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北京古代书院藏书来源大致上有购置、赐书、出版和搜集几个途径,其中购置是其主要渠道,为了使藏书更好地服务于书院的师生,北京古代书院都有一套比较严格的藏书管理制度.北京古代书院藏书在培养人才、传播理学和保存文化典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古代书院是我国古代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书院教育功能的发挥同书密切联系,藏书是其一个重要职能.书院藏书和官府藏书、私家藏书、寺观藏书系我国古代藏书的四大类型.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等相比较,书院藏书更重利用,在利用中体现其价值,并在流通中形成一套完善的制度,这些制度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简论古代书院藏书管理的规章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古代书院藏书管理规章制度的内容、特点 ,并指出卓有成效的管理制度为保存流传珍贵典籍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4.
书院是我国古代教学、研究的重要教育机构,书院与书有着密切的关系。藏书是中国古代书院的重要内容和特征,书院藏书是为书院的教学、研究服务的。本文从书院类型划分入手,分析了客家梅州地区不同类型书院藏书的种类特征,并指出无论何种书院,其藏书最终目的都是为科举服务的。  相似文献   

5.
书院是中国古代独特的教育组织机构。山西省平定地区有着近八百年的书院历史,历经宋、元、明、清四个时期。本文以平定地区书院的教学与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平定地区书院在教育目标,教育形式,教育方法以及祭祀仪式方面的特点,并对书院在管理经费,管理组织和藏书管理方面的特色进行了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6.
元代杭州西湖书院藏书刻书述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公私兼而有之的独特的教育组织形式.元代杭州西湖书院的藏书、刻书在我国的文化学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本文具体考察了其藏书.刻书情况,包括藏书数量、特点与对图书的保管、整理以及多次修复、补刻原宋太学书板、主持刻印《元文类》、《文献通考》等重要典籍的经过.并总结了它成功的经验:地方官员的关心支持、历任山长的重祝,有固定的经济收入并经常得到官私的资助等.这些经验对今天的学校教学、科研有重要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书院藏书楼是中国古代四大系统图书馆之一。它从中唐诞生以来,到清末更名为学堂图书馆,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中国图书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一、书院藏书楼的盛况书院之名,原为藏书之所,后来虽然演变为授徒育才的教育机构,但藏书仍然受到重视,与讲学、供祀合称为书院的“三大”事业。可以说没有藏书,就不能称其为书院。所以,古代书院都非常重视藏书楼的建  相似文献   

8.
书院藏书考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院之名,始于唐代的集贤书院和丽正书院。然而,当时的书院,乃是国家藏书与修书的地方,正如袁牧在《随圆随笔》卷十四中所言:“书院之名起唐玄宗时,集贤书院、丽正书院,皆建于朝省,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而后,一些讲学育士的场所也开始以“书院”命名。如:“乐林书院在德安县,唐义门陈衮建,聚书千卷,以资学者”(《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二).据考,唐代其他各地尚有此类书院约二十余座。这些场所之所以也称之谓“书院”,究其原因,盖皆有藏书故也.所以,书院虽为一教育机构,同时也是古代一重要的藏书机构。本文…  相似文献   

9.
先秦两汉时期私家藏书论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先秦两汉时期是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发端和初步发展时期,开创了我国古代私家藏书的先河。这一时期的私家藏书以藏书助学术,以藏书经世道,以藏书长见识作为私藏的目的,即“藏以致用”。私家藏书有力地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学的发展,也成为各个时期国家藏书的重要源泉,是文化典籍得以流传、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书院是藏书、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育机构。古代书院具有藏书、教书、读书、写书和编书的功能。当代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挤压,义务教育的普及,出版业的市场化运作,国家各级图书馆的开放服务和高等学校与社科院的学术研究,使书院失去了传统功能,必须承扬和创建新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书院应当成为人文传统的传承者,人文学者探讨自由思想的文化沙龙和宣讲人文精神的大讲堂。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古代对典籍、藏书的认识和利用有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典籍的物质材料和原始的手工刻抄制约着文化的发展和交流;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给图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划时代的革命;到了清末,随着西方文化的传入,人们对图书馆藏书的认识和利用有了很大提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对史料的钩稽,考述了明末浙江绍兴著名的藏书楼——澹生堂藏书的聚散始末,使我们在感慨古代藏书的“聚之艰,散之易”的同时,更为澹生堂主人为古代典籍的保存与传播而“苦苦以求”的执着所感动。  相似文献   

13.
略论藏书家毛晋孟庆兰中国的藏书事业源远流长。无论是皇家、私家、寺观、书院等都很注重对典籍图书的收藏。在《史记》卷63《老子韩非子传》中记载有“老子者,……周守藏室之史也”。这也说明周代即有藏书室,并有专人负责。而老子可以说是有史可稽的我国第一个藏书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学者对古代中国藏书的历史资料进行较为系统全面的整理,大致是以清末学者、江苏吴县人叶昌炽(字鞠裳,1847—1917年)着手他的巨著《藏书纪事诗》编集为发端的。这部成书于一八九○年的著作一问世,便以其资料收罗上的博大精深,成为当时和后来治中国古代典籍之学者所不可缺的案头便览;它对古代藏书家事迹的搜集和总结,更使得藏  相似文献   

15.
书院是中国古代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兼藏书、校书、讲学、读书、著书、刻书等活动于一体,具有文化积累、研究、创造、传播事业的多种功能。文章研究了书院文献的类分标准,从结构、硬件、软件、实现的功能和界面设计等方面阐述了《书院文化数据库》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16.
清代河南书院藏书略论李景文我国历史上书院活动的主要内容有三项:一是藏书、二是供祀,三是讲学。产生最早的唐玄宗时代的长安丽正书院、洛阳集贤书院实质上就是藏书、校书、刻书的地方,即为“修书之地,非士子肄业之所也”①。随着书院的兴起与发展,书院藏书日渐丰富...  相似文献   

17.
古代的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和学术研究机构。它的产生和发展,对中国古代教育和学术事业起过重要的作用。但书院究竟起源于何时?历来学术界存在着不  相似文献   

18.
书院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机构,作为中国历史文化重镇的陕西关中地区,曾先后出现过多所书院,这些书院创建及沿革时代、命名特点、创建缘由、创办方式,均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书院的功能主要有:崇祀名人先贤之地、修书或侍讲之地、教育机构、名人学者研习经典兼议时政之地、藏书、刻书之地。  相似文献   

19.
书院是中国士人的文化组织。唐代以来,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它遍布城乡,为中国教育、学术、文化、出版、藏书等事业的发展,对民俗风情的培植,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的养成等都作出了重大贡献。明代开始,书院又走出国门,传到朝鲜、日本、东南亚各国,为中华文明的传播和当地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代以来,因为“新学”、“西学”的加盟,它又成为交通中西文化的桥梁。而光绪皇帝一纸将全国书院改为大、中、小三级学堂的诏令,更使它成为沟通中国古代与近现代教育的渠道。因此,书院研究越来越受到教育、学术、文化各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进入文明的民族之一,在人类历史上留下了大量的文化典籍,古代藏书楼在传承人类文明的过程中功不可没。中国近代的图书馆是在西方图书馆的思想基础上和中国古代藏书楼保留藏书的物质基础上萌生和发展起来的。现在的图书馆,既是对古代藏书楼和近代图书馆的肯定和继承,也是对古代藏书楼与近代图书馆的否定和发展。本文对藏书楼到数字图书馆的历史变迁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