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莎莎 《社科纵横》2009,(7):177-178
本文运用Halliday系统功能语法的语篇分析理论,在分析泛读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指出泛读课的目的在于对整个语篇的理解。因而泛读教学应从文章结构和语境入手分析全文,解析体裁、信息结构、衔接与连贯等。语篇分析理论不仅能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正确理解文章内容,掌握中心思想,并能很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对长、难文章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刘敏贤  杨跃  周正履 《唐都学刊》2011,27(2):115-119
经过标注的语料库可用于语言学研究、语言教学、语言测试、词典编撰等诸多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领域。语篇研究的是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衔接(cohesion)和连贯(coherence)是语篇的基本要素和重要特征。语篇接受者对其理解的透彻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语篇连贯性的感知度。研究语篇中句子排列与衔接和连贯,是一种超句法分析。  相似文献   

3.
金铠 《社科纵横》2009,24(3):172-173,178
衔接作为构成语篇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研究兴趣。而在词汇衔接领域成果最为突出者当属侯易。然而,国内外学者对衔接理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一词汇衔接,却相对描述较少。本文以韩礼德和哈桑的语篇衔接理论为基础,以侯易关于词汇衔接的发展为框架,探讨衔接手段的使用可以加强语篇的连贯性,使学习者抛弃脱离语篇上下文、死记硬背单词的坏习惯。  相似文献   

4.
语义作为翻译的核心,要依托具体的语用环境来得以重塑和再生;语境作为一个语义整体,其具体形态、对象、时机、场合等因素是语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用关联理论加以分析,语符换改的动态流程就是寻找和发掘宏观、微观语境中语言内部或语际间的最佳关联性.在英语中,任何表意的语言成果,无论语词、语句、语段、语篇,甚而层次、内含、语势、照应上都时常展现出一定的关联特征和语义思维脉络.语符移译时,有心存留一些语言语境的关联意识,如实把握一些语言表象的关联特征,对语符的改换,不仅能更恰切地传述语义和更本质地还原语境,也能开阔认知的视界.  相似文献   

5.
杨丽艳 《学术交流》2005,(7):146-149
语篇分析是理解语言的一个重要渠道。语篇语义的连贯性取决于语篇中最基本的成分———词汇和语境的顺应,两者的顺应关系体现在其相互作用上。语境关系影响词汇意义的生成,而词汇意义又会对语篇的整体意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杜益梅 《社科纵横》2013,(1):345-346
衔接是语篇分析的基本组成部分,分为语法衔接和词汇衔接。衔接手段组织起整个语篇信息,构建成连贯的语篇。公元前334年亚历山大大帝给大流士三世的一封信采用多种衔接手段构建起一篇连贯的语篇,淋漓尽致的传达了写信人的思维意图,充分体现了衔接在语篇构建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胡峰笙  李欣  荆博 《社科纵横》2011,26(1):162-164
衔接不仅是语篇分析的重要方法之一,而且是语篇分析应用于翻译的最有效手段。本文在概述语篇衔接理论的基本要义、分析政府工作报告的语言特色的基础上,结合《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实例着重探析了每一种衔接手段在政府工作报告英译中的具体应用,从而提出衔接理论运用是政府工作报告英译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8.
王艳 《学术交流》2007,(7):126-128
依据关联理论的框架,从认知语用的角度对话语标记语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话语标记语对话语理解具有语用制约功能,在话语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的使用制约了话语理解的程序意义,为听话者指明了话语理解的方向,从而保证了听话人理解话语时付出最小的努力。其次,话语标记语具有明示功能,即话语标记语通过自身所标记的明示逻辑语义关系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对听话人的推理过程起着语用制约作用。最后,话语标记语具有语篇组织功能,在语篇中连接着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各种语义和逻辑关系。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是关联性的要求,是话语交际过程中的一种明示导向标记。  相似文献   

9.
马建奎 《社科纵横》2011,26(6):176-178
词汇衔接是语篇连贯的最高级、最复杂形式及语篇使成不可或缺的要素,文章探讨了语篇使成的表层词汇衔接与深层连贯之间的间性关系,试图建立词汇衔接与语篇连贯与使成之间的意义关联。  相似文献   

10.
金铠  甘咏 《社科纵横》2013,(2):140-141
词汇衔接是一种非结构性衔接手段,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本文探讨词汇衔接模式在英语写作中的意义、词汇衔接手段和写作质量的关系,并提出了如何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运用词汇衔接理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衔接英语语篇的逻辑纽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连贯是语篇的无形网络,衔接是语篇的有形网络。只有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才能保证语篇在意义上的连贯。衔接的手段各异,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就是运用过渡词语这一逻辑纽带,来达到衔接语篇的目的。本文着重对这一问题进行粗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沈再英 《浙江学刊》2005,(2):198-200
本文基于图式理论的功能研究,试图分析图式理论在阅读理解中所起的作用,以便帮助读者掌握语篇理解的理论基础和技巧,在阅读中驾轻就熟地理解作者的意图和观点,从而达到理解语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黄仁峰 《学术交流》2001,(5):111-113
语篇体裁分析理论作为语言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之一,正引起越来越多的语言教学工作者的注意.系统功能语言学者所提出的语境配置和语篇体裁结构潜势概念将引起外语教学领域的一场变革.  相似文献   

14.
黑色幽默语篇有独特的语言风格,语言结构碎片化、杂糅化和集锦化,常用极度变形的、夸张的喜剧语言形式表现悲剧内容.正是由于黑色幽默的这些语言特色,省略衔接在黑色幽默语篇中表现显著.<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20世纪黑色幽默小说的代表作,是黑色幽默语篇的集中体现.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语料的黑色幽默语篇,广泛使用省略的衔接手段,其中小句性省略衔接在黑色幽默语篇中表现突出.  相似文献   

15.
闫涛 《学术交流》2007,(10):131-133
在话语的生成与理解过程中,话语标记语是发话者用以进行有意图的编码和受话者对此进行解码和推理的重要依据之一。人们不但要关注话语标记对话语理解的推动作用,而且还应当从认知角度出发,以交际者为中心,关注发话者与受话者在对话语产出与理解过程中所涉及的共同前提——语境假设。在认知关联理论框架下,结合动态语境假设研究话语标记语,有助于寻求与动态语境的最佳关联来消除话语的语义和语境歧义,从而获得成功话语交际。  相似文献   

16.
杨超美 《社科纵横》2006,21(8):170-172
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围绕隐喻的语篇、语境与认知等方面许多新理论竞相争鸣,各显优势,但对隐喻在语篇中的整体把握似显不足。不同隐喻在语篇中的结构类型会影响整个篇章的框架结构,其互动关系及特性又会影响喻体对本体的映射中相关义项的取舍以及对语境中合适因素的筛选,进而决定对语境中概念意义和整个篇章意义的诠释。  相似文献   

17.
蔡璨 《社科纵横》2006,21(5):158-160
基于系统功能语法理论,对汉语法律文本中的起诉书的进行了文体分析,以扩展汉语法律文本的研究范围,为起诉书分析提供了借鉴。从语域的三个方面及语言的纯理功能角度,用量化的方法分析了现实语料,得出汉语起诉书主要是通过概念功能中的主动语态和及物系统体现物质过程,人际功能上利用表情态的动词和称谓突出语气和权位关,并通过词汇衔接来构建的行业性语篇。  相似文献   

18.
胡云飞 《唐都学刊》2002,18(1):122-123
语义作为翻译的核心 ,要依托具体的语用环境来得以重塑和再生 ;语境作为一个语义整体 ,其具体形态、对象、时机、场合等因素是语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借用关联理论加以分析 ,语符换改的动态流程就是寻找和发掘宏观、微观语境中语言内部或语际间的最佳关联性。在英语中 ,任何表意的语言成果 ,无论语词、语句、语段、语篇 ,甚而层次、内含、语势、照应上都时常展现出一定的关联特征和语义思维脉络。语符移译时 ,有心存留一些语言语境的关联意识 ,如实把握一些语言表象的关联特征 ,对语符的改换 ,不仅能更恰切地传述语义和更本质地还原语境 ,也能开阔认知的视界  相似文献   

19.
李杰  钟永平 《社科纵横》2010,25(3):164-167
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域即由情景变化而产生的语言变体,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产生,不同的语境类型决定着语言实际运用的范围,语境的变化会引起语言的变异。换言之,我们所说的话以及所写的语言会随情景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决定语言特征的情景因素有三个:语场、语旨和语式。语境的这三个变量也决定语言的意义系统;而意义系统又同时在词汇语法等层面得到体现。商务语篇的行业特色十分浓厚,而这些特征在词汇、句子结构以及修辞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体现,从而构成了商务语篇的语体特征。  相似文献   

20.
马慧 《社科纵横》2008,23(7):170-171
根据篇章语言学中的语篇分析理论来探讨学生英语作文中的不连贯现象.通过对40份英语专业大学三年级学生英语作文样本的仞步分析发现,作文中不连贯的原因之一是学生未能合理、有效地组织和安排语篇的衔接和连贯问题.具体表现为结构不紧凑,条理不清晰,逻辑不严密,语义不连贯等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