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深厚文化底蕴,如何更好地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和传承成为大众媒体考虑的重要问题。电视媒体作为现代社会的第一媒体,传播并传承我国的传统文化的重任是义不容辞的。结合电视媒体特有的传播特点和传播优势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播,是现在电视媒体的需要探索的。  相似文献   

2.
如何使受众在这样一个"娱乐"的时代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是当下传媒工作者要思考的重要问题。综艺节目赢取收视率的同时更要懂得传承传统文化。在人们越来越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问题的今天,以传统文化为主的节目也渐渐出现在了电视荧幕。本文将以《曲苑杂坛》、《中华好诗词》、《叮咯咙咚呛》为代表分析我国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成果传播的方式及综艺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播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由于中华民族精神和武术文化同时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两者有着密切的联系。中华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缩影,其植根于传统文化之中.承载着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形态,更浸透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思维与行为方式。以武术套路表演为载体传播武术武技与武理技术文化,以基础武术功法教学为载体传播武术行为文化,以武术艺术欣赏为载体传播武术心态文化,将武术文化中的精华运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可以为培育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提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梁晓慧 《公关世界》2023,(17):93-95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效性问题,不仅仅可以从传播学角度加以研究和探索,也可以从管理学进行研究。按照管理学的五大职能的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长效性建设需要加大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发挥。以此调研当下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现状,其长效性不足的管理原因,就在于管理的五大职能发挥不足。鉴于此,高效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的长效性建设应该立足管理的角度,加大网络传播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创新职能的落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有计划、有组织、有指挥与协调、有及时的督导与反馈矫正、有创新,以此方能长效化运行、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广告的本质功能是促进销售,同时它也具有社会文化功能。本文主要对广告的社会文化功能进行探讨,以研究广告对促进文化传播尤其是促进传统文化传播所承载的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6.
如何提升文化软实力是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吉林地区各教育和医疗服务单位更是文化建设的前沿阵地。二者看似互不相关,实质却紧密相连,教育单位更加注重文化传播、医疗单位更加注重文化引入,教育以文化为产品传播给文化承载者,文化承载者将文化引入医疗单位。  相似文献   

7.
李齐亚 《公关世界》2023,(19):90-92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国的革命始于农村,有着丰富的红色资源,不过当前我国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还存在不足,没有对红色资源深入利用。融媒体时代的到来,需要在红色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加强对红色文化的利用,进而赋能乡村振兴,让红色文化在新时期焕发光彩。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振兴视域下传播红色文化的意义入手,讨论红色文化传播助乡村振兴的主要目标,阐述红色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最后提出如何在乡村振兴视角下传播红色文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研究传统文化在现代品牌形象传播中延展性应用,旨在从品牌传播文化需求的角度出发找到创新品牌传播的途径。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文化对现代品牌形象传播的积极意义,阐释了传统文化在现代品牌形象传播中应用的原则,并就具体的应用策略提出了若干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平台玩具是近年来兴起于西方的一种成人玩具,也是一种新兴的设计表现形式。中国的平台玩具发展至今,尚未形成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风格。所为平台,既是空白空间,可供设计、涂鸦;亦是媒介,可表现内容、传达信息。本文将从平台玩具设计和传统文化传播的角度,论述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运用于平台玩具的设计。在设计出有中国特色的平台玩具的同时,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张俊 《现代交际》2011,(12):108-108
影视文化传播是由媒体传送的动态影像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艺术性的文化类型。它是一种具有综合性、广域性的艺术文化形态,同时又是以高科技发展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媒体传播文化形态。在社会文化的体现,主要在影视文化传播有着民族的和地域的历史文化、审美情趣和消费意识等传统性质。  相似文献   

11.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通过发展文化产业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传播,推动传统文化对外传播,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全球"汉语热"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并对汉语以及中国的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而如何教好汉语、如何恰当地传播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成为我们汉语教师必须着重研究的课题,本文围绕茶文化这一重要的中国传统文化展开一系列的探讨并设计教案,旨在将文化教学应用于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好地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  相似文献   

13.
空间是传播节日文化的必要维度,各族人民的节庆日活动都依靠空间传播。近年来,现实生活中的节日活动逐渐减少,虚拟社会举行的云端节日活动迅速成为人们的首选。文章将网游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游戏的文化、媒体属性进行探究,分析出虚拟线上空间可以成为传播节日文化的新渠道。并从节日庆典的民俗风情、关系链两个个方面来解释节日文化如何在虚拟社会当中生产与传播。  相似文献   

14.
工艺美术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艺美术院校及相应专业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因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播还不是十分理想。本文分析了“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播与交流的现实意义,探讨了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5.
舞蹈是艺术表演的一种,利用自己的身体四肢来完成各种动作,体现出肢体语言的独特魅力。舞蹈从其出现就参与人们生活,在古代的祭祀、庆典等活动上,舞蹈就展现出它自身特有的功效。现今舞蹈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也肩负着继承传统文化的重任。如何将传统文化渗透在舞蹈教学中是继承传播传统文化的核心。文化在发展中凸显的作用也很大,这也就意味着高校的舞蹈教学要有更高的要求。传统文化如何在舞蹈教学中运用,本文对此作出了下述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正>与传统媒体时期相比,数字媒体时期的最大特点是文化的传播权由精英走向大众。人人能够共享网络中的所有信息,数字媒体成为博物馆官方与游客之间沟通联系的桥梁。博物馆借助新媒体手段,打通社交媒体传播渠道,突破了传统传播活动技术的限制,同时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满足受众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博物馆通过转变严肃的话语风格、沉浸式参与体验、数字展厅等新策略使得博物馆文化传播能够突破展期和博物馆建筑的时空限制,增加了传播广度、丰富传播内容,同时也提供了更加多样化的传播形式。  相似文献   

17.
文化软实力是民族凝聚力、创造力的重要源泉,也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提升文化软实力,已经被提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媒体本身就是文化软实力的承载者和传播者,而且是文化传播的介质和载体。因此,媒体对于提升文化软实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文化和意识相互交织激荡的今天,从媒体角度探讨如何提升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1世纪初,转基因技术作为生物科技的热点课题,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而随着转基因农作物的大量种植,转基因食品在市场上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社会公众对转基因食品的争议也随之升级。本文阐述了转基因食品传播及推广所要面临的社会文化问题。分别从中国传统文化、流行环保文化、食品文化三个方面说明了文化对转基因食品传播所造成的障碍性影响,对转基因食品的生产、传播乃至于转基因技术的推广有积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但丁的《神曲》为载体,以先知登宵故事在欧洲的传播为线索,研究伊斯兰文化如何在跨文化的语境中进行传播,以及此种传播如何扩大了伊斯兰文化的世界影响力并使得中世纪的欧洲文化带有显著的混合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黄梅戏为实例,探讨黄梅戏在学校课堂教学中传播的必要性和具体途径,藉此窥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传播与发展的相关思考,以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