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本文研究了在纸浆排放废液中硫离子、亚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的分光光度测定。在PH为5.3O的KH_2PO_4—Na_2HPO_4缓冲溶液中,S~(2-)、SO_2~(2-)和S_2O_3~(2-)能使碘—淀粉溶液的吸光度降低,通过测定溶液在波长530纳米处的吸光度降低值,即可求得加入的硫离子、亚硫酸根和硫代硫磷根的总量;在用CdCl_2,沉淀S~(2-)后,可测定亚硫酸根和硫代硫酸根的含量;在用CdCl_2和甲醛消除硫离子、亚硫酸根后,可测定硫代硫酸根的含量。  相似文献   

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铬,在矿物原料、冶金产品、石油材料、病理材料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在空气—乙炔焰中,Ca、Mg、Fe、Co、Ni、Al、V、Mo、La、Ti等元素有干扰。文献报道采取标准加入、溶剂萃取、加入抑制剂、氧化亚氮一乙炔焰、无火焰技术等方法消除干扰。其中以加入抑制剂的方法较为简便。文献[7]提出用1%Na_2SO_4为抑制剂,效果比NH_4Cl、K_2S_2O_8、K_2SO_4、Na_2SO_3要好,消除了镁以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 HAc—Na_2SO_3除铁,用 HCl—NaF—(NH_4)_2SO_4作溶样试剂,采用全铁量减去 HAc—Na_2SO_3除铁量对 Ti~(3+)进行校正的重铬酸钾法测低价钛.对如何消除溶样时 Ti~(4+)+Ti~(2+)→2Ti~(3+)副反应作了有益探讨.该分析方法对不含三价铁及同时含三种状态铁的样品皆能适用.  相似文献   

4.
甲醛含量的测定方法很多,如间接碘量法和酸碱容量法等,但这些方法均存在终点变化不明显或终点拖得太长而造成分析误差,因此我们提出用离子电极法测定其含量,本法简单、快速,国内未见报导,是目前测定甲醛含量较好的方法.离子电极法测定溶液离子含量是以测量其电极电位来确定物质浓度的,当总离子强度保持不变时,Nernst方程式为E=K SlgC.我们根据甲醛与亚硫酸钠反应生成甲醛化的亚硫酸钠时,可以析出当量的氢氧化钠(H_2O HCHO Na_2SO_3→NaOH HO-CH_2NaSO_3)这一反应,利用pH复合电极测量深液中的pH值(或电位值),从而直接测定甲醛含量,并且推导出本实验的Nernst方程为pH=K SlgC_(HCHO).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报道了30℃ Na_2CO_3—Na_2SO_4—NaCl—H_2O 四元体系及 Na_2CO_3—Na_2SO_4—H_2O,Na_2CO_3—NaCl—H_2O,Na_2SO_4—NaCl—H_2O 三个三元水盐体系的溶解度的测定结果,绘制了三元、四元体系相图,对各体系相图的构成进行了分析讨论。本文涉及的三元、四元体系对天然碱矿合理利用及成矿规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正>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采用浓硫酸做浴液.学生在实验时往往由于不小心将有机物弄进浴液中,致使浓硫酸发黄变黑,不能继续使用,往往作为废液倒掉。这既造成浪费,同时也污染环境。近几年来我们采用高硫酸钠(Na_2S_2O_8)处理废浓硫酸,使之回收利用,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用APDC-DDTC-MIBK-环已烷体系萃取Na_2SO_3中的铅,并利用空气-乙炔火焰测定其含量。建立了优化的萃取和测定条件,并对可能存在的元素进行了干扰实验。结果测出分析纯的Na_2SO_3中铅含量为2.3mg·L~(-1),食品保鲜剂中铅含量为0.15mg·L~(-1)。本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D_(RS))为2·4%左右,回收率接近99%。  相似文献   

8.
为寻找新的发光基质材料,作者研究了在紫外线激发下,Eu~(2+)离子激活的4MO·Ln_2O_3·Nb_2O_3体系的激发光谱和发射光谱随组成变化的规律,并研究了 Eu~(2+)离子浓度对体系发光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最近国外报道,在RbCl-CuCl-CuI系统中,发现了离子电导率最高的Cu~+离子导体Rb_4Cu_(16)I_7Cl_(13)。我们采用国产原料,在工艺上作了探索,研制出较纯净的单一相Rb_4Cu_(16)I_7Cl_(13)。其室温电性能:离子电导率达0.44(Ω.cm)~(-1),电子电导率为4.2×10~(-9)(Ω.cm)~(-1),分解电位0.66(V)。此外,还对该材料的x射线衍射谱作了研究,提出了改进电性能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讨论了用H_2SO_4-Ag_2SO_4催化,K_2C_2O_7作氧化剂的快速比色和快速滴定测定化学耗氧量(COD)的方法,并用此法测定了工业废水的COD浓度,结果与重铬酸钾加热回流法等效,加标回收率为98%-102%,测定下限为12mg/L(O_2),上限为1200mg/L。是一种方便、快速、准确的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毛细管电泳内标法分离测定饮料中甜菊糖、阿斯巴甜、糖精钠含量的方法.研究了缓冲溶液种类、浓度、pH值、电压等对分离的影响,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波长210nm、分离电压12.5kV、pH=8.3、5mmol·L~(-1) Na_2HPO_4-5mmol·L~(-1) Na_2B_4O_7缓冲溶液中,甜菊糖、阿斯巴甜、糖精钠在8min内得到较好的分离,加标回收率为90%~105%.  相似文献   

12.
在建立芒刺尖到接地极板间电场分布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电场中悬挂小球测定离子风的方法。分别采用了滑石粉、石膏和塑料三种材料的小球对离子风进行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在芒刺尖到接地极板间电场中部,场强为(2~4)kV/cm范围内,离子风速约为(2~6)m/s。  相似文献   

13.
基于呼和浩特市2014-2019年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6种大气污染物PM_(2.5)、PM_(10)、SO_2、NO_2、CO和O_3日平均浓度数据,构建线性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各污染物浓度对位于不同水平(τ=0.10,0.25,0.50,0.75,0.90)AQI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分位点上,PM_(2.5)、PM_(10)、CO和O_3对不同水平的AQI均有正向影响,SO_2对不同水平的AQI均有负向影响,NO_2对不同水平的AQI正负影响有变化.总体来看,单个影响因素对不同水平的AQI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用离子选择性电极 (ISE)测定海水中 F-含量的可能性 ,利用国产电极建立了直接测定海水中 F-的简单方法 ,精密度达± 2 %。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在空气中合成了Pr3 激活的碱土金属钛酸盐磷光体:MTiO3:Pr3 (M:Ca,Sr,Ba).系统地研究了Pr3 在MTiO3中光谱性质.发现,1D2→3H4跃迁发射(613 nm)强度随Ca2 →Sr2 →Ba2 半径增大而降低.体系中加入Al3 ,Pr3 的613 nm发射强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这种增强除电荷补偿作用外,能量传递可能也是主要因素.这一结果为提高Pr3 红光发射强度提供了实验途径.另外,确定稀土离子Pr3 在CaTiO3基质中的自身浓度猝灭机理为电偶极—偶极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较系统地研究了离子色谱法对SeO_3~(2-).CrO_4~(2-)的分析实验条件,选择紫外检测器(波长254nm)以7.5mmolNa_2CO_3和2.0mmolNaoH为双组分淋洗液,在此条件下,对SeO_3~(2-)5ppm,CrO_4~(2-)10ppm混合标准液进行分析,标准偏差、变异系数均在仪器允许范围内,且线性关系较好,检出限Seo_3~(2-)0.031ppmCrO_4~(2-)为0.074ppm以标准加入法测得回收率为Seo_3~(2-).98%.CrO_4~(2-)101%.  相似文献   

17.
用吡啶-2,6-二羧酸(PDCA)为流动相的非抑制型离子色谱法同时测定碱金属和铵离子。流动相浓度为1.5mmol·L-1时,Li+、Na+、NH4+和K+峰面积的相对标准偏差(n=5)分别为0.55%、0.68%、0.69%、0.85%,检出限(μg·L-1)分别为11、39、53和130,线性范围(mg·L-1)分别为0.011 ̄30、0.039 ̄30、0.053 ̄30和0.130 ̄40。方法应用于运动型饮料、绿茶饮料、水蜜桃汁饮料、苹果和梨样品的分析,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8.
可溶性甲壳质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可溶性甲壳质(CTS)的制备及其对铜离子的吸附情况作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40℃、pH值3~3.8、吸附时间为4h时,CTS对铜离子的吸附量最大.不同来源的甲壳质,琴虾壳制备的CTS吸附效果优于小虾壳的,其吸附量最高可达3.05mmol/gCTS.  相似文献   

19.
高等师范院校试用教材《无机化学》下册第605页有这样一道习题: 根据标准电极电势判断在酸性溶液中HNO_2能否与F_5~(2 ),SO_3~(2-),M_nO_4,~-I~- CRO_4~(2-)(应是Cr_2O_7~(2-)可能是印刷错误)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能反应,写出离子方程式,并指出HNO_2是氧化剂还是还原剂? 同学们在回答这道习题时出现几种不同的答案,其中较多的是下面两种解答,大多数同学是这样回答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利用聚苯胺薄膜的电致变色特性构造的电极应用于F-离子的检测,在ITO电极上电化学合成了聚苯胺薄膜构建了PANI/ITO电极。使用循环伏安法(CV)法、紫外可见光谱(UV-vis)分别考察了PANI膜掺杂离子改变前后的电化学性质和电致变色性质的变化,通过电化学阻抗考察了PANI膜电学性质的变化。结果表明,由于离子半径较小的F-离子能够取代PANI膜骨架上的SO24-离子,随着掺杂的F-离子浓度增大,从CV、UV-vis曲线中看到的电化学性质和电致变色特性发生明显改变,阻抗曲线的变化可知F-离子成功进入PANI膜内并改变了PANI膜的电学性质。UV-vis测试中掺杂态聚苯胺膜的Abs值与F-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测限可达到0.052mmol/L,即可检测的F-离子含量为0.988mg/L【国标GB 5749-2006,1.0mg/L】。本文成功的利用导电聚合物电致变色性质构造电极进行阴离子的检测,该电极工艺简单,制作成本低廉,可广泛的应用阴离子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