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翻译活动历史发端的命题中"人类翻译活动史与人类史和\或人类语言史等同论"值得商榷,人类翻译活动历史发端的语言进化条件、文化进化条件、社会发展条件及其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因之,人类翻译活动与"现代人"之前的人类史无关;人类在"原始"文化阶段的低级水平之前没有文化进化条件产生翻译活动;人类翻译活动的历史发端不早于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时间在公元前5000年上下;笔译形态活动产生的时间应在公元前3000年之后。  相似文献   

2.
李君如 《源流》2011,(13):92-93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1949-1978)作者: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1年1月内容简介《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是继《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出版以来的又一部中国共产党历史基本著作,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1949-1978年带领全国人民艰辛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该书的编修,始终以历史决议为指导,以新时期党历次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有关党的历史的论述为准绳,并在撰写中得到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精心指导,若干重要问题的表述均经中央批准,代表了目前对这29年历史研究的最高水准。该书的编修,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充分吸收和利用党史学界的新史料和新成果,对党员、干部和群众关心的一些重大历史问题和难点、热点问题作了科学表述。全书着重反映党在这29年里不懈奋斗的主流、本质和主题主线。对诸如反右、"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作了权威准确的评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中高级领导干部深入学习党史、总结历史经验的重要教材。  相似文献   

3.
黄鸿钊教授主编的《百年国际风云》一书最近已由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问世。该书系统阐述了近百年来欧亚主要国家之间关系的风云变幻,尤其是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利益争夺,两次世界大战的因果及过程和其对当代世界格局的深远影响。总体说来,该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历史学家的使命不仅仅是把现在和过去确实发生过的事变收入其记载,更重要的是通过深入研究历史,揭示出人类历史发展的轨迹和规律,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教训,为展望未来提供工具和手段。《百年国际风云》正是著者带着这种使命感写就的,该书主要探讨了两大问题:一是霸权与战争的内在关系、即帝国主义国家对霸权的争夺怎样引起战争,战争如何调整了它们之间的原有矛盾。但因战争仅仅能迫使弱者屈从于强者的意志,  相似文献   

4.
交往关系是人类社会中最基本的关系,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基础,是人类历史的起点,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本文揭示了哲学意义上"交往"一词的含义、根据和历史形式,全面分析了交往的社会功能,并结合当前人类社会生活重大实践,为从交往角度客观理解全球化问题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维度.  相似文献   

5.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马克思首次对世界历史思想进行了系统阐述。在其中,马克思分析了作为人类本质的自由自觉劳动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自身之间的相互关系,揭示了推动世界历史形成的现实主体和内在动力;同时,以异化劳动为关键词,马克思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雇佣关系对类本质的压抑与背离,勾勒出世界历史朝着扬弃异化、扬弃私有财产方向发展的未来图景。"人的类本质复归与世界历史进展之间内在的统一"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独特主题,它与马克思成熟时期的世界历史理论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为当代人探索自身与世界的发展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6.
关于"亲"的研究,以往多就血缘关系立论。其实,"亲"的关系应包涵的内容更广泛:血缘关系,夫妇、情人关系,朋友关系,人与其故乡、国家的关系等。概言之,"亲"并非是一个专门指称血缘关系的词,其本质的涵义是指人的体会到的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在精神上的完全的一体性、统一性。  相似文献   

7.
不可否认,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是人类历史的巨大进步,它否定了君权神授、等级授权制、以人治国、世袭制、终身制等封建专制政治制度和传统,并为人类追求更高级的社会政治形态,实现民主政治理想开辟了道路。但必须看到的是,任何政治关系都是一定的阶级关系的体现,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并不能掩盖它的局限性。当代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困境主要表现为:一是"民主政治"与"经济自由"变得越发不能兼容;二是钱权交易大行其道,民主政治运作走形变样;三是福利资本主义进退维谷,政治妥协难以实现;四是民主输出与民主制度的野蛮化和军事化。  相似文献   

8.
要真正认识和把握人类全球化现象,就应该从人与"全球化"的双重关系入手,"全球化"是"人的全球化",人是具有"全球性"的人.为此,从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本性之间历史与逻辑的统一关系中,来具体分析与把握人类的"全球化"现象是我们的思维向度.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是一种解释和观察 ,通过主体对世界与时间的观察来解释历史。只有在世界和时间里才能发生历史 ,历史只能存在于世界和时间的多维发展之中。世界、时间、历史都是存在的现象 ,而全部的历史就是要探讨它们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清理世界、时间、历史三者的关系和概念 ,在“三个世界”理论基础上分析了“三个时间”、“三个历史”的向度。世界、时间、历史的统一构建最终形成了历史学的发展 ,形成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 ,历史向着“专题化”的世界历史方向演历。  相似文献   

10.
英国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对原始部落遗址中"愈合的股骨"的阐释,涉及到人性生成这个古老的学术问题。原始人类对失去劳动能力的伤、病、残、老人产生了怜悯心理,这无疑是人类由野蛮迈向文明的重大进步,但是将其归结为原始人类开始懂得了怜悯,这就是把因果关系本末倒置了。历史唯物主义深刻地揭示了历史发展客观规律:人类由野蛮社会进化到文明社会的动力和根据,不应该用人类的情感、道德、人性来解释,而应该到人类的生产实践中、到社会经济关系中给予说明。人类不是因懂得了怜悯而进入文明社会,而是在文明社会渐次到来的过程中才逐渐懂得了怜悯。从"愈合的股骨"阐释中折射出两种历史观对人性阐释之根本对立,其焦点在于:到底是用历史解释人性还是用人性解释历史。唯心史观用人性解释历史,唯物史观则用历史解释人性。  相似文献   

11.
1991年8月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了韦杰廷教授所著的《孙中山民生主义新探》一书。该书有25万余字,对孙中山民生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旧民生主义和新民生主义的具体内容,民生主义所有制结构,民生主义的经济理论,民生主义的历史理论,民生主义与新民主主义的关系,民生主义的性质、社会作用和历史地位诸方面进行了有深度的探讨,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笔者读罢该书,觉得它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宪法序言作为当代中国人民经过法定程序确认的"中国论",它主要体现为四对范畴:历史与阶级意识,统一国家与统一战线,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关系,以及中国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其中,历史与阶级意识揭示了当代中国的根基,"历史"既是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其实也是中国固有的方法,宪法序言中表达的阶级意识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在当代中国的体现。统一战线与统一祖国是传统中国的"大一统"与现代中国的现实格局融会贯通的产物,尤其是统一战线,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多民族国家与民族关系是现代性的产物,也是民族意识觉醒的产物,是置身于世界的中国必须面对的现实。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强调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时代化表达,更是对中国必须面向之世界的直接回应。  相似文献   

13.
《外国史略》及其作者问题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国史略>是晚清早期一部"西洋人谭西洋"的重要著述,也是魏源百卷本<海国图志>所引用的两部外人史著之一.学界关于此书不仅在抄本问世的时间上看法不一,特别是关于该书的作者究竟是谁亦众说纷纭.文章通过对该书的内容、结构、特点与译词的分析,提出<外国史略>是马礼逊父子先后接续完成的一部世界史.该书的整体规划和主体结构部分已为罗伯特·马礼逊草拟,马儒翰、马理生在其父亲去世后相继接续父亲撰写、增补了该书后面发生的历史事实.<外国史略>不仅提供了大量关于西方历史和文明的内容以及若干新词汇,而且也给第一代中国西方历史的撰写者提供了新的文明认知的体系.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揭示了人类历史的走向,正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着重从三个方面对这一理论 作出总结与反思.澄清了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与黑格尔世界历史理论的关系,对"世界历史"理论与全球化的关系 作出了剖析,并且阐明了这一理论在当代中国的坚持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赵树功教授著,人民出版社2012年4月出版。该书系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成果。气是中国哲学的元范畴,它和道、理、无、一、玄、天等范畴一样,是古代哲学中阐释宇宙生成、物我关系的重要范畴。该书以范畴正本清源的梳理为基本手段,将古代文人以气论文的历史视为一个历时性的学术整合过程,通过这些范畴内外关系的研究,提炼对这些范畴具有统辖意义的元范畴,并尝试以元范畴之下范畴之间的关系结构,追溯复原古代文学理论的体系。该书构建了一个以气为核心的文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涉及文学本原研究:元气为文学发生的源泉;文学创作的文机涵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分析三种历史形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内涵及其各自与当前生态危机的不同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必须"走进"现代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17.
一、国际体系与大国关系研究2008年出版专著《当代国际体系与大国战略关系》。联合国前副秘书长、中国联合国协会会长陈健对该书的评价是:作者独辟蹊径,以国际关系研究、世界历史研究、国际战略研究、世界经济研究等多学科相结合实现一体化的方法,研究国际体系的演变与大国战略关系的发展,为中国认识世界提供了崭新的视角,为构建中国特色国际体系理论做出了努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对和谐世界理念与中国特色国际战略的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由内蒙古大学蒙古史研究所周清澍教授主编的《内蒙古历史地理》一书,即将由内蒙古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内容为:内蒙古地区石器时代人类遗迹及历代政权在本地区的行政建置;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在内蒙古地区的兴衰变迁,地域分布,社会组织及其与中原政权的关系;历代内蒙古地区的人口、牧业、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内蒙古地区聚落、城  相似文献   

19.
"世界历史"与"世界市场"在本质上表现为一种辩证的时空关系,它们反映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空间范围,因此成为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批判的两个重要维度。在马克思视域中,"世界历史"的进程包含了"世界市场"的生成及危机,而"世界市场"的生成及危机又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二者的辩证关系还表现在,在超越资本关系的条件下,"世界历史"终将摒弃"世界市场",并通过空间解放来表现人类社会存在的积极状态,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20.
鲁迅剖析旧婚姻夫妇伦理,进行了对"男尊女卑"、"妇女自身奴性"和"节烈道德"的批判,来表明其对具有时代特征的夫妇平等的伦理关系的寻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