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苏辉 《社会科学论坛》2008,(20):151-154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分析,忽略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渗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决定和制约着语言,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中储存着一个民族的文化.只学语言不学文化,是很难学好语言的.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文化因素,不仅要讲授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导入应该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3.
张宏莉 《兰州学刊》2005,(6):301-302
俄语教学不能以单纯的语言技能训练为目的,而应该把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作为主要任务.而语言交际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文化意识的提高.将文化导入原则贯穿于俄语教学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和语言文化意识,有助于提高语言交际能力和教学质量.本文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对提高语言交际能力的作用,以及文化导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方言是文化的载体.方言区的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积累丰富的经验和知识,而这些经验和知识通过词义凝聚在语言中,并通过语言的使用得以代代相传.方言词汇中蕴蓄了丰富的本土自然环境知识和传统文化内容,不同的方言表现出不同地域和群体的文化特征.岭南三大方言群体,所处地域不同,从其语言词汇系统中,可以发现不同方言区的地域文化特征,客家话词汇凸现了客家民系历史上的山地文化,粤方言词汇则显示了江河文化,而潮汕话则明显可以看出与海相关的文化特质.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传播文化和知识的最好途径。英语教育既要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语言运用中的文化因素,实行文化教育。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论述了在英语教育中融入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提出了文化教育的内容和原则,旨在增强文化教育意识,培养学生多元文化能力和英语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
苏辉 《社会科学论坛》2008,(10):151-154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分析,忽略了与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渗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又决定和制约着语言,两者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分析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指出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渗透的重要性,从而改变侧重词汇与语法知识的教学模式,提出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文化渗透的方法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隐喻作为人类重要的认知工具,是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认知方式及文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教师可帮助学生了解隐喻所涵盖的文化知识及认知特点,以此促进学生的语言学习及文化学习,提高学生驾驭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英语教学中,语言的文化差异往往被忽视,致使学生难以知道什么场合该说什么话,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交际能力。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英语的学习同时也是英语文化的学习。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注意语言教学,而是必须重视语言文化差异和加强文化知识的传授,即文化知识的导入,同时把握好文化导入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中正确应用英语。  相似文献   

9.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其在交际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工具。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它不仅决定了人的认知结果,还制约着语言形式。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同时又担负着传达文化的任务。人们只有通过语言才能掌握人类社会的文化知识;语言是交际的一个主要途径。文化与语言的关系在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的交际活动中表现最为明显。只懂语言不懂文化很难顺利进行有效的交际。  相似文献   

10.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且是文化的一部分,由于世界观、价值观念、习语惯用法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常用词及其文化内涵迥然不同.因此,应联系文化差异传授词汇知识,在英语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从而在更高层次和更深意义上学好和用好词汇.  相似文献   

11.
学习运用一门外语需要对于其文化的了解,大学生除了学习语言结构外,也要了解文化背景知识,这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和切实提高交际能力很重要。为期三个学期的跨文化系列主题报告内容涉及英美风俗文化,英语诗歌,小说和戏剧以及自由选题等,试图探索一了解和比较两种文化为切入点的跨文化教学法,帮学生开启文化视野,促进学生课堂角色转变,提高学生语言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2.
欧阳敏 《学术探索》2009,(1):138-140
在英语教学中,不少老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对语言的重要作用,培养出来的学生尽管语言知识掌握得很好,但却缺乏在不同场合恰当使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只有加强语言文化的导入,重视语言文化的偶同和差异及其对语言的影响,学生才能在语言交际中游刃有余。  相似文献   

13.
英汉词汇文化内涵的若干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滨丽 《北方论丛》2002,(6):120-123
从英汉词汇的文化内涵进行比较,阐述不同文化群体赋予词汇的伴随意义,联想意义,地理位置、民族心态等引起的词汇差异.探讨文化内涵对英汉语言使用上的影响.这种比较对具有不同母语及文化背景的人们掌握运用该种语言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日益凸显,文化的全球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促进,加速了文化的趋同现象。经济的一体化和文化的全球化必然会影响不同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使得语言和文化的多元化面临严重的危机和严峻的挑战。通过对我国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教育实践进行简要论述,以强调跨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英语正通过教育、传媒和各种经济文化活动影响汉语,使汉语产生了以嵌入字母词和音译外来词的日渐频繁为显著特点的语言变异.由于语言接触变异对主体语言既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而且存在着变异的必然性.面对英语的大量涌入要采取既不冲动排外,又不放任自流的态度,使英语既可为本民族的发展服务,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本民族和本民族语言的特色.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运用课程与教学论的理论对大学英语课程设计目标进行讨论。认为结合民办高校办学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适应市场需求,以后现代课程理论为基础,把英语教学提升到外语教育的高度。即以培养语言运用能力为核心,在语言教学过程中体现教育的文化目的,通过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推行非线性的课程模式,促进高级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语篇教学是英语专业精读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语篇教学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交际功能,并且正确使用语言;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度,转变思维模式,写出地道的文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产生共鸣,提高语言学习的兴趣。总之,语篇教学有助于提升英语精读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以英语专业学生为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考察学习动机和文化认同对学习者目的语语用能力发展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学习者的工具型动机与语用能力呈微弱正相关态势,融入型动机与语用能力呈显著正相关态势;学习者对目的语的文化认同与语用行为表现呈微弱正相关态势,而母语文化认同与语用行为表现呈显著负相关态势。即,学习者较低的融入型动机和对母语文化的强烈认同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习者对语用规范的学习,并影响其语用行为表现。  相似文献   

19.
马婷 《理论界》2014,(7):59-61
在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的情况下,汉语在中外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却令人忧虑。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英语形成了语言霸权,二是我们自己重视不够。然而民族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我们必须坚守汉语的地位。目前可从汉语国际传播、汉语使用规范、教育选拔制度、汉语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入手巩固、加强汉语的国际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中国学习者英语使役表达中的跨文化语用失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役在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很普遍,但中国学习者受母语语言文化负迁移的影响,往往倾向于使用“make+Object+Complement”这一分析型使役表达法,不像英语本族语人多选择综合型表达法,即词汇化使役动词。产生这一倾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以往研究多集中在词汇、句法对比分析等语言层面。从文化角度进一步探究这一倾向产生的原因,并分析由于滥用“make+Object+Complement”结构导致的跨文化语用失误,旨在为英语教学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提高教师对学生跨文化语用能力培养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