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国第一次革命的思想武器和第二次革命的精神动力。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我们党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优良传统.在几十年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我党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战胜无数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实践证明,艰苦奋斗是我们克敌制胜、战胜困难的重要法宝之一.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创业阶段,处在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起点低、差距大、任务重,前进中会遇到种种困难和阻力.因此,继续坚持和发场艰苦奋斗精神,则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阶段姜日新(辽宁省委讲师团)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五千万党员的大党,社会主义中国是一个有11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党的理论成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对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推进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有着绝大的...  相似文献   

4.
邓小平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 ,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关键时期 ,他正确决策 ,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道路指明了方向 ,使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的决策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体现了我们党的集体智慧 ,是对毛泽东的决策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具有不同特点的艰苦奋斗精神的教育,也是我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但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人民生活水平已经有了一定提高的新的历史条件下,不少人却认为艰苦奋斗精神已经过时了。有的人甚至把艰苦奋斗作为“陈旧观念”加以抛弃。这种错误观念助长了社会上奢侈腐化的风气,给我国的改革和建设事业造成了极坏的影响。反思我们近几年的工作,强调艰苦奋斗不够,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不够,也是一个很大的失误。  相似文献   

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正确分析国情,作出了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这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论述的基本依据。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坚持这个科学论断。党的十五大报告进一步论述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发展进程、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在重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的同时,提出了初级阶段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  相似文献   

7.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政治优势;是当代中国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干部队伍建设的迫切要求。持之以恒地坚持和弘扬艰苦奋斗精神,必须正确认识艰苦奋斗的时代意蕴。  相似文献   

8.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半个多世纪以来,伟大领袖毛主席不论在民主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革命时期,都教导我们要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战胜我们在革命和建设中所遭逢到的一切困难。我们党我国人民,正是遵照毛主席的教导,奋斗牺牲,前仆后继,终于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站立起来了。在夺取全国胜利之后,党和人民遵照毛主席的教导,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把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相似文献   

9.
知识分子问题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周恩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从我国历史和现实的实际出发,着眼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及社会主义国家的兴旺发达,科学地认识和处理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和观点、政策和原则。这是他在社会主义时期对党的知识分子理论的重大贡献。.能否正确地把握知识分子的性质和地位,是能否全面正确地对待和处理知识分子1问题的一个关键周恩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知识分子是“劳动阶层’地观点,根据历史的发展变化,对我国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属性及社会地位…  相似文献   

10.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发抗艰苦奋斗精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江泽民总书记在党的十四大的报告中指出:“在实现现代化的创业阶段,需要有更多资金用于建设,一定要继续发扬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优良传统.提倡崇尚节约的社会风气.”一、艰苦奋再是优良传统,永远不会过时艰苦奋斗,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在几十年的革命斗争中形成的,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取得革命胜利的重要法宝,更是我们共产党人和每个干部,特别是领导于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和品格.我们党和国家正…  相似文献   

11.
走自己的路,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我们党历经艰难曲折,探索并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艰难探索背后蕴含着实事求是、自主自强、不怕牺牲、勇于创新等成功精神密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坚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自信,这既是我们党百年来“走自己的路”的宝贵经验,也是在新征程上继续“走自己的路”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12.
学习邓小平关于老干部的论述顾京麟邓小平关于老干部问题的一系列论述,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期老干部工作的指针。一、培养和选拔接班人是老干部第一位的历史责任党的老干部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艰苦奋斗了几十年,由...  相似文献   

13.
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是无产阶级政党性质的集中体现.它主要包括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的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原则,廉洁自律的原则,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原则等.坚持无产阶级党性原则,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持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保证,是做一名合格党员的起码条件,因而受到分别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领导集体的高度重视.我们党发展壮大、走向成熟的历史和党所领导的事业取得的伟大胜利,一再证明坚持党性原则的极端重要性.但是在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有人却认为坚持党性原则…  相似文献   

14.
党的“八大”提出的工作重点转移的发展战略是指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正确道路发展的理论和战略。遗憾的是,这个战略我们没能坚持住。总结其中的原因,我们觉得,主要是没能摆正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其它工作的关系。在纪念党的“八大”召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的30年.是社会主义中国深刻变革、快速发展的30年,也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成绩斐然的30年。30年来,我们党始终坚持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紧密结合起来,从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社会主义中国长治久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强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建国六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道路经历了传统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两个阶段。新中国六十年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既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又给予我们深刻的现实启示。主要历史经验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是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保证;坚持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根本任务,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主要的现实启示有:要使社会主义事业不停顿,必须注重理论创新;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模式应该是多样性而不是单一性;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与新自由主义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17.
江汉大学是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于1980年10月开始创办的。建校十年来,全校师生员工在党的领导下,在各级党政领导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关怀与大力支持下,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沿着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职业大学的道路,艰苦奋斗,坚持改革,以改革促发展,在改革发展中加强学校建设,使学校的教育事业和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经过十年来的艰苦创业与改革建设,江汉大学已基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条件的综合性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我们党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在为完成我国新时期的总任务的斗争中,学习应用并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毛泽东同志一贯坚持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方针,对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9.
抗日救亡的时代主题决定了延安精神是一种忧患意识危机意识的精神;延安严酷的生活环境决定了延安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共产党崇高的理想决定了延安精神是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攻坚战的今天,我们要发扬延安精神,培养党员干部和群众的忧患意识,坚持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相似文献   

20.
党的民族政策在新时期的发展张旭凯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共产党一贯重视我国的民族问题,重视民族工作,始终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各民族的实际相结合,坚持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的原则,坚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建设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