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雅尔塔到富尔顿:对美苏冷战史的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1945年雅尔塔会议上美苏达成秘密协议出卖中国主权事件作为切入点,反思二战后的美苏冷战史。通过对比罗斯福的战后世界格局的总体设计和杜鲁门—丘吉尔在战后的实际决策,可以发现:美苏冷战的起源在于美英集团偏离了雅尔塔所确立的美苏合作共同管理世界的默契,但是,雅尔塔精神,即美苏合作,共同控制和主宰后来被称作“第三世界”的广大区域,也自始至终贯穿了整个冷战年代。一般的冷战史将美苏之外的广大区域边缘化,而中国恰恰被包含在这个广大区域内。将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冷战主要解释为捍卫双方意识形态的纯洁性,这是一般的冷战史的一种欧洲中心主义倾向。然而,本文的论述努力说明:冷战期间大国之间大多数时间的“缓和”,其地缘政治对手和战略目标是指向前殖民地争取民族解放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冷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尤其是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 ,多极化曾呈加速之势。世界多极化是由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决定的。多极化的发展趋势有利于世界和平、稳定和繁荣 ,也有利于我国的周边安全。但是 ,冷战后期产生的多极化趋势 ,由于受到美国独霸世界的全球战略的遏制 ,也由于其催生成长的特殊性和力量对比的悬殊性 ,必然是一个长期曲折的过程 ,必将充满激烈、复杂而又艰巨的斗争。多极化趋势的复杂性、曲折性、艰巨性势必对我国周边安全产生影响。一、多极化面临的严重障碍2 0世纪 90年代初 ,雅尔塔体制崩溃 ,…  相似文献   

3.
后冷战时期,整个世界处于世纪交替和千年更迭之际,正值新旧国际格局转换的过渡时期。世界局势起伏不定,和平与动荡共存,竞争与合作同在,新问题不断涌现。本文试从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的巨变和国际关系的演进着手,来分析后冷战时代世界社会主义面临的严峻形势和发展机遇。 一、后冷战时期国际形势的巨变和特点 冷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苏东剧变,欧洲聚散,巴尔干战火,海湾战事,非洲的穷困与内战,中东和平进程的曲折与缓慢,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的兴起,等等。旧有的矛盾并未完全消失,新的矛盾却又层出不穷,整个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从总体上看,冷战后的震荡基本结束,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流。 (一)世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和特点 1.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特点。世界经济在变动中走向21世纪。主要表现为:  相似文献   

4.
始于40年代的冷战虽然结束了,但影响世界历史进程长达40年之久的美苏冷战,却无法从人们的记忆中消失,并继续引起人们更加深刻的思考。在世界格局向着多极方向发展的今天,客观讨论冷战的起源问题,分析评价美国的遏制战略,不仅具有史学研究的价值,而且对于分析国际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试图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上述问题谈点看法。一、冷战是美国一手策划实施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把美、苏两个大国推到了崭新的世界格局的中心,美、苏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建立的联盟随之失去了基础,雅尔塔体制很快变成了冷战体制。以美国…  相似文献   

5.
苏联与雅尔塔体系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雅尔塔体系不同于以往的任何一个国际体系,这不仅因为它是反法西斯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直接产物,也不仅因为它维持了战后的世界和平近半个世纪,而且还因为它接纳了社会主义的苏联,使之成为当代世界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因此,研究当代国际关系,就必须探讨苏联与雅尔塔体系的关系。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以就教于史学界同仁。  相似文献   

6.
20世纪50年代的保卫世界和平运动在冷战格局中有着特定的立场,在反对战争、保卫和平的主旨下,为苏联对抗美国提供了一个舆论阵地,体现了美苏对峙的冷战思维。保卫世界和平运动通过倡导文化交流、评选并纪念世界文化名人、颁发国际和平奖金、出版杂志等方式,运用种种文化行为开展活动,使文化活动与社会政治运动相结合。在中国的保卫世界和平运动中,文化因素同样起了重大作用,影响了中国国内的文化氛围、书刊出版、文学创作和译介等,其中以《保卫和平》杂志中文版的出版为代表。  相似文献   

7.
试析冷战后影响国际政治的新因素王仲义刘中民雅尔塔体制的坍塌宣告了以意识形态对抗和军事角逐为主体特征的冷战时代的结束,伴随世纪末国际政治格局的裂变与转型,国际政治体系正处在重构与改组之中,许多冷战时处于潜伏、休眠和生成中的诸多因素以难以遏制之势跃居国际...  相似文献   

8.
主持者言:冷战结束并没有带来人们期盼和追求的理想和平,国际安全更加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并成为国际政治理论研究和实际观察的重要议题。作为世界上最具有广泛性和影响力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首要任务就是创立国际安全框架,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那么,国际和平与安全到底意味着什么?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过程中,联合国能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其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联合国是否或在多大程度上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和平与安全?《国际  相似文献   

9.
欧洲在冷战时期被一分为二,它们选择了和平、振兴与联合的途径.冷战后,欧洲从分裂走向统一.统一的欧洲将稳定、发展和扩大联合作为重要目标,力求成为国际格局重要的一极.欧洲的崛起,对打破美国想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使国际社会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80年代以后的台湾,是社会发生深刻结构性变革的时期。从政治上看,世界局势发生了急剧变化.东西方“冷战”格局趋于瓦解,“和平”和“发展”成为不可遏制的世界潮流,台湾也不再是冷战棋盘上的一粒卒子;从经济上看,资本主义都市社会的基本成形,使整个台湾几乎成为“都市  相似文献   

11.
冷战是以美苏为首的东西方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 ,这种斗争的形式既是和平的也是非和平的。在美苏冷战期间 ,欧洲为其主要角斗场 ,而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冲击和牵连 ,成为两大战略集团的争夺之地。在南亚地区 ,使早已存在的印巴矛盾更加复杂。由于美苏的介入 ,南亚局势一直动荡不宁。苏联解体以后 ,主宰了国际舞台近半个世纪的冷战格局终结。意味着国际秩序发生根本性改变的时代已经到来。本文拟就冷战结束对印巴两国的影响作一初步探索。一在冷战期间 ,印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使南亚成为世界上最不稳定的地区之一。影…  相似文献   

12.
<正> 近年来,国际风云急剧变幻,世界上发生了东欧剧变、德国统一、海湾战争和苏联解体等牵动全局的重大事件,从根本上改革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世界格局。尤其是苏联的演变和解体,宣告了美苏全球对峙的两极格局正式终结,标志着“雅尔塔体制”寿终正寝,世界格局正经历着历史性的转折时期。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李仁世界经济一体化,高科技革命,改革开放,和平与发展,构成了当代世界性的潮流。与此同时,苏联的解体,东欧的剧变,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最有影响的事件。世界正经历着冷战结束后的巨大变革。然而,就在世界格局发生新的调整之时,中国...  相似文献   

14.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展示出其新的特征与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维和行动是联合国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冷战结束后.联合国维和行动展示出其新的特征与作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这些问题和挑战对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未来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冷战终结和苏联解体,使20世纪世界政治跨过了一个历史分水岭。国际关系的一系列重大转变对联合国的既存结构和机制带来了挑战,推动着这个最大的世界组织进行重建,以适应变化了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联合国有可能执行其作为全球和平与发展的保障机构和协调者的使命。同时也存在着被少数大国操纵和利用而为其服务的危险。因此,在跨世纪的年  相似文献   

17.
冷战时期国际关系最大的特点是美苏两极争霸世界 ,这危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冷战后国际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大国间的伙伴关系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但天下仍不太平 ;9.11事件后 ,国际关系又有了新的调整 ,但没有根本改变各种力量的对比。因而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思想不仅没过时 ,而且有着更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论邓小平争取世界和平的国际战略思想徐胜希冷战结束,国际紧张局势稍有缓和。但是少数几个西方发达国家“又想垄断世界”,一个针对整个第三世界和社会主义的“两个冷战又已经开始”①,威胁着世界和平。邓小平追踪观察分析风云变幻的国际局势,提出了应变的新国际战略与...  相似文献   

19.
雅尔塔体制是当代世界史发展、演变的总框架,因而是当代世界史教学中的核心问题。透彻阐释雅尔塔体制及其相关问题,是教好学好当代世界史的关键。本文拟结合当代社界文教学过程中的疑难,回答几个基本问题:一、关于雅尔塔体制的概念和内容虽然交界有人怀疑战后是否真有一个雅尔塔体制,但多数人对雅尔节体制的存在持肯定态度。并风雅尔塔体制作为研究当代世界史物基石、框架和出发点。他们认为,战时和战后,美苏围绕战后和平与世界总秩序问题,通过以雅尔塔体制为核心的一系列国际会议,达成的一系列谅解、协定、宣言、;公报及其它相关…  相似文献   

20.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国际秩序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适应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与调整,中国国际秩序外交理论不断丰富和发展。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同志根据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提出了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问题。冷战结束后,适应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中国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进入21世纪,中国和世界的发展正处于重要的历史转折时期,中国新一代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作出了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抉择,提出了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崇高目标。建设和谐世界是中国国际秩序外交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它源于中国传统的思想智慧,是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战略选择,成为中国推动建设更加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基本理念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