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我国心理学界对于"认知"和"认识"术语的涵义、关系及运用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文章尝试从语义学角度对这两个术语进行分析,认为"认知"和"认识"术语都可以用于表征个体的感性反映活动和感性反映活动结果,"认知"概念不适宜于表征个体的理性反映活动和理性反映活动结果,而"认识"概念则适宜于表征个体的理性反映活动和理性反映活动结果.所以这两个概念术语在运用中存在着相同性和差别性.  相似文献   

2.
"大爆炸学说"是目前被广泛接受的对宇宙的一种认识.它隐含着认识什么、如何认识、认识的可能性和限度何在等一系列基本认识论问题.该学说对宇宙的认识过程和方法表明认识的直接对象是个别存在物、间接对象是所有存在物,认识的目标则是存在物的一般存在状态和方式;假设及其验证是使认识成为可能的必要方法,并将认识限定在可经验领域.  相似文献   

3.
波普尔看到了历史描述的选择性和历史解释的多样性,提出"历史无意义"的观点,有其合理之处.但是,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认识的能动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客观性;由于片面强调历史解释的相对性,他否定了历史认识的普遍性,进而否定历史意义的存在.波普尔在这个问题上的偏颇之处在于,他忽略了"没有主体的能动性就没有历史认识"和"能动的认识始终是对客体的反映"之间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我国传统的财政学和当前的公共财政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阶段性和公共性这对范畴展开的.本文认为从阶级性和公共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出发难以准确把握"公共财政"的基本内涵,对"公共财政"的认识和研究必须立足于市场.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使得"公共性"与"私人性"范畴在我国逐步形成并相互对应而存在,这为我们也从公共性与私人性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入手来认识和研究"公共财政"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和良好的契机.  相似文献   

5.
"人的本质"是人对自身存在的反思.本质是存在的反映,它扬弃"存在"的直接性,对"存在"进行深入的认识和思考.人反思外在的"存在",也反思自身的存在,试图揭开自己存在的奥秘.人们在反思存在的时候,总是会看到它的不足,而把自己的理想和对存在的批评,归结到对本质的描述上.从存在走向本质,实际上就是从现实走向理想.人类历史正是走过了这样的里程.  相似文献   

6.
寻求教育的"确定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是世界存在与发展的两种本真状态,二者相辅相成,相对而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在"不确定性"中寻求"确定性"的历史."确定性"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前提,因而也是教育研究的前提.教育的"确定性"主要体现在教育的逻辑起点、目的及实际的教育行为等方面.对教育"确定性"的寻求是一种价值的追求,是有着整体性品格的认识过程,是教育学之根本.  相似文献   

7.
英国哲学家波兰尼首次在认识论领域提出"默会认识"这一概念.波兰尼的"默会认识",实质上就是认识主体对认识对象身心合一的整体理解.波兰尼认为,默会认识是人类获得和持有知识的终极能力,在认识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对认识主体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视上,其思想表现出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某种契合关系.这种契合关系是我们吸收和借鉴波兰尼默会认识思想的基础,并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家在抗战中的生命选择,是文人在中国抗战中的群体现象,老舍是其中的一个特殊存在;而抗战中的"老舍文学",无疑为中国抗战文学史平添了亮色.重要的是,透过老舍在抗战中的写作、言论与行为,可以对老舍作为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来进行审视与剖析.这对于重新发现和认识老舍,十分有益.因为从抗战直至自杀,在老舍身上,都有一种"抗到底"的精神意志.  相似文献   

9.
关汉卿的"烟花情结",根植于他与礼教相背离的思想观念,释放在其反映边缘女性生存状态的"烟花粉黛戏"中.他将女性从"零落风尘,积怨难诉"的古旧形象中解放出来,使她们焕发了真实鲜活的人性色彩;在与男性的对比中,显现了女性所特有的负重不屈与坚韧顽强.在其对女性进行再认识和价值重估的过程中促成了他对女性的发现--将女性作为一种独立性别存在来看待,这是一种更为人性化的发现.  相似文献   

10.
"徙"在<史记>、<汉书>中乃是作为西汉"西南夷"地区一个较重要的部族存在.但在记载东汉、魏晋"西南夷"史实的<后汉书>与<华阳国志>中,对"徙"这支人群却并无记载.目前学界有人认为,<华阳国志>中的"斯叟"与"徙"有密切的渊源关系,即"斯叟"为"徙之遗种".文章通过对相关史籍关于"徙"的记载的梳理,着重探讨了"徙"与"斯叟"之间的关系,认为"斯叟"为"徙之遗种"的认识缺乏史实依据,同时对"徙"这支人群的去向及这一认识的缘起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针对净现值(NPV)与内部收益率(IRR)的非自洽性问题,认为再投资收益率说并不能很好地解释NPV与IRR非自洽的原因。NPV与IRR非自洽性的原因在于两个指标之间不能保证一定存在单调递增关系,是指标定义本身决定了两者的非自洽性,而不是其他的原因。最后给出了投资项目NPV与IRR自洽性的条件,即只需保证项目NPV函数的图象大于零的部分不相交即可。  相似文献   

12.
亦谈净现值法与内含报酬率法冲突的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进行资本预算方案的对比与优选,是投资项目决策时经济可行性评价的关键。净现值法和内含报酬率法是决策者经常使用的两种经济评价方法,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在对互斥方案进行决策时,两种方法有时会得出相互矛盾的结论。文章通过对这一矛盾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内含报酬率法的一种修正方法,不仅从理论上彻底解决了二者矛盾的问题,而且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13.
《现代咨询方法与实务》系注册咨询工程师(投资)执业资格考试教材,它在解决产品(或服务)价格不易估计的互斥型投资方案的选择问题时,给出最低价格法。该方法存在失当之处,与差额现金流量内部收益率法和NPV法相矛盾。基于选择的NPV最大化终极准则,对其予以改进,给出优劣分界价格法求解该类问题。  相似文献   

14.
NPV和IRR指标用于评价多个互斥项目时,评价结论可能不一致。财务管理、成本会计理论通常认为其原因在于项目净收益的再投资收益率假设不同。证明二者不一致的原因并非再投资收益率假设之不同,而是由于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所致。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竹子科技园区经济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子科技园区是科技入户的一种新型模式,它对竹农增收和山区经济发展意义重大。本文以浙江省安吉和遂昌两个竹产区为例,基于120户农户的随机调查,对竹子科技园区建立前后,竹林收入在不同收入组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通过竹子科技园区不同区域的现金流量表,比较其投资回收期、内部收益率及净现值,最后通过回归模型,定量分析了影响竹林收入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家庭人口对竹农人均收入负面影响显著,竹林面积、是否划入园区正面影响显著,这进一步表明了竹子科技园区是影响竹林收入的重要因素,园区的建立在提高低收入家庭的收入水平、缩小贫富差距、提高单位面积经济效益、缩短投资回收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外部收益率指标一直为国内工程经济学家所青睐,但美国工程经济学家基于现金流不能依据双重评价标准予以折现,而否定这一指标。应用反证法,并结合互斥方案净现值曲线可能相交产生菲什尔点是导致外部收益率指标失效的原理,放松净现金流折现的假设条件,模拟计算两条外部收益率曲线,从而产生一个与菲什尔点相类似的交叉点,而这个类菲什尔点的数值并不等于菲什尔点的数值,从而导致用外部收益率对互斥方案选优将产生新的混乱。据此可以判定外部收益率指标建构的不合理性。具体结论如下:(1)ERR指标与IRR指标相比,具有唯一解。这是它相对IRR而言唯一的优点。(2)计算ERR一般也需要迭代试算并利用插值法。与IRR相比,计算并不简便。(3)ERR在互斥方案选优时无法直接应用,远逊于NPV;而且会造成类菲什点与菲什尔点的不同,导致选择的混乱。故建议在评价指标体系中予以剔除。  相似文献   

17.
杠杆租赁融资的财务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杠杆租赁是一种具有综合经济效果的融资方式,依据案例对其产生的现金流量分别用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分阶段法进行了分析,并从财务角度全面阐述了各种方法的优劣,为杠杆租赁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持。为企业经营者进行某项交易时,更好地了解杠杆租赁的经济特征,制定决策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8.
油气开发项目存在很大的风险和不确定性,作好经济评价,加强风险分析是规避风险的前提。在系统分析影响油气项目经济评价主要风险因素(商品量、油气价格、经营成本、基准折现率、建设投资)的基础上,结合某气田开发实例,运用蒙特卡洛分析方法,对经济评价及其风险进行定量分析,认为:相比于净现值法的单次计算,蒙特卡洛模拟能综合考虑多种风险因素,不仅能得到评价结果,也能得到对应的发生概率,风险结果更可靠、更贴近实际,更能体现经济评价的合理性;建议油气开发项目经济评价中应加强蒙特卡洛模拟分析研究,提高项目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上证国债指数是中国国债价格的一个很好标尺。研究国债指数的波动性特征对于认识国债市场的波动有着很大的帮助。对近三年来上证国债指数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其收益率分布的“尖峰厚尾”以及条件异方差的存在。同时采用三种不对称ARCH模型,TARCH,EGARCH,非对称CARCH验证了该指数的不对称“杠杆效应”。从行为金融学和市场参与者交易行为的角度来分析国债指数为什么存在“杠杆效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企业面临的一类投资决策是所谓的资本限量决策,文献1给出两种解法:获利指数法和净现值法。究其实质,净现值法是一种枚举法或互斥化法,该方法可以获得最优解,但当项目个数较多时,互斥化的组合方案数很大,难以实用;计算加权获利指数工作量又很大。本文提出用差量效率指标排序法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