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去年,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提出判断各方面工作是非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之后,引起了人们的强烈反响。大家普遍意识到这是一个相当有份量的观点,它必将对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产生重大积极影响。但是,究竟应当怎样理解“三个有利于”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有人说,“三个有利于”就是生产力标准,姓“资”姓“社”就看生产力发展快慢,快  相似文献   

2.
陈雪梅 《经营管理者》2009,(21):353-353
自2007年以来,“解放思想”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这是继“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姓资姓社大讨论”以来我们党掀起的第三次解放思想的高潮。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入,当前的解放思想与以往有着不同的思想环境和社会环境,那么它要解决的问题也必定不同。因此,在新的起点上,积极探索当前解放思想的内涵,对坚定不移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一、解放思想的前提是批判性思维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证明,我们党一直是一个善于学习的党,是一个与时俱进、不因循守旧的党。具有批判性思维,我们党一贯的优良传统。中共中央党校蔡霞教授指出“建党八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直在努力破除教条主  相似文献   

3.
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用中央的精神统一思想认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刻理解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对我们提出的殷切期望,充分认识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挑战也前所未有,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按照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目标,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发展观念。牢固确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理念,牢固确立“五个统筹”的理念,牢固确立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后劲相统一的理念。要坚持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紧紧围绕“一个目标”、推动“三个转变”、做到“三个更加”、努力实现“三个走在前面”。要勇于探索进取,切实创新发展模式。转变增长方式,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把经济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上,放在推进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上来。要明确目标,切实提高发展质量。要把提高发展质量的要求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落实到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加财政收入、增强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上,落实到就业不断扩大、居民收入不断增加、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上,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七大号召全党“继续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我们适应新形势,应对新挑战,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大法宝。今天,我们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阶段,既有巨大发展潜力和动力,又有各种困难和风险;既有难得机遇,又有严峻挑战。面对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新任务,面对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面对人民群众过上好生活的新期待,我们唯有继续解放思想才能实现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5.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它不仅要求对管理体制、政策法规、生活方式等进行变革,而且要求人们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等方面都必须相应地来一个大的转变。其中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尽快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观念,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先导与关键。一、改变用过时的政治标准评判是非的旧观念,树立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评判是非得失的新观念。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和党的十四大报告都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不等于资本主义,发展市场经济不存在姓“社”姓“资”问题。这些精辟论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理论要指导实践,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为了充分发挥这个理论的指导作用,邓小平同志又提出判断是非的三个标准。他在视察南方重要谈话中说:“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要害是姓‘社’姓‘资’的问题。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实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2页)这就是著名的“三个有利…  相似文献   

7.
关于做好新时期秘书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时期对秘书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新的挑战。作为领导决策“外脑”和管理助手的秘书,必须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岗位实际,解放思想观念,不断提升服务领导、服务发展、服务基层的实际能力,在实际工作中努力做到“三个三”。  相似文献   

8.
许宁 《领导科学》2008,(8):12-13
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解放思想永无止境,加快发展未有穷期.解放思想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抓下去.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勇于变革、勇于创新、勇于开拓,坚持永不保守、永不僵化、永不停滞,就一定能够不断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创造富民强市的辉煌业绩.  相似文献   

9.
利用宣传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把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高到一定的高度,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从战略高度引导和促进民营经济发展。除了开展评选“优秀民营企业家”等活动.以及让那些做出贡献的民营企业家上报纸、上电视、上主席台外,也可给那些贡献特别大的企业家一些政治上的待遇(如在各级党委、政府班子中兼  相似文献   

10.
纵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贯穿其中的一条逻辑主线。邓小平以"和平与发展"为世界观,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为方法论,以"共同富裕"为价值观,"走自己的路",并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四大内在支柱,构建出一个逻辑严密的哲学框架结构;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伟大",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具有哲学智慧的顶层设计。以整体性研究为视角,擘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演进的哲学图式,有助于增强领导干部对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连续性认识,坚持在实际工作中以马克思主义为行动指南的意识,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开展各项工作的科学性和全面性。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深化了对党的思想路线的认识,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对于我们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推进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全面把握与时俱进精神的形成过程列宁曾经指出,要想理解一种理论,最好的办法是深入研究它的形成过程。与时俱进的精神,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  相似文献   

12.
《领导科学》2006,(24):1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自觉按规律办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量力而行、尽力而为,有重点分步骤地持续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和宏伟的奋斗目标。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历史性和阶段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既要着眼长远,又要立足当前;既要量力而行,又要尽力而为。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万…  相似文献   

13.
“教育技术现代化”与其说是一个目标,不如说是一个过程,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理清这个观念,有助于学校面对自身实际量力而行,进一步协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一、新尺度、新突破:改革开放的先导工程用不同的方法、不同的标准分析事物、判别是非对错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如果用一种过时的、僵化的公式、标准、尺度去剪裁、评判新的实际,就会犯下严重的错误。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了的真理。二十年来我国经历了三次伟大的思想突破与转折,其主要标志可以概括为“一个标准”、“三个有利于”、“两个一切”,它们分别代表第一、二、三次思想解放的最核心内容。“一个标准”,即1978年5月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三个有利于”是指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中提出的“一切以是…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历史地证明了解放思想的伟大意义。解放思想不是一劳永逸的,是一个思想观念转变转换的艰难过程。步入“十二五”新的历史时期,农村基层干部怎样通过坚持解放思想,实现跨越发展,本文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6.
孟素琴 《决策探索》2002,(11):10-11
社会主义在世界许多国家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实践,取得许多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失败的教训.面对以往的经验和教训,面对其他非计划体制国家在发展方面的成就,使我们认识到,要发展,就要改革已有的社会制度.然而,一个受封建思想影响严重的民族,实际就是要实现人的思想的革命.当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认识到,社会主义并不等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并不是单一的全民所有制的时候,各国所要做的,首先是打破长期以来在思想中已经形成的对社会主义的片面的教条化的认识.我国在1978年,通过对两个"凡是"的批判和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在全国掀起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高潮,之后我国踏上了改革开放的征途,开始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推动科学发展……。但是我们还必须看到在发展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困难,我们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深刻认识和继续贯彻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吴征光 《领导科学》2003,(24):22-23
随着中央《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颁布,各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程不断加快,在实践中探索出了许多新经验新举措。综观各地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践,其成绩是必须肯定的,但有些问题也需要我们从反面来进行审视和深思。一、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既要解放思想,也要实事求是,力求实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有机统一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要敢于打破陈规陋习,坚持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大胆探索,大胆实践,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坚持实事求是,脱离实事求是的改革措施是脆弱的,是没有生命力的,难以实现改革的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9.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公安工作面临的形势错综复杂,肩负的任务更加繁重,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三个代表”思想作为评判各项工作的标准,真正做到立警为公,执法为民,强力推进“三基三化”建设,不断增强公安工作的后劲和活力,才能更好地担负起新时期的神圣使命。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也有一个相对独立的科学体系。我们对于这一科学体系的认识同这一理论的形成一样,有一个发展过程。党的十四大以来,理论界的一个热点是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的研究。有的主张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本框架,构建科学体系;有的以思想路线为基本框架,提出“一块基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四根支柱(初级阶段、改革论、本质论、市场经济论)”的框架体系。这些见解和提法,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和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