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美的本质新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柏拉图慨叹“美是难的”①。两千四百年后,托马斯·门罗绕了个大圈子、自作聪明地回答“美是许多不同的东西”②。看起来,“美”似乎真的如圣经里的“智者”──“第一个人未曾完全认识他,最后一个人也不会更多了解他”③。其实,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此。换个角度考虑,也许可以走出探索的误区。首先应该准确地把握“美的本质”在美学理论体系中的位置,其次必须认真分析“美的本质”难解之因,然后才能以此为据寻找到索解“美的本质”的可靠途径。一、“美的本质”在美学体系中的位置从人类掌握世界的三种基本方式看,美学是属于精神──…  相似文献   

2.
人的类本质与社会关系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学术界通常把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简单地归结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并不完全符合马克思的本意。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完整含义有两层:一是人的类本质,二是人的社会关系本质。就人的类本质而言,人类是一种具有“动物+文化”结构的物质存在,处在比动物或生物更为高级的物质进化位置上  相似文献   

3.
段睿  袁玉华 《理论界》2008,(2):79-81
关于法人本质是什么的问题,在理论上始终存在争议,尤其是“法人拟制说”和“法人实在说”的对立。前者主张法人是观念上的整体、是法律拟制的产物,后者认为法人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实体。两学说看起来矛盾对立,但究其实质,乃是从不同的角度对法人的本质进行了论述,法人的人格既是“拟制”的,亦是“实在”的。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道德的“利益”原则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鲁迅曾说过一段被人们认为是“道德定义”的话:“道德这事,必须普遍,人人应做,人人能行,又于自他两利,才能有存在的价值”。这段话真如人们所说,是对“道德这事”的精确“定义”?笔者不敢苟同。但是,如果允许暂时避开这段论述的特定背景和局限不论,那么,我们认为,这段话至少可以作为认识鲁迅伦理思想的一把钥匙。开宗明义,在鲁迅的论述中,这段话是首次把“利益”的原则引入“道德”范畴之中的,或可视作“历史唯物主义”的胚芽。道德作为一种由社会存在所决定的社会意识形…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首次对“社会主义本质”进行了新的认识,但随着形势的发展,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应该与时俱进,才有利于真正触摸到“社会主义本质”,才能更加符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符合“三个代表”的思想要求。  相似文献   

6.
鲁明川 《北方论丛》2015,(5):137-140
“生态”和“文明”的概念由来已久,但就其具体内涵界定莫衷一是。生态本质上是一种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存在;文明本质上是一种社会关系,表征一定社会的进步状态。因此,生态文明的哲学本质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对象性存在的良序状态,人与自然之间并不是一种“征服与被征服”“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而是一种对象性关系。为此,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脱离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的价值立场,整体把握生态间的相互关系,限制资本逻辑,系统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我们在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时候,总是用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来揭示它的规定性。然而,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的表述又不尽一致。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教学实践中,笔者以为,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加以适当的区别,对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概念不无帮助。一、关于本质和特征的一般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究竟有无区别?从一般的意义上讲,事物的“本质”与“特征”是相互联系而又有所区别的两个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本质是事物内在的规定性,是事物之中相对稳定的一般性的东西。社会主义也正是由于具…  相似文献   

8.
精神的本质是分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试图从脑科学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研究,认为精神是脑对外界事物的表达,脑又通过“精神分子”对精神进行表达,“精神分子”是大脑神经元合成的氨基酸序列及蛋白质分子。  相似文献   

9.
杨楹 《东岳论丛》2023,(3):100-104+191-192
“马克思主义信仰”,就其本质而言,是坚信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民的现实幸福”之科学性和现实性。在人类信仰谱系中,马克思主义信仰,其理论基础、价值立场、着力的场域、价值目的及其思维逻辑,都有别于宗教信仰,从而标示着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独特性。其独特性之根本点则在于其科学性所内蕴的坚实真理性、真理性所涵括的价值性、人民性所彰显的崇高性,从而表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在于无产阶级追求自由、解放的实践逻辑中,内在于追求“现实幸福”的人类文明进程中,具体内化于中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此,“马克思主义信仰”,则是“我们的”信仰。  相似文献   

10.
美的本质是美学的基本问题之一。通过对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分析。可知:中国哲人的“意境说”与西方智者的“理念说”,在美的本质问题上是不谋而合的。这种吻合从中西方文化两个角度,证明了美的本质是主客体之间的和诣、共鸣状态,是主客体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3·14”拉萨发生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极大地扰乱了西藏的社会秩序,危害了西藏各族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足够证据证明,这是由以达赖(丹增嘉措)为总头子的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达赖集团的分裂活动由来已久:达赖自1959年逃亡国外后,中央政府从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大局出发,对他采取了耐心等待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的准确定义,他说:“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个定义纠正了传统社会主义思想的片面认识,是重建社会主义理论的思想基础。正确理解这个定义。不仅有利于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而且有利于推进社会主义改革向纵深发展。一、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有下面三个问题必须搞清楚,不应发生误解。第一、“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核心,“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既服从于、服务于这个核心,又是消灭剥…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同志在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了明确的概括,他说:“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①这一论断把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建设推向了新的高度,是人们目前对社会主义所能达到的最深刻的认识。这一论断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对这一论断的理解上,人们的观点并不一致。如有的人认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有的人认为只有“共同富裕”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还有的人认为,邓小平同志在论述中没有提到“公有制”和“…  相似文献   

14.
台湾陈水扁上台以来不断加快分裂的步伐,从暗地里“台独”走向公开“台独”,从文化“台独”走向宪制“台独”,最近又推行“公投”制造两岸紧张关系。“台独”分裂危机日益加剧,解决台湾问题已经十分紧迫。一定要认清陈水扁与台湾当局的“台独”本质。“台独”的本质是卖国主义。制止“台独”分裂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两岸统一的道路不会平坦,但终究是能走通的。台湾民众要以史为鉴,不要丧失和平统一的契机。美国不会无条件地当台湾的保护伞。被分裂势力牵着鼻子走,就会拖祖国统一大业的后腿,甚至会走上分裂祖国的危险道路。选择谁当台湾领导人,就要承担这种选择的后果。泛蓝胜出的可能性更大,我们乐观其成。  相似文献   

15.
莱布尼茨法则和连续性原则是界定“同一性”概念的基本预设,哲学史上一些著名的思想实验揭示了这两条预设的缺陷和限度。“同一性”“实体”与“本质”是相互纠缠的三个概念,这种纠缠关系使得莱布尼茨法则和连续性原则无法严格化。通过比较某些思想实验和实例,可以显示日常语言就同一性做出的某些隐含预设,并进而显示作为哲学问题的同一性问题的某些特征。  相似文献   

16.
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周志山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作为一项世界性的现实运动,一门多学科视点聚集的“显学”,已越来越成为世人所关注的一个全球性热点。人是社会发展的本质,社会发展要“以人为本”,正是从几十年不断发展着的发展观念中得到的一条基本结论,它通过人...  相似文献   

17.
李洪志自称担负着“为人民的身体健康,为建设美好的心灵乐园”的使命,宣称他“出山”的目的,就是要“度人”“修炼”,“往高层次带人”,俨然是一位关心人、爱护人的圣之使者。但是,就是在这种“关心人、爱护人”的幌子下,他抄袭历史上古老粗鄙的有神论思想和神创论,宣称人是由神创造的,极力贬低人的价值和尊严,极力否定人的理性和现代科学,否定人类文明的发展和进步,提出了一套具有明显反人类性的思想体系。李洪志的种种歪理邪说及其给人们和社会造成的严重危害,充分暴露出他的“法轮大法”的反人类本质。在我们揭批李洪志“法…  相似文献   

18.
<正> 应该承认,新中国美学界自形成以来,所从事的花费最大精力探讨的课题,莫过于“美的本质”问题。应该承认,经过五十年代和八十年代的讨论与争鸣,我们对于“美的本质”的研究,的确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同时也应该承认,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研究也不应就此止步。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与“客观—自然”派和“主观—意识”  相似文献   

19.
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当前理论界比较流行的看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本质和本质特征等同论,即是说“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都是指社会主义本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罢了,二者是可以通用的。二是社会主义本质要素单一论,这其中又包含着两种根本对立的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第二种看法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富裕。那么,究竟何为社会主义本质呢?笔者认为,要科学的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弄清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规定性。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  相似文献   

20.
略论自由的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自由究竟为何物?自由,并不是人们平常中所理解的“为所欲为“或是“无拘无束”,自由,是人们对必然的认识,亦就是对自由规律的认识。自由有个人自由与社会自由,个人自由是相对于社会自由(即他人自由)而言的,自由具有历史性,空洞、抽象地谈论自由是无意义的。正确认识自由的真正含义,将有助于我们从对自由认识的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