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罗马帝国初期,奥古斯都为强化元首权力,巩固独裁统治,确保边疆安全,在西部山北高卢力推元首行省体制。此举具有独特的地域特色,它不仅实现了行政管理方式的创新,有效缓解了民族矛盾,还对诸多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尤其是使罗马文明在山北高卢地区进一步得到了潜移默化的渗透,从而诱发了山北高卢地区的社会与文化变革,最终导致这一地区的罗马化。  相似文献   

2.
元首崇拜源于希腊化世界君主崇拜,由奥古斯都继子德鲁苏斯引入帝国西部的山北高卢诸省。此风之下,这里元首行省体制得以巩固,罗马传统宗教得以渗透,罗马文化生活方式得以衍生,终为山北高卢“罗马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元首崇拜源于希腊化世界君主崇拜,由奥古斯都继子德鲁苏斯引入帝国西部的山北高卢诸省.此风之下,这里元首行省体制得以巩固,罗马传统宗教得以渗透,罗马文化生活方式得以衍生,终为山北高卢"罗马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公元前一世纪末到公元一世纪,罗马帝国为巩固西部边疆,在莱茵河战略防线部署了大量军队。这些驻军除履行军事职责外,还无形中充当了传播罗马文明的使者,他们给驻地带来许多新变化,推动了那里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山北高卢莱茵河地区的罗马化。  相似文献   

5.
罗马在大规模向外扩张过程中,利用政治优势与霸权主义向广袤的地中海区域推广城市化运动(Urbanization),使城市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与中央强权政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4世纪期间,罗马帝国统治下的高卢行省在城市化进程中表现突出,成为帝国西部行省城市化的典范。文章主要从文化教育、城市生活两个方面,讨论高卢行省在城市发展进程中所彰显出来的罗马化品质。  相似文献   

6.
论宗教时代的文明分野问题赵林宗教时代的文化特性英雄时代以罗马帝国的灭亡作为终结的标志,罗马这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征服者在公元5世纪反被野蛮的日耳曼人所征服。罗马的悲剧只是一场世界性的重大历史转折过程的一个典型例证,事实上,在从东到西的所有古典文明中,在大...  相似文献   

7.
在罗马帝国的历史上,帝国的命运及走向始终是一个重要的问题.3世纪中期以后,罗马帝国由盛转衰,呈现出内忧外患并存的局面.虽然经过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整,但危机始终没有消除.除了连绵的内战之外,罗马人还要应付不断渗入帝国境内的蛮族,尤其是日耳曼人.随着日耳曼人进入罗马境内,罗马的政治等也发生了变化.随着军队的蛮族化,蛮族将领不但控制了帝国军事,而且还控制了帝国皇帝的废立,成为帝国政治乃至命运的决定者.382年以后,日耳曼人开始在罗马帝国领土上建立自己的政权.到5世纪后期,罗马帝国的西部已经被几个日耳曼人政权瓜分殆尽,罗马人自己的皇帝统治的局面也不复存在.这些日耳曼人的政权不但瓦解了西部的帝国,而且奠定了未来欧洲尤其是西欧历史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英国官方语言为英语,但并不是最早的英国本上居民的语言。有历史记载的英国居民是凯尔特人(CelticPeoPle)。fi元前55-54年,儒略·凯撤(JuliusCeasar)侵入英国,其后,古罗马帝国占领英国近500年,因此,拉丁语系的古罗马语对英语产生了深刻影响。英语中大量词汇来源于拉了语,十二个月份的英语名称就是与古罗马神话及风俗密切相关的拉丁文演变而来,February来源于古罗马的菲勃卢姆节(Februm),其时古罗马的妇女们清除尘垢,举行庆典,迎接春天来临;)I。y来源于罗马神话中一位叫玛雅(M。i。)的女神,她专司春天与生命,其…  相似文献   

9.
康凯 《河北学刊》2014,(3):66-69
罗马帝国在公元3世纪经历了长期的动荡,到了3世纪末,戴克里先皇帝对罗马帝国行政体制进行了改革,通过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罗马政府的统治,有效地稳定了罗马帝国各地的局势。此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们沿袭了中央集权的官僚体制,但却并未对其作进一步改良。过度的集权不仅动摇了罗马帝国在地中海各地的统治基础,实际上也使得统治者难以掌控日益集权化的官僚体制。这一问题最终和蛮族入侵等外因结合在一起,导致罗马帝国衰亡。  相似文献   

10.
英诺森三世是西欧 1 3世纪初著名的罗马教皇。他在位的 1 8年间 ,进一步完善罗马教廷的税收体系 ,在教会内部建立起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 ,摆脱神圣罗马帝国对教廷的控制并最终确立了教皇国的疆土。英诺森积极参与政教之争 ,制服了英、法、葡萄牙等国君主 ,发动第四次十字军东征 ,攻克拜占廷帝国都城君士坦丁堡。他成立修会、组织十字军讨伐阿尔比派 ,召开拉特兰宗教会议 ,全力清除异端势力和影响。使罗马教廷梦寐以求的世界教会王国初步形成 ,也使教会势力发展到中世纪的极盛时期  相似文献   

11.
“罗马化”研究模式的缺陷在于过分强调罗马文明的单向传播和同化作用。本文以高卢行省为中心,考察“罗马化”过程中的双向文化互动和文化转型现象。不仅被征服地区被罗马文明同化,而且在行省立足的罗马文明自身也因行省传统文化的抵抗和渗透而发生变异,结果导致以意大利本土为核心的罗马古典文明逐渐演变为包含行省多元文化基因的“罗马化”文明。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0月24日我们来到罗马。 罗马为意大利首都,是古罗马帝国的发祥地,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从公元前753年4月21日罗马建城,距21世纪的今天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因建城历史悠久而被称为“永恒之城”。走进罗马,就是走进了西方的历史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古代史家多以混合政体之优越性解释罗马的扩张与崛起,近代史家对此虽多有见解,却未形成体系化认知,直至“罗马帝国主义”理论的诞生。自20世纪初至今,学术界围绕“防御性”“侵略性”“边缘性”帝国主义等主要观点展开讨论,将“罗马帝国主义”研究从最初的战争、政策层面,深入至经济、社会,乃至文化心理范畴。“罗马帝国主义”不仅被用来描述共和时代的扩张状态,更被视为帝国的统治模式。近年来,随着跨学科分析法的发展、新考古材料的发掘,“罗马帝国主义”理论逐步脱离“罗马中心化”的视角,转向中心与边缘并重的研究路径。  相似文献   

14.
老普林尼是古罗马著名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注重学习和借鉴罗马帝国内各民族的优秀成果,并继承了古罗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求知精神;注重实用的务实精神;针砭时弊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5.
老普林尼是古罗马著名的百科全书式学者.他注重学习和借鉴罗马帝国内各民族的优秀成果,并继承了古罗马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他的身上体现了兼收并蓄的求知精神;注重实用的务实精神;针砭时弊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戴克里先是3世纪危机之后罗马帝国的统治者。他暂时结束了国内的动乱状态,消除了边界危机,借助宗教的力量加强了政治统治。完成了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并使之系统化。戴克里先改革标志着罗马帝国从元首制时期过渡到了君主制时期,是晚期罗马帝国的开端。戴克里先改革的许多措施建立在强制执行的基础上,因此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帝国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宫秀华 《北方论丛》2001,(4):107-111
公元前3世纪中叶罗马共和国向地中海区域发动了大规模的扩张战争,在这一广袤的地区建立起行省统治制度。从公元前241年第一个罗马行省-西西里行省的建立到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的行省统治在地中海区域整整维持了700年。罗马共和国时期实行行省总督制度,是罗马共和国大肆向外扩张的历史产物。它作为一种有效的政治机制,在罗马共和国进行行省统治时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对罗马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有西方学者曾说过:"如何说明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如何说明罗马帝国的衰落,是历史上两个最重要的问题。"[1]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都对这两个问题感兴趣,而且也确实做了许多探索。本文仅就罗马崛起过程中的政治和军事体制等因素作一阐述和评析,以求教于学者同仁。  相似文献   

19.
自从基督教在巴勒斯坦产生后,一世纪后半期和二世纪初年,由于使徒彼得、保罗等的大力宣传,基督教迅速而广泛地传播开来。早期的主要传教中心,在叙利亚是安提阿,在小亚细亚是以弗所,在意大利是罗马,在埃及是亚历山大里亚城,继而迦太基和里昂也建立了教会,于是基督教遂得传播于欧、亚、非三洲。最初基督教是代表被压迫民族、贫苦庶民、小手工业者和奴隶的利益的宗教,所以罗马帝国政府先对之加以迫害,继而加以容忍,公元392年又把基督教定为罗马国教。基督教不再受迫害了,它的学说也逐渐改变。由被统治阶级下层劳动人民的宗教,变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群众,维护奴隶制度的反动工具了。在后来的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里,总的说来,它都是为统治利益服务的。但它的有些派别,在特定的时期内,仍然起着一定的进步作用,这也是不可否认的,  相似文献   

20.
罗马帝国初期,人口问题十分突出。它严重地威胁着帝国的经济和社会秩序。作为帝国元首的奥古斯都,为了振兴罗马,摆脱经济贫困,纯洁罗马人的道德风尚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奏效不大。奥古斯都在事实面前总结经验教训,连续制定了四个人口法律条文,果断地利用法制手段,强制地解决人口衰退问题,从而延缓了罗马帝国经济和社会的严重危机。本文试图借助罗马的这一段史料,阐述奥古斯都人口立法的必然性,奥古斯都人口法的基本内容和特点,以及奥古斯都人口立法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