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先秦时期对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的诸因素 ,论述了形成这些因素的主客观条件。指出先秦为中国古典文学风格论的形成奠定了文艺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文赋》的作者陆机,是我国封建社会在古典文学理论方面卓有成就的人物。他的《文赋》是继曹丕《典论·论文》之后我国古典文学理论的第二篇专注。曹丕的《典论·论文》与陆机的《文赋》,在古典文学理论史上虽然相距七十年左右的时间,但是两篇光辉的文学理论的著述可以互相补充,堪称我国古典文学理论论坛上的姊妹篇。曹丕的《典论·论文》以评价作家、作品为主,也兼谈了文学创作的体裁、风格和文章的作用。陆机的《文赋》以创作构思为中心,谈了主观与客观,内容与形式,文章的体裁、风格和作用。二者有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探讨了“传神论”对中国文人画的影响。概述从先秦至明清,“传神论”在绘画中的提出和发展过程。指出,“传神论”不仅是中国绘画艺术特有的审美观念.同时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及其它艺术的审美准则,各种艺术的相互影响,形成了文人画表现形式的丰富底蕴。  相似文献   

4.
刘基《拟连珠》思想理论的来源主要是孔子、孟子、苟子、墨子以及《易》学、名家、法家、兵家、老庄道家辩证法等先秦元典文献,充分体现了刘基作为“一代文宗”而有的“会通百家、兼容儒道”的为学风格与理论旨趣。《拟连珠》的哲学思想既有本体论、认识论、辩证法等一般理论原理,又涵括了人性论、修养论、治国论、人才观等中国传统哲学要义。刘基的哲学思想与学术成就是建构在先秦子学思想体系之上的,具有“先秦诸子学”的秉性与特征。  相似文献   

5.
以<诗经>、<尚书>、<国语>、<左传>为代表的诗经时代文学风格观念与"风骨论"有着渊源关系,先秦儒家与道家的文学风格观都不同程度地对"风骨论"产生过影响,先秦诸子和魏晋玄学的风格观对"风骨论"的形成具有更为直接的影响.正是刘勰从"宗经"、"征圣"的复古立场出发,提出了古代文艺理论中属于内容方面的重要范畴--风骨论.  相似文献   

6.
刘勰文气论     
先秦汉魏时期关于气论的代表性观点可归纳为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三种形态,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文气论思想的来源。刘勰主要继承与发展了《周易》阴阳刚柔的气论思想与曹丕文气"清浊"说。刘勰文气论内涵多样,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在文论史上首次确立了刚柔风格类型说,并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理论支撑,推演出了《体性》篇"数穷八体"的八体风格类型;二是以文气论风骨,提倡刚健的文风。  相似文献   

7.
先秦汉魏时期关于气论的代表性观点可归纳为哲学层面、审美层面与文论概念的三种形态,这正是刘勰《文心雕龙》文气论思想的来源。刘勰主要继承和发展了《周易》阴阳刚柔的气论思想与曹丕文气"清浊"说。刘勰文气论内涵多样,最大的贡献有两点,一是在文论史上首次确立了刚柔风格类型说,并以"刚柔相摩,八卦相荡"的理论支撑,推演出了《体性》篇"数穷八体"的八体风格类型,二是以文气论风骨,提倡刚健的文风。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代的风格论是修辞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格主要取决于作家的气质、才华以及后天的学习、熏陶。印度的风格论是在庄严论 (即修辞论 )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独立的诗学体系 ,注重地方风俗习惯、语言特色对风格的影响。中国修辞论追求自然含蓄的审美意境 ,而印度庄严论则注重惊奇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9.
心性论作为中国哲学关注的核心问题在先秦时期便成为哲人聚焦的中心;先哲围绕心性之辨概括了性论中的"一元论"、"多元论"、"主体论",心论中的"认知主体"、"存在主体"、"道德主体"等对后世中国哲学影响至深的范畴;对先秦时心性论进行形态考察,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厘清人性论的逻辑发展,更能有效地辅助分析学说背景、理论价值与发展前景,为解决当代哲学民族性和普遍性矛盾,探索中国传统哲学向近现代哲学的转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在陶诗研究中,论其平淡、自然语言风格者不乏其文,但对这种风格形式的原因则探讨较少。朱自清先生指出:“陶诗显然是接受了玄言诗的影响。玄言诗用的似乎正是‘比较接近说话的语言’”,“陶渊明正是用这种语言作诗”(《来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上卷,《肖望卿〈陶渊明批评〉序》,重点系笔者加。  相似文献   

11.
孟称舜选编的《古今名剧合选》是一部元明杂剧选集,集选本与评点为一体,集中体现了孟称舜的戏曲观。在该选集的序言及评点中,孟称舜的戏曲当行论和风格论尤值得重视。其当行论表达了戏曲创作如何达到“当行”的见解,涉及戏曲人物形象塑造、戏曲语言等方面。风格论方面,他明确提出戏曲的两种风格——婉丽和雄爽,否定风格优劣论,否定“北主劲切,南主柔远”,主张风格应以作品分而不应以地域分,主张作家风格具有多样性,在具体评点中,对作家具体作品风格和整体创作风格的评价较为中肯。孟称舜的戏曲理论,在中国古典戏曲理论中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讨论的是古代诗歌风格批评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古代风格批评在重直觉、重感悟的背后存在一定的思维理路,其理论视角包括:个性风格论、文体风格论、文本风格论、美感风格论等诸多方面,其思辨所达到的深度远非西方风格理论可以比拟。认真加以发掘,不仅对现代风格理论建设大有助益,而且对古代作家的风格研究,甚至对文学风格史的研究也会有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13.
意象是中国古典文论所特有的一个文艺理论范畴,通常被用来评诗、论画。意象论的形成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经先秦、唐宋之后,到明代才迎来了意象论的真正成熟。明代人在讨论意象时提出了明确的理论观点,认为意象要衡当、意象要含蓄、意象要虚构等。这些理论观点在清代得到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所讨论的是古代诗歌风格批评中的若干理论问题。古代风格批评在重直觉、重感悟的背后存在一定的思维理路 ,其理论视角包括个性风格论、文体风格论、文本风格论、美感风格论等诸多方面 ,其思辨所达到的深度远非西方风格理论可以比拟。认真加以发掘 ,不仅对现代风格理论建设大有助益 ,而且对古代作家的风格研究 ,甚至对文学风格史的研究也会有极大的促进  相似文献   

15.
80年代以来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呈现出一派生机 ,运用符号学、原型批评、叙事学等西方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论著大量出现 ,其中不乏佳作。如林兴宅《艺术魅力的探寻》 ,陈植锷《诗歌意象论》、傅道彬《晚唐钟声》以及董乃斌的《李商隐研究》等等。这些研究 ,拓展了人们的视野 ,开阔了人们的思维 ,也使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分析与描述更为理性化了。然而 ,我还是始终比较固执地认为 ,文学研究 ,尤其是诗歌研究 ,感情始终是第一位的。做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研究者 ,必须具备两个基础 ,其一是对资料的尽可能详尽的占有 ,包括文化…  相似文献   

16.
唐人风格论──兼论普通风格论黄炳辉唐人风格论比起西方和中国唐以前风格论有自己的特点,在中国古代风格论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唐人风格论,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的风格论有重大意义。一、国外风格学鸟瞰和风格涵义的界定风格既是古代文艺家讨论的课题,也是现代文...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认为,义利问题是中国哲学特别是中国伦理学中的大问题。在先秦诸子伦理学中,义利论之于天人论,是其价值导向和根本精神;之于人我论,具有内核或精神的地位与功能,之于修养论,则是其目的和指向。由于天人论、人我论、修养论在先秦诸子伦理学中居于关键地位,是建起伦理学大厦的基本构架,因而可以说,义利论是先秦诸子伦理学的核心或精神,也是其价值标准和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先秦诸子君臣关系模式对中国古代君臣文化研究及思想家对政治领域的影响研究的重要意义,却存在一直没有系统的加以总结和论述的问题。从君臣道义论、君臣惠忠论、君臣逸劳论、君臣尊抑论四方面分别阐述了先秦主要思想流派儒、墨、道、法四家各自确立的君臣关系模式,试图对先秦君臣文化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我们教学工作的对象是青年学生,这些学生的实际情况怎样,如何根据他们的实际组织教学,已是教学工作者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在高等学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古典文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这不仪因为古典文学体现了三千年祖国辉煌的古代文化,而且它也直接关系着高质量人才的成长。按照教学大纲要求,四年制本科学生,古典文学要开五个学期,总课时达三百二十课时。因此,古典文学是一门举足轻重的课程.同学们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运用中学学到的语文知识,接触由先秦至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夕的大量作品,了解风格多样的古代作家,任务是艰巨的。他们不但要有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曹丕关于“文以气为主”、“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审己以度人”的文学主张化解为“文学观念论”、“文学价值论”、“文学批评论”三个命题来研究。认为曹丕文学理论的诞生,标志着“文学的自觉时代”的到来,它使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迈进了一个新的时期,其历史意义自当不可低估,其现实意义亦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