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中总体上贯穿着两种审美观念:一是诗论色彩较浓,侧重于华丽美意义的观念;二是剧论色彩较浓,侧重于素朴美意义上的观念。两种审美观念的冲荡融合激发出明清戏曲风格理论中包含了尽可能多的“真理的颗粒”的思想见解,即以汤显祖、吕天成、王骥德、李渔等人为代表,对素朴关、华丽美这两种最基本的审美风格的同时肯定,以及对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并互相融通的审美理想的倡扬。明清戏曲审美风格理论的发展态势,在戏曲雅俗的种种讨论中也得到深入表现。  相似文献   

2.
钱华 《殷都学刊》2003,(3):68-70
《琵琶记》中的赵五娘是古代戏曲中“孝妇贤妻”的典型形象。本文试图用当代的价值观念及借助西方先进的人文主义思想意识 ,从三个方面去审视、反思这一形象及古代戏曲中所表现出的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 ,以期作出符合我们时代的新的审美阐释  相似文献   

3.
邓新华 《江汉论坛》2012,(1):115-119
李渔的《闲情偶记》虽然没有直接对观众在戏曲接受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专门探讨,但他的包括戏曲创作及导演和表演在内的全部戏曲理论都是以观众接受为本位来展开的:戏曲的结构处理、情节安排和宾白写作要充分考虑观众的欣赏心理和审美习惯;戏曲语言的通俗化是为了让观众更加容易欣赏和接受;戏曲的审美功用还是为了给观众带来无尽的欢乐和愉悦。李渔完全称得上是一位有着自觉的"观众意识"的戏曲理论家,他的戏曲接受理论的独特性就在于他把这种自觉的"观众意识"贯穿到了他的戏曲理论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学界对杜丽娘形象的阐释关涉的价值取向、学术旨趣、审美趣味、研究方法存在极大的差异。从50年代到80年代初基本采用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批评方法;80年代中期以后则呈现原型批评、心理分析、比较研究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在世纪末,则实现从目的到手段的过渡,即通过形象内涵的解析来折射更广泛意义上的哲学和伦理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运用多样的方法分析形象、考校文本、解说意义、阐发规律是20世纪戏曲文本研究的趋势。  相似文献   

5.
明代文人群体戏曲接受流变探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明代文人群体的戏曲接受随明代前期和中后期社会文化环境的变化而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势:明前期在官方禁戏政策的约束以及儒家道统、文统观念影响下,戏曲受到文人排斥,形成了文人与戏曲相疏离的态势;明代中后期戏曲活动日益繁盛,禁戏政策趋于废弛,社会文化环境较前期相对宽松,文人群体通过以"古乐"为戏曲音律源头、以<诗经>为戏曲文学源头的理论建构,使戏曲以儒家诗文传统之支脉的形式进入"正统"文学的范畴,从而完成了对戏曲的接纳.  相似文献   

6.
中国先秦时代,人们通过对"声"、"音"、"乐"意义辨析而形成流传至今的"音乐"观念,"以声变成音,音和乃成乐","和"是音乐美学之核心观念.一为人间社会"政通人和",一为超越政教功利顺应自然的"天人之和".古代音乐家有两种审美取向:一是由"乐以安德"而至"美善相乐"实现教化目的;一是以"无言而心悦"而强调"声无哀乐",维护音乐创作与接受独立的审美品位.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社会进入到宋元明清时期,思想界的融合以及平民社会、平民文化的发展,使得民间化社会思想对基层民众发挥着规诫作用。以《文昌帝君功过格》为研究个案,分析总结中国传统社会民间规诫的特征及其体现的社会价值取向,发现其具有以个体行动者为规诫对象、以"报应"观念为理论支撑、以社会期待为善恶功过标准、以和谐社会秩序为终极诉求等四大特征,体现出三教合流以儒为宗、贴近生活之世俗理性以及个体服膺群体等三种社会价值取向。对中国传统社会民间规诫的研究对于我们思考现代社会之现代性问题有所助益,但其对"报应"观念的利用应予于批判。  相似文献   

8.
慈祥 《理论界》2009,(7):118-120
本文以抗战时期"孤岛"电影中的女性形象为研究对象,并重点分析了在"孤岛"电影出现的妓女形象,旨在揭示"孤岛"电影中的妓女在为电影家提供心理体验的象征和为政治与商业断裂处进行架构所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代瓷器是我国古代陶瓷艺术的高峰,其瓷器审美也是我国工艺美术与美学史上的完美样本。在对瓷器的审美追求上,宋代瓷器审美具有显著的"官民二分"特征,即以士大夫为代表的上层群体追求以素为美的审美价值取向和下层劳动人民追求洒脱表意的大众审美情趣的区别。宋代瓷器审美"官民二分"体系既是文人士大夫阶层同底层百姓价值取向与审美习惯的天然差异所造成的,同时也与当时发达的瓷业经济、宗法祭祀及理学观念的影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0.
90年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中的武则天形象塑造 ,倾向于从人物的内心欲望与私人情感两方面来刻画表现 ,存在着明显的情欲化趋向。这是由于 90年代以来历史小说创作中存在的媚俗化趋向、审美取向的时尚化和大众化、以及历史小说创作与批评本身的变化所致。情欲化趋向对历史人物形象的塑造有利有弊 ,关键取决于作者创作时的立场和态度。  相似文献   

11.
新时期乡土文学塑造一系列农民形象,他们与现代传媒共生互动。一方面,他们透过传媒“开眼看世界”并发现风景,接受现代观念;另一方面,传媒的现代化内容与理念,以外部力量推动和文化输入的方式,将现代意识楔入乡村,发挥现代启蒙、人格型塑和消费导向的作用,并革新农民生活方式、思维方式、日常行为、生产观念、价值取向乃至审美情趣等。新时期文学中的乡村现代转型与传媒的共谋、同构关系值得考察。  相似文献   

12.
自宗白华先生明确提出"错彩镂金"和"芙蓉出水"代表了中国美学史上两种不同的美感或美的理想以来,一般论者都会认为"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分别对应着儒道两家思想。然而,通过分析这对审美范畴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背景,我们发现"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的内涵其实是根植于先秦儒家关于"文质关系"的论述;而对于这对审美范畴的评判,则与它们对儒家"天人关系"观念的呈现密切相关。作为两种对应存在的审美取向,"错彩镂金"与"芙蓉出水"也体现在不同时代的礼乐文化及各种艺术形式之中。相对于其他各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及作为其实践形态的礼乐文化对这对审美范畴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读者接受的角度,看莺莺故事在宋金时代的阅读:一是在上层士大夫文人诗词唱和中体现了传统文人的审美趣味,一是在市井中的流转及由此体现出来的新价值和新观念。由此,我们可以发现彼时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人们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4.
谢雍君 《学术研究》2008,2(3):131-137
在明清时期,阅读戏曲作品和观赏戏曲演出是女性接受情感教育的主要渠道之一."至情"的哲理启发、情爱的心理感染和自觉的伦理意识,构成明清戏曲女性情感教育的文化内涵.同时,借助于戏曲演出的直观性和戏曲语言的通俗性,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利用唱念做打等多种表演手段,充分发挥"能感人"的审美功能.与其他文学艺术样式相比,戏曲女性情感教育具有显著、广泛、深层、持久和潜移默化的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15.
《江西社会科学》2018,(9):165-171
寇准作为历史人物,忠君爱国、疾恶如仇的生平大节记入正史,豪侈生活散见于史料笔记。后世笔记小说、野史附会了近于谶纬的传奇经历;戏曲、小说中生发了知错能改、机智的形象;甚至现代影视剧也多有对寇准形象的刻画。从寇准形象的演变过程可以看出,民间喜闻乐见的传播形式和忠奸对立的喜好心理,使得寇准形象不断丰富和美化。  相似文献   

16.
王忠阁 《江汉论坛》2005,(10):115-117
中国古代诗歌中的"意境"理论自明代被运用于戏剧理论之中,它的发展,经过了"情景"论、"趣、韵"论和"境界"论三个阶段,并从最初表现为对戏曲作品的批评鉴赏上升为抽象的理论.这种理论,对于我们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戏剧的审美特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基本样态是在晚清时期古今中西交会互生的情境中诞生并演进而来的,追溯其源头,大体可以概括为章太炎、刘师培、王国维和梁启超所代表的"人文、修辞、审美、社会"四种路向。这四种路向除了各自都有其或隐或显的延续之外,也与当下的"文化研究""形式理论""审美主义"及"社会批判"等文学理论取向,有着潜在的呼应与对接。重新发掘这些既有的资源,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研究的转型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8.
清末民初的"小说"概念包括戏曲,"新小说"和"新剧"的观念和生存方式多有相似,中国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有某种必然性.剖析现代文学发生期小说戏曲形制的同构问题,对现代戏曲文学研究和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调整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运用女权主义批评理论,对美国20世纪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三部长篇小说《乔纳的葫芦蔓》、《他们的眼晴望着上帝》和《苏旺尼的六翼天使》中的女主人公露西、珍妮和阿维如何冲破父权制社会的束缚,不断寻求自我意识的奋斗历程进行分析可以看出,赫斯顿在其长篇小说中刻画了三类女性形象:救赎的"圣母"、抗争的"魔鬼"和顺从的"天使"。  相似文献   

20.
清代戏曲审美风格理论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戏曲理论是对晚明时期已初显端倪的种种戏曲见解、倾向的发展。清代初期的戏曲风格理论,有苏州派作家以素朴为美,自浅见深的自觉的审美主张与创作追求;有李渔在理论上对文词与本色兼擅、素朴与华丽并美的系统论述;有洪、孔尚任走的与汤显祖比较接近的侧重华丽又兼有素朴的思路。清代中期,昆腔衰落,花部繁兴。这一时期少数有真知灼见的戏曲作家和理论家如徐大椿、黄图等对戏曲风格理论提出了许多十分深刻而准确的见解。尤其是焦循,其戏曲审美风格论直逼中国戏曲本色素朴之美的本质,在中国审美文化传统资源中,最终确立了以自然素朴为美的文艺样式———戏曲———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