关系的演变,儒家对个体家庭并不看重.孔子的幸福观可以分为纯粹德幸福、抽象德性幸福和现实德性幸福三种.但这种德性幸福感是针对理想而言的,它连最起码的亲情都不看重,不足以用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6.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等著作中,亚里士多德从外部条件、内在标准、幸福的双重含义、幸福与外在的善四个维度探讨其幸福观。其中,幸福的双重含义:完满幸福和非完满幸福是他重点阐明的对象。他把灵魂分解为理性灵魂和非理性灵魂,德性分化为理智德性和伦理德性,基于此,推导出幸福可分为完满幸福和非完满幸福。假如从完满幸福和非完满幸福两个视角来考察,我们可以整体、逻辑、连贯地解读《尼各马可伦理学》,也可以消解"综合论"和"理智论"之间关于亚里士多德幸福内涵的理论分歧。  相似文献   

7.
亚里士多德没有完全接受前时代哲学家关于幸福的种种观点和看法,他创新性地研究了"幸福的内涵"、"幸福的实现路径"两个命题:幸福是至善、是完满的,并且是自足的,同时思辨是最大的幸福;幸福必须在灵魂的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中,在城邦中才能获得。通过对这两个命题的阐述,亚里士多德确立了自己的幸福观,实现了对前时代幸福观的继承和超越。  相似文献   

8.
与孔子以"孔颜之乐"、"曾点之志"为典范的德性幸福观有所不同,孟子提出了以儒家君子为指向的"君子之乐"、以内在心性为指向的"心性之乐"、以君王诸侯为指向的"君王之乐"、以庶民百姓为指向的"民生之乐"。四重向度的幸福观始终贯穿着德性幸福、功利幸福之间的对峙与融通。其中既包含着道德精英的幸福理想,也包含着社会大众的幸福追求;既涵盖着幸福的内在向度,也涵盖着幸福的外在层面;既有理想的幸福境界,也有现实的幸福生活。孟子理想幸福的多重向度为构建现代社会的幸福观提供了有益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9.
杨伟涛 《学术论坛》2013,36(1):6-10
传统伦理思想中人们对幸福的追求有感性主义幸福论、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以及宗教禁欲主义,都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幸福与道德相割裂的疑难。康德坚持"道德不是幸福,但道德是配享幸福的条件"。德性幸福观,是对传统物质主义幸福观的批判,也是对传统理性主义自我实现论者道德即幸福以及宗教德福轮回思想的审视和提升。康德的幸福观与其实践理性的理念是密切结合的,知性和理性、自然和自由的区分以及形而上学的道德自由指向,构成其实践理性理解的前提;德性幸福观是其实践理性的贯彻和道德自由观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人类的终极价值追求:幸福与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彦华 《理论界》2014,(2):97-99
幸福与德性是人类永恒的主题,也是人类的终极价值追求。自古至今,人类围绕幸福与德性展开了各种对话。无论是在西方还是东方的伦理文化中,随处可见有关幸福与德性的话题。虽然是两种异域异质的文明,但对幸福与德性的理解却有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1.
论追求学生幸福的教学生活世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生活世界是教学活动向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作为一种人的世界,追求幸福成为了不正自明的伦理价值追求。生活需要幸福,教学生活世界的最高价值亦是如此。在现代生活世界观的影响下,教学活动不仅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而且更需要关注他们的生命发展,追求学生在教学生活世界中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对于幸福问题,需作综合考察。从形而上来说,幸福既涉及人之存在的自然状态、道德状态与社会状态。从形而下来说,幸福事关入的需求的满足及其如何实现问题。人的需求的满足,需要一定物质财富作为基础。就个体来说,幸福的获得需要个体的奋斗,展开为个人价值的实现过程;对社会来说,幸福的获得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制度与创造好的环境。就当下中国来说,需要对国民的幸福状况作实然的动态调查,以期制定时宜的国民幸福指数,从而指导与实现国民的幸福。  相似文献   

13.
孔子之“乐”与“体验理性”的现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宏力 《文史哲》2003,1(5):63-65
由于礼、乐相关 ,孔子的“乐”(音乐 )论在儒家学说中历来备受关注 ,而“乐”(愉悦 )论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本人对乐 (愉悦 )的青睐 ,从“知”、“好”、“乐”三种递进境界的分置中可以辨析出来 :“知”道是一种功利的探索 ,“好”道是一种外在的求索 ,“乐”道则是以一种审美的态度来对待包括客观规律在内的社会生活。这种“乐”论是一种体验与理性的紧密结合 ,它所启悟的“理性体验”对保持现代化压力下的人格完整 ,纠正“工具理性”所导致的异化现象 ,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追求人生幸福与人境和谐是人类生活永恒不变的主题。我国民办高校的大学生同样面临着"幸福在哪里"这样的人生困惑,究其原因,是由于三等学生的心理落差、苛严僵化的管理模式、单调乏味的娱乐生活所造成。要解决好这一问题,需要民办高校努力营建和谐幸福的校园环境,传递人生幸福感的正能量,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对幸福的内涵作了新颖的探索,认为幸福是外在幸福与内在幸福的统一体,外在幸福是指主体所欲求的对象或目标的满足,从满足内容上可分为生理的幸福、安全的幸福、爱与归属的幸福、尊重的幸福和自我实现的幸福,从实现满足的途径上可分为事业、爱情、亲情、友情、闲暇和自我六个方面的幸福。内在幸福则是因这种满足状况而产生的良好的精神状态,分情绪、认知和境界三个层次的幸福。最终决定内在幸福的是主体的自我,自我分肉体自我与精神自我,精神自我在追求外在幸福时,反映为外向性自我;在主导内在幸福时,反映为内向性自我。自我幸福是外在幸福与内在幸福的交汇点,是人生幸福的根本。  相似文献   

16.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幸福范畴的追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幸福观的根本立足点是社会而不是个人,是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它要求人们正确处理幸福感与幸福观的关系、创造与享有的关系、个人全面发展与幸福人生的关系、自己幸福与他人幸福的关系、社会全面进步与人的幸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蔡春玲 《学术探索》2007,42(2):7-10
从哲学层面来看,幸福与这样一些问题密切相关:(1)人格力量是幸福的主体条件。“有理想”是人格的信念力量,“有道德”是人格的道德力量,“有文化”是人格的智慧力量,“有纪律”是人格的意志力量,而这些正是每个社会主义公民给自身创造幸福的力量和主体条件。(2)人生和谐是幸福的追求。人的幸福离不开生活的和谐状态: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两大存在形式,也是人的幸福生活的存在条件;情感生活和理性生活的和谐统一,既是人生的渴望和追求,又是人生幸福的感受和体验;人际和谐能沟通每个人的情感和心灵、激发和升华生命,带给人对人生的热爱和幸福的感受。(3)劳动创造是幸福的源泉。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为生活而生活,而在于创造生活;只有创造生活的事业,才能使创造者真正体验到幸福的充实感和意义感。  相似文献   

18.
国民幸福视角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主义生活方式的兴起对国民幸福造成不良影响,以GDP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无法如实反映国民幸福水平,当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问题冲击着国民幸福,这促使人们反思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促进国民幸福水平的提升,而"不丹模式"下"国民幸福总值"的理念和实践则对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科学地构建和测评国民幸福指数,将国民幸福作为社会发展的终极价值取向,正确看待经济因素对国民幸福的影响,注意社会转型期提升国民幸福的关键,这是从国民幸福的视角思考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9.
教育为了人的幸福,教育需要人的幸福;人的幸福是教育的根本目的,人的幸福是教育的最大动力。教育为了人的幸福与人才规格式的教育目的总体上是一致的,二者没有根本性的矛盾,只是认识的层次不同。教育的过程和结果都渗透着我们追求幸福的目的性,渗透着幸福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才具有教育的灵魂。  相似文献   

20.
知识经济与市场竞争要求的高度理性使主体在发展中对“快乐”与幸福境界的追求愈加强烈和困难。各种技术手段制作出来的“快乐”,各种传媒传播的艺术“快乐”,几乎使人们生活在一种人工制造的“快乐”境界。按照唯物史观,只有创造财富的劳动,才能形成真正的真实的持久的快乐。在商品世界中,用钱买来的并不是真实快乐。主体在发展实践追求中,要切实处理好劳动创造的快乐与艺术创造的快乐的关系,努力追求真正的快乐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