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7 毫秒
1.
八景诗的意境美和审美价值开拓了旅游文化视野,为旅游文化创意带来契机。八景诗于旅游文化创意的启示:八景诗融于绘画,提升旅游艺术美;八景诗融于旅游行程,创造特色旅游。八景诗与旅游文化创意紧密相连,为旅游开发提供有益借鉴,促进八景诗的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2.
大同旅游资源丰富,多为历史文化价值极高的佛教旅游资源。针对当前大同存在城市形象模糊、旅游品牌不鲜明等问题,研究大同佛都旅游文化品牌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大同文化特色在北魏辽金,精华在佛教,重点在古都,因此大同可定位于"魏辽佛教文化旅游之都",以云冈石窟为主体,构筑平城文化体系,以古都为载体,打造大同佛都旅游胜境。  相似文献   

3.
北部湾城市旅游圈内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海丝文化"近年来受到了高度重视。在邮轮旅游发展的背景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影响下,以海丝文化为核心、以邮轮旅游为形式、以消费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北部湾城市旅游圈的资源整合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进行资源整合过程中,也要处理好圈内各个城市的竞合关系,并从提升文化内涵、品牌建设、整合营销等方面保障资源整合的落实。  相似文献   

4.
在正视"海峡旅游"品牌建设现状基础上,基于闽台深厚的历史渊源,反思"海峡旅游"品牌独特的文化因子及其市场化开发的可行路径,以推进"海峡旅游"品牌的差异化、个性化塑造,深化"海峡旅游"品牌建设。  相似文献   

5.
武汉具有丰富的历史、旅游资源,独特的生态、饮食资源,深厚的科研资源,文化资源优势显著。做好城市文化规划,保护武汉城市文化,加强武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和综合利用,丰富文化内涵,建设"旅游休闲"品牌;加强文化创意产业建设,提高文化产业科技水平;做好文化产业队伍建设,实施人才兴文战略,是武汉市实现产业升级、城市转型,培育城市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甘肃是旅游资源大省,也拥有丰富多彩的旅游文化,旅游文化品牌带动战略成为保持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传统形式下塑造的甘肃旅游文化品牌,在时代飞速发展和需求多元化的今天显得过于繁杂、片面和缺乏条理。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全新的旅游文化品牌发展思路,通过凝练品牌这种途径,使甘肃旅游业取得更好的效益。文章通过描述甘肃旅游文化品牌现状,分析影响旅游文化品牌发展的相关要素,最后提出凝练品牌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7.
当今县域旅游品牌建设陷入困境。为促进中国县域旅游业健康发展,对浙江衢江旅游业进行深入调研和SWOT分析,指出县域文化观念相对滞后、文化资源总体水平不高、文化建设人才缺乏等问题既阻碍了县域文化的发展,也影响到衢江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以旅游品牌构建为目的的旅游软实力培育是提高衢江旅游业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应在观念、战略、路径、资源等方面努力,使旅游软实力促进县域旅游品牌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花果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区,"海、古、神、幽"是连云港市的旅游开发目标.在分析了花果山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认为作为<西游记>的背景地,花果山景区、景点建设尚不到位.提出了虚构景观,打造花果山"西游"文化品牌;利用地质资源开发建设地质公园,打造花果山旅游开发的顶级品牌;全方位开发"大花果山景区"的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9.
陕北八景诗不仅融合了人文与自然,其独特的地学价值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陕北的风土人情。以旅游地理学的视角来审视陕北地方志中的八景,不仅可以认识陕北地区较为突出的自然特点,了解其所蕴含的地方特色文化,同时对于旅游规划和旅游开发具有一定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0.
民族村寨旅游品牌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村寨旅游竞争日益加剧,旅游品牌建设已经成为提升竞争力的必然选择。民族村寨的资源特性和产品优势,为其最终发展到旅游品牌阶段提供了最基本的条件。基于民族村寨品牌旅游建设的条件,要以“依托特色资源,培育名牌产品,突出品牌主题,营造品牌文化,注重质量建设。维护区域形象,加强全面管理、完善组织模式”为思路,共同建设民族村寨旅游品牌。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推动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从乡愁诉求的视角探讨在乡村旅游品牌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忽视旅游者核心情感诉求、建设模式同质化严重、文化内涵缺失。以安徽歙县许村为例,分析乡愁情感在乡村旅游品牌文化建设中的作用。从人口特征、客源地、心理需求等方面对许村旅游市场进行细分,对许村可识别的乡愁资源从乡村空间、物质载体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进行剖析,并结合乡愁诉求对许村旅游品牌进行定位。然后提出塑造乡愁记忆场所、设计乡愁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品牌体验式营销、建立品牌文化营销意识等方面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2.
岷江上游历史文化资源非常富集,其代表性历史文化资源要而言之有五:大禹文化、蜀源文化、江源文化、羌族文化以及其他文化。但由于多方面原因,这一地区文化旅游发展相对滞后,尚未形成有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应该充分整合资源,加快岷江上游文化旅游发展,尽快形成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基本思路是:尽早拟定区域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抓好基础研究;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文化旅游服务环境;精心设计特色文化旅游带,尽快形成有世界影响的文化旅游品牌;丰富文化旅游内涵和形式,多渠道拓展岷江上游文化旅游空间;分层培育文化旅游消费市场和群体,夯实岷江上游文化旅游社会基础;集中组织和营销;打造大型岷江上游文化旅游集团。    相似文献   

13.
文化旅游目前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新亮点,各地都注重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发掘,由传统的资源“硬开发”转向“软开发”。巴彦淖尔市位于内蒙古西部,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灿烂的河套文化,遗留了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但由于旅游业发展滞后,河套文化旅游资源没有得到很好开发,制约了河套文化旅游品牌的树立。本文立足巴彦淖尔市实际,分析河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八景"是汉文化与传统自然审美融合的典型表现。"八景"文化发源于先秦,萌芽于魏晋,成熟于两宋,繁荣于明清。明清以降,随中央集权统治的拓展,边疆民族地区发生了普遍的内地化现象,涌现了大量以生态景观为主的"八景",并因地理、自然生态及经济文化的差异而独具民族和地域特点。云南"八景"文化起源于明代,发展于清康乾时期,繁盛于嘉道时期,咸同后衰落,其发展历程在边疆民族地区极具典型性,其文化内容具有较大的学术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浙江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旅游只有健康有序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这就迫切需要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是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它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经验,并丰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涵。浙江省乡村旅游升级存在本土文化挖掘不深、缺乏品牌文化,产品雷同、开发程度不深,乡村旅游营销方式落后等问题。浙江省乡村旅游产业升级发展应该做到:突出乡村旅游的品牌形象;深入挖掘乡村文化,做好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立足乡土,打造精品活动项目;拓宽乡村旅游资源的保护模式;升级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相似文献   

16.
昭君文化旅游开发的现实意义与战略构想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昭君文化是三峡地区品位很高的文化资源,值得大力弘扬和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利用昭君旅游文化,是三峡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促进民族团结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需要,是建设鄂西旅游经济带和打造"大三峡旅游经济圈"的需要。在战略举措上,应有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策划重大项目,创造旅游品牌;将昭君文化开发与旅游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链;以旅游文化理念为指导,加强昭君文化的全方位的深度开发等。通过旅游开发,让昭君文化走出三峡、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7.
新兴文化旅游业是河北省发展绿色经济,实现"绿色崛起"的重要途径。梳理了河北省内各地区文化旅游资源,在分析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河北省文化旅游业竞争力要关注旅游者消费理念和方式的转变,有针对性地开拓市场;以现代营销理念宣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建立消费者对旅游品牌的忠诚度;实施差异化战略,统筹发展,加强各行业和地区的联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打造立体化旅游渠道,开发"情境旅游";发挥旅游地高校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客家文化资源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与其他文化资源相比,在开发利用上,既有共性,又有个性。本文以近年来成都龙泉驿区洛带镇促进四川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经验作为案例,并联系我国台湾地区发展客家文化创意产业的实践,围绕开发主题与打造品牌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上探讨了开发利用四川客家文化资源,发展客家文化产业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娄底市地处湘中腹地,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品位甚高,极具开发价值和开发前景.旅游观念滞后、资源开发粗放及设施配套不够是制约娄底旅游业发展的主要因素;确立"旅游立市"发展战略、全力打造旅游文化品牌、构建湘中旅游文化板块、加大旅游设施投入力度以及以服务提高旅游美誉度是娄底旅游文化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0.
长城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中大众认可度最高的,本身就含有品牌价值,要充分利用这种品牌效应;秦皇岛市正是长城资源的名城,占有地域优势,这为在秦皇岛市打造长城文化提供了有利条件.立足秦皇岛市长城旅游资源,将"长城游"打造成秦皇岛市文化旅游的重要品牌,打造"长城名城"的崭新的旅游形象,在旅游产业的激烈竞争中突出特色,既能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也能取得丰厚的经济效益.将长城文化旅游与城市形象宣传结合起来,提出立足文化特色,打造城市形象;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线路等策略,以期推动秦皇岛市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形象的重新定位与宣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