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已经处于独生子女逐渐登上社会舞台、担当社会责任的时代了。但独生子女们将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否具有慈孝精神,这关乎家庭的幸福与否、社会的和谐与否。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等的慈孝精神,必须从中小学抓起,而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德育教育融入慈孝文化,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处于青春的迷茫期,冲动期。农村中学很多孩子都是留守儿童,由老人带着,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更多的是老人的溺爱,所以心理上产生对爱的饥渴和家庭温暖的期盼。加上中学生里的独生子女越来越多,而大多独生子女比较自私,做事喜欢“以自我为中心,以个人利益为半径画一个圆”。同时来自家庭、社会各方面的影响,导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懂得体贴父母,不能与他人合作,感情冷漠,缺乏宽容心。他们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就难以忍受,爱冲动,大打出手,做错事了也不愿承担责任等等。这就是学生矛盾发生的根源与土壤。  相似文献   

3.
梁二霞 《决策探索》2013,(18):47-48
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讲,互联网已成为他们日常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期,加强德育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在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必须强化抓德育工作的紧迫感,积极探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4.
我们已经处于独生子女逐渐登上社会舞台、担当社会责任的时代了。但独生子女们将如何对待自己的父母,是否具有慈孝精神,这关乎家庭的幸福与否、社会的和谐与否。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等的慈孝精神,必须从中小学抓起,而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德育教育融入慈孝文化,十分重要。我们知道,慈,是一种包容的心态,只有包容,才能和谐相处;慈是一种大爱,教育应该做到润物细无声,教育无痕;而孝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连自己生命都不会珍惜和善待的人,谈不上孝,孝还需要沟通,没有沟通就没有理解,没有理解也  相似文献   

5.
辅导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辅导员德育工作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从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出发,强调了辅导员加强自身修养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分析了当代大学生的普遍心理特点;阐述了“情感诱导”是德育工作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的观念;提出了辅导员德育日常工作的基本内容和提高德育工作有效性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一个身心成长的过程,当他们离开父母到学校寄宿,有许许多多的不适应、不习惯,尤其是身为独身子女的学生。因此,让每一名学生健康成长,是我们的责任。我们都知道:学生宿舍是住校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和休息的主要场所,也是反应学生文化追求、理想追求等思想动态的重要场所,被称为中学生的“第一社会、第二家庭、第三课堂”。学生宿舍是学校管理的重点,也是难点,学生宿舍的文明程度也反映着学校德育工作的效果,反映学校管理的能力和水平。2010年9月,我走上了管理岗位,分管学生寝室的工作。我把学生宿舍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突破口,并把宿舍管理作为我开展德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年来,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7.
苏霍姆林斯基明确指出:“家长培养孩子是为了未来,未来共产主义社会。但我们的孩子进入共产主义社会时不应只是美好歌剧的听众,只是幸福家庭晚会的客人,而应是这个社会的建设者和主人,感觉到自己的责任――既对给予他们的一切负责,也对他们的后人负责。”当前,随着社会的日益进步,新的世纪更需要有博学多才的人,而要使他们拥有快捷获取信息的能力,有终生学习的观念,有自我发展精神,有与人协作能力等,所有这一切都离不开学生自我责任心的培养。当前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许多孩子在这种优越的环境下成长,他们从小受到长辈和父母的宠爱,独立意识差、依赖性强,缺乏责任意识,习惯享受别人为自己服务,不懂得如何去关心他人。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使他们学会关心别人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情。因此提出从家庭、学校等多方面来培养小学生的责任心。  相似文献   

8.
留守儿童由于其家庭特殊的情况,父母常常不能在身边,使他们缺少了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作为留守儿童的教师,教育的责任更加重大。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离不开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同时也离不开一些特殊能力的培养,比如良好地沟通能力、妥善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的能力、劳逸结合、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等。虽然,这些能力的培养对一个孩子来说好像与他们的年龄不相符合,但如果孩子一旦具备了这些特殊的能力,往往会在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更会为孩子一身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作为孩子成长引路人的教师和家长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培养他们的这些特殊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9.
德育工作是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实践科学发展观,将德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首先要转变人才培养观念,在制度建设、管理工作等方面,构建三位一体的网络化德育工作体系,充分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在人才培养方案上提出具体要求,坚持校内外结合、学生主体和学生骨干相结合、党团组织和学生群体相结合等多形式、多途径教育模式,实现德育工作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远觉中学地处偏远山区,生源较差,有-个队伍较大的后进生群体.加之学生家长大都外出打工,学生缺乏家庭关爱和教育,学生中存在问题较多,象地底下涌动着不安定的岩浆,随时都有可能喷射出来.面对如此艰难的教育现状,德育工作始终是摆在学校领导和老师面前的-个严峻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初中生同辈群体产生并发展于学生群体、朋友群体中,往往通过其所带有的亚文化特征和内部成员行为,对心理发展处于“半半状态”的初中生,在学习、生活和品德塑造上产生巨大影响。我们深入地展开关于初中生同辈群体的研究,了解并掌握一定方法,有效利用初中生同辈群体对德育工作的影响,促使德育工作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12.
德育工作是构建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重要元素,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情况、新问题的不断产生,德育工作已经越来越显示出其紧迫性和非凡性。如何培育学生的德育观念,促进德育工作的更好开展和良性循环需要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积极建言献策,本文就试图通过梳理德育及德育工作的相关规定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可资参考的德育工作开展范式,希图最终为教育工作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3.
如今好多教师感叹学生难教,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缺乏家庭教育家,学生染上了一些不良习惯,光靠学校教育难以使学生健康成长,我认为对学生教育应做到"三位一体"即学校、家庭、社会应积极履行好各自应尽的责任,学生才能有序、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对于普通高中学生来讲,互联网已成为他们日常学习与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上信息良莠不齐,对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高中阶段是个人成长与发展的黄金期,加强德育工作变得十分重要。在网络文化高度发展的社会里,必须强化抓德育工作的紧迫感,积极探索提高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应对之策。一、网络文化对普通高中德育工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一、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关系到育才质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16.
姜玉兰  周国斌  刘树云 《科学咨询》2008,(22):I0001-I0001
一、德育工作效率低下的现状 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它关系到育才质量.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基本环节,它在学科德育工作甚至整个中学德育工作中都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必须把德育贯穿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全过程,笔者就当前中学思想道德教育的现状、内容及改进措施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8.
在我们周围,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的父母远离家乡,加入了外出打工、经商的行列,他们只能留守在老家,由家中的老人或亲戚代养,这部分远离了父母有效监护的孩子便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 这些留守孩子的状况如何呢? 镜头一:生活问题.留守儿童的生活问题,特别是父母双方都外出打工的那部分儿童,其生活状况不容乐观.留守儿童的父母之所以抛下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是因为务农的收入无法让自己的家庭过上稳定的生活,否则如果有一点办法,他们都会想方设法与孩子呆在一起的,所以生活困难是留守儿童家庭的普遍特征.  相似文献   

19.
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是否具备有效性,主要通过德育工作的评估机制得以反映,德育工作在高职院校中具有重要地位,是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的必经之路,但是德育工作的评估存在一系列的难点,在高职院校德育工作有效性评估中,需要把握方向性原则,过程性原则和长效性原则,在具体的有效性评估中,需要从目标评估、方法评估以及成效的评估以及成效的评估三个方面,总体上时尚高职院校的德育工作是否具备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奋的民族,凭着这种精神品质创造了一次次的辉煌。无论对国家、对企业、还是对个人的发展而言,勤奋的精神品质都尤为重要。但看看我们身边的青年学生们,在他们的言谈举止中,很多时候都反映出缺乏这样一种精神品质。他们平常生活拖沓、作风懒散、追求享受;他们不愿吃苦、不愿付出、不勤劳;他们有的以生在一个富裕家庭为炫耀的资本,他们有的抱怨自己的家长不能满足自己的要求,他们以好逸恶劳为荣对埋头苦干的人嗤之以鼻他们……针对这种现状,在对我们的青年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如何培养勤奋的精神品质就很为重要。在此,我想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