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在文艺界、理论界中,正在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别是传统道德进行反思与重构。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历史的必然,智慧的觉醒。值得指出的是,在这股热潮中,还存在着一些偏颇,有些论者,仅仅满足于对传统文化道德的优劣之处评头论足,然后就当前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发表高见宏论;却无暇顾及或很少注意到这样一个重要问题:传统文化道德与现代文化道德之间事实上存在着的关系如何,传统文化道德对现代文化道德的影响程度有多大,现代文化道德对传统文化道德又有多少发展与突破,如此等等,因为忽略了这个问题,使得某些貌似高深的治国方略,显得远离实际而空疏迂阔。我们认为,只有既研究传统文化道德的特征、优劣又研究传统文化道德在现代社会中的影响、作用与消长、变形,然后或许才能拿出一些切合实际、确定可行的文化道德改造重构的方针策略。  相似文献   

2.
当前,第三者插足这种畸形的婚恋现象似乎是社会的“流行病”。社会对第三者插足问题的评判主要停留于道德的层面,而舆论对于目前这种呈上升之势的婚变行为的道德调控确实又显得过于宽容。如何运用法治手段来有效地遏制这种不良社会现象是时下大众共同关心的话题。应该承认,我国的婚外恋。第三者插足的法律、法现很不完善,而执法情况又不尽人意,有些人认为第三者现象是“法律管不着,道德管不了”,因此第三者有恃无恐,明目张胆,甚至公开“妻妾同堂”。透视这一问题的本质,我们不难发现,这种不道德行为几乎是与不法行为相伴而行,不…  相似文献   

3.
罗石 《学术交流》2005,2(2):15-20
道德终极标准是各种道德规范和道德行为的根本准则。用经济学的方法分析、解读道德终极标准,道德的根本目的就是通过调整利益关系,达到利益最大化。这种道德终极标准体现了义利统一的道德价值观,它不仅是评价一切道德行为善恶的根本标准,也是评价一切道德规范优劣的根本标准。道德终极标准具有三种形态:一是在利益冲突时,增加边际效用大的利益;二是在利益不冲突时,不损害一人地增加利益总量;三是无论利益是否冲突,“自我牺牲”的利他行为一般都是善的、道德的。  相似文献   

4.
“第三者”如果作为概念存在,它应该是对客观存在的这类人的本质特征的正确反映。但是,行为者的特征只能从行为中得到表现,获得规定。所以客观存在的“第三者”插足行为应该是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从目前比较一致的倾向看,“第三者”插足一般是指如下行为:即无关者有意介入现实的合法的婚姻关系,并对该婚姻关系构成实在或潜在损害的不正当行为。显然,这是一种大致描述,根据这种描述,合乎逻辑地只能把“第三者”定义为:“有意介入现实的、合法的婚姻关系,并对该婚姻关系构成实在或潜在损害的人。”要使“第三者”这一术语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关键应对“不正当行为”进行分析。通常不外包括三个层次,即不道德、违法、犯罪。“第三者”插足作为婚姻家庭关系范畴内具有不正当介入合法婚姻关系特征的行为,也具有这三个层次,并且,每个层次中的“第三者”插足行为在人们的道德和立法司法实践中已经获得明确的规定。比如,在“不道德”这个层次,属于“婚外恋”;在  相似文献   

5.
“等一等,看一看”有许多工作迫切需要马上去做,去请示领导,有些领导往往说:“再等一等、看一看吧!”有些事,时机尚未完全成熟,条件还不完全具备,情况还不十分情楚,等一等、看一看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有许多完全应该,而且完全可以马上就做到的,也总是要“等一等、看一看”,这一“等”一“看”就不知道要拖到何年何月了!“研究,研究”许多工作去请示领导,得到的回答也往往是“研究,研究”。研究,固然十分必要,乱答复、乱表态能行吗?但是在某些人那里,“研究,研究”却变成了推脱的办法,他们并不想真的研究,在答复了“研究,研究”以后,早把这件事抛到九霄云外去了。至于“研究,研究”变成了“烟酒,烟酒”,叫人送礼、“进贡”,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主动承担责任”有些单位的有些人玩忽职守,使国家财产遭受重大损失,而却往往以党委书记和经理等“主动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6.
日前从报上读到一篇题为《公仆莫要学老板派头》(下简称《公》文)的杂文,然细读之,觉得文中有些观点值得商榷。《公》文对“老板派头”作了如下描述:吃大菜、喝洋酒,靓女伴舞,小秘侍从,住豪华宾馆,坐进口轿车,用大哥大,挥金如土,对雇员项指气使,对谁不顺眼就“炒谁的鱿鱼”,活脱一个“黑社会老大”。其实,真正的老板并非如此“五毒俱全”,“恶贯满盈”。比如当今世界首富、美国微软公司老板比尔·盖茨喜爱穿简朴的运动便装,日本富翁堤义明中午吃盒饭,船王包玉刚的女儿居然穿补丁裤子,大实业家李嘉诚富可敌国,从不乱花一…  相似文献   

7.
虽然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女性依旧保留着对男士的依赖心理,而社会平民阶层似乎也并未放弃诸如“喜新厌旧”等道德评判方式以规范男士们的婚恋行为。但是日益增多的离婚现象以及或隐或现的婚外恋现象已足以说明:那种一方对另一步的依附心理正在褪化,那种带有较多传统色彩的道德评判也日益失去了昔日的规宽力量。经济发展在天地人我之间所引发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正在悄然改变着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比如以往的“喜新厌旧”正渐变为“喜新不厌旧”,这股新潮流似乎除含着这样的眉目调;租来越多的人们比以往至亘来更大胜地追求婚姻生活中高质员…  相似文献   

8.
孔子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弄清孔子思想的一些基本范畴、尤其是其诸多道德范畴的真正含义,乃是正确评价其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搞好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之最基本、最关键的工作。本文旨在此方面略尽薄力。 孔子在政治上注重德教,与此相应,他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范畴体系。 一、仁 孔于所谓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仁是最高道德范畴,它是包括许多道德范畴的全德之称。种种道德范畴互相制约、互相结合,形成一个完美的全体,此即广义之仁。勿怪乎孔子不以仁自居,也不轻易以仁许人;贤如颜渊,仅许其“三月不违仁”。春秋时期,孔子以…  相似文献   

9.
邱培彪 《探求》2005,(Z1):111
一、"以德治国"必须汲取传统文化的精华 传统"德治"思想首先值得我们利用的应是其"为政以德"的思想."为政以德"在孔孟那里,首先强调的是统治阶级自身应该具有优良的品德,国家的治理正是在于统治阶级的道德楷模作用,其次才是对广大民众实行道德的教化,让广大民众遵守社会的道德和伦理规范.所以,在儒家思想形成之初,道德的示范居于首位,而教化则是第二位.这对我们今天实行"以德治国"无疑很有启发.我们今天强调"以德治国",首先就应该在我们的领导干部中倡导"道德"的修养和提升,要求领导干部做到"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不是关注一己、一集团之私利,真正做到为了共产主义事业在全世界的实现而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甚至生命.只有我们的领导干部首先做到了"道德"的升华,才可能在广大的民众中宣讲"道德",才能真正实现"以德治国".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的贵和精神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和”既是中国传统道德的基本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它表现在诸多方面。就国际关系而言,它主张“协和万邦”;就国家治理而言,它期望“政通人和”;就人际关系而言,它要求人们彼此间和睦相亲、和衷共济,认为“和气致祥”;就家庭关系而言,它告诫人们“家和万事兴”;就经营之道而言,它又告诫人们“和气生财”。至于孟子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中国历史上更是深入人心,影响深远。中国古人始终认为,因人际关系的和谐而形成的祥和之气是最美好、最可贵,因而是最值得珍视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是崇尚道德伦理的“礼仪之邦”。本文认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思想和传统主要可以概括为“尚德”,“明德”,“用德”三个基本方面。“尚德”即对道德的崇尚和追求,它反映了古人对道德的作用和重要性的认识;“明德”,它反映了古人对道德内容和道德规范的理解与确认;“用德”即将知之德付诸行动,它体现古人关于道德实践的基本准则。本文以为总结和继承古人“尚德”,明德”,“用德”思想合理成份,对于我们今天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极大的文化滋补意义。  相似文献   

12.
对“陈世美”式的人物是应该严加挞伐的; 但是,有些被称为“陈世美”的人并不是“陈世美”; 对此应该加以分析; 请听听这位同志的真实呼声吧——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有些同志对我国诗坛上新出现的一批象征派诗歌(也有人称为朦胧诗)在理论上加以总结,提出表现“自我”是“新的美学原则”,主张作家艺术家“不屑于表现自我感情世界以外的丰功伟绩”,“不是直接去赞美生活,而是追求生活溶解在心灵中的秘密”,集中表现“个人的感情,个人的悲欢,个人的心灵世界”,或者说,“提倡个性、提倡自我意识,提倡自我表现,提倡个人主义”也是应该肯定的,因为“‘我’具有至高无上的独立价值”,而“文艺作品对人的存在与价值的态度,也决定了该文学流派的价值。”这些观点都是很值得商榷的。  相似文献   

14.
苏鹏 《社会工作》2008,(15):17-18
在社工行政督导中,督导需要让社工理清“非营利”的真正意思。在深圳,许多人未能充分理解“营利”与“盈利”的区别,对机构颇有误解,认为机构就应该是那种应该只注重服务的单位,不应获得提高营销与管理水平的正常盈利,认为机构盈利了,就是营利了。其实这是很不恰当的。比如在深圳论坛上,  相似文献   

15.
《史记》多有言及“不绝”的文字。《史记》所谓“不绝”,可以从史学史的视角思考中华文明数千年持久发展、长期连续不中断特点的历史缘由。考察、理解司马迁有关“不绝”的表述和说明中华文明之所以连续不中断,探寻其中的相关历史文化信息,可以发现汉代杰出史学家就宗亲关系、祠祀礼俗、文化权威、道德精神及艺术传统等方面的重要提示均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国是文明古国,素以光辉灿烂的文化著称于世,人们一向嗜好文化、艺术、学术,但正如许多文章指出的,我国古代民族并不善长于精深细密的思考。“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大而化之之谓神,圣而不可知之谓圣。”“大而化之”几乎成了民族思维的特征与传统。所以在中国古代,虽有丰富深刻、高明博大的哲学体系,但立足于严密分析和论证之上的思维型哲学却是缺乏的。哲学的主要内容是道德的修养和人生的理想,其风格是真善美一体,文史哲不分。“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一种思想即便十分深刻、新颖,没有文采,也不能受到推崇、欣赏。反之思想尽管平庸、空洞,不合逻辑,只要反复曲折,错综有致,富于文采,也可以被人吹  相似文献   

17.
“礼”和“仁”都是中国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礼”的不和谐就是社会的不和谐,对全民族进行具体的、深入的礼节再教育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最急迫、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18.
浅说孔子的伦理道德观刘晶军孔子特别重视道德的价值,用现代的话说就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这一点,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变革,我们许多传统的道德也发生了变化。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大肆泛滥,甚至见死不救,见难不帮也大有人...  相似文献   

19.
读了《社会》1985年第1期发表的《美国人开始需要集体了》一文,对作者关于美国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解释提出一点不同看法。文章中讲到,美国人过去“缺少集体主义”,现在,他们开始相信“集体对社会是重要的。”这里有两点需要说明,一是美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什么概念;二是美国人过去是否缺少集体主义。首先,美国人的集体主义同我们对它的理解不同,美国人的集体主义是以个人主义为前提的,也就是说,人们通过集体合作的形式和力量,去实现单靠个人力量所无法实现的个人目标。它不要求在这个集体里的人牺牲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也不强调“大公无私”的牺牲精神。如果这个集体的目标同个人的意愿相违背,那么个人主义会同样驱使人们离开这个集体,另寻志同道合的伙伴。美国历史学家坎曼在分析美国人的性格时,把这种“集体主义”称为“集体个人主义”。这才是美国集体主义的核心。那么,美国人过去是否不讲集体主义呢?其实不然。上面提到的集体主义在美国早已存在。就是基督教中所提倡的“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也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美国人乐于为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人们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发生了剧烈变化,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理论界对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问题也展开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一、关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道德的关系 (一)市场经济对道德的影响 1.“二律背反”论 有些论者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必然给道德带来消极影响,道德建设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价。因此,市场经济的发展与道德进步是“二律背反”的关系。他们的理由是:①资本主义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经济发展伴随着道德退步,其基本特征是经济的发展与人本身发展的尖锐对抗。市场经济是跨越社会制度的,因此资本主义社会中所出现的道德沦丧现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也会同样出现。②在向市场经济的转向中我们的现实社会中也确实产生了许多道德滑坡现象。主要表现在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卖淫嫖娼、见死不救、权力腐败等消极社会现象的滋生和蔓延上。上述丑恶现象与市场经济有着必然的联系。正是由于市场经济开启了个人对自我利益的关心这道闸门,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洪流才不可遏止,上述现象便无从根绝。 2.道德爬坡论 持“道德爬坡论”的论者认为,市场经济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