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2006年,我区积极贯彻执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认真清理和停缓建一批不符合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的在建项目,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经济增长实现理性回落。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4790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41.72亿元,增长6%;第二产业增加值2329.51亿元,增长25.1%;第三产业增加值1818.77亿元,增长14.5%。全区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查,工业和第三产业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
数字内蒙古     
2005年1一3月全区及各盟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情况(一) 地区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亿元) 8 8 18忍 67 79 2542刃 全区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呼伦负尔市 兴安盟 通辽市 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 鄂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阿拉善盟 注:固定资产投资为城乡 同比增长(%) 26.9 28.2 348 17.7 27.5 38.3 29.1 24.0 29.9 22.9 25 .5 1一3月 211.98 32.09 61.00 10.35 3 .79 13 23 16.06 7 .55 7 .36 33 .08 8 .61 同比增长(%) 30 .1 28.9 35.9 231 26.2 38.7 35.0 36.7 28 .1 40 .2 27 .3 26 .1 28 .6 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l一:月…同…  相似文献   

3.
一、"十一五"时期内蒙古服务业发展基本情况(一)经济总量不断扩大,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十一五"时期,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由2005年的1542.26亿元(现价,下同)增加到2010年的4209.02亿元,年均递增15.0%,快于同期全国服务业年平均增长速度.2010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6.1%,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29.3%;服务业实现税收542.42亿元,比2005年增加327.62亿元,占税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8.2%,服务领域日益成为地方增税的重要来源.2010年全区服务业从业人员407.5万人,占就业总人口的比重达34.4%,比2005年提高3.9个百分点;新增就业人员89.6万人,占全区新增就业人员的62.4%.服务业正成为吸纳劳动力的主要领域.  相似文献   

4.
一、我区第三产业运行的主要特点   (一)第三产业总体运行平稳,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初步核算,全年全区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18.77亿元,同比增长14.5%.2006年,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595.27亿元,比上年增长16%,其增速在全国排第3位,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5.
一、我区产业结构变化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据悉,1947年全区生产总值仅为5.37亿元,1978年发展到58.04亿元,2005年达到3822.77亿元。2005年全区生产总值比1947年增长163倍,年均增长9.2%,其中1979—2005年平均增长11.4%,特别是“十五”时期,全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6.6%。全区人均生产总值由1947年的96元、1978年的317元迅速提高到2005年的16026元。1947年全区农业增加值占全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6.7%,1978年这一比重下降到32.7%。经过20多年的发展,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2.7∶45.4∶21.9调整为2005年的15.1∶45.5∶39.4,第一产业…  相似文献   

6.
《四川省情》2004,(2):43-43
200箩年l一12月,四Jll实现工业增力口值!(规模以上_)】ii56.02亿元,~=-LC 21.0%,比去年同期多增-F:3.8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城乡集体平g个人投资)1817。05亿元,增长25.1%,tl:去年同期多增长5.8 Fz,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91。05亿元,增长10.鼢oZ出口总额5 6_39亿美元,增长26.26A,,其中:出口额3 2.13亿美元,增长18.5%;进融额24.26亿美元,增长3 8-1%。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36.33亿元,同}匕增长18:6%,地方财政支出731.27亿元,增长8.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7235.77亿元,}匕年初增加1179j48亿l元,增长。j19.5%,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  相似文献   

7.
一、取得的主要成绩 1.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5年全区可望实现生产总值(GDP)588亿元,比2000年增长158.0%,年均增长20.9%,超过计划下限8.9个百分点;人均GDP预计达到51300元,增长156.7%,年均增长20.7%,超过计划下限8.7个百分点.2001年全国县(市)综合发展指数测评,萧山列第7位,比2000年上升两位,2002-2004年继续保持全国第7位,全省第1位.  相似文献   

8.
地区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固定资产投资额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人 5月 (亿元) 比上年 同月增 长(%) l一5月 (亿元) 比上年 同期增 长(%) 1一5月 (亿元) 比上年 同期增 长(%) 5月 (亿元) l一5月 (亿元) 比上年 同期增 长(%) 全区 呼和浩特市 包头市 呼伦贝尔市 兴安盟 通辽市 赤峰市 锡林郭勒盟 乌兰察布市 那尔多斯市 巴彦淖尔市 乌海市 阿拉善盟 86.59 18.39 19.31 746 3 .16 6 .78 1 1.52 2.02 4 .71 4 .99 3 .86 3 .31 1 .00 19.0 23.6 29.1 13.9 8 .1 13.5 13.3 12.0 15.6 19.8 121 15.5 13.3 405 18 78.31 84.92 38.67 15.63 33.20 53.1…  相似文献   

9.
区域经济不断壮大,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近两年来,温江区以举办“花博会”为契机,主动融入大都市,加快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力度,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总体实力明显增强。2004年,全区完成生产总值71.25亿元,比2002年增长37.5%,年均增长17.2%。2003年,地区生产总值总量提升1位,跃居成都市属19个区(市)县第16位;生产总值增幅连续两年居成都市属区(市)县首位。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全区坚持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增长质量。2004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0.0:56.9:33.1。全区农业总产值11.41亿元,…  相似文献   

10.
数字内蒙古     
2005年1一7月全区及各盟市国民经济主要指标增长情况(一)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工业产品销售率 地区 7月 (亿元) 比上年 同月增 长(%) l一7月 (亿元) 7月 (%) 一7月 (%) 比上年 同期增减 百分点 0 .56 一1 60 0 .66 3 .20 0 .08 0 .27 1 .02 3 .41 一0 .27 2 .64 0 .53 一1 .21 2 .72 49 35 1234二12 97 9798%94% 29.9 12.7 22.3 32.5 52.8 46.1 50.7 41.9 34.8 35.3 39.6 38.0 22.9 飞 比上年 同期增 长(%) 3 1.0 96.45 100.29 96.53 98.26 88.72 94.58 99.50 90.14 97.79 95.57 95.44 91.54 比上年 同月增 减 百分点 1 .42 3 .27 一1 .40 3…  相似文献   

11.
20O2年,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创历史新高。成为内蒙古经济增长新的亮点之一。去年,全区接待旅游人数达1196.94万人(次),首次突破千万人(次)大关,同比增长26.3%;旅游业总收入达82.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其中,全区接待海外旅游者43.94万人(次),同比增长9.88%;国际旅游创汇1.49亿美元。同比增长8.76%。  相似文献   

12.
2012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形势,自治区党委、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经济发展实现缓中企稳.工业生产实现企稳回升,投资保持稳定增长,消费品市场运行平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物价稳步趋缓. 一、经济实现平稳增长 初步核算,2012年全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5988.3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7%.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447.43亿元,增长5.8%;第二产业完成9032.47亿元,增长14%;第三产业完成5508.44亿元,增长9.4%.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9.1:56.5:34.4.2012年,按照全区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达64319元,比上年增长11.3%,按年平均汇率折合10189美元.全区人均GDP突破万美元大关,成为西部地区第一个实现人均GDP过1万美元的地区,标志着内蒙古国民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国民经济综合水平又跃上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3.
数字快报     
《四川省情》2024,(4):8-9
<正>全国66138亿元在外部需求回暖和我国商品竞争力持续增强的双重影响下,2024年1—2月,全国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66138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出口37523亿元,增长10.3%;进口28615亿元,增长6.7%;贸易顺差达8909亿元。1301.2亿千瓦时近年来,内蒙古不断加大能源开发力度,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清洁能源发展,使得发电量持续增长。2024年1—2月,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达1301.2亿千瓦时,居全国首位,同比增长14.0%,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态势。其中,太阳能发电量30.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4%。  相似文献   

14.
一、上海资本市场的基本情况1.上源资本市场的规模从总的趋势上来看在不断扩大,但结构基本没有变化.1994年到1996年,上海的有价证券交易总额从25482.4亿元增至27661.5亿元,总增长4.6%,年均增长2.8%.1997年至10月份止,交易总额已达25615.2亿元,比1996年同期增长27.2%.但从1996年各市场的交易额显示,上海资本市场的结构基本没有变动.债券的比例仍旧最高(49.79%、17402.76亿元),其次是股票(25.14%、9114.8亿元)期货(23.58%、6522.6亿元)、基金(1.37%、378.9亿元)、产权(0.12%、33.2亿元).  相似文献   

15.
正今年1-5月份,人民银行呼和浩特中心支行引导金融机构贯彻落实各项货币政策,信贷投量创近3年新高,信贷结构得到调整,各项存款增速已从低谷走出,金融对经济信贷支持力度增强。一、金融运行主要特点(一)货币政策效果初显,人民币各项贷款增加额创近三年新高今年以来,央行实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促进经济增长。在次此政策下,金融机构贷款增加多。1-5月份全区金融机构共增加贷款1075.16亿元,与2012、2013年比,分别多增110.91和12.36亿元。截至5月末,全区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为14105.50亿元,同比增长14.02%,比上年同期回落1.53个百分点,较上月末回落0.52个百分点,增速创近三年新低。(二)定向降准引导金融机构贷款  相似文献   

16.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衢江区经济的持续较快发展,新城区建设的不断推进,全区服务业保持了两位数的稳定增长,服务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也从2000年的28.2%发展到2005年的32.1%。从2006年上半年衢江区首次服务业统计调查情况来看,上半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9.6亿元,其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49亿元,增长11.7%,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5%,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额达3.63亿元,增长39.6%,总量进一步扩大。服务业已是地方财政收入的主要税源和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之一。  相似文献   

17.
2002年区委、区政府十分重视农业产业化工作,在各个区级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农业产业化取得了显著成效.2002年全区实现农业总产值40.33亿元,增长12.7%;农民人均纯收入7336元,增长8.5%.值得一提的是:五大主导产业产值33.12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82%,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农产品加工(流通)企业实现加工、销售产值达80.30亿元,出口创汇26.00亿元;新增杭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7家,至今我区已有杭州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家;获杭州市农博会获金奖以上农产品49只;新增省级农业示范市场1家,杭州市产业化基地4家(累计杭州市产业化基地13家).一年来,农业产业化工作主要表现在五个坚持上:  相似文献   

18.
今年以来,在政府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整顿市场经济秩序,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持续发展的政策环境下,全区房地产开发投资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1∽6月,全区有开发工作量的房地产企业遍布全区15个市、县(区),共有230家,比去年同期增加26家,完成开发投资21.27亿元,同比增加4亿元,增长23.1%,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上升了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统计公报一发布,得知鄂尔多斯市的生产总值已超过呼和浩特成为自治区的老二,甚是惊喜,可又觉得实属必然,因为它是多年来鄂尔多斯所积蓄能量的一次加速释放,而对此做出最有力诠释的则是近几年的统计数字:2001年到2007年,鄂尔多斯的生产总值从171.8亿元增加到1150.9亿元,年均名义增长37.3%;人均GDP由1500多美元增加到1万多美元,超过了首都北京;财政收入由17.98亿元猛增到200.8亿元,年均增长49.5%,2007年位列全区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6058元增长到16226元,年均增长17.8%;农牧民人均纯收入由2258元增长到6123元,年均增长18.1%.2006年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百强城市第28位.……  相似文献   

20.
2007年8月,《东北地区振兴规划》经国务院批复实施,蒙东地区正式纳入东北振兴战略范围。五年来,蒙东地区抓住这一难得的战略机遇,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各项决策部署,经济社会发生了显著变化,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一、成效(一)经济增长步入快车道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2011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950.78亿元,比2007年增加2836.76亿元,年均增长16.5%;占全区的比重比2007年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