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1 毫秒
1.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及其调适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虚拟社会的人际交往是以网络为中介进行的 ,它与现实社会的人际交往显然不同 ,开放、自主、平等、间接、匿名等是其突出特征。网络在给人类带来进步的同时 ,也带来诸如人际交往失范、人际情感疏远和人际信任危机等负面影响。因此必须重视网络人际关系的调适 ,从普遍交往伦理规范的确立、法规的建设、教育与监控、心理援助、个人自我调整等方面对网上交往行为加以约束和调整 ,以促进虚拟社会人际关系的和谐 ,维护人际交往的秩序  相似文献   

2.
翟春  吴建国 《理论界》2008,(10):198-199
网络的发展给青少年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无可回避的事实,它与青少年德育之间存在着多种矛盾。提高青少年网络素养教育是解决这些矛盾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原因及应对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IT技术的调整发展,互联网网络已延伸至社会的每个角落,现实社会并因互联网的普及而发生深刻的变化。我们在享受计算机网络带来的诸多好处的同时,不能不关注一个现象,那就是部分青少年过度沉迷网络给身心发育带来的不可估量的负面影响。青少年容易沉迷网络不可自  相似文献   

4.
浅析网络对青少年德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人类社会已步入一个崭新的时代——网络时代。而青少年作为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殊群体,无疑是受网络影响最深最广的一族。因此,网络对青少年德育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一方面带来一些积极因素:丰富青少年德育的内容;拓宽青少年德育的渠道;增强青少年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带来诸多消极影响:网络不良信息形成对青少年道德人格的侵蚀;网络成瘾严重危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对传统德育方式的挑战。  相似文献   

5.
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与网络交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时代出现的一种新型的交往形式———网络交往 ,在给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的同时 ,也产生了一些相应的社会问题。本文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出发 ,对当前的网络交往的的现状、特点及其发展趋势作一些探讨性研究  相似文献   

6.
赵明 《理论界》2007,(3):102-103
网络信息具有多样性、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和快捷性,它拓展了青少年实践空间和学习手段,同时也给青少年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引导青少年正确认识和利用网络。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是一种蕴涵特殊内容和表现手段的文化形式,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依赖于以信息、网络技术及网络资源为支点的网络活动而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网络文化对青少年道德发展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网络文化中不同价值观相互渗透和冲突,使青少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年代.传统伦理道德很难避开网络而独立发展.青少年的网络生活必须面向网络时代对他们的网络交往伦理的价值要求,以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作为交往的媒介和存在的基本状态和方式.必须构建起适合青少年发展的网络文化、加强青少年自身修养、创建良好的外部环境,促进青少年道德发展.  相似文献   

8.
网络虚拟交往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网络的普及,虚拟交往已经成为个体之间交往的重要形式之一。与现实交往相比,虚拟交往具有去身体化、自主性、跨地域性、非物质性、非功利性、去中心化等特征,在推动人类交往发展的同时,虚拟交往也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借鉴马克思和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有助于科学地界定虚拟交往。  相似文献   

9.
孙汇慧 《中州学刊》2003,(3):177-179
网络给我们诸多便利之时 ,也带来了网络侵权、网络犯罪、扰乱网络秩序等越来越复杂的法律问题 ,迫使网络立法提上日程。网络法所应涵盖内容的复杂性成为立法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0.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网络文化这种新兴的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行为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文化的开放性、自由性、互动性、虚拟性等对青少年的生活、学习、情感、行为等都产生了巨大的负面作用,如心理扭曲、人格障碍等。因此,必须进一步强化网络文化的法律法规,优化社会环境和舆论环境,加强网络道德教育等来扬网络文化之长,补网络文化之短。  相似文献   

11.
罗群英 《兰州学刊》2006,(2):169-171
网络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一种新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网络交往的出现使大学生社会化面临新的挑战。本文首先提出了大学生社会化的相关概念,然后分析了现实交往与网络交往之间的关系以及当前大学生社会化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加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实现大学生社会化的一些设想。  相似文献   

12.
梁鹏 《理论界》2008,(9):181-183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互联网覆盖面的日益增大,网络对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方式的影响也在日益增大。网络丰富的信息资源,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产生诸多不良的影响。青少年是网络的主力军,网络种种不健康信息资源直接影响他们的成长,对学校传统的德育工作也带来巨大冲击。同时,网络的发展呼唤学校德育深刻变革。只有充分认识网络信息资源在德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学校德育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德育工作推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网络传播媒介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信息传播媒介形式,互联网迅速、及时、互动性强等特点使其以迅猛的势头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然而,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互联网空间上也伴随着网络暴力游戏风靡、信息垃圾泛滥、色情网站兴盛等诸多问题。青少年人群作为占近一半比例的网民,是网络行为的主体力量,也可能成为网络暴力主要的受害者。...  相似文献   

14.
新形势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不仅给疫情防控带来了严峻挑战,而且给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带来了较大压力。厘清网络舆论的生成逻辑,把握网络舆论发展的演进特征,对做好网络舆论引导与谣言治理意义重大。在现代网络社会,随着交往实践的普遍进行,从现实逻辑、实践逻辑与理论逻辑来看,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的生成,是网络议题、网络交往和网络传播相互作用的结果。受网络社会交往实践主体、客体、环体和介体等多种因素影响,突发重大疫情网络舆论又呈现为非线性的发展演进趋势,极易引发“蝴蝶效应”造成舆论秩序失范,甚至导致“塔西佗陷阱”的舆论信任危机,给疫情防控带来复杂变数。必须建立健全网络舆论治理机制,有效管控舆情,提高疫情防控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论网络色情与青少年性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色情对青少年性道德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网络色情的传播,使得一些青少年的性伦理观念淡薄,并导致了青少年性犯罪案件的比例不断攀升。为此,在新时期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和性教育的过程中,需要将青少年网络性道德教育的内容列入其中。加强青少年网络性道德教育,使其有能力自觉抵制网络色情的侵害,应该着力建设好校园网,在学校开展网络教学,进一步规范青少年网络交往,使青少年完成网络道德的品质养成和行为养成。  相似文献   

16.
高校大学生自杀不仅给个人及其家庭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也给国家和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有其特殊性,具有预防的可能性,可以从建立心理健康教育宣传网络、心理危机预警咨询网络、心理危机自杀干预预警网络、心理危机救助干预网络、心理危机补救后干预网络等方面来构建高校大学生自杀心理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7.
以网络传播为代表的新媒体给社会语言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语言舆情研究兴起,给语言规划带来新挑战;对词媒体和新词语的产生起到决定作用;促使各国通过网络强化其语言的全球传播和国际竞争;给国民尤其是青少年书面语表达和汉字书写能力带来变化.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给我国青少年的道德观念带来极大的影响,而青少年网络道德缺失问题也日益凸显。但相对应的网络道德教育却在很多方面还是空白,传统的家庭教育还未真正将网络道德教育纳入其中。为此,从家庭教育入手,分析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并提出了针对培养青少年网络道德的家庭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给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工作者一定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占领网络这一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新领域,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进而推进网络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20.
网络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互联网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在给人们带来巨大方便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尤其是青少年沉溺网络已成为家长和社会都非常头痛的问题,而且随之而来的青少年犯罪也呈现出一些新特点。通过对资料的收集整理,根据青少年犯罪的新特征,分析了互联网对青少年犯罪的影响,提出了有关青少年网络犯罪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