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产业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和提升区域经济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发展较好的工业园区都普遍形成了产业集群,新型工业因区发展的优选目标也应该是培育产业集群.因此从工业园区发展的优选目标是培育产业集群,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持续发展的角度解释了资源型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升级的必要性.本文分析了资源型工业园区特色产业集群培育、升级的形式、集群升级的途径,最后得出资源型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化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湖南产业集群初具规模,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但产业集群发展层次较低,具有比较优势且较为完整的产业链少,产业的本地配套性差、配套成本高。借鉴沿海经验,湖南应该培育本地化和国际化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打造产业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3.
工业园区是加速产业集聚、培育产业集群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枝江市坚持用现代产业发展理念,科学谋划,大胆实践,以建设专业园区为载体,加快培育优势特色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经济发展,以工业突破带动和支撑了市域经济全局。我市连续8年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市”,  相似文献   

4.
国内焦点     
《经营管理者》2014,(2):8-8
国家力挺70余新兴产业集群 科技部近日传出消息,国家有关部门正在对首批10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进行评估,并对61家试点(培育)单位进行深度考察。科技部有关人士透露,科技部正在会同有关部门完善相关政策体系和运行机制,培育和发展全国70余家创新型产业集群,积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预期在“十二五”末,使近100家创新型产业集群和集群内的新兴产业对全国工业的转型升级产生牵引和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以技术知识为依托,创新为基础的企业作为主体,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知识创新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重点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自身的发展、集聚区的网络环境和政府的积极培育政策和相关政策这三个方面论述了知识创新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群发展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是一种提升国家综合国力和竞争力的新经济。国家通过区域经济带动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立有利于产业集群成长的制度和政策环境;当前,产业集群的壮大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的作用越来越大,尤其是产业集群通过协同效应显现出的竞争优势已日益受到关注,文章通过对安徽产业集群现状的研究,提出实施产业集群战略,促进产业集群的培育、发展和升级,对于提升安徽产业国际竞争力、加快安徽经济发展、促进安徽崛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理论和实践证明,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区域,通常是由若干个占据全球价值链高端的产业集群支撑的。环渤海地区的持续发展必然通过产业集群升级,培育国际性产业基地来实现。一、发展零部件产业,完善产业链条环渤海地区集群特征不显著,没有形成大中小企业有机联  相似文献   

8.
产业集群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从集群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对陕西航空集群网络生命周期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分析,并结合集群网络的现状提出一些培育集群网络的措施,从而更好保持集群竞争优势,实现集群的发展与升级。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全国制造业产业集群化发展,采用园区与企业调研,查阅文献等方法,对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论述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培育发展制造业集群的必要性,并提出具体的对策,为玉溪市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资源型城市大都是依托资源的开采和利用兴起,产业聚集进而形成资源型产业集群.但是随着矿产资源逐渐枯竭,资源型集群的产业结构单一,对资源的过分依赖问题日益加剧,使产业集群转型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分析了辽宁省资源型产业集群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基于循环经济、产业集群理论视角,依据产业集群对资源消耗程度加以分类,阐述了辽宁省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的路径,并梳理、提升出辽宁省资源型产业集群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世界各国进一步加大对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支持力度。推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能够有效提高生物医药产业竞争力。广东将生物医药产业作为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支柱产业,提出到2025年,打造生物医药万亿级产业集群的目标。本文深入研究国际知名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建设发展经验,分析广东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广东促进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创新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12.
丰雷 《管理与财富》2009,(12):64-65
产业集群本质上是技术关联企业在区域内的集聚.技术的内在特征和属性决定了技术关联企业的集聚及其产业集群的形成,而产业集群内技术的延伸与创新又决定了产业发展的高级化程度,从而影响着产业在区域间的布局与转移.同时,以技术关联为基础的区域网络更是集群存在和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对产业集群与技术关联关系的研究分析,有助于解决地区产业集群的技术升级和健康、持续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产业集群:提升天津滨海新区竞争力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成为地区或国家竞争力研究以及区域经济研究的热点.在发达国家,基于产业集群而形成的集群经济早已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板块和亮点.本文通过对产业集群理论的回顾以及对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研究,深入思考天津滨海新区所特有的经济条件和发展优势,提出了为提升区域竞争力、加快实施产业集群的经济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4.
5月26日至27日,河南省委副书记、省长谢伏瞻在中共商丘市委书记陶明伦、商丘市市长余学友等的陪同下,深入到商丘企业车间、新型社区农户家中,与当地负责人、企业家和农民亲切交流,调研经济运行、新型城镇化和民生保障工作。、就产业集聚3-作,省长谢伏瞻指出:“商丘发挥自身优势,培育产业集群,实现规模效应。产业集聚区的竞争力集中体现在主导产业突出、关联企业集聚、规模效应彰显的产业集群上。产业集群并非产业与产业的简单堆砌,而是项目和企业的协同发展、产业链条的互补联动。大市场带来大产业,商丘要发挥好区位、交通、资源、市场等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着力招大引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突出本地特色和优势,做大做强主导产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实现集聚发展,彰显规模效应。”  相似文献   

15.
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市场失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雪梅 《决策》2007,(2):50-51
世界上没有天然生成的产业集群,也没有永远兴盛的产业集群.作为一种经济现象,产业集群同样要经历产生、发展、壮大和消亡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集群内部存在诸多矛盾.如何克服产业集群中的种种矛盾,使之茁壮成长,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6.
基于消费者视角的产业集群品牌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产业集群品牌是中国学者提出的原创性概念术语,在中国理论界具有较高的关注度,是中国地方政府治理区域经济、推行产业集群升级的一个重要政策导向,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是构建产业集群品牌理论的核心主题.对目前的产业集群品牌进行重新分类,剖析每种产业集群品牌的特征,从消费者视角检验产业集群品牌效应存在的特性.在北京、山西和辽宁三地随机抽选472个有效样本单位,以假定性命名方式将8个产业集群品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证的方式证明现在对产业集群品牌的看法需要慎重对待.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一般性产业集群的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负向效应,不适合发展集群品牌;特殊性集群品牌对消费者存在正向效应,适合发展集群品牌.  相似文献   

17.
本文采用研究复杂性问题的研究思路,从微观机制着手分析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化过程.文章建立了产业集群技术创新演化的CA模型,并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对产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演化进行计算机模拟实验.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结合产业集群和电子商务联动发展的优势,针对当前浙江省休闲用品产业发展特点,从浙江省休闲用品产业基础、区域优势、企业需求等几方面分析了建立体闲用品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平台的可行性.接着,对组建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平台的运行模式和收益方式进行阐述.最后,根据休闲用品产业的特点,结合电子商务的相关理论和技术,提出了一个建立休闲用品产业集群电子商务平台的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为进一步研究休闲用品产业的信息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区域性产业集群是一种具有生命力和"生命周期"的有机生态体,可以将产业集群的发展分为种子形态、核形态到集群形态三个状态,在"企业剩余"的基础上提出"产业集群租金"的概念,并运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建立基于集群租金的产业集群演化模型.通过仿真结果,利用集群租金的变化率信号,将产业集群的整个生命周期描述为经历"种子"→"核"生长期→发展期→稳定期→衰退(转型)期.同时揭示出了核生长期的"萌发期"("困难期")的存在以及它对产业集群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和谐视域中的产业集群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建设的核心是产业,产业的核心是工业。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必须培育工业产业集群,以工业经济推动各项事业的和谐发展。本文旨在通过对城市建设借助产业集群这种高效的组织方式的探讨,在加快做大做强现有优势产业的同时,积极带动关联产业,为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和和谐城市的构建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