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夏宁 《中华魂》2020,(1):48-49
前些时,美国好莱坞著名男演员汤姆·克鲁斯在基辅见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泽连斯基连连夸赞说:"你长得真帅,就像电影里一样。"汤姆·克鲁斯诙谐地自嘲:"我就靠脸吃饭了!"当然,他这是谦虚,除了高颜值外,他的智商、演技、敬业精神、工作态度都是一流水准,就是不靠脸.  相似文献   

2.
虽然真正的有声电影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但坚持电影就是有声音的,就凭这点,爱迪生的现代电影之父当之无愧一百多年前,人们就在尝试让电影"说话",试着让配音演员站在银幕后说台词,但不久就被淘汰。此后常用的方法是在放映现场使用乐队伴奏。1910年8月27日,美国发明大王、通用电气公司的创始人托马斯·阿尔瓦·爱迪生宣布他发明了有声电影。这架电影机由留声机和摄影机组合而成,在电机能量下,摄影机的遮光曲轴与留  相似文献   

3.
饶毅:感谢新政策 允许普通百姓自由出国留学始于1985年.而刚从美国西北大学回国就任北大生命科学院院长的饶毅,有幸最早享受到了这一政策.他在自己的办公室为我们讲述了他当年出国的故事,以及当时中国的"留学环境":"上世纪70年代末期,《大众电影》的封底出现了《灰姑娘》的画面,舆论大哗,认为这是黄色的;电影中第一次出现接吻,也被看成是不得了的事情;而文革中,如果你把学术论文寄给国外的学术期刊,就有可能被打成'里通外国'."  相似文献   

4.
侯孝贤的20部电影里,流淌着自己人生历程中最好的时光"这场面挺吓人的,这会让一个人的虚荣心一下子膨胀起来。"这是10月26日侯孝贤来到北京电影学院参加"学院大讲堂"落座后的第一句话。电影大师的到来。吸引了学院内外的电影爱好者:2000多人的标准放映厅座无虚席,甚至连走廊的纵横过道都坐满了人。在大银幕的前台地板上除了支起讲座使用的桌椅之外,所有的空处都是席地而坐的学生。电影学院副院长谢晓晶说"这样的场面盛况空前",讲座开始之前,由他代表北京电影学院向侯孝贤颁发了聘书,从那一刻开始,侯孝贤正式成为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侯孝贤的开场白和他的电影  相似文献   

5.
电影片名中的文化“他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影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之当今中国大规模地引进外国影片、且以英语影片居多,因此,电影片名翻译尤显重要。电影的本质与电影片名的功能决定了电影片名中"他者"的存在;同时,源语片名必然与文化"他者"紧密相连。与汉语文化相比较,英语电影片名中存在语言及思维层面的文化"他者",对其加以清楚的认识,有利于电影片名翻译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后殖民时代的全球化背景之下,以美国为中心的好莱坞电影改变叙事策略以期敲开华语电影市场之门,世纪之交的《安娜与国王》恰是这一背景下的产物。导演借爱情讲述了一个基督教文化如何挽救非基督教世界的神话故事,借异教徒的他者之镜构建西方福音传播者的"自我"之像,借异教徒的他者之像重新构建美国电影的新蓝图。  相似文献   

7.
"嗨,别那么当真,这只是一部电影而已。"事实上,它绝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整整30年过去了,当年的星战迷们大多已人到中年,尽管如此,仍然什么也阻止不了他们对《星球大战》的热爱。尽管导演乔治·卢卡斯在两年前就已宣布,将不再拍摄"星战"电影,千千万万的星战迷们依然热情不减。在美国"星战30年"纪念活动中,3万名死忠的星战迷聚集在洛杉矶会议中心。他门装扮成身穿白色盔甲的"暴风突击队"士兵,手握光剑的"绝地武士",兴奋不已。来自世界各地的2000名星战迷们涌进影院,在17  相似文献   

8.
<正>太入"戏"妻子离去1959年,高仓健与歌星江利智惠美结婚。婚后,他们恩爱有加,可好景不长,高仓健遭遇了事业上的失意。此后,怀孕的江利智惠美被查出患有严重的妊娠中毒症。流产后,医生建议最好别再生育,这让一直想要孩子的高仓健痛苦不已,他开始把全部的身心寄托在电影拍摄上。1965年,电影《网走番外地》让高仓健成为全民偶像。很多人开始排队看他的电影,甚至模仿他在电影中  相似文献   

9.
"新生代"导演张杨已融入主流电影行列。他的电影创作遵循非常宽泛的艺术理念———艺术与商业并重。分析他所拍摄的《爱情麻辣烫》、《洗澡》和《昨天》三部影片共同的叙事和表意旨趣:现代与后现代的双重变奏,这是小制作电影个性鲜明且颇有韵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正漫画家朱德庸说,他对曾经看过的一部电影印象深刻,因为里面一句台词让他有找到知音的感觉——碰到人生岔路的时候,我永远都知道该选哪一条,但我永远都选了另外一条,因为我知道正确的那条路对我来说太痛苦了。这句话让朱德庸深受感动,因为他自己就总是走"不正确"的路。上学时,朱德庸学习成绩很差,父母希望他好好学习,将来能有所出息。于是,只要朱  相似文献   

11.
谢晋,中国电影的"红烛"。谢晋一生,百分之九十九的光照和暖意都留给了中国电影,他的作品"光合作用"了中国几十年几代人的社会记忆。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他都是唯一一个真正能够代表"中国民族电影"的作品缔造者。谢晋导演的电影几乎都是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  相似文献   

12.
学芝 《新天地》2012,(10):50-51
"高,实在是高!"这句电影《地道战》中的经典台词,让很多观众立刻想起影片中汤司令的扮演者刘江。老演员刘江已经88岁了,他曾两次患癌,又两次战胜病魔,依然红光满面、精神矍铄地生活着。三十多年前,刘江就戴上冠心病帽子,他既没紧张,也没大意,心境如  相似文献   

13.
夏衍电影是中国电影艺术的重要存在,他以严格的现实主义创作,为中国民族电影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确立中国电影艺术走向起了重要作用。他既是中国电影重要时期的领导者,更是电影艺术的创造者,他的作品包容了远为广泛的时代风潮和历史机缘,就历史价值而言,他是一个时代潮流和历史发展要求的代表。  相似文献   

14.
姜文在冒犯常识,但他不是以冒犯为目的的,否则,就成了矫情戴锦华一直被认为是中国少见的有着独立思想的电影理论专家,游弋书海、立场鲜明。戴锦华现在是北京大学比较文学研究所教授,著有《雾中风景——中国电影文化1978—1998年》《镜与世俗神话》等电影理论专著。中秋节那天,戴锦华全天都在上课、开会。见到她时,已是中秋之夜的晚上。提及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戴锦华流露出兴奋之情。她说:"这是一部非常好、非常好的电影。"  相似文献   

15.
正让中国电影像好莱坞电影一样走向世界国际化,一直是中国麒麟影业掌舵人庞洪的梦想。他知道这条路很艰难,但他还是一步步走了下去。庞洪明白,单靠麒麟影业单打独斗,是无法实现梦想的。他想到了"借船出海"。那么,借什么船呢?他瞄上了好莱坞……让"中国资本""打"头炮"庞洪掌舵的麒麟影业,曾经打破国产电影票房纪录。敢为人先的国际化之路为庞洪带来了足够多的赞誉,也制造了更多的非议。但麒麟影业在海外的专业性以及对影片品质的追求,还是吸引了好莱坞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不同时期好莱坞电影对华裔女性形象的塑造为切入点,以史为线,找出不同时期华裔女性形象的特点及其共性。发现虽然不同时期电影中的华裔女性形象各具特点,但是这些形象往往被贴上"他者"的标签。究其原因,好莱坞的电影制作在"东方主义"影响下来建构华裔女性形象。本文揭示了这一权力关系,提倡全球化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平等交流和华裔女性形象的自我建构。  相似文献   

17.
渴望新感觉     
王溢嘉 《可乐》2008,(3):25-25
你掬一汪秋水,湿了眼眸,我以为捧到了天上的星星。我有个亲戚,绰号叫"没感觉",看电影回来,问他电影如何,他的回答是:"不怎么样,没  相似文献   

18.
梁赞诺夫近年电影创作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俄罗斯电影蓬勃复兴的潮流中,一位年近八旬的老导演牵动着人们的目光。他就是艾利达尔·梁赞诺夫,他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仍然活跃在俄罗斯电影第一线的老导演。他的电影创作连接了两个时代,对考察俄罗斯电影的变化和发展具有不可多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9.
周文杰 《华人时刊》2012,(Z1):22-25
在庆祝二十届中华国际艺术节之时,杨锦华先生颇有感慨地说:"回顾20年来走过的漫长路,艺术节几经风雨,多少磨难,但它一直在成长。这是我从小就有的心愿,我要一直做下去。"杨锦华先生来澳后担任过澳洲电影剧场协会副主席,对文化艺术具有浓厚的偏爱。从精神上入手来振兴华人,是他几十年奋斗的夙愿,这也是他坚持的中华国际艺术节的宗旨。他曾说:"希望华人不只是埋头赚钱,而是通过文化艺术的熏陶提高思想境界。"  相似文献   

20.
《可乐》2006,(6)
张艺谋成功竞标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消息一出,舆论一片哗然,仿佛张艺谋做了总导演,国将不国,奥运没运。大家重新搬出了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黑色8分钟"做"罪证",高喊"大腿女孩可以休矣",认定他一定会丢国人的脸、会丢祖宗的传统,请求张艺谋饶了奥运会。张艺谋做总导演真的这么恐怖?未必!论导演能力,老谋子的电影和大型歌舞剧获了各种大奖,还赢得了票房;论实践经验,张导跟奥运会结缘甚久,执导的申奥片为申奥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获得了第21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最佳影片大奖,执导的奥运会徽宣传片获得了第21届国际体育电影电视节最高奖,而且他还执导了雅典奥运会闭幕式的8分钟。谋哥很对外国人的口味,符合国际需要,这也是他这次能胜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国家上上下下重视奥运会,主要还是想把它作为展示中国实力的窗口,因此符合国际需求,让各国人民看着都过瘾是我们的重要任务。老谋子擅长的民族化的东西,恰恰符合老外眼中的"中国审美",他的电影多年来频繁获得国际大奖就是明证。"越中国就越世界",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市场上,这是铁定的法则。早期电影中富有中国气息的道具和女性形象,让老外大开眼界。除了笑脸什么都没有的北京奥运会宣传片被意大利人看得津津有味,古典歌剧《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