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其特有的性象征意义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老舍的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鞋"与性有着隐喻性的关系,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老舍利用"鞋"这一特殊意象来刻画他笔下人物的潜意识心理以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显现出作家本人思想深处的男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2.
原型范畴理论一直是认知语言学的热门话题。将原型范畴理论与海明威的作品相结合研究发现,虽然《印第安营地》创作于海明威的文学生涯早期,反映了年轻时期的海明威对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范畴的感悟,正是这些感悟才帮助海明威在以后的创作生涯中将生与死、善与恶等原型不断拓深,创作出了诸如《太阳照常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等经典之作,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期阅读《印第安营地》都会获得不同的人生感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以荣格的神话原型理论、集体潜意识中常见的母亲原型和父亲原型为理论基础,对中外著名的神话故事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在神话故事中出现的母亲原型和父亲原型,并对他们产生的原因、表现的形式以及改变和改变的原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荣格原型理论与古代文学批评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缺陷是过分强调原始的本能冲动对个体与社会的作用,而这成为荣格一个良好的突破口,荣格基于对潜意识实质及其结构的不同理解,提出了原型理论。我们认为如能把原型理论正确地运用到古代文学批评,将有益于丰富和拓展我们的文学批评理论。  相似文献   

5.
海明威对死亡的强烈意识在其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量的死亡主题、虚无主义主题、英雄准则都与他的死亡意识密切相连.海明威的死亡意识是变化的,有时甚至是矛盾的,既有恐惧害怕和逃避的一面,又有决不妥协轻蔑嘲笑死亡的一面.他的作品中体现的死亡意识又和他的人生中两个重要的因素--女人和写作相关联.海明威的死亡意识构成了其人生观的重要部分,可以说它成就了一个海明威神话.  相似文献   

6.
关于《北方的河》,许多学者谈到了小说中父亲的原型或父亲形象,我这里要谈是《北方的河》中的母亲原型。母亲原型在《北方的河》中已不是现实生活中某一个人的母亲,她是具有普遍性和象征意义的母亲。母亲原型源于神话原型批评理论的创始人之一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他把集体潜意识的内容称为原型。原型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人员心理上的积淀物,它显现在反复出现的某些意象故事和想象之中。原型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象征,它不断地在历史进程中重复发生。“母亲原型并不等于母亲本人的照片或某一女人的照片,它…  相似文献   

7.
海明威是一位善于把握和表现男性世界的作家,他最擅长表现孤独的男人。海明威式的硬汉精神照亮了一个时代的世界文坛。同时,海明威又是一位有着女性意识的作家。海明威的作品建构了两性世界的对话:硬汉精神与女性意识有着表层对立、消解而深层补充、建构的关系。女性意识在硬汉精神的建构中有着不可或缺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探寻海明威的生活思想轨迹,更有助于解读海明威世界中硬汉精神和女性意识的对话。  相似文献   

8.
本篇论文运用新格赖斯会话含意理论探讨海明威的冰山风格。一方面,海明威将人们可以领悟到的常规关系略去,使空缺成为作者深层含义的贮藏地,在潜意识中把话语变成一个内在的能量体,形成著名的冰山风格;另一方面,冰山风格也因含意的空缺而达到简洁、含蓄、深刻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学界很多人认为荣格在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不过是催生了"神话—原型"批评,弗莱作为该批评派发展的集大成者而备受关注,荣格则在文学界受到冷遇。笔者认同神话批评与原型批评分属两个不同流派的观点,荣格不仅仅是影响了弗莱,他的心理学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有着广阔的空间。荣格的"原型"及"集体潜意识"概念应用于文学批评,成立了原型批评流派;弗莱受到荣格的启发,创立了神话批评流派。两大流派彼此独立,影响甚小,不可以以此代彼。  相似文献   

10.
川端康成与海明威笔下"死亡"主题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与海明威对“死亡”这一人生问题十分关注 ,在他们的创作中都反复再现了死亡的主题。但是 ,由于二人生活在不同的地域 ,内心有着不同民族文化的积淀 ,因此 ,他们对死亡又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在表现过程中 ,便呈现出不同的面貌  相似文献   

11.
在海明威的众多作品中主人公与其父母、生长环境和地域文化有着潜在的联系。研究发现,海明威关注小说主人公及其个体发展过程,揭示了地域和文化因素对其创作的影响,同时也表现出海明威对父亲的过度认同和对母亲的过分对立的内心矛盾情愫。  相似文献   

12.
在海明威的作品中,大都有着海明威生活的深深印记。《流动的盛宴》记录了海明威在巴黎度过的青春年华,记录了他人生的多个开端,记录了他的奋发进取,记录了他的落魄与成功,其中充溢着海明威的巴黎情怀。《太阳照常升起》属于半自传体小说,作品的主题带有巴黎生活底色,主人公的原型是作者在巴黎“认识的人”,情节与作者的个人经历具有互文性,场景是作者生活过的巴黎场景。海明威的这两部作品或显或隐地反映了他与巴黎结下的情缘。研究海明威的作品,最好结合海明威的生活经历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13.
厄内斯特·海明威是世界公认的文体风格大师,他是继马克·吐温之后对美国文学语言影响最大的作家.几乎所有的文学评论家们一提起海明威,就都离不开谈到他的"冰山"风格.他的独特文体风格"引起了一场文学革命"[1],影响了不止一代文风.本文通过探索海明威语言艺术的形成,通过分析他的不同作品,从而更好地理解他的语言艺术特色和语言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作品的女性意识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明威历来被作为一个典型的男权主义作家看待。但海明威作品的确有着女性意识。本文着重从文本分析的角度,适度借助海明威的人生经历,分析了海明威作品的女性意识演变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海明威内心深处的矛盾因素。  相似文献   

15.
从《傲慢与偏见》看简·奥斯丁的“灰姑娘情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灰姑娘”故事作为文学中的一种基本爱情模式和创作原型,已内化为作家创作的一种潜意识,这在简.奥斯丁的小说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本文通过解读《傲慢与偏见》中的“灰姑娘”式的女性形象,旨在阐释作家潜意识中的“灰姑娘情结”及其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张雨晗 《南都学坛》2005,25(3):77-80
在世界文学史上,英雄形象代代辈出。这些反复出现的人物形象衍化自文学原型中的原型英雄。作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原型英雄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他们身负重任、力挽狂澜、无所畏惧、豪气冲天……其中,施耐庵笔下的梁山好汉与海明威笔下的平民英雄分别是中西方文学中独树一帜的光辉形象。虽然隔着时空的差距,这两位作家笔下的英雄可以说是惺惺相惜,颇有许多神似之处。他们既继承了原型英雄的气质特征,如勇敢、正直、有本领,又有原型基础上的进一步演变,即不分贫富贵贱,无论成败得失,只要战胜自我,服务百姓,就是英雄。总之,两位作家笔下的英雄都有平民化趋势,英雄本色依旧,而外在的非本质的东西则被扬弃。在这个意义上,两位作家都更注重“英雄”这一概念的内涵,因而扩大了其外延。两种英雄价值观的比较研究对于我们研究文学、领悟人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分析《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我们可以看出处于不同时期的海明威从反对战争到主张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的不同战争观。海明威的战争小说真实地反映了他对世界、社会,对人的命运、道德准则及精神价值的看法。海明威的战争观对于处于和平时期的我们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来自希腊神话和圣经等西方经典的原始场景,作为文化编码存在于西方许多作家的潜意识中,在他们笔下或被继承或被颠覆.运用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对尤金·奥尼尔的<榆树下的欲望>所体现的神话原型及圣经场景的投影和颠覆进行分析阐述,使我们对奥尼尔价值观和作品思想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从原型批评的角度看,鞋在中国古代文学中以其特有的性象征意义而占据着引人注目的地位.在老舍的小说中,女性形象的"鞋"与性有着隐喻性的关系,它的深层意义在于老舍利用"鞋"这一特殊意象来刻画他笔下人物的潜意识心理以及表现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同时显现出作家本人思想深处的男权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20.
幼年即对《圣经》熟稔于心的海明威,在其一系列硬汉小说中成功地化用了"受难的耶稣"这一原型意象,突出了主人公在受难中所体现出来的男性准则,将文学史上反复出现的耶稣意象由拯救者形象转化为维护自我尊严、恪守男性准则、具有人格力度的硬汉形象,从而完成了这一原型向世俗化的转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