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乃良 《西部论坛》2001,3(3):50-52
古代诗人的创作中有大量咏马写驴的作品,诗人借马以写壮怀,借驴以抒逸情。咏马写驴反映的是中国文人的两种价值追求和不同的审美心理。诗人借马展示的是一种英雄形象,借驴实现了一种诗人的造型,从而表现了古代知识分子对“侠”和“儒”两种角色意识的追求。  相似文献   

2.
白马妈妈和红马妈妈是邻居,她们都有活泼可爱的儿子。 有一天,白马妈妈对小白马说:“你已经到了该学本领的时候,我带你去千里马老师那里,拜他为师。你要虚心学习,刻苦训练,将来也成为千里马。”  相似文献   

3.
宋代抗金将领李纲有诗赞牛云:“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老黄牛不畏风霜劳苦,日以继夜,勤勤恳恳,“但得众生皆得饱”的精神,得到了人们的赞赏。许多革命先烈、科学家、英雄模范人物都愿作人民的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因此,人们都习惯地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同志,喻为“老黄牛”。唐代诗人李贺有诗赞千里马(骏马)云:“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钢声。”千里马勇往直前,一日千里,风驰电掣,所向披靡,“犹自带钢声”,有  相似文献   

4.
伯乐驯马     
秦穆公让伯乐给他寻几匹千里马,只过了半年,伯乐就找到了五匹。秦穆公非常高兴,重赏了伯乐。过了一年,秦穆公找到伯乐,问他:“你去年给我找的那五匹千里马,是不是真正的千里马啊?”伯乐说:“臣怎敢欺骗您呢?我去年给您找的那五匹马都能日行千里以上,全是真正的千里马。”秦穆公说:“我昨天让它们跑了一次,一天一夜的时间,它们怎么连八百里也跑不了啊?”伯乐说:“请问大王,这一年来,您是怎么驯养这些千里马的呢?”  相似文献   

5.
《社会科学战线》1981年第3期有一则“文史丛考”,名曰《试说“四马攒蹄”》。拜读之后,发现该文颇多牵强附会之说,不敢苟同,愿借贵刊一角,再作补白以明之。攒者,族聚也。攒蹄者,本用以状快马奔驰时前后蹄如聚之态也。苏轼有诗“二马并驱攒八蹄”,韩愈有诗“百马攒蹄近相映”,都是明证。但是,“四马攒蹄”这一词组,在宋元间,作为俗语却生发出另外的意义,即被捆住手脚,喻为动掸不得。罗贯  相似文献   

6.
在深入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推动下,为了扬长避短,发展经济,振兴四川,省委、省政府采取了许多重大战略举措。其中之一,就是引人注目的“四借”、“五出”让略,即“借船出海,借边出境,借台唱戏,借鸡下蛋”;主要瞄住两东(上海浦东、广东)、两边(北边、南边)和一湾(广西钦州湾),五面出击,打出四川。  相似文献   

7.
伯乐与曹丘     
<正> 伯乐以善于相马知名,曹丘生以揄扬“说项”称世(注)。这两人都是历史上的典型人物,但毕竟有所不同。在伯乐的眼睛里,无论牝牡骊黄,唯千里马是选;而曹丘生因为看重的是人不是马,便不能不杂以好恶和偏私。他和季布开始并不相识,但由于他不遗余力地为季吹嘘,终于使原来厌恶他的季布大受感动,得到“留数月为上客厚送之”的好处,并且还  相似文献   

8.
今天,市场经济的“一夜春风”无情地把“天之骄子”们赶出了“象牙塔”,高校的“并轨”,“双向选择”等改革使“时代宠儿”们必须面对市场自主择业,必须正视现实重新定位.市场经济为“千里马”提供了驰骋的广阔天地,同时也对“千里马”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大学生重新审视自我重新包装自己,已是别无选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动物哲学     
苟亚雷 《快乐青春》2014,(12):64-64
同槽喂猪,分槽喂马,这个道理还是第一次听百家讲坛赵玉平教授说的。据说有个人养了好多千里马,不知道为什么总是养不壮,而且好多马身上都有伤,于是请了马博士来给看看。马博士看后指出,这马哪有同槽喂的?千里马都身怀异能,而且清高,所以到一起就掐,哪有心思吃草啊,你赶紧把它们分槽喂吧。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所有的马都迅速恢复了矫健的身姿,身强体壮。  相似文献   

10.
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简论李白的山水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李白的山水诗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山水诗之冠,理由如下: 一、描绘中国大好河山,表现大自然无穷景物之美是李白平生一大抱负。李白自幼喜爱山水,他在青年时代写的《大鹏赋》借大鹏的视力扫描祖国辽阔壮丽的河山。大鹏是李白的化身,他要实现他那伟大政治抱负,使祖国更加兴盛。他那“视三山”、“观五湖”、“抚四海”、“吞八荒”的魄力,既表现出他奋发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又表现出他对祖国辽阔疆土无比热爱的激情。李白把祖国雄伟壮丽的河山,视为主体,作为审美对象加以审视,而且要以新的视角、新的色彩、新的声音、新的气势写出前人和同时代人  相似文献   

11.
赤兔马小考     
《三国演义》吕布、关羽所骑曰赤免马。案《三国志·魏志·吕布传》:“布有良马曰赤兔。”斐注引《曹瞒传》:“时人语曰:人中有吕布,马中有赤兔。”《后汉书·吕布传》:“布常御良马,号曰赤兔,能驰城飞堑。”俱不及于关羽。(唐)李贺《马诗》之八:“赤兔无人用,当须吕布骑。”又《吕将军》诗云:“吕将军,骑赤兔。”并用此也。外国学者或以其色“赤”而谓是马即大宛之汗血马(汗腺流异质色微红,或云毛细管渗血系病态),证据不足。日本人有猜测其系马超自西羌携入者,虽无稽;然其为西戎名马之血裔,可能却颇大。(清)王琦《李贺诗集注》引《杜子美集·画马赞·注》云《穆天子传》有飞兔。案穆王八骏无此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中的“书生”故事,很明显地体现出作者的创作补偿心态。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借艺术幻境补偿在现实中失落的人生目标和尘世欲求;二是通过否定科考、称道“出世”来寻求平衡、消解苦闷;三是借幻想中的美人对书生的相知相悦,寻求慰藉,肯定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13.
春秋时代,秦国孙阳,是著名的相马专家。在神话传说中,伯乐本是天上星宿的名称,负责管理天宫马匹。因孙阳善于识别马匹的优劣,所以人们称他伯乐。而后人也就只知他叫伯乐,很少知道他的原名叫孙阳了。 后来,伯乐把自己相马的经验和知识写成了《相马经》,並附上各种良马的图画。伯乐的儿子很想将这种相马的专门技能继承下来,于是他把这本《相马经》读得烂熟,然后他拿着这本书到处去找寻千里马。他一见到马,就和书上画的各种良马的图形加以对照。这样,他满以为可以找到千里马了,但找来的却都是劣马。 伯乐得知此事,便对儿子说:“象你这样按图索骥的愚蠢作法,怎能找到真正的千里马呢?”  相似文献   

14.
古代爱情诗的文化内涵和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文化的双层结构,可简括为:家国同构、天人合一。这既表现为儒家入世与出世,即“兼济”与“独善”之间的矛盾,所谓“内圣外王”之道;也表现为群体道德与个体价值,即“明礼义”和“知人心”之间的撞击,所  相似文献   

15.
解诗二题———兼与艾治平先生商榷李德辉“燕山”不是“燕然”艾治平先生《历代绝句精华鉴赏》(湖南文艺出版社1987年版)释李贺《马诗》之五,以为“燕山月似钩”之燕山是指“燕然”,即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之杭爱山,“这一(代)带是历来的古战场……李贺生活...  相似文献   

16.
钟焓 《西域研究》2005,(1):60-64
本文对见于《明实录》和《高昌馆译语》中的“阿鲁骨马”一词在当时的含义进行了考察 ,对李盖提给出的“纯种汗血马”释义提出辩驳 ,依据汉文记载并结合语言分析指出 ,它的词根是突厥语arγu -,原义是指混血马 ,与早先见于辞书的阿尔浑马词义近似。而所谓“纯种汗血马”之义纯属晚出义项 ,与明代的实际情况不符。文章还附带论述了它在蒙古语 -满语中的传播及词义变化。  相似文献   

17.
《红旗》杂志第五期刊登敢峰的文章,认为发现人才,选拔人才,不仅要重视“千里马”,更要重视“千里牛”。文章说,在我们的革命队伍中,许多很好的同志,不为名,不为利,任劳任怨,忠心耿耿地为党工作。其中有一些是很有见识,很有才能的栋梁之材,可惜他们“大智若愚”,并未引起选才者的重视。“千里马”遇到“伯乐”往往“引颈长鸣”,而“千里牛”却一声不吭,这就更需要“伯乐”细心体察,才能发现。特别要警惕的是,千万不可把“叫驴”当作“千里马”,只看能说会道而不考察  相似文献   

18.
青铜时代今贺兰山一带有“驳马”生存。生息于此的氏族或部落以“驳马”作为自己的图腾以及氏族或部落的名号 ,又将自己生息地的山脉名之为“驳马”山 ,音译汉记为“贺兰山”。对贺兰山驳马岩画的确定和驳马为某一氏族或部落图腾的确定 ,证明今贺兰山一带是匈奴族兴起的地区之一 ,而这一部落之名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活动在历史文献中的不同称谓 ,又反映出北方游牧民族社会动荡和频繁迁徙的历史史实。  相似文献   

19.
一据说高尔基是这样创作《母亲》的 :作者在索尔莫沃工业区举行的“五一”示威游行队伍中看到一位老妇人向群众宣传革命 ,并愤慨地讲述了他两个儿子为革命牺牲的经过。这使作者深受感动 ,想写写这位为革命做出巨大贡献的“母亲” ;但关于这老妇人的事就只能了解这么多 ,如何写 ?于是作者从日常生活中所见过的革命妇女身上“借”事情、“借”语言、“借”肖像 ,从而组装出一位令有尊敬的革命母亲形象。想象和联想不仅塑造出典型的人物形象 ,而且在描写景物时能使其更突出 ,更理想 ,富有感染力。现在 ,让我们来看看唐代王勃的《滕王阁序》 : …  相似文献   

20.
《重庆社会科学》2010,(9):121-122
早在“粤普之争”前,“上海话”风波就曾引发社会各界热议。一方面,开放前沿的上海人仍表现出对吴侬软语和海派文化的恋恋不舍;另一方面,新上海人对老上海人借语言排外的做法颇有微词。看似平淡的描写上海市井时的一句话,却引发了一场持久的风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