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王春玲是为了“躲超生”来北京的。在河北老家她婆家那个村,生了女儿的,应该自己觉得见不了人,可她不,她要女儿成为全家的宝贝,她坚决不生第二个。她的固执成就了女儿童年的快乐。  相似文献   

2.
杜新尧 《现代妇女》2010,(11):88-90
曹七巧是张爱玲笔下的一个血肉丰满,让人可憎又深感可怜的人物。七巧是一个出生于麻油店的单纯少女,她哥哥为了贪图钱财把她嫁到了有钱的姜家。在姜家,她由一个纯真少女变成了一个世故、悍泼、有着疯子般的审慎与机智的恶毒少妇。她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曹七巧是一个女性弱者,在追求金钱、权利、爱情方面做了无望的挣扎,最终成为一个男权社会的牺牲品。本文试图通过曹七巧形象的分析,梳理其变化的过程,寻找其命运悲剧的个人心理原因和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3.
王高岩 《老年人》2010,(11):26-28
刘淑娴是沈阳电缆厂的一名普通职工,1981年结婚,第二年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刘明明。然而,她做梦也没想到,女儿刚满月,婚姻就亮起了红灯,丈夫和她离了婚,从此母女俩相依为命。明明自幼聪明伶俐,学习成绩非常好,  相似文献   

4.
她恨男人,因为在她最艰难的时候丈夫抛弃了她。为此,她要求自己最疼爱的女儿也一样恨男人,否则,就不认她这个女儿。可她没有想到,她的一番“好意”并没有给女儿带来幸福。相反,那畸形的母爱不仅毁了女儿的幸福,并且把女儿逼上了绝路 在母亲带恨的爱中长大 1975年的春天,正是乍暖还寒时节,一个小生命在吉林省农安县一所简陋的平房中降生了,家人为孩子取名寒梅。 小寒梅生下来就没有见过父亲,因为在她出生的前两天,她的父亲就离开了家,另觅新欢去了。因此她随母亲的姓,姓温。自从她记事起,她就时常听到母亲给她讲父亲如何…  相似文献   

5.
圆子信箱     
圆子信箱特邀嘉宾:山东省青岛南委党校理论研究所赵云霞赵云霞是一位学有所成的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位慈爱又极具品位的好母亲。她的独生女儿刚刚结婚。等她从忙乱繁杂中抽出身来,她发现自己犯了一个“错误”——送给女儿的礼物中少了一样最珍贵的(现代妇女)。为此,她...  相似文献   

6.
《伴侣(A版)》2016,(4):61-61
母亲晕车严重,因而长年过着“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生活,考虑到她一个人生活在农村老家孤单寂寞,我也常常邀约:来城里住吧,看看风景。但母亲总是以晕车为由推脱,所以我结婚快十年了,母亲也没有来过城里一次,她不知道她心爱的女儿到底住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19年前,年仅19岁的维吾尔族姑娘阿依仙木在乌鲁木齐雅玛里克山火车隧道口边捡到一个汉族女婴。19年来,她俩相依为命。为了这个女儿,阿依仙木的男友离她而去。她一直未婚。她卖过血,在市场卖过菜,在饭馆洗过碗,艰难地抚养着女儿。今天,她要为女儿寻找生母。  相似文献   

8.
咬,是无奈的选择。她第一次咬的时候,像蜂一样在女儿的手上闪电般地“蛰”了一下。当紧闭的双眼打开时,女儿的手上烙下的却是一个湿湿的唇印。她根本没咬上,顶多只是一个轻吻。虽然女儿没有知觉,但她舍不得一口咬下去。  相似文献   

9.
咬,是无奈的选择。她第一次咬的时候,像蜂一样在女儿的手上闪电般地“蜇”了一下。当紧闭的双眼打开时,女儿的手上烙下的却是一个湿湿的唇印。她根本没咬上,顶多只是一个轻吻。虽然女儿没有知觉,但她舍不得一口咬下去。  相似文献   

10.
赤心木 《老年世界》2006,(13):22-23
老年朋友,你看过鲁迅的小说《风波》吗?如果你看过。小说里的九斤老太,作为一个怀旧的典型,一定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在九斤老太看来.什么都是今不如昔。她常说在她年轻的时候,天气没有现在这般热,豆子也没有现在这般硬;她的曾孙女儿六斤比曾祖少了三斤.比父亲七斤又少了一斤;  相似文献   

11.
前几年我惟一的女儿去德国留学,我满心指望她学成回国,没想到她却留在了那片日耳曼的土地上,因为她和当地一个青年热恋了,小伙子叫霍夫曼。  相似文献   

12.
欢乐 《老人天地》2010,(3):28-29
女演员高圆圆形象清丽脱俗,她18岁出演电视剧《爱情麻辣烫》,2009年她在电影《南京!南京!》担任女主角,从艺十余年她一步步走向了一线明星的位置。而谁知道,她为了帮助病重的母亲恢复健康。推掉了一切工作应酬,母亲病愈后,她更是尽心尽责地当起了妈妈的瑜伽老师。她用一个女儿的具体行动表明,对父母的孝顺和敬爱,是需要实实在在做出来、需要用心用力去表达。  相似文献   

13.
冷华 《老年世界》2009,(14):36-36
编辑同志: 邻居周大妈今年78岁,一个女儿在省城,一个儿子在国外。周大妈的老伴于去年3月中旬病逝后,女儿要周大妈去她家里住,但周大妈不喜欢去陌生地方生活。周大妈雇了一个来自农村的小保姆。保姆对周大妈照顾得很尽心。2008年5月,周大妈和我跟这位保姆商量,由她照顾周大妈的日常生活,直至老人离世。  相似文献   

14.
赵倡文 《老年人》2011,(12):30-31
她,小腿残疾,身高不足1米,只能靠双手爬行。19年前,她收养了女儿娇娇,为的是自己老有所养。19年来,她爬行近10万公里,用血汗撑起一个家庭成员间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家,而且举债把娇娇送进了大学——  相似文献   

15.
我的女儿丽丽23岁了,但半年来她从不敢一人在家又不敢去人多的地方,每次出去都感到胸闷、呼吸困难、手抖。还吃不下饭,睡不好觉,时常哭泣。每天我都要陪着她,再得我和她爸爸都没心工作了,整日也愁眉不展,真不知道一直被视为掌上明珠的女儿究竟怎么了。  相似文献   

16.
“妈—妈—妈—” ,那声音尽管时断时续 ,若有若无 ,但年逾六旬的杨德淑仿佛有一种心灵感应 ,还是从睡梦中醒了过来。灯光下 ,她望着躺在小床上的女儿林青云 ,重重地叹了一口气 ,然后起身下床 ,悄悄地靠了过去。“妈—妈—” ,是女儿在叫喊?杨德淑呆住了!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成了植物人的女儿 ,一躺14年 ,还能开口说话?!回过神来 ,她一下子扑到女儿的床边 ,忘情地吻着女儿。滚烫的泪水 ,从母亲的脸上流到女儿的脸上 ,滴滴都在诉说着往事的不幸……祸从天降那是1986年6月26日 ,乡村一个赶集的日子。清晨 ,家住石门县皂市镇映…  相似文献   

17.
"爱"字贯穿着王小宁20年的情感历程。"爱"推动着一切。第一个10年现实中的她叫王小宁,女儿叫王童,丈夫王立波1982年入伍。1990年5月,王小宁抱着刚满周岁的女儿,从老家陕西长安赶到西藏某兵站看望丈夫。可是丈夫的车队正好要开拔远行,王小宁便默默地带着女儿回了老家。她天天盼着丈夫能早日归来,最后盼来的却是噩耗——1990年10月18日,丈夫发生车祸,人和车落入了帕隆藏布江,坟墓里埋  相似文献   

18.
10岁的勾海伦患了白血病,最佳治疗方案是做脐血干细胞移植手术——父母再生一个孩子,用其脐血挽救她的生命。但是,海伦的父母已经分居了将近4年,正在办理协议离婚。再生个孩子吧,他们的婚姻已经名存实亡;而不生孩子,意味着失去女儿。一对尴尬的夫妻面临着痛苦的选择。对女儿共同的爱,最终使几乎走到尽头的婚姻起死回生,形同陌路的夫妻重续前缘。女儿患病尴尬夫妻相对无言勾海伦是河南三门峡市湖滨区崖底乡王庄小学三年级学生。她聪明勤奋,品学兼优。今年5月22日,爸爸发现女儿的额头上起了一个很大的包,问她疼不疼,小海伦嘻笑着…  相似文献   

19.
女儿上初一时,班上新转来的一个女同学成了她的新同桌。我提醒女儿要跟这位同学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相似文献   

20.
有时候,一个人甘于平凡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王女士现在的条件不错。她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丈夫是个老实人,一个没有多少欲望,认认真真地过日子的人。女儿长得颇有模样,聪明伶俐,活泼可爱而她在几年前下海也挣了一些钱。按说小日子过起来还是挺有味道的。可是她并不甘心。她有三点遗憾,其一,因为她想考博士;其二,她想要女儿成为音乐天才,或文化神童;其三,自己的丈夫缺乏远大目标,安于现状。她的三在遗憾并不是多大的奢望。谁没有一点幻想呢?只是她的情绪受到了以上想法的干扰,她每天早上64起床晨读,回到家逼迫女儿弹钢琴,兼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