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通过区域社会信任、社会文化和社会制度体系为区域内各主体的经济活动创造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区域市场环境、区域创新环境和区域制度环境,为激励企业创新活动、促进区域企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因此,地方政府应该积极培育宏观区域社会资本,以促进区域环境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和驱动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种有效的制度对经济发展具有三方面的功能效应:约束主体行为与经济关系,减少社会经济的无序和不确定性;明确产权,降低经济机会主义与交易成本;形成一种有效的激励机制,使经济各要素的潜力充分释放。在一个动态环境中,原有制度会逐渐固化,蜕变成阻碍经济发展的障碍。所以,制度必须创新,通过制度创新进一步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技产业化中的市场创新是一个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整合的过程.我国市场创新中存在着市场创新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失衡,表现为市场创新与资本化和投资子系统、生产和组织子系统、文化价值系统的失衡.构建新的协调均衡,首先是建立市场创新风险资本,健全市场创新的投资系统,其次是促进市场创新的制度供给,健全市场创新的生产、组织系统以及推动市场文化和企业文化发展,健全市场创新的文化价值系统.总之,市场创新对科技产业化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有赖于科学技术、经济与社会的整合,有赖于市场创新与社会的整合和均衡.  相似文献   

4.
本文旨在考察技术创新资本的区域间流动在不同地区不同水平的制度环境作用下,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在理论分析之后,测算了技术创新资本区域间的流动量,结合制度环境指数,利用1999-2016年31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并结合空间杜宾模型,从本地和空间两个方面验证了其对区域发展水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制度环境在技术创新资本流动中起中介调节作用,制度环境越好,技术创新资本流动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越显著,对区域发展水平的正向促进作用越大,制度环境对技术创新资本流动的促进作用按照东北、西、中、东部的顺序不断增强,考虑不同形式的空间权重矩阵以后,这一结果依然具有稳健性。结论强调了制度环境的优化可以促进区域之间技术创新资本的合理流动,进而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本为基础和核心生产要素的经济形态.区域智力资本的关键应把智力置于社会环境当中,着眼于价值的形成与增值过程.区域智力资本是由人力资本、创新资本和环境资本构成的集合体,区域经济发展需要发挥智力资本三个要素的协同作用,智力资本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是通过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宏观机制三个路径来展开的,并在其中发挥相应的功能或效应.智力资本通过作用于区域产业发展、资源配置和宏观机制,实现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与高级化、资源的优化配置以及宏观机制的良性运作来实现经济规模量的扩张和经济质效的提升.  相似文献   

6.
民营科技企业的成长已经成为中国社会经济长足发展的领跑者。在沿海地区经济崛起过程中建立民营科技企业以知识资本为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体系,构筑企业基于创新网络的动态区域竞争优势体系,构造民营科技企业制度创新的源动力优化体系,创造企业基于发展优势的经济竞争力的提升模式,是保持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7.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经济增长与制度变迁是一个互相联系、相互促进的有机系统.创新是经济增长和制度变迁的源泉,也是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首要动力;而创新必须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保证下进行,制度安排和经济增长为创新提供了制度支持和经济支持.创新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制度非均衡,从而为制度变迁提供了动力和压力.制度变迁是创新和经济增长的结果,同时它也成为创新和新的经济增长的起点.  相似文献   

8.
由于地域辽阔、禀赋各异、基础不一,中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必然是一个以先发展地区为先导、以区域协调发展与梯度推进为特征的渐次演化过程。产业结构转型应结合各种禀赋条件的地区差异进行综合考量与区域布局,以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比较优势,推动区域产业交融共生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促进经济增长由物质资本推动向人力资本与技术进步推动的根本性转变。在具体政策措施上,要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构建"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体系;完善人力资本形成与再投资机制,实现经济发展的创新驱动;加强交易技术建设推动制度创新,提升交易效率促进分工演进;加快服务业对外开放步伐,稳步推进服务业国际化发展。  相似文献   

9.
21世纪初世界经济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全球并购扩大,贸易自由化推进。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方兴未艾,高新技术日新月异,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速度扩大,失业问题趋于突出,各国越来越重视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的良性互动关系。应对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促进我国十五经济发展的对策: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加强区域合作,形成区域联盟,力促国际环境向有利于我国的方向发展,把握机遇,积极进取,促进经济持续、适度、快速增长,实现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人口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区域产学研合作主要受各主体、区域创新网络特征、区域经济结构及区域社会、政策环境的影响.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背景下,顺应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发展,完善政策环境,建立组织协调机制,加强京津冀产学研资源共享机制建设,改进京津冀信息网络建设,加强京津冀高等学校社会服务的办学理念等是促进区域产学研合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南都学坛》2013,(5):112-116
中小企业在地理区位上的集中形成中小企业集群,集群层面的范围经济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从中小企业集群层面探讨范围经济的来源及其形成模式的研究发现:集群层面的范围经济是通过集群内部中小企业集体行动的结果,应当通过默示性知识的传播、共享资源设备、销售渠道、文化管理能力而形成对交易成本和生产成本的节约,进行产品创新和交易创新,营造范围经济发生的技术环境、资本环境、制度环境,从而形成集群层面的范围经济。  相似文献   

12.
区域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发展的重要形式和载体。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带来飞速的资本集聚、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会在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方面对经济社会管理体制提出严峻的挑战。这就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树立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观念,顺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社区等多元公共服务主体的优势,在经济管理、社会保障、社区服务等多方面创新体制机制,为区域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在经济全球化的市场竞争大环境下,企业必须进行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上的变革和创新,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种变革和创新主要有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和环境创新.  相似文献   

14.
产业集群视角下的总部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总部经济的发展问题,基于总部经济是产业集群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产业集群和总部经济的关系、总部集群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效应,提出了总部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积极实施集群创导战略;总部集群发展与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的结合;加强总部集群空间载体建设;培育促进总部集群的区域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总部集群区域品牌等。  相似文献   

15.
论西部地区资本形成的制约因素与资本市场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资本形成不足是西部地区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低,投资收益率不高,金融抑制,经济体制改革滞后,制度创新不力,区域开发成本高等限制了西部地区的资本形成.发展资本市场可以有效地促进西部资本形成.政府推动、金融主导、法制规范是发展西部资本市场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在强调人脉和圈子的中国社会,企业通过社会资本这一重要的非正式制度获取稀缺资源,成为企业谋求发展的一种主流形势。本文将社会资本理论融入公司投资行为中进行研究,通过构建一套包括社会关系和社会经历两个维度,共6个子指标的高管社会资本衡量体系,全面测量了高管团队的社会资本,检验了高管团队社会资本与企业投资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团队社会资本对企业的投资效率有显著提升作用,并且在法律监管环境不完善的地区社会资本对投资效率的影响更加显著。本文的研究验证了社会资本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公司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同时政府应当推动法律制度环境这一正式制度的建设,为企业发展营造一个公平、良好的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7.
以创业和创新集群为研究对象,采取博弈分析法,分析创业视角下创新集群形成机理,结果显示:创业已成为推进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创新集群能成为区域经济的"领头羊"与创新集群内高效的创业活动密不可分。"创业机会利用"促进创新要素集聚,"新企业创建"推动主导企业"极化","创业组织发展"强化创新生态产业链联动,"创业网络构建"激活创新集群联动。应加强创新集群的创业活动,充分发挥创新集群的辐射效应,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8.
文章认为民族地区的发展目前的关键应该是制度创新,也就是说,要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区域行政壁垒,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的市场;要促进跨地区企业集团的发展,发挥大企业集团在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的主体作用;要实行土地使用制度的创新,加大开放力度,吸引外地企业、公民和外商投资;调整所有制结构,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之成为民族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似文献   

19.
基于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循环经济是在资源与环境约束下追求有效经济增长,促进社会、经济与生态环保协调统一的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现有制度对循环经济的发展构成了障碍,创建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全新的制度体系意义重大。建立新型的循环经济框架下的制度体系,应该在剖析我国现有制度障碍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完善我国现有的法律制度,建立科学的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和保障清洁生产顺利实施的制度,建立健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企业环境信息公开制度等,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20.
自由贸易港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选择最佳区位划出一定范围的区域,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不同于其他区域的更开放、更灵活、更优惠的政策和管理体制,旨在加快资本、技术引进,开展国际合作,促进区域开发和整个经济发展。自由贸易港区,一定意义上可称经济特区,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