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您从东路进山西,不论乘火车还是坐汽车,都要经过著名关隘娘子关。 娘子关处于晋冀两省接壤处,一关隔两省,城墙分山原,关外即是河北省井陉市境地,关内即为山西省阳泉市辖区;关外是华北大平原,黄土平展,一望无际;关内是太行山山脉,重峦叠嶂,山高沟深。 娘子关,是古长城上著名的关隘。关楼依峭壁傍深涧居高临下而建,右翼长城沿山势陡脊,  相似文献   

2.
明以前中国南北地区的筑城方式存在差异,东南地区的城市多修筑砖石城墙,北方地区的城市多筑夯土城墙。明初砖石城墙的分布范围大规模扩散,与明军的筑城习惯和战争进程密切相关。明代中后期大规模建造砖石城墙的活动,与边疆和内地屡次爆发的战乱有关。以往将明代城市大量修筑砖石城墙的原因归结于火器使用的看法,是一种较为片面的解释。  相似文献   

3.
万里长城东起鸭绿江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东西南北纵横着许多道绵延起伏、气势磅礴的古代城墙,这就是被称为世界历史奇迹的万里长城。但在不少人的印象中,一提万里长城就是东起山海关,西止嘉峪关。其实万里长城何止万里,东起不是山海关,西止也不是嘉峪关,只因为这段长城现在保存完好,才给人们留下了这种印象。因为我今天讲万里长城的辽东段,即辽东长城。所以先谈谈万里长城东起鸭绿江的问题。我国曾经三次大规模地修筑万里长城,第一次是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开始修筑的秦长城。据记载:“秦已并天下,乃使蒙恬将三十万众北逐戎狄,收  相似文献   

4.
由唐至宋,在不同阶段,王朝对川渝地区州县治所城市兴筑、维护城墙的政策和态度历有变化:唐代前、中期,不重视城池修筑,多沿用旧城;唐末五代,开始大规模建造、补葺城池;北宋初至南宋中期,除徽宗时较重视西、南边地城池的修筑外,其余时间均对城墙修补采取消极态度,任其倾颓,直到宁宗以后才有所改观.对城墙的修筑因时、因事、因地甚至因人而存在差异,以"城墙内的城市"来概括中国古代治所城市的形态特征并不确切.  相似文献   

5.
延绥镇,又称榆林镇,地处毛乌素沙地南缘,为明代"九边"之一,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余子俊督修延绥镇"二边"时,主要分为"利用延绥镇戍卒"小规模修筑和"动用运粮民夫"大规模修筑两种情形。余子俊动议大规模修筑"二边"始于成化七年七月,被拒绝后,仍由戍卒小规模修筑。成化八年九月议定大规模修边。成化九年三、四月修筑东、西二路,次年三、四月修筑中路。成化十年闰六月上奏修边成果。  相似文献   

6.
唐代以后的成都城墙,几乎都是在唐代罗城的格局与基础之上修建的。对于已被毁坏的成都城墙,五代后蜀、宋代和明代均进行过各自的修筑。清朝建立以后,经过顺治、康熙、雍正和乾隆四朝的恢复重修,使得成都的城墙、大街、大桥与城内各主要建筑的格局基本上一直保持到现代。在成都大城之内的西部,清代还专门修建了满城,用来作为满蒙八旗官兵及其家属的驻地。满城在清代是相对封闭的,未经准许的汉人不能随便进入。清朝灭亡之后,除抗日战争期间一度得到过维修外,包括满城在内的成都城墙大多被逐渐拆除了,不过时至今日,仍然能看到一些残迹。成都城墙的兴废过程,就是这座城市历史变迁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7.
乾隆朝“以工代赈”制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工代赈"是清代重要的赈济措施,始于康熙朝,发展于雍正朝,繁荣及完善于乾隆朝。乾隆朝工赈制度规定,官府承担修筑民堤民埝费的一半,佣工者可参加工赈,提高工赈人员的佣金,工赈工程须有一定的规格、范围及规模。主要采取兴修及疏浚水利、修筑城墙及水陆通道、衙署、监狱、仓库、庙宇、学堂及军事工程等措施。工赈的实施增强了灾民自力更生的能力及自救意识,发挥了救灾及增强社会基础设施的双重功效,减少了社会动荡的因素。  相似文献   

8.
薛冰 《金陵瞭望》2007,(14):64-64
从东吴开始.历代南京城都以清凉山和石头城为西边的重要据点。南唐与明代修筑的南京城墙,也都以石头城为西垣。  相似文献   

9.
顾从礼与上海城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地区首次出土的明代湿尸──顾从礼未腐古尸,对于研究我国医药科学史,上海地区文化史具有重要意义。顾从礼曾对上海地区开发,尤其是修筑上海城墙作过重要贡献,是上海地区发展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0.
道清铁路始末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道清铁路于1902年开始修筑,1906年开始营运,1907年全线通车,铁路全长150公里。1945年1月,八路军第129师、太行军区发动了道清战役,拆毁了道清铁路新乡至道口段;而新乡至柏山段,在新中国成立后大部分被新焦线和焦枝线所覆盖。道清铁路修筑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英帝国主义对我国矿产资源的掠夺;铁路修筑后,对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人们的社会生活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亦名 《山西老年》2014,(6):20-20
李顺达曾在全国有限高的知名度,他是中共第八、九、十代表,第九届、十届中央委员。在很长一个时期内,他所在的山西平顺县西沟村在中国地图上,  相似文献   

12.
赵锐 《金陵瞭望》2009,(2):18-20
清凉山就是现在的清凉山公园吗?错!清光绪九年(1883年)顾云著《盔山志》,其所涵盖的范围是:“起山前龙蟠里,循城垣至蛾眉岭;又斜循小仓山,道陶谷,至虎踞关;又斜道四望、马鞍诸山,至清凉门;又循城垣折至山前乌龙潭迄焉,方可十数里。”后来的《石城山志》、《首都志》等大体仍承袭了这一区分。这一范畴,与现在的鼓楼区大体吻合。  相似文献   

13.
说明】 1921年8月中旬,郁达夫在日本东京附近杨木县的盐原避暑,作了十首诗以记录自己的经历与心绪,《郁达夫诗词集》将这十首诗名之为《盐原诗抄十首》。这组诗中的第一、二、三、四、五、八、九、十首,原载作者日记《盐原十日记》中,并曾在1921年10月至12月日本《雅声》第三至五集发表,第六、七首曾分别以《山中七夕》、《妙云尼墓》为题发表于1921年10月1日日本《文字禅》第五卷第十号。从诗的内容看,第一首表现对“秋来酷热”的“不平之鸣”(《盐原十日记》),第二首写山中避暑的清凉快乐,三、四两首是七夕怀内之作,第五首是给旅舍主人的…  相似文献   

14.
辽末金初,临潢杨氏家族通过科举起家入仕。入金后一度发展良好,至第九世时更有杨伯雄、杨伯仁等人在海陵、世宗两朝逐步跻身金权力中心。至第十和十一世时,家族成员虽然仍有通过科举入仕者,但仕履不达,未能如前代一样跻身于金权力中心,面对金末政局的动荡,临潢杨氏家族的衰落将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中间期是古代埃及历史上的第一个分裂时期。它所包含的赫拉克里奥坡里王朝( 第九王朝和第十王朝或第九/ 十王朝) , 在其统治的早期, 有过一段短暂的全国统一的时期; 在其统治的中晚期, 则与底比斯王朝( 第十一王朝) 并立, 最后被底比斯王朝所灭。第一中间期并不是黑暗时代, 它居于古王国和中王国之间, 在整个埃及文明发展进程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山东大学第九次科学讨论会,自今年三月二十日开幕,至四月十日閉幕。在社会科学方面共宣读和讨论了四十六篇论文和报告。其中有关理论的二十四篇,研究现代革命问題的十篇,研究历史的十二篇,这次讨论会不仅增加了研究理论和现状问題的比重,而且在质量上也有显著的提高。第一,重视了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著作的学习和运  相似文献   

17.
砍柴诱敌     
公元前700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几十万大军把绞国的都城围得水泄不通。但是,城墙高大而坚固,城头上有守军数万,日夜轮换,把守森严。楚军一连几天猛攻不下。楚武王求胜心切,天  相似文献   

18.
近代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职能的变化、市政机构的出现带来了城市空间的转变。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大范围的城市基础设施改造与新建。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拆城、填濠、修筑环城马路的工程,此后全国大部分的城市改造都遵循了相似的模式。本文通过对近1200座治所城市城墙变动信息的研究发现,20世纪大规模的城市空间改造最初主要从东南沿海省份开始,30年代末至40年代的战争打破了这一过程,但随着新中国成立后城市建设的恢复,空间改造的进程继续向西部省份推进,总体上呈现由东向西,由中心向边缘发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释八     
明人杨慎指出:“《公羊传》云:‘葵丘之会,桓公震而矜之,叛者九国。’九国谓叛者多耳,非实有九国也……古人言数之多止于九。《逸周书》云:‘左儒九谏于王’;《孙武子》:‘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善守者伏于九地之下’;此岂实数邪?《楚辞·九歌》乃十一篇,《九辩》亦十篇。宋人不晓古人虚用九字之义,强合《九辩》二章为一章,以协九数,兹又可笑。”清人汪中在《述学·释三九》中又进一步指出:“生人之措辞,凡一二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三以见其多,三之所不能尽者,则约之九以见其极多。此言语之虚数也。实数可稽也,虚数不可执也……推之十、百、千、万,固亦如此。”近人刘师培在《古书疑义举例补》中称赞道:“自汪氏发明斯说,而古籍胶固罕通之义,均涣然冰释矣。”  相似文献   

20.
汉代黑城城址位于赤峰市宁城县南30公里老哈河上游的北岸。1956年内蒙古文物工作组调查过这座古城址及分布在其周围的古墓群。根据实测资料,古城城址共有大、中、小三城:小城又称花城,因后来修筑外罗城和黑城时被破坏或借用做城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