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左宗棠(1812—1885年)是近代中国著名的地主阶级军事、政治活动家,其生平事迹颇受史学工作者注意。1983年,报刊上发表了王震同志关于右宗棠的谈话后,论述左宗棠思想言行的论著更大量问世,比较深入地探讨了左宗棠的军事、政治、洋务和外交活动,并从各个侧面剖析了他的思想,但对指导左宗棠言行的学术思想、哲学思想却很少涉及。为此,试写此文,以求教于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等方面对近十年来左宗棠研究的现状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左宗棠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苏州大学历史系和江苏省史学会发起召开的全国首届左宗棠历史评价学术讨论会,于1984年11月13日至16日在苏州大学历史系举行。遵循党的“双百”方针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代表们对左宗棠一生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思想和实践,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这次会议在左宗棠的评价上取得了突破。同志们一致认为左宗棠功大于过,是个应予基本肯定的历史  相似文献   

4.
十九世纪的七、八十年代,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由军事工业转向民用工业。著名的洋务派将领、陕甘总督左宗棠就在这个时候,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机器毛纺织工厂——甘肃织呢总局。此厂是在什么样的历史条件下创办的?左宗棠为什么要创办它?该厂是怎样创办起来的?下面我们一一论述。中国的封建社会到明清时代,已进入了晚期。在明清封建社会中,开始孕育着一种  相似文献   

5.
清同光年间,西北局势危急,左宗棠衔命西征。他延揽精于兵事、饷事、吏事的各类人才,建.构了一个颇具规模的卓越的人才群体。这个具有合理结构的人才群体襄助左宗棠经略西北十余年,在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皆有建树,极大地影响了西北近代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6.
收复新疆是中国近代史上反侵略战争的第一次伟大胜利。为此,左宗棠不仅在军事、经济、政治等方面作了艰苦卓绝的努力,还进行了错综复杂的对外交涉,表现出卓越的外交才能。对这个问题,尚无专文论述,本文不揣谫陋,打算作一探讨。1 要了解左宗棠西征的外交方针和策略,需先了解当时与这一地区有关的国际关系。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世界资本主义逐渐向垄断阶段过渡,加剧了争夺殖民  相似文献   

7.
《可乐》2009,(1)
左宗棠在湖南巡抚骆秉章府中做师爷时,才极大,心极细。大至军事指挥,小到官员考察,巡抚都要向他请教后方敢定夺。左师爷运筹帷幄,俨然是不挂名的一把手,人送绰号"左都御史"。当时,一省巡抚  相似文献   

8.
牟丹渝 《中华魂》2012,(22):25-26
今年11月是左宗棠诞辰200周年。左宗棠(1812-1885),湖南湘阴人,清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后三次会试进士不第,在已故两江总督陶澎家当塾师,遍读群书,钻研军事。科举制度下的他仕途无望。清咸丰元年(1851)起,他先后充当湖南巡抚张亮基、骆秉章的幕僚。1861年随两江总督曾国藩襄办军务,于长沙编练5000人湘军,赴赣、皖、浙边境地区与太平军作战。1861年底他升任浙江巡抚,读书进仕不成的举人,依靠打仗成为掌控一方的大员。清  相似文献   

9.
左宗棠既办过洋务,镇压过农民起义,又平定过阿古柏在新疆策动的叛乱,抵制过沙俄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因此史学界对他的评论多偏重于洋务和军事,而对他在政治方面的成绩却很少论及。左宗棠在同治七年(1868)以后进入甘肃和新疆,光绪六年(1880)离开甘肃赴京,在甘肃、新疆期间是颇著政绩的。笔者试就此问题谈点浅见。一、整顿吏治账济饥民减轻百姓负担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甘肃灾害频繁。据《皋兰县志》记载:同治“十一年三月地震,  相似文献   

10.
福州船政局是我国第一座近代化的制造兵船的军事工业。它又名马尾船政局,简称闽局或闽厂。史学界过去对该厂的评价是不公允的,认为一无可取。本文拟探讨该船局的筹备创办经过及五年计划实施情况,并力求对此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闽局的创始人是洋务派先驱、闽浙总督左宗棠。左宗棠是一位爱国主义者。创立船厂,不是他一时心血来潮,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于此事是之十余年,诹之洋人,谋之海疆官绅者又已三载。”他焦思急虑,广求博讨,终于撰就了一篇有理有据、有血有肉的著名  相似文献   

11.
六月二十二日,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近现代史专业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织了一次答辩,参加答辩的是八二届研究生牛济,他的论文题目是:《左宗棠经营新疆初探》。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 一、左宗棠的爱国主义思想渊源。二、左宗棠一举收复新疆,挫败了沙俄和英国侵略者妄图吞噬我国新疆领土的野心。三、左宗棠为恢复和发展新疆社会经济所采取的措施。四、左宗棠与新疆改设行省。  相似文献   

12.
胡雪岩一生政治上的荣誉得益于左宗棠的提携和保举,但左宗棠不是胡雪岩政治上的靠山。左胡交谊的聚焦点是洋务、西征、慈善,这些都是顺应历史潮流、有功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事业。左宗棠和胡雪岩纯私人的交往很少,左宗棠屡次保举胡雪岩,不是出于私心,而是因为在兴办洋务事业、西征筹款采办军火、慈善救济等方面得到过胡雪岩大力协助。胡雪岩帮助左宗棠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实现由经济人向社会人的转变。胡雪岩与左宗棠之间不存在官场上的人身依附关系,他们的关系是没有权钱交易的清白的政商关系。  相似文献   

13.
“洋务”是泛指同西方资本主义有关的一切事务,内容和范围十分广泛,最初称作夷务。在中国近代史上,同洋务打交道的人,包括了全国各阶级各阶层的人们,并非只限于清朝统治阶级中的极少数人。从史实记载看,奕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等,虽曾兴办近代军事工业、  相似文献   

14.
<正> 左宗棠和曾国藩都是洋务运动的主要首领.但目前史学界对于他们办洋务却有着绝然不同的评价.有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左宗棠办洋务是爱国的,而曾国藩办洋务是卖国的.这种把曾国藩办洋务和左宗棠办洋务完全对立起来的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左宗棠与曾国藩办洋务虽有差别,但是大同小异.下面想就此谈一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有比较,才有鉴别。苏州大学历史系董蔡时同志所著《左宗棠评传》(以下简称《评传》),广泛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使一些已有的认识更加明晰,原来模糊或不符实际的概念得以澄清。用这一方法研究、评价左宗棠这一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或者可为说是更为恰当、便捷的,因为历史提供了大量可资比较,并可以从中得出明确结论的材料,既有在许多方面和左宗棠形成鲜明对比的曾国藩、李鸿章(在另外一些方面,左宗棠和他们又是相同或相近的),又有左宗棠师法、承继的龚自珍、魏源、林则徐等人(在一些方面,左宗棠和这些人物又有所不同)。《评传》论列了左宗棠镇压农民起义的罪行。左宗棠镇压农民起义用兵诡诈,慓悍横蛮,心狠手  相似文献   

16.
光绪六年(1880年),左宗棠为了收复伊犁,从肃州(今酒泉)出发,越过千里戈壁,把大本营设在哈密,以便就近指挥与沙俄侵略者的战斗。史籍中,曾有左宗棠“舁榇(抬棺)以行”之说。此后,“左宗棠舆榇出关”、“左宗棠抬着棺材与侵略者拚命”,就成为一段脍炙人口的佳话。多年来,史学界一直把它当作信史引用。特别是近几年在研究左宗棠的热潮中,随着人们对他收复新疆壮举的充分肯定,“舆榇出关”、“舁榇以行”更  相似文献   

17.
从19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以曾国藩、李鴻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的一部分带有买办倾向的封建地主官僚,先后创办了许多新式的军事工业和民用性企业。在整个洋务活动中,李鴻章和张之洞可称得上是大显身手的两个主角。在九十年代以前李鸿章曾红极一时;中法战爭以后张之洞漸露头角,到九十年代,张之洞已是洋务派首领中最活跃的人物了。  相似文献   

18.
福州船政局是左宗棠借助法国技术力量创办的重要军事企业。它的建立与发展 ,推动了中国造船工业以至整个近代工业的发展。本文试从福州船政局在酝酿、建立、发展乃至衰落的各个过程中与法国、法国人的关系 ,论述法国对船政局所起的正负两方面作用 ,从而对 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法经济和技术交往作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1865年,中亚浩罕汗国的一个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入我国南疆,于1867年建立了一个反动政权,称为“哲德沙尔”,意译就是“七城”。同年,清政府左宗棠、刘锦棠等统帅的军队在新疆各族人民的支援下收复新疆,阿古柏服毒自杀,他的反动政权“哲德沙尔”随之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相似文献   

20.
左宗棠任陕甘总督期间,曾为醴陵一乡绅撰写墓表。这篇墓表载于醴陵一谭姓族谱中,《左宗棠全集》未收,显然是左氏的一篇佚文。它的发现,为确定曾有争议的左宗棠主持渌江书院讲席的时间,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并可据此订正其他史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