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皮湘林 《社会工作》2009,(10):13-16
社会工作与伦理的关系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危机的产生,再到伦理对于社会工作的重新回归的发展阶段。社会工作中的伦理体系的构建既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已有的社会工作伦理价值体系,又要立足于中国的本土实际,既要充分挖掘我国传统文化资源,更要顺应中国当今社会主流的伦理文化的发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工作视野中的伦理应该是由多层次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所构成,包括对社会工作道德哲学层次的思考,社会工作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构建,社会工作的实践机制以及社会工作伦理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借鉴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先梳理了西方国家和中国香港的社会工作专业化历史,在总结其特点的基础上,将中国内地专业社会工作发展与之比较,并得出如下特征:第一,中国内地专业化过程不像西方社会经过漫长酝酿和积累,职业化先于专业化,在各种必须的专业特质缺乏情况下快速推进;第二,政府主导;第三,专业教育先于专业实践,其专业化的推动力量很大程度上来自社会工作教育界;第四,本土社会工作与专业社会工作的衔接还存在制度上的制约,社会工作职业化同现行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有一些冲突;第五,社会工作的理念和实践模式受西方影响很大,同中国社会文化相适应的本土社会工作知识体系尚未成熟。这些不同于西方和中国香港的发展特征使得中国内地社会工作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本文着重分析了二大困境:制度与组织困境;文化困境。因此,中国内地社会工作专业化在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与价值观保持足够的敏感同时,对中国独特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及文化的主体性要有足够的体验和尊重。在文化、政治有很大差异的中国,应有不同于西方的社会工作实践。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性服务在不同制度文化背景下有不同的专业化道路,这并不影响作为一个专业和学科的社会工作专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广泛开展需要对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技术和中国本土价值体系进行深入思考,探索出适合中国实际情况的实务原则。本文从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原则"个别化"入手,分析其含义与思想渊源,进而分析在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环境中开展社会工作实务时,运用个别化原则需要注意的问题并提出适用这一原则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李娜  钟文娜 《社会工作》2012,(12):65-67
西方高校社会工作发展的背景与中国社会现实存在较大的差异,直接运用西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在中国高校开展工作存在诸多难题。中国传统价值观与高校社会工作基本理念具有相似性,正确地运用传统价值观有利于促进高校社会工作的本土化。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情境下,社会工作发展与西方国家有不同特点,社会工作行政作为社会工作的间接专业方法,也有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特色。本文从社会工作行政与社会政策的关系问题、社会工作行政的对象问题、社会服务活动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学生实习的双重功能问题,以及社会工作行政的伦理困惑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知识体系及制度架构所遇到的理论和实践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构中国特色社会工作行政体制的政策建议,包括:建构与完善社会福利政策体系;构建与完善社会工作组织体系;加快社会工作行政高级人才培育;加强对于社会工作行政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近二十年来学界对于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问题的讨论中关于"本土文化与社会工作"入手,提出中国社会工作者需要在学习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过程中,重视文化对人的影响、重视中西文化差异。文章进而以"差序格局"概念对中国人我分际的理解举例,指出了中国社会工作者需要反省如何将案主行为放在本土社会脉络中进行理解,提醒中国社会工作者应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  相似文献   

7.
颜安  王福帅 《社会工作》2018,(2):103-109
伦理是社会工作的生命线,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情况对我国社会工作的推进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学界近15年来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研究主要集中在中国传统文化对其影响与融合,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的具体困境,社会工作伦理构建方向与情况三大方面.在进行全面综述和评价的基础上,认为充分认识西方社会工作伦理与中国社会工作伦理的相容性与异质性,结合时代精神和现实需要推进西方社会工作伦理本土化,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工作伦理体系将是今后学界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回应文化多样性与民族敏感的发展历程,西方社会工作对东方宗教、精神性议题、信仰社区、社会结构、民族敏感性社会工作等议题的关注,以及在社会工作实务应用的得失。反观西方社会工作对文化多元性的回应,对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特别是多民族中进行社会工作实务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多元一体的理念与社区为本的社会工作,应该成为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重要取向。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的产生和发展与特定的文化背景相联系,在中国发展社会工作一定要考虑中国的文化特点。但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不应排斥外来文化和西方社会工作,而要在文化对话中,实现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中国在社会工作本土化的过程中,既要立足本土文化,也要吸收、借鉴西方的社会工作的优点和经验,最终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适应中国本土文化的社会工作。  相似文献   

10.
马凤芝 《社会工作》2023,(6):1-4+97
党的二十大为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历史要求,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工作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已成为新发展阶段下中国社会工作的重大任务。但是,社会工作当前还存在理论落后实践、原创知识不足、本土理论体系匮乏等问题。为此,中国社会工作学科建设的方向要体现继承性和民族性,原创性和时代性,系统性和专业性。一方面立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价值,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一方面不断吸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有益实践经验,既要立足中国实际,挖掘和发扬中国共产党群众工作的思想理论和方法,又要对当代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实践进行梳理和总结,还要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建中国特色社会工作理论体系,真正做到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面对时代重任,中国社会工作界需要团结协作,助力中国特色社会工作学科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专业力量。  相似文献   

11.
《社会工作》2011,(3):34-35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活动古今中外皆有之,而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实务,一直是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其中针对中国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不仅是本土化社会工作亟需开拓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三牧问题的解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该文对中国本...  相似文献   

12.
张威 《社会工作》2018,(1):29-51
社会问题是如何形成的?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是什么?澄清这些基础性问题,是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任务.本文尝试阐释西方现有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内容和分类,重点解析杰美因和吉特曼的"社会工作实践的生活模式"核心理论思想,并提出中国大陆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社会工作作为一项助人活动古今中外皆有之,而专业社会工作是西方社会的产物。在学习和借鉴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同时,积极探索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理论及其实务,一直是社会工作界的重要任务。其中针对中国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不仅是本土化社会工作亟需开拓的重要课题,而且对于“三牧”问题的解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该文对中国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之现实亟需、发展路径等进行初步探究,提出加强政府主导、加快专业人才培养、积极开拓服务领域和介入空间是当前发展本土化牧区社会工作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社会工作发展取得颇多成就之际,社会工作本土化成为各界关注的核心议题。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建构,是实现中国社会工作本土化目标的关键路径。基于此,对当前学界关于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研究成果的梳理与反思,显得尤为必要;同时,提出“文化自觉”、“理论自觉”、“专业自觉”、“制度自觉”应成为中国社会工作理论本土化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社会工作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其发展方向是什么?澄清这些问题,是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任务.在思考中国大陆社会工作现状和问题的背景下,本文阐释了西方现有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内容和分类,以及"生活世界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核心思想,并提出中国大陆构建社会工作基础理论的紧迫性和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2019,(1):I0002-I0002
为推进社会工作学术繁荣,从2013年开始,《社会工作》改为双月刊。她立足中国大陆,以全球社会工作为研究视野,关注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主要栏目有:专题讨论、学者论坛、理论探讨、实务研究、社会调查、社会问题、社会组织、社会政策分析、社会工作教育、社会工作方法、社会福利、研究述评等。  相似文献   

17.
社会工作诞生于西方的社会环境中,其理念、理论、原则、实务模式和技巧都体现了西方的宗教理念、福利国家思想等,这种具有西方色彩的助人模式被引入中国后,要经历全方面和漫长的本土化过程。学界对于社会工作的本土化问题也作过不少的探索。本文对前者有关社会工作本土化的研究进行文献综述,通过这种方式对于以往研究社会工作的视角进行一定的整合,进而寻求一种更为新颖的视角去探索社会工作在中国的本土化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外来移民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就是外来移民社会工作.西方外来移民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主要由作为服务提供者的社会工作者及社会工作机构、 作为服务对象的外来移民和作为社会工作实践土壤的外来移民社会政策三个要素构成.它要求相关社会工作者以反压迫、 反种族主义、 反歧视视角看待外来移民和东道国主流社会、 外来移民服务对象和社会工作者之间的结构性不平等及力量不平衡.中国可以在诸多方面借鉴西方外来移民社会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能否被称为一门科学和一种职业?它的科学属性和社会功能是什么,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如何构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作出阐释和科学定位:社会工作既是一门职业化反思科学,也是一种反思性职业.社会工作科学/理论属于反思理论,有别于常规的科学理论.基于这一科学理解,反思性社会工作认为,处于社会工作职业核心地位的,不是科学知识,而是专业行动.社会工作的专业性和质量只能通过专业行动得以体现.而专业行动受制于各种内部和外部结构条件,构建专业行动质量的决定性核心要素是反思性专业性,它强调一种辩证性、结构性、系统性、互动性的反思意识和反思能力,比如,相对看待知识与能力、关注社会工作者与案主互动、辩证理解理论与实践关系、在社会环境框架下理解案例工作的反思视角.由此反思能力成为社会工作者的核心职业能力.反思性社会工作理论思想对推动中国社会工作扩展理论视角、提高实践质量、促进职业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社会工作引入中国以来一直备受重视的问题。文章选择了社会工作伦理的角度,结合社会工作伦理面临的现实困境,探讨社会工作对社会需求回应的路径,提出通过在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改造西方社会工作伦理、调整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的关系并促进双方能力建设、优化评估机制以确保专业服务的质量和重视社会工作伦理教育等四个方面回应社会需求,对社会工作伦理的专业化和本土化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